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这一系列灾难性事件后,行星们还能幸存下来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这也取决于你如何定义“幸存”这个词。
首先,已发现的围绕其它恒星运行的行星就有两百多颗,而且其中的十几个是绕着红巨星运转的。这些行星很有可能与我们很像:它们随着自己的恒星形成于数十亿年前,已经设法度过至少一次红巨星爆炸。我们不清楚这些恒星是否部分吞没了其中的行星,不过至少其中的一些处在“包围圈”之外。这些行星可能起源于离恒星很近的地方,后来移到了外面。比如,其中的一颗距离它的恒星比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远不了多少,这个行星表面的温度大概有9华氏度。谈到的这个行星,围绕着HD1792号红巨星运转,其质量是木星的4倍多,那么它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没有固体表面的气体球。因此,学究点儿说,其云层的顶端温度是9度。
可喜的是,围绕白矮星运转的行星的证据最近也被找到了。科学家们发现了来自一颗白矮星的镁元素这个重要的信号——这种元素不太可能由恒星自己产生。根据发现的镁元素的量,最近肯定有一颗小行星与这颗恒星亲密接触过,并被白矮星巨大的潮汐力瓦解,在恒星的周围形成了一个物质盘。从盘的形状推测,这颗小行星曾在一个更大的轨道上运行,后来被一颗行星或其它质量较大的天体驱逐出来。所有这些都表明:行星甚至是小行星不仅是在恒星演变为红巨星的过程,而且在随后的所有毁灭性阶段都有可能幸存下来。白矮星自身相当重(大约是太阳质量的。8倍),当太阳变为一颗白矮星时,它的质量将少于其原始重量的一半。这表明这个恒星在开始时质量要比太阳大,反过来也意味着在它生命中的后期将会出现比上面描述的场景更极端的情况。
不过,即使如此,行星似乎也能够在历经数亿年的折磨后完好如初。当然,在反复“折磨”后,行星也将耗尽自身,成为一个破败的残骸。那里肯定不会有任何发达的文明可以设法控制行星的轨道,或能够足够充分地预见并谋划最终结局。对于某些人来说,这可能有些沮丧,但对我来说是一种宽慰:我不太确定我是否希望外星邻居具有操控那样规模事件的能力。
不过,我们人类是很聪明的。我相信当这一时刻到来时——它会的——我们能够有所作为。而且我真心希望我们——或者和我们相似的什么东西——能在周围。太阳的死亡听起来很糟糕……不过这个过程中的美丽也是令人窒息的。
巨大的幽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