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影响孩子一生的100个好习惯
32869100000058

第58章 注意要经常锻炼身体

身体虚弱,它将永远不会培养有活力的灵魂和智慧。

――(法国)卢梭

【经典事例】

公交车上,一对母女在聊天。13岁的女孩对妈妈说:“妈妈,我明年毕业要参加体育会考,一共考3项,您说我选什么呀?”妈妈说:“你觉得哪个好过你就选哪个。”听了妈妈的回答,女孩皱了皱眉头,说:“老师说800米必考,剩下两项在立定跳远、实心球、仰卧起坐和跳绳中选,我觉得都没把握。”

妈妈想了想:“那就选仰卧起坐和实心球,我记得以前你仰卧起坐1分钟内能做40多个。”女孩摇了摇头说:“不行,我现在连一个都坐不起来。”妈妈说:“除非不考了,要么就选两项,从现在开始练,没准还能考过去。”女孩一脸愁眉不展的样子说:“我哪有时间啊?每天下了晚自习就8点多了,周末还要补习数学和英语。哎,烦死了……”

【智慧点拨】

健康是幸福的主要因素,而锻炼是健康的重要保证。现在的孩子学习紧张,压力大,每天都被密集的课程和堆积如山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几乎没有锻炼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大多数孩子出现体力下降的情况。

曾在一次全国学生体质调研中,同期对10万名学生调查结果显示:有66%的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不足1小时,其中,24.8%的学生每天基本不锻炼,这无疑成为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直接原因。

事实上,运动对于孩子来说具有非凡的意义,不只是起到疏通经络的作用,还可以促进孩子各个脏器官的生长。不仅如此,运动还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消除大脑疲劳,甚至还能使心情舒畅,放松心理的紧张和压抑,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一般来说,多参加运动的孩子思维比较活跃,性格相对开朗、豪爽、大气,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

【参考建议】

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运动太多和太少,同样损伤体力;饮食过多与过少,同样损害健康;唯有适度可以产生、增进、保持体力和健康。”的确如此,孩子锻炼身体也要有一个限度,运动不到位或过量都不适宜身体发育,那么父母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让孩子积极投入到运动中呢?

1.培养孩子体育锻炼的兴趣。

孩子天生活泼好动,父母要利用孩子的好奇心强、好胜心强等特点,引导他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从而培养他参加游戏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兴趣。

父母要鼓励他参加校园运动会等集体活动,还可以利用节假日时间带孩子爬山、游泳、远足、打球等,参加各项户外活动。此外,如果有条件的话,父母还可以带他去现场观看体育竞赛、表演,开阔他的视野,激发他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2.安排孩子每天锻炼的时间。

父母应该每天为孩子安排锻炼时间,让孩子养成每天锻炼的好习惯。每天下午4至7点,人体的机能处于最佳状态,这个时间段是课外活动的最佳时间。同时,父母要控制孩子锻炼的时间长度,最好在40分钟至1个小时之内,过少的运动不能起到锻炼效果,而过多的、超过他生理负荷运动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

3.让孩子遵循锻炼规律,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

孩子在参加某项体育活动之前,父母一定要根据体育活动的特点,让他活动一下身体各部位器官,做一些准备活动,以免在活动中受伤。运动之后,父母也要让孩子做好放松运动和调整呼吸等整理运动,这个过程能缓解因剧烈运动造成的呼吸加速,有助于消除疲劳,使身体逐渐恢复到相对平和的状态。

父母要告诉孩子体育活动中的一些禁忌,比如,剧烈运动后,不能暴饮暴食;运动后,不宜马上洗澡;锻炼要适度适量,不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要符合身体的负荷能力;不要在空腹时,或者饭前、饭后40分钟内做剧烈的体育活动。

4.让孩子重视体育课。

曾有一项针对学生上体育课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学生喜欢上体育课,但部分学生喜欢在体育课上聊天,不喜欢参加锻炼。于是,体育课干脆变成了孩子们的休息课、放松课,完全没有起到锻炼的效果。甚至有的学生还借着影响学习的名义,哄骗父母开假条。对于这种行为,父母要及时纠正,摆正他对体育课的态度,告诉他体育课锻炼身体的必要性。

【金玉良言】

父母除了培养孩子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之外,其心理健康也不容忽视。父母要坚持八大原则:关注失败重于成功,关注精神需求重于物质需求,关注学习过程重于学习结果,关注非智力因素重于智力因素,关注“为什么”重于“是什么”,关注内隐心理重于外显行为,关注个性问题重于共性问题,关注双向交流重于单向说教。总之,父母要保护孩子的身心,让他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