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听者的心理和情感,是掌握说话技巧的基础。我们只有在了解听者的心理和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选择在某个场合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话能够打动听众的心坎,能使听众产生共鸣,真正使谈话达到水乳交融的境地。
心理和情感是内心世界的东西,一般是捉摸不定、较难把握的。但是,在有些场合,人的内心的东西又常通过各种方式而外露。如果我们善于观察听者的一举一动,并能据此加以分析和推测,那么,我们是基本上可以掌握听者的心理和情感的。譬如,在你讲话时,听者发出唏嘘声,那么就说明听众不喜欢你所讲的那些话;如果听者两眼注视着你,那么就说明你讲的内容非常吸引人;如果听者左顾右盼,思想不集中,就说明他心里可能很着急,但又出于对你的尊敬而不愿离开……当然,有许多人善于抑制自己的感情,不让它外露,即使这样,也往往会露出蛛丝马迹。
在交谈中,双方的心理和情感汇合在一起,就形成了谈话的气氛。这种气氛对谈话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必须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如果参加谈话的所有的人或大多数人的心理和情感与说话者一致,那么,气氛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反之,气氛就会变得紧张或死气沉沉。在轻松的气氛中,说话者往往心情愉快,妙语连珠,听者也会积极配合,使双方的交谈变成真正的交流。在紧张或死气沉沉的气氛中,人们常常会有窒息感,当然不会有好的交谈。另外,我们不仅要重视谈话气氛,而且还要善于制造有利于谈话的气氛。要懂得,尽管气氛是参与谈话的许多人的心理的、情感的汇合,但其中的权威人士,如领导者的心理和情感,对气氛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如果我们领会了权威人士的心理和情感,那么,我们就可以影响其他人。
在了解了听者的心理和情感之后,还应该尽量使说话者与听者保持一致。如果听者对你讲的内容不满意,你就应该换一个话题;如果听者心里很烦乱,你就应该先安慰他,然后再转入正题……这样,你就不仅把听者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且还能使谈话的气氛变得和谐、融洽。如果双方不一致,你谈你的问题,他想他的心事,谈话还会有什么效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