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言交谈中,具有“附加意义”的词语,在运用时须特别谨慎,要根据具体的情境和对象适时使用。如果随意滥用,势必造成相反效果。
例如,我们对同事、朋友、邻居说声:“吃过饭了吗?”、“一大早要到哪里去呀?”,谁都知道这是一种问候,是打招呼,会使人从心底感到亲切友好,但如果对象不对或地方不对,就会引起误解或不快。
比方说,同样是问这些话,在一些外国人听来,却会引起误解或不快。问他是否吃过饭了,对方会认为你准备请他吃饭;问他一早上哪儿去,如对方是欧美人,就会认为你多管闲事,从此对你敬而远之。
“你要多穿些衣服,别感冒了。”在我们听来是种关怀,但美国人听了也许会认为你是在指使他做什么,因此对你产生反感。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对此特别注意。
事实上,语言的附加意义,有时候要比语言本身更有力量。如果能随机应变地将之演绎好,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美国有一位推销员伯特,有一次为了推销一套可供一座40层办公大楼用的空调设备,与建设公司周旋了几个月还是无法谈成,然而,购买与否的最后决定权,还是握在买方的董事会手中。
有一天董事会通知伯特,要他再一次将空调系统向董事们介绍。
伯特强打起精神,把不知讲过多少遍的话又重述了一遍。但董事们反应冷淡,只是连珠炮似的提了一大堆问题,用外行话问内行人,似乎有意刁难。
这时伯特心急如焚,眼看几个月的心血就要付诸东流,他浑身发热。
这时,他忽然想到“热”这个妙计。
突然间,他不再正面回答董事们的问题,而是很自然地改变了话题。他泰然自若地说:
“哟!今天天气还真热,请允许我脱去外衣,好吗?”
说罢,还掏出手帕,煞有介事地擦着前额的汗珠。
就这样,他的话、他的动作立刻引发了董事们的连锁反应,或许这是一种心理学的暗示作用,董事们似乎一下子也感受到了闷热难耐,一个接一个地脱下外衣,又一个接一个地拿出手帕擦汗。
这时,终于有一位董事开始抱怨说:
“这房子没有空调,闷死了。”
就这样,董事们再也不需要伯特推销,自动地考虑起空调的采购问题,令人不可思议的,拖了几个月之久的买卖,竟然在短短十分钟内就获得了突破性的成功。
很显然,真正的关键在于伯特及时抓住了问题的重点,恰到好处地利用了环境提供给他的条件,并运用语言的附加意义或暗示语法,让他的话产生了极大的说服力。
伯特的例子,可以说是运用语言附加意义的成功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