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取名文化
32856400000033

第33章 与出生有关的取名

诞生,是一个人生命的起点,生日,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值得纪念的日子之一,人们不仅习惯于每年庆祝自己的生日,而且,还往往直接用名字纪念生日,这就是根据出生来取名的习俗。

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是引人注目的,而且也极易激发灵感,可以说孩子自身的特征和他周围的一切都成了激发父母取名灵感的创意点,而且父母都会认为那样取名很有意义。根据孩子的出生取名分为以下两种:

根据出生时日取名

可分别从婴儿出生的时刻、日、月、季节及年份、周岁等角度命名。

以婴儿出生的时刻取名: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后来人们把每个时辰细分为初、正,如“子正”即为夜晚十二点,“酉初”即为下午五点。

以出生日取名:《红楼梦》中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大女儿叫元春,因为她是正月初一所生,正月初一又称元日。元春这个名字是把出生日和出生季节结合起来为名的。

有些人的生日恰好是节日,便以节日名称命名,如有人生于国庆节或中秋节,便以国庆、中秋为名。

文学家老舍出生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即农历“立春”,父母给他取名“庆春”。

以出生月或季节取名:腊梅,腊月出生的女孩以之为名。艳阳、青阳(春天生)、严节、青冬(冬季)等同属此类。

以出生年取名:我国古代采用干支纪年法,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称为六十甲子;“六十甲子”轮转,生生不息,这种纪年法到今天仍在使用。一些人便据此取名,如1991年又称庚午年,有人便取名庚午,使别人一听就知道他的出生年份。用干支纪年取名,也可以只取其中一个字为名,如某人生于乙丑年,就叫张乙等。

抓周取名:自古以来,许多地方在给孩子取名时还保留有“抓周”的习俗,即在婴儿年满周岁时,陈列各式生活用具和玩物让孩子任意抓取,若孩子抓到书,便可预测孩子一生将钟情于书,若拿起枪,则将有可能对枪、战争和军事有一定志趣等。“抓周”又叫“试儿”,父母常以“抓周”的结果来为孩子命名。

“抓周”的取名风俗寄予了家长对孩子前途的殷切希望,但家长不能因为在“抓周”时,孩子抓到了非己所愿的东西,便认为这孩子将来没出息,成不了“大气候”,干不成大事业等。

作为一种传统取名方法,“抓周”应被视为人们以取名为目的开始培养孩子爱好和情趣的一种习俗,而不能对之产生迷信思想,否则家长可能会由此给自己的孩子“定性”,对孩子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以出生前后的情状取名法

这种取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状况:以婴儿出身时重量为名:而今天多用于婴儿的“小名”。也有人独出心裁,将重量和其他事物联系起来而取名,如出生时体重为八斤,名为高八斗,出生时为四斤的取名为柳诗(谐音为“四”)等。

以新生婴儿的长相特征为名:如霍秋白出生时,头顶上有两个发旋,母亲因此给其取名为阿双。

以婴儿出生时的经历命名:艺术大师刘海生出生时,脐带盘在肚子上,因此家人给他取名为“磐”,字季芳。足球名将容志行是在一次航海旅行中出生的,父母为纪念这次为谋生而出走的苦难旅行,曾给他取名“海生”。

以婴儿出生时国内外发生的一些时政为名:这种取名方法的长处是有一定的纪念意义,但如果把握不好尺度,不能在时尚性和长久生命力之间达成平衡,只顾追求时尚的话反而可能会很流俗。有些名字在当时看起来很时髦,似乎紧跟时代潮流,然而一旦时过境迁,社会发生了变革,反而会显得落伍了;原本想追求时髦,结果却适得其反。因此,取名的眼光要放远一些,不能只顾时髦。

延伸阅读

秦始皇生于正(政)月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秦始皇姓嬴名政,其名字就源于其生日。《史记·秦始皇本纪》上说:“(秦始皇)以秦昭王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史记集解》解释说:“(政)一作正,以正月旦生,故名正。”可见,秦始皇之名政或正,正是因为他生于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