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历代艺术画廊
32864500000103

第103章 梅花大鼓:悲如秋声,脆如落珠

梅花大鼓又名梅花调,是一种起源于北京,在天津发扬光大的曲艺形式。演员一手持鼓棒,一手持板,面前有一个类似京韵大鼓使用的用鼓架支撑的扁鼓,边唱边用鼓板打拍,同时有乐器伴奏。

发展历程

梅花大鼓脱胎于清末流传在北京北城一带的清口大鼓。20年代,职业艺人多在南城演唱,称为南板梅花调,把原来北城的“清口大鼓”称为“北板大鼓”。梅花大鼓产生较晚,距今不足百年,其创始人已无从考悉,通常认为是满族文人所创,故名梅花调,后称梅花大鼓,演唱者有满族子弟和民间艺人。当时满族住内城,艺人住外坡,因此从地区上分为北板梅核调和南板梅花调。北板梅花调唱腔古朴。五十多年前的艺人刘茸臣、王宪臣在北京电台演唱,定名北板大鼓,缓慢舒徐,如怨如诉,沙哑的嗓音,更添苍凉凄恻之感。北板终因节奏太慢,且少变化,所以知音甚少,五十年前已有曲高和寡之叹,刘、王两大师去世之后,后继乏人,遂成绝响。南板则传唱至今。

艺术特征

梅花大鼓因演唱者击鼓,并用三弦、四胡、扬琴、琵琶等乐器伴奏,五样乐器像梅花的五个花瓣,俗称为“梅花五瓣”,而定名为“梅花大鼓”。它的表演程式是:一般在前头先加四、六、八句书篇闲文,接着即为慢板,唱几“落儿”(段儿)后,接“怯何”、“野鸡溜”(比慢板拍子加快),再转“上板”(快板)。收腔后,再唱几句书尾,即算一阕。

梅花大鼓原为一人演唱,四人伴奏。后来也采用过两人对唱的形式。在伴奏上还出现过“换手五音联唱”的情景。即演员击板、司鼓,四人伴奏使用五种乐器。从左向右,第一个人右手打扬琴,左手按第二个人的三弦;第二人右手弹三弦,左手按第三人的四胡弦;第三人右手拉四胡,左手按第四人怀中的琵琶;第四人右手弹琵琶,左手打第二架扬琴。如此联弹下去,伴奏手法灵活,往往博得听众的喝彩。但难免喧宾夺主,影响演唱。故这种联弹演出形式,常作为重头戏,安排在后场。

梅花大鼓还有一种类似杂技的演出形式:“五音连弹”:伴奏乐师第一人右手演奏扬琴,左手为第二人的三弦摁弦;第二人右手弹拨三弦,左手为第三人的四胡抚弦;第三人右手为四胡拉弓,左手为第四人的琵琶摁弦;第四人右手弹拨琵琶,左手演奏另一架扬琴。甚至还有“七音连弹”。

新时代的梅花大鼓

建国以后,为了表现新的生活,演员、弦师和作曲家对梅花大鼓不断进行了改革。“慢板”唱腔中开始的“哎哪”取消,末眼起唱改为板上起唱;压缩了唱腔旋律,字少音长的弊病得到改变;伴奏音乐——特别是上、下三番得以丰富;花五宝在《傻泄》中创造了“哏头板”、“原板”;周文如在《罗昌秀》中创造了“散板”;花五宝、马涤尘、李光等在《英娘恨》中发展出了“摇板”;《二泉映月》等唱段还引进了歌曲、戏曲等。这些改革,使得梅花大鼓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梅花大鼓的曲目,多为表现儿女情长的悲辛故事。传统曲目有《黛玉葬花》、《黛玉悲秋》、《宝玉探病》、《宝玉劝黛玉》、《探晴雯》、《黛玉思亲》、《昭君出塞》、《杏元和番》、《蟠桃会》、《目连救母》、《雷峰夕照》、《王二姐思夫》、《青楼遗恨》、《指日高升》、《拆西厢》、《老妈上京》等。

延伸阅读

梅花大鼓的派别

梅花大鼓的曲目一般都是比较短小,很少有长篇连唱的。基本分为两大派:“金派”和“卢派”(也称为“花派”)。1917年艺人金万昌到天津演出,大受欢迎,留在天津,广收弟子,创出金派梅花大鼓。主要以男艺人演唱,曲调悲,婉转悠扬,低沉。后来为金万昌伴奏的盲乐师卢成科为女艺人花四宝伴奏,根据艺人演唱特点,将曲调向高音部发展,同时吸收天津时调的演唱方法和部分曲调,创出卢派梅花大鼓,曲调高亢,由于他的弟子如花五宝、花小宝、花云宝、花银宝等的艺名都是“花”字起头,因此也被称为“花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