在中国礼仪文化系统中,取名礼仪是非常有特色的组成部分。王室贵族的命名之礼,格外注重等级、身份的区别。一般老百姓在这方面的讲究相对简单,但在孩子出生满三月时命名这一点上,则没有区别。
“子生三月,则父名之于祖庙。”等到“生子三月之末”命名,是因为这时的小孩已能左顾右盼,能发出笑声,能与人交流,“故因其始有知而名之”。
《礼记》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的《内则》篇,载有为婴儿命名的礼仪:三月之末,其母沐浴朝服见于君,摈者以其子见,君所有赐,君名之。
从王室贵族的命名之礼来看,他们格外注重等级、身份的区别,这就是取名要讲究的礼仪。以下介绍几种中国古代取名的礼仪。
卜名
上古时代,王族生子,由卜官占卜吉凶,并以之命名,是为“卜名”。关于这方面情况的典籍记载有:“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太宰曰:‘滋味上某’。然后卜名。”“太卜曰:‘命云某’,然后卜王太子名。”屈原的名,一说就由卜名而来。刘向“追念屈原忠信之节”而作的《九叹离世》里,有“兆出名曰正则兮,卦发字曰灵均”之句,是其印证。
中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各地民风民俗异彩纷呈。与命名有关的礼仪还有抓周、偷名、撞名、借名、寄名等等。
撞名
与体现主观意志较浓的卜名、借名、偷名、寄名不同,更体现客观性、随机性的是“撞名”。具体方法是:择黄道吉日,在大路旁陈列果品,焚香烧钱,等候行人路过。第一个路过的人,被认为是小孩的干爹或干妈,奉上果品,求其认继。这人无论如何不得推却,必须接受,并且同意小孩随己之姓,另换一名。周作人回忆鲁迅小时得名的情形,与这种“撞名”之法十分类似:鲁迅出生时,祖父正在作“京官”。接到家信的那一天,遇有客人来访,便用那客人的姓来做名字,“大概取个吉利的兆头,因为那些来客反正是什么官员,即使是穷翰林也罢,总是有功名的。”鲁迅小名“阿张”,就是因为那天来的正是张姓的客人。“然后再找同音异义的字取作‘书名’,乃是樟寿二字,号曰‘豫山’,取义于豫章。”
借名
孩童生命嫩弱,为了去病灾、保平安,民间有“借名”风俗。
广东曲江之北有狮子山和象山,两山相接处有石门,乡人称为双石门,为曲江通海之道。一般乡愚呼之为石公。有时小儿啼哭不安,即选择黄道吉日,备乡糕、果品、素斋、纸钱、锡箔等,至双石山借名。其名必嵌有石字。先用珠纸请道士书“双石成”或“石天保”等名字,至双石门,拈香祈祷后,将珠纸所书之名贴于石门上,沿路呼所取之名还家。俗传如此能使小儿强壮,易于长大。
借来的名,还要还回去。待小儿成年嫁娶后,带上香烛糕果等,去双石门设祭,称为“还名”。
浙江南部地区,也有“借名”的风俗。如拜山岩为干爹,“借名”中必有一“岩”字。
寄名
为了借助神佛僧道的法力来保佑孩子顺利长大成人,民间还有“寄名”的仪俗。寄名的习俗兴起于何时,还没有定论。不过,在明、清两朝,“寄名”已经流行于世了。
在《金瓶梅》中,西门庆因为儿子官儿“有些病痛儿”,便给他“寄名”于玉皇庙吴道官处。吴应元,就是官儿的寄名。另外,吴道官还备下一副银项圈条脱,刻着“金玉满堂,长命富贵”——这就是“寄名锁”,及“一道朱书辟非黄绫符,上书着‘太乙司命,桃延合康’——这就是“寄名符”,又叫“护身符”,遣道童送到西门庆家。
近代以后,寄名的仪俗依然存在。江苏吴县更是“此风全境皆然”。小孩患病,其父母便到庙里烧香拜佛,“用红布制一袋,置小儿庚于其中,俗名过寄袋,悬佛橱上。”此后,每逢年终,寺僧都要送饭菜到孩子家中,名曰年夜饭。过寄时,“僧为小儿取名,譬如神佛姓金,即取名金生、金寿等。其亲并携小儿来庙拈香,呼神如寄爷。及至成年完婚后,乃将红布袋取回,名曰拔袋。”
延伸阅读
鲁迅法名“长庚”
鲁迅在《我的第一个师父》里,记述了自己幼年时“寄名”的经历:
“我生在周氏是长男,‘物以希为贵’,父亲怕我有出息,因此养不大,不到一岁,便领到长庆寺里去,拜了一个和尚为师了。拜师是否要贽见礼,或者布施什么的呢,我完全不知道。只知道我却由此得到一个法名叫‘长庚’。”
50多年后,“长庚”的法名还在,鲁迅偶尔用它作为笔名或者小说中人物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