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
世之君子,惟务致其良知,则自能公是非,同好恶,视人犹己,视国犹家,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求天下无治不可得矣。
——《传习录·答聂文蔚》
“解读”
王阳明认为,世上的君子,只有专心于自身修养,那么自然能够辨别是非好恶,像对待自己那样对待他人,将国事如同家事一样关心,把天地万物看做一个整体,从而求得天下的大治。
在王阳明看来,“良知”虽然存在每一个人心中,但最容易被各种欲望掩盖起来。掩盖起来的“良知”是无法指导我们实践的,所以必须要“致良知”,要使“良知”充分显现出来,真正发挥它指导日常生活的功能。王阳明借用镜子来说明这个观点:“良知”好比一面镜子,它原本是光明的,一切事物,不论大小美丑,镜子都会如实地反映出来。但是如果镜子长期不用,会变得锈迹斑斑,虽然它还是镜子,但却不再能够发挥镜子的作用了。如果我们将镜子的锈迹磨掉,使它重新变得光明如初,那么它就可以发挥镜子的全部功能。“良知”也是如此,如果我们按照圣人的教导自觉地加强修养,磨掉镜子上的锈斑,不断做为善去恶的功夫,长此下去自然就能够恢复“良知”固有的光明。其实这只是王阳明“致良知”观的第一层意思,王阳明“致良知”观的第二层意思就是将自己的“良知”推致于万事万物,就是说,当我们要处理某一件事物的时候,要遵循“良知”的指引,原原本本地去处理那件事情,心中不应存在任何的利害计较,也就是说要把“良知”贯彻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
段干木,魏文侯师,战国初年魏国名士,与师子夏、友田子方被后人称为“河东三贤”。他青年时代正处于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战争频仍,社会动荡。新兴的地主阶级迫切需要大量的政治军事人才治理国家;士多朝秦暮楚,奔走于王侯之门。这样的社会环境为矢志仕宦之途的年轻人提供了一展抱负的良机,但他根本不想这样做,而是迷上了从事马匹交易的经纪人。大约在30多岁时,他和田子方一道投身于子夏门下,学识德行大有长进,在各诸侯中名望极高。据说,当时秦将起兵伐魏,因他在魏而被迫偃旗息鼓,辍不攻魏。但他一生守道不仕,魏文侯多次登门造访,甚至屈驾前请,而他丝毫不为所动,始终不肯出山为相。有段干木在的年代里,魏国老百姓躲过了战争,过上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平静而安逸的生活。这是典型的以“良知”影响整个社会的案例。可见,“致良知”不仅是为学之道,更是育人之道,良好的德行不仅可以提高自己对社会不良习气的免疫力,更重要的是还能教育人,影响人,感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