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宝宝辅食添加与配餐
32891500000038

第38章 喂养宝宝的常见问题

014~6个月仍要母乳喂养

宝宝最理想的食物是母乳

4~6个月以内宝宝的生长速度较快,需要的营养素较多,但消化吸收功能未发育成熟,所以两者之间存在着矛盾。这一时期宝宝的消化道只对乳类特别是母乳的适应性较好,所以此时宝宝最理想的食物是母乳。

母乳喂养对于宝宝来说有着任何食物都不可替代的优点。母乳有着完全的营养素,也就是说母乳能够提供出生4~6个月以内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素。其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糖类等物质之间有着合适的比例,相对稳定的浓度以及最好的利用率。

母乳中富含以下营养成分

蛋白质

母乳蛋白质含量为每升11~13克,约是牛乳中含量的1/3。但母乳中乳白蛋白占总蛋白的60%以上,酪蛋白只占30%(乳白蛋白:酪蛋白=1.5:1)。牛奶则相反,70%以上为酪蛋白,乳白蛋白低于30%。乳白蛋白遇胃酸生成的凝块较小而酪蛋白凝块较大,细小的凝块更容易消化吸收。所以对宝宝来说,母乳更易消化吸收。

脂肪

母乳中脂肪的含量高于牛乳,脂肪粒小,易消化。母乳含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亚油酸高于牛奶4~5倍),胆固醇含量也高于牛乳,而必需脂肪酸和胆固醇对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是很重要的。

糖类

在母乳中乳糖含量很高,对宝宝大脑发育特别有利。乳糖还能够促进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繁殖,抑制致病菌繁殖,减少肠道感染和发生腹泻的机会。

无机盐

母乳中无机盐的含量较牛乳少,新生儿的肾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母乳喂养不会增加肾脏负担,且母乳中钙与磷的比例更加适宜宝宝(钙:磷=2:1)。母乳中的铁含量虽不高,每升只有1毫克,但其吸收率在50%以上,比其他乳的生物利用率都高,能适应初生宝宝头几个月的需要。初乳中还含有很高的锌,同时吸收率也较好。

免疫因子

母乳,特别是初乳中含有多种免疫因子,如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及乳铁蛋白、溶酶体等,有利于宝宝疾病的预防。

母乳中所含各种防御因子及其对人体的保护作用如下:

此外,母乳卫生、安全、经济,便利,并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母子关系。在母乳喂养过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初乳。

一般而言,宝宝出生7天内妈妈所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有什么特点呢?初乳的颜色为黄白色,这是由于初乳富含β-胡萝卜素。初乳较稠,因为初乳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有形物质。

初乳中含有较多的免疫球蛋白A(IgA),尤其是分泌型IgA含量很多。分泌型IgA可以附着在宝宝的消化道黏膜、呼吸道黏膜和泌尿道黏膜表面,从而有效地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

初乳中的脂肪、乳糖含量较少,更有利于新生儿消化吸收。初乳中含有较多的牛磺酸,新生儿早期缺乏合成这种氨基酸的能力,初乳中的牛磺酸正好弥补了这种不足。牛磺酸对宝宝大脑及神经系统功能、智力、视力的发育都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上面的叙述,我们知道了初乳是质量最好的母乳。所以,宝宝出生后应尽早地让他吸吮母乳,不要把宝贵的初乳白白地浪费掉。

02 影响母乳的药物

妈妈服用的许多药物几乎都能通过血液循环进入母乳中。由于药物本身的结构和性质不同,进入母乳中的量有所不同,并且不是所有的药物都对宝宝不利。

以下是几种可能存在于母乳中的常用药,提醒新生儿的父母们注意。

止痛药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在血液中大部分是与血浆蛋白结合的,不容易进入母乳,妈妈偶尔服用阿司匹林对宝宝是无害的。但是大剂量摄入也会引起宝宝皮肤发生瘀斑和代谢性酸中毒。

抗生素类药物

青霉素和红霉素类药物存在于母乳中对新生儿是安全的。虽然在理论上青霉素可能引起新生儿过敏反应,但实际上极为罕见。

磺胺类药物会引起新生儿产生高胆红素血症和使患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G-6-PD)的新生儿发生溶血。四环素在母乳中的浓度较高,甚至可达妈妈血液中药物浓度的90%,会导致宝宝牙釉质发育不良及牙齿变色。妈妈最好不要服用这两种药物。

氯林可霉素和灭滴灵即使在常规服药时,母乳中的药物浓度也较高,前者会导致宝宝小肠结肠炎而发生腹泻和便血;后者会引起宝宝呕吐和出血,妈妈均不应服用。如果治疗必须使用时,应该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氯霉素虽然在母乳中排泄甚少,但是可能抑制宝宝骨髓造血功能。抗结核药异烟肼在母乳中浓度与妈妈血液中的药物浓度相仿,可能影响到宝宝的肝脏功能。

哺乳妈妈忌服药物一览表

因哺乳期妈妈中服药物通过乳汁分泌,传给宝宝,故哺乳期妈妈忌服下列药物:

抗甲状腺类药物

碘剂可存在于母乳中,并会引起宝宝甲状腺肿。硫氧嘧啶会主动转运到母乳,母乳中的药物浓度高于妈妈血液中药物浓度3~12倍,故用药期间应停止母乳喂养。甲硫咪唑会干扰新生儿甲状腺功能而应禁用。

精神抑制类药物

用于诊断或治疗的任何放射性药物,如:放射性碘、锝等均会存在于母乳中,并对宝宝有明显的影响。这些药物的放射活性在母乳中会存在数天至数周。

在药物的放射活性从母乳中完全清除之前,应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总而言之,许多药物都可经母乳排出,有些对宝宝无害,但有些对宝宝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妈妈用药时应慎重,最好在医生指导下安全用药。

心血管类药物

地高辛、心得安、肼苯达嗪、α-甲基多巴等在母乳中含量均非常低,妈妈服用常规治疗剂量,对宝宝是安全的。

抗抑郁类药物

如:丙咪嗪、盐酸阿米替林在母乳中的浓度甚微,对宝宝无影响。

03 新妈妈常见的育儿问题

初为人母,难免对一些育儿问题以及宝宝出现的一些现象产生疑问,有时还会因宝宝的异常反应而焦虑不安,四处求救,结果仍未找到正确的答案。现就年轻妈妈在育儿当中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

怎样判断宝宝便秘

即使是排便的次数减少了,如果很容易就排便的话那就不是便秘了。大便坚硬且需要很费力气,或者肛门破裂排便很困难的表现,即使每天都有排便也被叫做便秘。同时,宝宝腹部肿胀,放屁增多,食欲下降也被称为便秘。

便秘时的家庭护理

引起宝宝便秘的主要原因是所吃食物的不足和吃饭时间的不规则。首先要做的是要改正宝宝不规则的生活习惯。

提供的辅食可以有芋头、猕猴桃、南瓜等等,都是可以增加排便量的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并且,由于体内水分的不足或肠内菌群不调也能引起便秘。所以应该积极地饮水和酸奶。即使那样也不能改善的话,腹部按摩和灌肠也很有效。棉棒灌肠就是用浸泡有宝宝饮用饮料的棉棒的前端,把约2厘米的前端直接伸入宝宝肛门的内部。

为了断绝因为大便的积存而引起的,很难有排便的感觉,应该让宝宝越早排便越好。

宝宝经常腹泻的原因

肠的功能还不是十分发达的宝宝特别容易腹泻。由于吃得过多,水分摄取过多,第一次吃未曾吃过的食物时,或因环境的改变生病、上火等,发生便稀的情况也是有的。

判断是否腹泻应根据与平时的排便、次数及形态情况相比较而定。即使每天多次便稀,可是宝宝有食欲且体重增加的话,那这就是宝宝大便的性质或节律。

与平时相比,突然间大便变稀,排便的次数增加,并且转变成发热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可以认为是由病毒和细菌造成的消化道感染而引起的异常的腹泻。

腹泻时的家庭护理

腹泻会引起水分和盐分的流失,容易引起脱水症状。请给宝宝提供诸如凉白开水和茶水之类的饮品。以1小时内10毫升为基准。宝宝用饮品的量以每天100~200毫升程度为准。果汁里的糖分不容易吸收会使大便加剧变稀所以应避免。

宝宝身体的70%由水分构成。一般情况下,通过排尿,出汗,和呼吸等途径排除大量的水分。但是,如果因为感染病毒,吃的过多引起食物中毒的话,食物里的水和营养就会在肠道中无法被吸收而被直接排出了体外,也就是腹泻。因为体内盐分的流失,要给宝宝提供汤上层澄清的部分,或者是宝宝用的专用饮料等。如果还有食欲的话,食用的如果是中期的辅食就可以返回到初期,或者是给宝宝吃些易于消化的食物。

腹泻的刺激性较强,宝宝的臀部容易皴裂。所以在宝宝排便之后用淋浴等方式冲洗一下,只需轻轻地帮宝宝擦干净就可以了。

宝宝经常呕吐的原因

在身体没有异常的情况下,喂奶后让宝宝打嗝的方法不当,哭得厉害时,给宝宝吃辅食的速度过快,或是由于给的食物的量不合适等等,都是引起呕吐的原因。

但是,如果伴随着发热,腹泻并且宝宝没有精神的情况下应该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呕吐时的家庭护理

在呕吐时需要担心的是脱水的症状。在不再呕吐之后,需要充分地给宝宝补给凉白开水、牛奶、宝宝专用饮料等等。牛奶要用凉白开水稀释后再给宝宝喝。

宝宝为什么不停地打嗝

打嗝是宝宝期一种常见的症状。不停地打嗝是因为宝宝膈肌发育不完全,发生痉挛现象,成人偶尔也会有打嗝的现象,是因横膈膜连续收缩所致。膈肌运动是受植物神经控制的,宝宝出生后1~2个月内,由于调节横膈膜的植物神经发育尚未完善,当宝宝受到轻微刺激。如:吸入冷空气,吸奶太快时,膈肌会突然收缩,引起快速吸气,同时发出“嗝嗝”声。

有时宝宝打嗝的时间可能持续5~10分钟,看起来好像很难受的样子。但是,打嗝本身对宝宝的健康并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不必担心。一般情况下,宝宝3个月后,调节横膈膜的神经发育趋于完好后,打嗝的现象会自然好转。如何让宝宝的停止打嗝呢?在宝宝打嗝时可让他吸奶,喝凉开水或者通过其他刺激,如:光亮、声音等使之缓解。

宝宝为何总让人抱着

有的宝宝性格比较安静,不爱哭闹,照看这类宝宝比较省事;而有些宝宝则经常哭闹,很少自己躺着玩耍,总喜欢让人抱着。

宝宝在离开母体前其形态是弯曲的,故离开母体后的最初几个月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躺得太久会感到背部不适,因此而哭闹,此时若抱抱他,他就会因感到舒服而停止哭闹。

此时,父母如果因太忙而无法分身的话,就要同宝宝说说话,并抚摸他,或摇动摇篮。对于3个月之内的宝宝可以多抱抱,和他建立良好的母子感情,不必担心会抱成习惯,等宝宝5个月后再慢慢训练,使其养成良好的习惯。

宝宝为何总朝一侧睡

一般父母都很关心宝宝头的形状,所以很重视宝宝的睡眠姿势。有些父母看到宝宝睡觉时头总朝向一侧,担心会导致偏头,因此试图在宝宝的枕下、背部垫上毛巾来改变头的方向。

但是没多久,宝宝的头又偏向原来的方向,所以有一段时间宝宝的头型看起来的确是歪的。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也不必过于担心,等到宝宝能够翻身时,他就会不断改变头的方向而朝向另一侧了。宝宝1周岁时,偏头现象就不会太明显了。

囟门是否可以碰

宝宝头顶部的囟门软软的,有些父母担心给宝宝洗头时会碰伤囟门,因此,宝宝出生数月都不敢给宝宝洗头。其实宝宝的头部分泌物较多,应经常清洗。虽然囟门未闭合时此处较薄弱、柔软,但仍有头皮和皮下组织保护,洗头时只要注意不用力压囟门,而是用手或纱布轻擦此处,就不会碰伤它。

宝宝为何经常打喷嚏

宝宝都很容易打喷嚏,有时候还会两三个地连着打,有些父母见此情景便以为宝宝着了凉而赶紧给宝宝加衣被。其实宝宝打喷嚏并不一定是着凉所致,宝宝的鼻黏膜比较薄弱,因此比较容易受到温度、湿度及灰尘等的刺激,从而产生一种神经性反应打喷嚏。

突脐要紧吗

突脐是宝宝的常见现象,有的宝宝的肚脐甚至大如杏子,宝宝大哭时肚脐突出2厘米高,但却无疼痛感。

突脐是怎样造成的呢?有人认为突脐是宝宝哭闹所致,故称“哭肚脐”;而有人甚至怀疑是否是分娩时助产护士的技术不高,肚脐的结扎方法错误所致。一般说来,当妇女即将分娩时,胎儿的肚脐孔会自然闭合,但也有少许胎儿是在肚脐孔尚未闭合时出生的。

肚脐孔未闭合的宝宝一用力就会因腹压增高而使肚脐外突。突脐对宝宝健康没有什么不良影响,无需特殊治疗,肚脐孔就会随着发育而闭合,一般在出生3个月后即闭合。绝大多数突脐的宝宝在出生1年后突脐均会消失。

如何安抚生病的宝宝

若宝宝在生病时也不爱躺在床上,则说明宝宝的精神状态良好,同时也可据此判断出宝宝的病较轻,可不勉强他睡觉。若宝宝患病时哭闹不止,而一抱即安静入睡的话,父母就应辛苦一点,整夜抱着宝宝,好让他乖乖地睡。

刚开始发热,宝宝往往全身发抖、手脚冰冷、脸色苍白,这时,可以用热水袋,电热褥等在床上加温后让宝宝安睡。若宝宝在炎热的夏天发热时,则应该打开窗子,使空气流通。因为此时关闭门窗,宝宝不易入睡。在宝宝休息时,父母尽量不要去打扰他——频繁地试体温、喂水、喂药,也会使宝宝感到疲劳。

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吗

牛奶或奶粉中维生素C和维生素D的含量很少,所以人工喂养的宝宝需要补充维生素C和维生素D。

母乳喂养的宝宝,若妈妈注意多吃新鲜蔬菜和柑桔水果,宝宝就不会缺乏维生素C,但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极低,所以吃母乳的宝宝易缺乏维生素D。补充维生素D的常用办法是给宝宝服用鱼肝油。给宝宝喝桔汁可补充维生素C。

宝宝为什么易呕吐

呕吐在宝宝时期经常发生。宝宝由于胃肠道生理上的特点,本身就容易呕吐。宝宝的胃呈水平位,食物不能容纳过多;贲门松弛,易被胃内容物冲开使胃内容物反流至食道;幽门肌肉发达,受胃内容物刺激时易发生收缩,痉挛,使食物反流。由于上述原因,当宝宝吮吸太急,吸进了空气时,就容易发生呕吐。

若在喂奶后将宝宝竖起,令其趴在大人的肩上,轻拍其背部使其打嗝,就会避免呕吐发生。

宝宝呕吐的另一个原因是喂养不当。如:喂得太多,超过了胃容量;吃得太急;乳汁温度不适,使胃蠕动增加,导致发生呕吐。这种呕吐往往偶然发生,且呕吐量较多。对此应注意纠正喂养方法。此外,一些消化道疾病也可导致呕吐,如:先天性食管闭锁,胃扭转、先天性幽门肥厚、先天性肠闭锁等,但这类情况并不多见。

如何预防臀红

臀红又叫尿布疹。由于新生儿皮肤柔软,若大小便后不及时换尿布或擦洗臀部,宝宝的皮肤就会受尿便酸碱性刺激和湿尿布的浸泡而引起皮疹,严重的可出现皮肤脱落或皮肤糜烂,非常疼痛。

预防尿布疹的最好的方法是勤换尿布,用过的尿布要烫洗干净,再在日光下晒干,保持尿布的清洁和柔软。

宝宝大小便后要给他(她)洗净臀部和会阴处,擦干后扑上爽身粉或涂5%~10%的鞣酸软膏,以防尿便直接刺激皮肤。若已发生尿布疹,要设法使患处保持干燥、清洁。大小便后要将臀部洗净擦干,再涂上龙胆紫或汞溴红。

宝宝何时开始出牙

宝宝乳牙共20个,约6个月开始出牙,至2~2.5岁出齐。宝宝出牙时间差异比较大,有些早至4个月,而有些却迟至10个月左右,都属正常情况。2岁以内宝宝乳牙总数大约等于月龄减4~6,例如,14个月宝宝出牙8~10个。

如何知道宝宝是否对食物过敏

宝宝对某些食物过敏是比较普遍的,尤其是在尝试新食物时,更容易发生。一般食物过敏的反应是出疹或腹泻,因此,给宝宝添加新的食物时,应先添加单一的食物,一旦发生过敏,即可找到过敏的食物,待宝宝适应单一的食物后,再添加混合种类的辅食。

如何预防宝宝患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膳食中铁摄入量不足引起的。贫血的宝宝有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易疲乏,和生长迟缓等表现。近年的研究还发现,缺铁性贫血对宝宝的智力发育也有不良的影响。出生时宝宝的体内储存有丰富的铁,加之从母乳中得到的铁,可以满足宝宝前4个月的铁需要。但4个月以后,必须有规律地给宝宝添加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比如每日给宝宝添加1/2个蛋黄,每周2次在宝宝辅食中加入肝泥,都可以大大减少贫血的发生。若同时摄入含维生素C较多的菜汤或果汁,可促进铁的吸收。

如何预防婴幼儿患佝偻病

佝偻病俗称软骨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使钙磷摄入不足所致。人体可以从食物中获得维生素D,但大多数食物中含量较低,不够用。人体主要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皮肤合成维生素D,因此,当从食物中摄入的维生素D较少,晒太阳太少,宝宝就会患佝偻病。预防佝偻病要注意以下措施:1.提倡母乳喂宝宝,并及时添加富含维生素D及钙磷比例适当的辅食。2.多晒太阳,平时每天户外活动在一小时以上。3.对体弱儿或在冬春季,户外活动受限制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充鱼肝油和维生素D。

如何让宝宝睡好觉

许多年轻的父母经常询问:“如何让宝宝安安静静睡觉?”这的确是所有父母都关心的问题。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措施:让宝宝吃饱十分重要;睡前洗个热水澡有助于宝宝入睡;让宝宝听有规律的声音如轻柔的节拍声等;给宝宝一个与白天不同的有利于入睡的环境。如关掉电视机,收音机,减弱室内光线及尽量减少嘈音;保持室内温度在19℃~21℃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宝宝的睡眠时间是没有规律的。

怎样让宝宝安全睡觉

宝宝睡觉应采取仰卧位。其他体位只有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此外,为使宝宝睡眠时安全,还要注意以下几点:2岁以前,不要让宝宝用枕头睡觉,枕头有时候可使宝宝窒息;不要使用塑料床单;不要给宝宝盖太多或太厚的被子,让宝宝太热不好,甚至有危险;还要使用安全的宝宝床。

如何安排宝宝睡觉时间

每个宝宝各不相同,一般说来,新生宝宝需睡18~20个小时,白天和晚上睡眠的时间差不多。随月龄的增长,宝宝睡眠时间逐渐减少,3~6个月时为14个小时左右,6~12个月为12~14个小时,而且晚上睡眠的时间逐渐延长。要安排好宝宝的睡眠,就要注意在白天给予适当的活动或运动,比如到户外晒太阳,中午或早晚这段时间安排听音乐或做游戏,这样可适当缩短宝宝白天的睡眠时间,消耗其精力,让他在晚上睡得更香更甜。这种训练可从4~5个月开始。

宝宝啼哭怎么办

宝宝尚未具备语言功能,哭闹是表达需求或反应身体不适以引起大人注意的一种方式。大多数宝宝哭闹是因为饥饿、口渴、尿湿、尿布不干净以及要抱等,这种啼哭是生理性的,可采取以下措施减少啼哭:喂宝宝母乳及其他食物,让宝宝吃饱喝足;抱宝宝走动,并轻轻摇动;给宝宝哼小调,说话或让其听些柔和的声音;给宝宝适当的玩具或保护宝宝坐在窗边向外望等。由于护理不当或粗心大意所致的包裹过紧,环境过热或过冷,热水袋烫痛等引起的哭闹,则必须仔细查看。

哭闹有时也是某些疾病的早期反应,如消化不良、中耳炎、肠绞痛等。此时宝宝的哭声多呈痛苦状,抱起或喂奶也不能使哭闹停止,多伴有发热、咳嗽、吐泻、面色苍白、精神弱或呻吟等病理特征,这属病理性啼哭,应该及时送医院治疗。

母乳喂养常见5大困惑

母乳应该是宝宝最佳食物。可如何才能达到最佳呢?下面的一些实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地认识母乳喂养。只有采用正确的方法,才能使母乳喂养达到应有的最佳效果。

吃了配方奶,就不喜欢吃母乳了

在生宝宝前,小红就下定决心进行全母乳喂养。宝宝刚剖宫出生3小时,小红就开始哺乳了。虽然,每天喂养的次数达到十几次,可宝宝还是不停哭闹,嘴在不停地寻找奶头。周围的朋友建议给宝宝添加一些配方奶粉,但小红担心宝宝吃配方奶粉就不再喜欢吃母乳了。

就这样坚持了3天,小红发现宝宝不仅体重降低,超过了出生体重的10%,而且皮肤出现明显黄疸。经过测定,血液胆红素已高达275摩尔/升。蓝光照射进行了24小时后,宝宝的黄疸加重趋势得到控制。在蓝光照射同时,给宝宝进行了适当的静脉液体的补充。

这时,小红接受了专家的建议。每次母乳喂养20~30分钟后,添加一些配方奶粉,直至宝宝吃饱。2天后,宝宝已经不再需要喂养配方奶粉了,宝宝的身体很快恢复了正常,小红全母乳喂养的愿望也实现了。

分析:有的妈妈,特别是剖宫产的妈妈,在宝宝刚出生的头几天,母乳尚不充足。这时,坚持全母乳喂养就会造成宝宝喂养不足。喂养不足不仅会使宝宝体重降低,还会引起排便不足,导致大量胆红素(引起黄疸的物质基础)堆积在体内,形成严重的黄疸。黄疸过高会损伤大脑,而充分喂养才能加速胆红素通过排便排出体外。因此,在宝宝出生之前几天,如果妈妈母乳不足,可以增添一些配方奶粉。

为了不影响今后的母乳喂养,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每次喂养都保持每侧乳房喂养10~15分钟,两侧一共20~30分钟后,立即添加配方奶粉至宝宝吃饱。这样,随着妈妈乳汁的不断增多,需要添加配方奶粉的量越来越少,最后达到全母乳喂养。这种办法不仅可以减少宝宝出生后体重的降低,而且也利于控制黄疸的水平。

暂停喂养,母乳会减少吗

小佳一直坚持母乳喂养,宝宝生长发育得也不错,只是皮肤黄疸一直没褪。据说,这是母乳性黄疸,应该停用母乳至少3天。可小佳担心停了3天母乳喂养后母乳就减少了。

分析:医学上的确有“母乳性黄疸”这个诊断。到目前为止,医生们对其发病原因还不十分清楚。可能与宝宝体内某些消化母乳所需的酶水平不足有关。不论是何种原因所致,临床上发现并不是所有母乳喂养的宝宝都会出现“母乳性黄疸”。即使出现“母乳性黄疸”,一段时间(一般出生后1~2月内)也会自行消失。

但是为了预防黄疸过高造成大脑受损,对于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母乳性黄疸”,可采取蓝光照射治疗或服用一些褪黄的药物。例如:阴栀黄口服液等。

现在,专家很少建议为了“治疗”母乳性黄疸而采用暂时停喂母乳的方法,这种方法确实可以使宝宝体内胆红素水平有所下降,但是突然停止母乳喂养改用配方奶会造成有些宝宝的不适应,同时暂停母乳期间,若妈妈没有将乳房内的母乳用奶泵抽吸完全,有可能造成乳管内乳汁蓄积,抑制了新乳汁的生成并出现不适感,甚至造成乳腺发炎。而且,暂停母乳后,重新开始母乳喂养往往还会出现母乳相对不足等相关问题。

我离不开半步

小刘的儿子快4个月了,一直接受全母乳喂养,生长发育也十分正常。可小芦一直担心两件事情:一件是全母乳喂养是否可以满足宝宝生长发育的需要;另一件是宝宝完全拒绝乳胶奶头,不用奶瓶吃奶,也不用奶瓶喝水。这样,她不能离开宝宝半步。她希望能够寻找到一种妥善解决的办法。

分析:从理论上讲,只要母乳量充足,就能满足正常宝宝生长发育所需。至于妈妈提供的母乳中营养成分是否完全,这与妈妈本身的身体状况、营养状况、生活习惯等多方面因素有关。

为了确保宝宝不仅能够得到充足的乳汁,还能获得充足的营养成分,妈妈自己一定要保证摄入足够的营养素。妈妈对食物不应有种类上的挑剔,因为只有妈妈食入了充足的营养种类和数量,宝宝才有可能获得充足的营养。

虽然现代工业已生产出很多种人工的乳胶乳头,但是,与妈妈的乳头相比人工乳头的质地及口感还是有相当大的区别。还有,宝宝吸吮妈妈的乳头,不仅可以获得乳汁,还可得到妈妈的爱抚。所以,在接受一段时间全母乳喂养后,绝大多数的宝宝都拒绝奶瓶喂养。现代妈妈社会工作较多,有些时候要暂时离开宝宝。如果宝宝接受奶瓶喂养,这个问题就比较好解决;如果宝宝不接受奶瓶喂养就会引起宝宝哭闹。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母乳喂养初期即采用间换乳瓶喂养的方法:每周1~2次采用奶瓶喂养。当然,若母乳充足,可将乳汁吸出后用奶瓶喂养。这样可以让宝宝适应乳胶奶头及自行吃奶,为妈妈偶尔离开创造基础。如果宝宝已经拒绝奶瓶喂养,妈妈可以间歇性地将母乳吸出,倒入奶瓶进行喂养,喂养时最好抱着宝宝。

这样,在反差较小的前提下,使宝宝逐渐适应奶瓶喂养,逐渐过渡到可以由其他人抱着宝宝用奶瓶喂养,再过度到自己躺着喝奶。全母乳喂养的妈妈在上班前,一定要用1~2周的时间,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宝宝接受奶瓶喂养。

我生病了,能吃药吗

小米的女儿2个月,也是一直接受母乳喂养。可近几日,小米得了重感冒。为此,她十分犯愁:是否还能继续母乳喂养?是否可以吃药?

分析:妈妈患有轻微疾病时不应暂停母乳喂养。只是喂养时,注意适当的隔离,比如:患呼吸道感染时,喂养时妈妈要戴着口罩;患皮肤疾病时,喂养时避免宝宝皮肤与患病处接触;患消化道疾病时,喂养前一定要认真洗手等。只要不是乳房局部感染,引起妈妈患病的病菌很难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而妈妈对抗这种病菌产生的抗体却可通过乳汁进入宝宝体内,增加宝宝对抗疾病的能力。

服用的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而进入血液,再进入身体的各个组织内。乳房也是人体的一个组织,当然会接受从血液带来的药物成分。

乳汁是由乳房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当然也会含有一些药物成分。乳汁中所含的药物成分比血液内浓度稍低。一般消炎药物、治感冒的药物等对宝宝影响不大。

若妈妈因身体原因需要服用这些药物时,还可继续进行母乳喂养。只是服药前应征得医生的意见。有些药物在妈妈母乳喂养期间最好不要服用,例如:环丙杀星等奎诺酮类抗生素、抗凝血药物、治疗神经或精神病的药物等等。

母乳应该是宝宝的第一食物,也是最佳食物。但如果理解有误或方法不当,就会出现多种问题。只有做到正确喂养,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特殊情况下的科学喂奶法

母乳虽好,可是在有些特殊情况下,母乳哺养还有些讲究。如果病情较重需要服用其他药物,应该严格按医生处方服药,并暂时以其他代乳品来喂养宝宝,但要注意在这期间可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消毒后再喂给宝宝。

若妈妈澳抗阳性,e抗原也为阳性,这时妈妈要避免宝宝被传染,有效的方法是在出生后2小时内给宝宝进行疫苗注射,使宝宝产生抗体,这样妈妈就可以放心地进行母乳喂养了。

另外,乳母患乳房疾病时,如果乳头凹陷、乳头皲裂、乳腺炎等情况时,一定要在得到治疗后,再进行母乳喂养,而在这期间可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经过消毒后仍可喂给宝宝。

总之,人不可一顿无食,新生儿更是要注意哺喂的重要性,所以妈妈或其他养护者一定要注意好新生儿的哺喂工作,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04 让宝宝爱上吃饭的妙招

人肚子饿了,自然想吃饭,可是为什么有很多妈妈为宝宝的吃饭问题发愁呢?问题可能不在宝宝的身上。各位妈妈不妨试试下面的方法。

该放手时就放手

宝宝快2岁时强烈要求自己吃饭,您就顺其自然,让他在饭桌上“独霸一方”。虽然整整一年里,他笨笨的小手顾得了东顾不到西,把饭桌、地板和衣服上弄得都是汤汁、菜汁和饭粒。不到3岁,他开始练习用筷子,边夹边掉,您就不厌其烦地跟着擦。但过了这个“笨拙期”,您就再也不用为他吃饭而操心了。

有的妈妈因为怕宝宝烫着噎着或弄脏了衣物,不给宝宝自己动手的机会,结果就弄得宝宝习惯了饭来张口,还常常没胃口;有的妈妈让宝宝自己吃,可是要求太高,不可乱动,不能掉饭粒,更不能弄脏衣服和饭桌,宝宝只好一小口一小口地往嘴里送,不慢才怪。

让宝宝把吃饭当游戏

例如,宝宝吃烤红薯。他咬了一口,举起红薯上下翻飞,可以说:“海豚戏水。”他又咬了一口,你可以说:“螃蟹的大钳子。”一根红薯,一会儿是海豚,一会儿是螃蟹,一会儿又成了溜冰鞋、红薯三角和蘑菇。等他吃完,你笑着把耳朵贴着他的肚子说:“哇,我听到了里面有好多声音,螃蟹和海豚好像在抢溜冰鞋呢。”在宝宝的笑声中,一餐饭就这样变魔术般地结束了。

邀请宝宝进厨房

很多宝宝都喜欢到厨房玩,可是有的父母担心不安全,或是怕宝宝弄得太脏打扫起来很麻烦,所以就直接买一套塑料厨房玩具给宝宝玩,却不愿意就地取材,让宝宝直接参与做饭过程。

你做饭时,就给他一只暂时不用的锅、一把铲子和几个塑料碗,然后再给他一些菜,他就在厨房的门口“另起锅灶”,像模像样地做起饭来。如果你包饺子或擀面条,就把他的小手洗干净,给他一些揉好的面团,让他跟你一起做。每当这个时候,宝宝就会开心得不得了。

然后,你把宝宝做的面条也一起下锅煮,他吃起来就香极了。虽然每次你可能得花双倍的时间去打扫,但其中的乐趣、母子之间边做边说的温馨却是塑料玩具无法企及的。

巧用谚语、俗语

看书报杂志时,你可以收集和食物有关的俗语,比如“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一天一苹果,医生不找我”“马铃薯是人类的第二面包”“青菜豆腐保平安”等等。此外,还有歇后语,如“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这些话通俗易懂也很有趣,宝宝大都爱听。有时,宝宝吃着苹果,可能就会说:“今天医生不找我。”

特殊宝宝的喂养

牛奶过敏的宝宝怎么喂

牛奶过敏的主要原因有:

1.乳糖耐受不良:宝宝的肠道中缺乏乳糖酶,对牛奶中的乳糖无法吸收,所以消化不良。通常此类患儿只有胃肠方面的不适,大便稀糊,如腹泻,如果停奶,则症状很快会改善。

2.牛奶蛋白过敏:宝宝对牛奶中的蛋白质产生过敏反应,每当接触到牛奶后(尤其是胃肠道最多),身体就会发生不适症状;不论大人小孩皆会有,因为婴幼儿多以牛奶为主食,所以是最容易发生牛奶过敏的时期。

因为肠胃最先接触到牛奶,所以牛奶过敏的症状以肠胃方面的不适最多,如腹泻、呕吐、粪便中带血、腹痛、腹胀等。

当牛奶中的蛋白质被肠胃吸收后,随着血流运送到全身的各个器官部位,不同器官也会产生过敏反应,有一些过敏的症状(如下所列),但只要停止接触牛奶,这些身体上的不适马上就会消失。

如确定宝宝为牛奶过敏,最好的治疗方法就是避免接触有关牛奶的任何制品。目前市场上有一些特别配方的奶粉,又名“医泻奶粉”,可供对牛奶过敏或长期腹泻的宝宝食用。

早产儿怎么喂

早产宝宝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时体重低于2.5千克,身高少于46厘米的宝宝。凡出生体重低于1.5千克以及不能吸吮的早产宝宝,刚出生时一般家庭是无法自行喂养的,必须留在医院继续观察。我们这里介绍的是出生体重为1.5~2.5千克的早产儿的喂养。早产儿各个器官系统发育都不成熟,吸吮能力也差,如果妈妈把乳头送入宝宝口中,宝宝不会吸。这时可将乳汁挤出或用吸奶器吸出,装在消毒的杯子中,用小匙慢慢喂他。

早产儿的乳类喂养

新生儿期产伤、窒息儿的监测要点:观察新生儿有无嗜睡、烦躁、尖叫声、吸吮无力、拒奶、黄疸等表现;观察有无抽搐,特别应注意观察新生儿抽搐的特殊表现。

母乳是早产儿最理想的天然营养食物。早产儿生理机能发育不很完善,要尽一切可能用母乳(特别是初乳)喂养。母乳内蛋白质含乳白蛋白较多,它的氨基酸易于促进宝宝生长,且初乳含有多种抗体,可以提高早产儿免疫力,这些对早产儿尤为可贵。用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和感染其他疾病的机会较少,宝宝体重也会逐渐增加。

早产儿的喂养量及喂养次数

早产儿的吸吮能力和胃容量均有限,摄入量的足够与否,不像足月新生儿表现那么明显,因此必须根据宝宝的体重情况给予适当的喂养量。

由于早产儿口舌肌肉力量弱,消化能力差,胃容量小,而每日所需能量又比较多,因此可采用少量多餐的喂养方法。如果采用人工喂养,一般体重1.5~2千克的早产儿1天喂哺12次,每2小时喂1次;2~2.5千克体重的宝宝1天喂8次,每3小时喂1次。每日的喂奶量不同宝宝差别较大,新生儿每日可喂奶10~60毫升不等。如果宝宝生长情况良好的话,则夜间可以适当延长间隔时间,这样可以在保证摄入量的基础上逐步养成夜间不喂的习惯。

05 宝宝喂养的误区

科学选择添加辅食时间

添加辅食太早可能引起过敏,太晚容易影响以后的身高。现在家家都是一个宝宝,父母对给宝宝添加辅食也非常重视,但是存在的误区也不少:首先是辅食添得太早。有的宝宝在2~3个月大就开始吃辅食,虽然多数是因为妈妈的奶水不够,或是希望宝宝长得强壮些,但是这样会带来比较严重的问题。过早摄入异种蛋白,容易使宝宝成为过敏体质,患哮喘病的机会比别的宝宝高。

但是,过晚添加辅食和辅食的种类不够,宝宝会出现营养不足的问题,这种状况在农村里较多。这类宝宝一般容易营养不良,发育不好,长大后体弱。所以光是加一些稀粥、肉汤、鱼汤等汤水类的辅食,容易造成宝宝低体重、生长迟缓。

城市里“强迫填鸭式”喂养的宝宝很多。宝宝本来吃饱了,可是父母还怕不够,继续追着宝宝喂,结果就会造成肥胖。而且这种小时候喂养过度形成的肥胖,使宝宝脂肪细胞数比一般人多,脂肪细胞的个头也比一般人的大,即使以后减肥,效果也不会明显。宝宝成年以后容易被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困扰,其实病根就是在小时候种下的。

医生量宝宝的身高体重,是为了检查宝宝的营养是否足够。因为宝宝在0~1岁的1年中应该长25厘米,如果在1岁里身高没有达标,可能在未来的日子里都没法赶上其他的宝宝,成人的身高和他们2岁前的发育状况关系密切,有的宝宝在1岁时差5厘米,长大后原本可以长到180厘米的,结果就长到175厘米,一直落在别人的后面。

宝宝不吃饭不一定是厌食

有的父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而不是按照宝宝的需求进行喂养。宝宝想吃的时候不给,或是给零食。宝宝吃零食已经饱了,却要他再吃辅食,宝宝的胃只有那么大,吃了别的就再装不下应该吃的东西了,结果父母就认为宝宝厌食,其实根本是认识上的错误。父母应该学着了解宝宝饥饿的信号,饱的时候不强迫宝宝进食,否则会让宝宝从小就出现逆反心理,使吃饭成了最大的负担。

另外,宝宝对新的食物不是一次就能接受的,尤其是从母乳这样的液态食物向其他固体类食物的过渡期间,要给宝宝一个适应的阶段。

宝宝开始只会用舌头舔,喂给他固体食物他一舔就把食物顶出来,这不是不想吃或不喜欢的信号,而是宝宝还没学会咀嚼和咬的动作,需要练习,可能需要十几次宝宝才能接受。父母要有耐心,让宝宝有适应的机会,而不是自己下结论,他不爱吃这个,以后不给他了。父母言行更是要注意,有的父母自己不喜欢吃什么,在饭桌上就表现出来,把不喜欢吃的东西挑在一边,或是根本不做,等于把自己的口味强加给宝宝,会造成宝宝偏食。婴幼儿偏食,会使其机体内正常菌群难以生长,导致宝宝成年后对此类食物不能接受,影响一生。

添加辅食要循序渐进,调料、饮料最好避免

加辅食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一样一样地加,不要一股脑儿把什么好东西都放到宝宝碗里。宝宝的肠胃非常稚嫩,加的种类太多,必然引起腹泻。而且量也要逐渐增加,从少到多,一下吃半碗胃也受不了。

给宝宝制作辅食很有学问。像白米饭、白面条等最好不要给宝宝吃,因为他们的胃很小,一定要吃量少并且热量高的食物,所以在米饭、面条里应该加入糖、油或肉末、蔬菜末等来增加营养的含量。

给宝宝做辅食千万不要根据自己的口味加盐、酱油,吃盐太早的宝宝容易挑食,一辈子的口味都会偏咸,成年后可能出现高血压等问题。咸味剂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食入过多氯化钠会使宝宝体内钠离子浓度增高,由于婴幼儿的肾功能尚不成熟,不能将过多的钠排出体外,这就给宝宝的肾脏加重了负担。

同时,钠含量高会造成低钾,而持续低钾会导致心功能受损。宝宝尤其不能用饮料代替水,甜饮料中一般都含有色素、防腐剂,而且糖分很高,喝了会使宝宝血糖升高,从而失去饥饿的感觉。宝宝不饿,别的营养自然也没法吸收,从而给身体造成很大的问题。

宝宝为何呛奶

呛奶是宝宝,特别是新生儿,常见的异常表现。呛奶由何原因所致,如何认识呛奶,如何预防呛奶,这些都是经常困惑父母的问题。

正常人(包括新生儿在内)能做到吞咽动作与自主呼吸很好的协调。进食吞咽时,声门会自动关闭,防止食物误吸到气管内。当病人呼吸系统受到感染或发育不健全时,例如:支气管肺炎、喉软骨软化、喉炎等,吞咽时声门不能很好关闭,少量食物进入气管造成一定程度的梗阻。

呼吸道为排除食物的梗阻,即以呛咳的形式将食物咳出,对于吃奶的宝宝就表现为呛奶。实际上呛咳(呛奶)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表现,但呛咳并不能保证将进入呼吸道的食物全部排除,残留的食物(奶汁)又会刺激呼吸道造成呼吸系统感染的加剧。

呛奶是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常见症状,又与支气管肺炎互为因果。

冬季北方地区比较寒冷,日照时间较短;此季节怀孕的妇女接受紫外线照射少,容易诱发缺钙,表现为小腿抽筋。

妈妈处于缺钙状态,自然影响到胎儿。若妈妈未能及时正确治疗,会造成宝宝出生后存在缺钙的表现。先天性喉软骨软化症即是较严重的一种。由于喉软骨软化,吸气时喉软骨塌陷,造成呼吸道部分阻塞,出现呼噜声,特别是进流食(吃奶等)时,因喉软骨软化遮盖喉头,造成梗阻性呼吸困难,宝宝被迫吸气,出现呛奶的情况,会导致支气管肺炎的发生。

及时发现、治疗支气管肺炎,不采用奶眼过大的奶头喂奶,及时调整宝宝吃奶的速度等均是预防呛奶的简便方法。

对于严重患儿可采用鼻饲喂养等特殊方法。呛奶是异常的表现,一定要经过医生的检查,给予及时、适当的治疗,千万不要掉以轻心,以免耽误宝宝的治疗。

06 怎样能让宝宝不吐奶

一般宝宝刚出生时都没有发育成熟,吐奶也是很正常的现象,吃完奶把宝宝竖着抱起轻拍后背这样会减少吐奶。

尽量不要让宝宝平躺着吃奶,每次喂奶之后,将宝宝竖起来,头靠在大人肩膀,用手轻拍宝宝后背,直到听到宝宝打嗝为止,让宝宝将吃奶时候吸入的空气从胃里排出。

还有,尽量不让宝宝的肚子着凉,否则宝宝会大量吐奶(吐奶时多为喷射状)。其实,宝宝少量吐奶属于正常现象,妈妈无需过分担心。但也要用正确的拍背方式,否则会呛到宝宝。

07 早产宝宝的喂养方案

为早产宝宝制定科学的喂养方案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为妈妈们专门介绍如何为早产宝宝选择食物以及喂哺上的小窍门。

为宝宝巧选食物

早产妈妈的乳汁中含有丰富的、适宜消化和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是早产宝宝的最佳食物,也应成为妈妈哺喂宝宝的首选方式。如果单纯母乳喂养无法满足部分早产宝宝对营养素较高的需求,建议应该添加母乳强化剂,帮助加强母乳中不足的早产儿营养要素。

当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早产宝宝出院后专用配方粉喂养宝宝。在定期随访中,医生会根据宝宝的营养状况和体格发育监测指标如体重、身长、头围等是否正常,制定科学的出院后喂养方案,并及时调整以保证宝宝最佳的生长速度。

早产宝宝巧喂哺

少量多次:哺乳量需要根据宝宝的耐受能力而定。早产宝宝对能量的需求高于足月儿,但是他的胃容量小,消化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需要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法,减轻胃肠道负担。一般早产宝宝每日需要喂哺8~10次,每次间隔不超过4个小时。

慢慢喂:由于早产宝宝吃奶的力气不足,因而在出院初期,一次喂奶一般需要30~40分钟,此时,妈妈应该有足够的耐心对宝宝进行喂哺。

轻轻拍:由于早产宝宝的胃部入口处肌肉发育不成熟,很容易出现吐奶现象,所以妈妈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吃得太急,喂奶时和吃饱后注意拍嗝,即竖起宝宝,轻轻拍打后背3~5分钟。

给新妈妈的建议

4个月左右的宝宝是宝宝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妈妈们为了保证宝宝的健康发育,一定要多给宝宝喂养补脑食品。常见的补脑食品有:

大豆及其制品:

大豆含大脑所需的优质蛋白和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能增强脑血管的机能。

芝麻与核桃:

这两种食品,均有补气、强筋、健脑等功效,在哺乳期的妈妈也要常食用这两种食物,用这种方法也会使宝宝充分吸收营养物质。各种脑髓食物:

各种动物的脑子都含大量脑磷脂和卵磷脂,是人脑的滋补佳品。还有动物肝脏、鱼肉、鸡肉、配方奶都是补脑的最佳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