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宝宝的左右脑
了解左右大脑半球的功能
01 左脑功能
左脑半球是负责人身体右侧一切活动的,一般左脑具有语言、概念、数字、分析、逻辑推理等功能。掌管语言文字、逻辑分析、推理判断,强调细节,又称“知性脑”。比较偏向理性思考,能将复杂问题进行分析,化繁为简。探究事情原因,线性思考,逐一解决。
02 右脑功能
右脑是负责人身体左侧一切活动的,右脑具有音乐、绘画、空间几何、想象等功能。掌管想象直觉、韵律空间等感性思维。着重全貌,具空间感,又称“艺术脑”。较偏向情绪性或直觉式思考,需要负担较多的正反情绪感受。处理、思考事情,综观全面,快速解决。
智力与左右脑的密切关系
年轻妈妈们最骄傲的就是看到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智力发展迅速。不过,也有妈妈会苦恼自己的宝宝和别家的宝宝同龄,却没有人家聪明,常常怀疑教育方式或营养问题,其实,宝宝的智力发展和左右脑的均衡发育有着很大关系。
通俗地说,智力就是人的脑筋灵不灵。智力、智能、智慧,虽然用词不同,但都是指人的聪明才智。从心理学来看,它指的是人的认识能力与活动能力所达到的水平,主要是由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与操作能力所构成。
给宝宝的右脑“充充电”
古往今来,大多数人都惯用右手,宝宝也从小被训练教育使用右手,使左脑的使用率较高,同时,现今的幼儿教育模式,又特别重视认知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提升左脑功能开发重要性,使大脑两半球的发展非常不均衡,这对于宝宝智力发育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2岁之前,宝宝对外部的信息仅能以映象来体会,沉浸于“右脑世界”之中,直到3岁左右,幼儿虽能够自由言语,但还是以直观映象为主,仍以右脑为中心世界。
所以开发孩子的右脑应当从小开始,千万可别错过这个黄金时期,随时给宝宝的右脑“充充电”!
01 精彩推荐
玩沙子,玩石子,玩豆豆等,可以锻炼宝宝手的神经反射,促进大脑的发育;伸、屈手指,闭上眼扣扣,练习写字绘画,可以增强手指的柔韧性,提高大脑的活动效率;摆弄智力玩具、拍球投篮、学打算盘、做手指操等精细的活动,可以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增强大脑和手指间的信息传;玩积木、橡皮泥有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经常让宝宝交替使用左、右手,可以更好地开发大脑两半球的智力。
02 手指训练
训练宝宝手指运动的技能,对于开发智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双手其实就像是大脑的“老师”。因为人体的每一块肌肉在大脑层中都有着相应的“代表区”——神经中枢,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所以手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
03 学音乐
音乐可以开发右脑。学习弹琴是一种很好的指尖运动,同时,爸爸妈妈还可以在宝宝做其他事情的时候,创造一个音乐背景。因为音乐由右脑感知,左脑并不因此受到影响,仍可独立工作,这样就能使宝宝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右脑的锻炼。
04 体育运动
右脑在运动中随之而来的鲜明形象和细胞激发比静止时来得快,在打拳或做操时有意识地让左手、右手多重复几个动作,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增加右手的活动次数,可以刺激右脑,激发灵感。
宝宝右脑的开发和利用
家有左撇子宝宝,妈妈们会心存种种疑问,比如左撇子的宝宝更聪明吗?如何开发宝宝的智力?这些都是她们十分想了解的问题。
从手与脑的关系来看,人的左脑是支配右半身活动的;右脑是支配左半身活动的,而左撇子的形成只是由于大脑右半球占主导地位。左脑又称“自身脑”、“理性脑”,主要进行以语言和计算为主的抽象思维,有极强的数学概念和逻辑分析能力,善于把复杂的事情条理化。右脑又称“祖先脑”“直观脑”“映象脑”,主要进行形象思维,是想象力、创造力的原动力。
科学研究表明,右脑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对整个大脑的协调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和灵活性有积极的作用。在孩子出生的两年之内,一定要开发灵感、直觉、创造性、感性等右脑的能力,充分挖掘大脑两半球的潜力。
但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宝宝,脑部发育特征也不尽相同,因此,开发宝宝的右半大脑分三步走:
1.0~1岁的宝宝大脑特征是“脑映象”,他们能在瞬间记住看到的事物。要开发宝宝的右脑,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玩“捉迷藏”,事先把东西藏起来,让宝宝去寻找,或让爸爸躲起来,等宝宝去找,这些都是最立竿见影的游戏。也可以选择“音乐浴”熏陶,优雅音乐除了可以锻炼宝宝的听觉,激化活化右脑外,还可以培养宝宝的艺术情操。
2.对1~3岁的宝宝来说,“刻意”锻炼宝宝左半身活动是开发右脑的最好方式,这个时期他们左右脑发育已处于活跃期,爸爸妈妈可以多鼓励宝宝绘画及多使用左手拿物品,用左耳听音乐,增加左视野游戏等。和谐的乐曲可以激化宝宝的右脑,而用右脑记忆法训练宝宝的记忆,又可以培养宝宝对图形的认知,一举两得。
3.3~6岁的宝宝脑发育已经得到更高的提升了,左脑开始发挥更好的作用,右脑的形象思维“运作”更活跃,他们会说带感情色彩的语言,对音乐敏感。“亲近大自然”是开发宝宝右脑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爸爸妈妈可多带宝宝走入大自然,培养宝宝的观察能力;还可以鼓励宝宝唱歌、跳舞、学乐器,这些艺术元素都是活化右脑的最大功臣。左右脑发育还可以通过“脑部锻炼操”来进行。
开发宝宝智力
爸爸妈妈们希望小宝宝聪明一点,会刻意去发展他的左脑功能,例如从小就不断地给宝宝讲故事、听音乐等,这样的做法固然有作用,但也存在偏颇。专家认为,要想宝宝左右脑均衡发展,要掌握适当的时期,对宝宝的左右脑进行以下三步骤:首先是保证营养,也就是注意食物的“益智配方”。小宝宝从出生起大脑就开始不断地需要吸收各种帮助大脑发育发展的营养元素,ARA和DHA成分对脑部和视觉发育非常重要;其次是多进行益智游戏,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学习方法,向宝宝输送精神营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宝宝的脑部潜能,升级孩子的智力;最后是妈妈和宝宝的积极交流,在宝宝玩游戏的同时,妈妈的参与很重要,因为妈妈的爱心和耐心能够很好地引导宝宝投入到游戏当中,对宝宝智力开发有帮助。
左右脑开发小游戏
好动是小宝宝的本性,跑跳、玩耍使他们的肌肉骨骼更强壮、抵抗力更强、心肺功能更健全,也能使身心平衡。但是很多时候爸爸妈妈为了减少麻烦、预防宝宝发生意外,有意无意地减少宝宝活动的机会。这实在白白浪费维持宝宝身体健康的最好方法,爸爸妈妈应该尽量让宝宝玩得开心又有意义。下面介绍一些宝宝左右脑开发小游戏。
平衡木
在房间里的地板上,按一定的间隔摆放8块墙砖,然后再在上面放一块15厘米宽的木板,搭成一个简易的平衡木,鼓励宝宝在上面来回行走。爸爸妈妈要注意在旁边用手保护,以防宝宝摔倒。通过反复练习宝宝逐渐行走自如,这对日后更好地跑起来很有益处。
开飞机
让宝宝把双臂在身体旁平举起来,学着开飞机的样子在场地里跑。爸爸妈妈嘴里可以给宝贝念一些歌谣,如“小飞机,天上飞,我是小小的飞行员,我带爸爸妈妈去看白云”。做这个游戏最好是大人或其他小朋友与宝宝一起做,以训练宝宝在跑动时不与别人相撞。
找玩具
爸爸妈妈先准备好若干个玩具,让宝宝闭上双眼,然后把玩具藏在家里各个角落。让宝宝睁开眼睛在家里进行寻找,找到后交给妈妈,这个游戏可以玩2~3次,训练宝宝的大肌肉运动的协调性,有助于跑得更好。
追动物玩具
为宝宝准备几个能够拖拉的玩具小动物,如小鸭或小鸡等,让宝宝和几个小朋友一起坐在场地的一端。爸爸妈妈告诉小朋友,小鸭或小鸡都跑了,现在请跟在我身后去追,看看谁跑得快。然后,爸爸妈妈手里拉着拖拉玩具在前面跑,让小朋友在身后追,追上两三圈。通过这个游戏,锻炼宝宝的全身大肌肉的活动能力,使他可以在指定的范围里跑,并在跑的时候相互不碰撞。
配对游戏
宝宝两岁时可以玩配对游戏了:摊开几张字母卡,让宝宝将2张相同的字母卡配对。如果宝宝把外形相近的2个不同的字母混淆,爸爸妈妈可在纠正的同时形象地指出它们的区别。如,在解释字母B时可将其描绘成宝宝的一只耳朵,而把字母P解释为爷爷的一根手杖。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逐渐将配对游戏发展为归类游戏。如:可要求2周岁以上的孩子将不同姿势的同一种动物的图片配成一对;要求2岁半的孩子将图片或实物中的水果、饼干等分类。
经历新鲜
尽量不要让宝宝老走同一条路、老看同一本书、老跟同一个小伙伴玩。送孩子上幼儿园时不妨故意改变路线,为宝宝选择的书本不妨种类多些,努力创造条件让宝宝有机会结交各种性格和爱好的小朋友。新鲜的经历对激活右脑功能好处多多。
仰望星空
带孩子仰望星空,讲述“牛郎织女”类的神话传说,同对还可以要求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自己编织有关月亮或星星的故事。专家认为,想象本身就是一种“右脑体操”。
增进宝宝视听等感觉器官的小游戏
跟着妈妈练体操
宝宝背靠墙站立,墙上画有“米”形标志。横线与宝宝肩同高。妈妈(或爸爸)面对宝宝站立。宝宝模仿妈妈做两臂(或单臂)侧举、上举、侧上侧下举动作。妈妈同时说出该方位的词汇,让宝宝记住。妈妈检查宝宝动作是否在墙上画的该方位的线上。然后妈妈可让宝宝按指定的方位举臂。两臂动作可以不对称。
此练习可以发展宝宝对自己身体在空间位置的感觉能力(体位感)和动作的准确性,对改进宝宝做操的姿势有好处。
小青蛙跳荷叶
爸爸妈妈和宝宝当青蛙,站在“塘”边向“塘里”“荷叶”跳,要准确地落在事先规定的“荷叶”上,跳到“塘”水中算失败。可以比赛。大家可以轮流当指挥人,指定落在哪个荷叶上。
可教宝宝下面儿歌:“小青蛙,有本领。跳得准,落得轻。落到荷叶上,荷叶都不动”。“荷叶”与“塘边”距离要根据儿童跳跃能力而定。一般为50~90厘米。此游戏可锻炼宝宝目测力、用力大小的感觉能力(动觉)和动作准确性。
找铃铛
爸爸妈妈让宝宝将手帕蒙住眼睛,然后在宝宝前、后、左、右弄响玩具,让宝宝向发出声音的地方走去。要注意,开始时距离不要很远,可以逐渐增加距离,或减轻声音。
取回同样的玩具
爸爸妈妈给宝宝看一个积木块(或一定形状和大小的硬片;圆球等玩具),让宝宝迅速到盛有各种形状的小积木块的盒子里,取回与爸爸妈妈显示的同样的积木块来。爸爸妈妈显示积木块的时间可长可短,小盒里积木块形状可多可少,小盒距离可近可远,可走步取回,也可跑步,跳着去取,还可规定取回的时间和数量等。根据宝宝年龄,以各种因素决定难度。
找回丢失的小盒
用3~4个火柴盒各装满沙子、土和沙土、沙石混合物。重量不同。让宝宝掂一掂其中一盒的重量,然后把它同其余火柴盒放在一起,送到3~5米远处。让宝宝跑去取回原来拿的一个火柴盒。此练习主要锻炼重量感觉能力。
盲人击鼓
游戏人闭目(或蒙眼)站立,手持小鼓槌(或细木棍)。听信号后走向前面3~5米处挂在墙上的小鼓(可用铁盒),也可由爸爸妈妈拿着小鼓,为了提高难度,可在走动前先转动一圈。此游戏锻炼肌肉感觉、平衡感、动作幅度感等。
逮黄鼠狼
宝宝闭目站立,双手举起“网”(藤圈)。爸爸妈妈手持黄鼠狼画片或玩具,轻轻从其身边走过。宝宝听到脚步声到其身前即用“网”捕捉。此游戏可作多种变化,一是变捕捉工具和方法,另一是变捕捉目标,开始时可以说童谣:“黄鼠狼,黄鼠狼,嘴巴尖,尾巴长。穿着一身黄衣裳,爱吃小鸡黑心肠。小朋友,撒下网,一定逮住黄鼠狼!”
建议爸爸妈妈在游戏前给宝宝讲有关黄鼠狼的故事。
小鸟搬家
地面上画“树枝”和“鸟窝”。宝宝从一棵“树”“飞”到另一棵“树”上去。每次跳都必须落在“树枝”(线)上。落不到线上为失败。“飞”进窝一次奖给“食物”一块(画上有小虫的纸片)。结合游戏教儿歌。歌词:“小麻雀,叫喳喳。妈妈带我来搬家。不怕树枝动,不怕树枝滑。一飞又一飞,飞进新的家。”
提升宝宝自然观察的小游戏
自然智能是“在环境中,对多种植物和动物的一种认识和分类的能力”,更关注在大自然、户外这样特定环境中的各种生命形式。
饲养小虾
01 游戏过程、目的
玩沙子,玩石子,玩豆豆等,可以锻炼宝宝手的神经反射,促进大脑的发育;伸、屈手指,闭上眼扣扣,练习每天固定的时间(如晚饭过后),让宝宝给小虾喂食。引导宝宝观察小虾吃东西的样子:“小虾是怎么吃东西的?它的嘴巴在哪里?它的脚和尾巴在动呢,看到了吗?”通过饲养小虾培养宝宝的认知和动手能力。
02 游戏要点
虾对水的要求比较高,自来水中含有氯气,不能直接用来养虾。应将自来水静放一日,等氯气都散发之后使用。或者用纯净水养虾,注意每日换水。宝宝多半会把瓶抱在手里观看小虾,为了避免意外,请选用透明塑料瓶。
光的颜色
01 游戏过程、目的
引导宝宝观察光的颜色。引导宝宝观察废旧光盘的背面,告诉他光就有这么多颜色。还可以用光盘将阳光反射到暗处的墙壁上,做光的游戏。和宝宝一起吹肥皂泡,将肥皂泡吹得大大的,引导宝宝观察肥皂泡的颜色也是七彩的。
02 游戏要点
玩光的游戏时,注意不要将光线直射到宝宝的眼睛里。也要提醒宝宝不要将光线照到别人的脸上。年龄太小的宝宝,不能让他吹肥皂泡,稍不注意,他就会把肥皂水喝下去。吹肥皂泡时,应避开宝宝的面部,防止肥皂泡破裂时,溅到宝宝的眼睛里去。
提升宝宝语言能力的趣味游戏
尽管宝宝说话的早晚存在个体差异,但后天环境仍然是影响宝宝语言能力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经常和宝宝玩一些有趣的小游戏,他的语言能力就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
小播音员
01 游戏过程、目的
2岁以上的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比较突出,开始尝试自己描述一些事物,给他们一个小话筒,让他们扮演播音员,讲述一天的所见所闻会带给他们一种特别的体验。妈妈先示范,或者在宝宝看电视时提醒他看看播音员怎样播音。用彩纸或者废旧的杂志卷一个“话筒”,鼓励宝宝拿着话筒开始播音。
02 游戏要点
这个游戏要根据宝宝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好坏有所调整。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有限的宝宝,可以让他随便说上一两句话,或者妈妈拿起话筒说两句话,然后递给他,鼓励他当播音员,至于他怎么说,就不要强求了。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的宝宝可以鼓励他描绘他一天的见闻,不管多简单的描述都要给宝宝鼓励。
发声游戏
01 游戏过程、目的
将宝宝抱在怀里,对着宝宝“咿咿”、“呀呀”、“哦哦”地说话。
当宝宝偶尔因为吧哒吧哒小嘴或者吐泡泡发出声音的时候,立刻微笑地看着宝宝的小脸,热烈地模仿宝宝的声音,积极给予回应。
当宝宝开始“咿咿呀呀”“说话”的时候,跟他一起“说”,并且每隔几天增加一两个不同的音,放慢速度,以长音对着宝宝发出这些音,以便宝宝模仿。
经常跟宝宝聊天,或者朗读。朗读可以从宝宝出生开始,一直持续到他能够独立阅读为止,甚至可以延续更长的时间,到宝宝10岁左右。
02 游戏要点
和宝宝游戏时一定要满腔热情,以此来感染宝宝。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还可以配合一些其他的动作来吸引宝宝的注意,比如,一边说,一边不时地将脸埋进宝宝的胸前,轻轻地咯吱他,对着他的小脸轻轻地吹气等等。
提升宝宝行为的小游戏
“不懂得关心他人”“特别爱抱怨”“不善于去解决问题”“碰到困难就容易沮丧”“不厌其烦地打搅别人”,这些也许是两三岁孩子常让爸爸妈妈头疼的问题。爸爸妈妈要帮助宝宝去感受这些明明是很具体却又抽象无比的东西。为了帮助宝宝解决这些问题,除了说教和现实说法之外,游戏也许是一个更好、更有效又不被排斥的方式。
我最喜欢的是
01 游戏过程、目的
把一家人叫在一起,从你开始,说出你最喜欢的东西,比如:蓝莓冰激凌、阳光明媚的天气。然后,让孩子复述,如果他都说对了,就再加一样东西,然后让他重新说一遍;如果说对了,就再继续往上加,直到孩子记不住更多的了。之后轮到他自己说他最喜欢的东西,由大人们来复述。可以多说几个方面,比如最不喜欢的、最让人生气的、最害怕的等等。争取家里每个人都参与到这个游戏中来。
02 游戏要点
通过这个游戏,宝宝会第一次正面地看到家庭中其他成员内心的真实情感:爸爸其实很喜欢吃鱼(可他总是把最好的鱼留给我),妈妈最怕睡觉的时候被打搅(可我总是在她睡午觉的时候弄出很大的声音)等。宝宝开始学习懂得关心别人了,他们喜欢什么、讨厌什么,他们的情感是如何的,而不仅仅是以自我为中心了。这个游戏更会使他们考虑到自己的行为对于他人的影响,从身边的爸爸妈妈开始,到其他亲人,到周围的小朋友。
我怎么没想到
01 游戏过程、目的
找一些家里日常用的东西,比如干净的垃圾桶、一只鞋、铅笔、绳子、瓶子盖……拿一样,让孩子尽可能多地说出这样东西都可以用来干什么,比如,垃圾桶,他可能觉得可以把它叩过来“当成板凳坐”,还可以把东西“藏在里面”,还可以“用来盛水”,还可以翻过来“当鼓敲”。然后,让孩子为每一样东西想出尽可能多的可能的用途,有些可以实践的,就让他亲自试一试。
02 游戏要点
宝宝会觉得这种从自己熟知的东西中绞尽脑汁、胡思乱想出来的“花招”很有意思,甚至很多奇思妙想就是这一时被激发出来的。需要让宝宝明白的就是,遇到问题只要用心去想,就会有很多解决的办法。比如小朋友之间发生“谁先玩儿”的冲突的时候。告诉宝宝,重要的是解决问题,而不是情感的抱怨或者发泄。
柳暗花明
01 游戏过程、目的
一家人在一起接龙讲故事。妈妈先以一个不太好的情景开始讲,比如:“有一天,米老鼠心情特别不好,因为他看到外面的太阳太大了,太热了!”然后让孩子继续,讲一个事情往好的方面转变的情景,比如:“虽然很热,不适合去游乐场,但是可以去游泳啊!米老鼠已经很久没有和唐老鸭一起去玩儿水了!”然后,下一个人再继续讲一个不太好的情景,再由另一个人把故事引向积极的方向……
02 游戏要点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在任何处境之下是否都能够享受生活、充满希望并保持进取之心,拥有乐观、积极、平和的心态,对于一个人的生活质量来说,会起到特别重要的作用。培养宝宝拥有一个阳光的心态,凡事能想到积极的一面,胜而不骄,败不馁,平和而努力不懈。
这样也能“同时”吗?
01 游戏过程、目的
和宝宝一起说出一些可以同时做的事情,比如:一边唱歌一边拍手,一边跑步一边踢球;再和孩子一起说出一些不可能同时做的事情,比如:既坐下又站起来,用一只手同时摸自己的两只耳朵。然后,你们一起实践一下,是不是那些事情真的不能同时进行,让宝宝自己说出他的真实感受——“我捏着鼻子的时候,就不能再用它呼吸了!但我可以一边摸着我的脚趾,一边笑!”等等。
02 游戏要点
这个游戏就是希望告诉宝宝,有些事情,在这样特殊的情景之下,就是不能同时进行的。它帮助宝宝认识到,他在一些时刻,需要一些耐心。
游戏能够提高宝宝的综合能力
游戏能提升宝宝的创造想象能力
音乐、道具、角色是这类游戏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在音乐中,孩子神经兴奋性增强,动作、语言、表情会异常活跃,孩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较大的施展空间。因此建议娱乐性游戏应从分组游戏开始,逐渐过渡到集体游戏。
游戏能培养宝宝的空间智能
建筑游戏接近于生活中的现实情况。宝宝在桌上铺设地下铁道,开火车,在地上造轮船仿佛自己真的是一位船长,驾着轮船行驶在一望无际的大海洋中。这种游戏满足了孩子们想象成人那样干事,模仿成人劳动的愿望,培养宝宝的空间感。
游戏能提升宝宝的情感角色
宝宝大多喜欢在游戏中重演在社会生活中有印象的事情。例如他曾去购物,或常跟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去自由市场,宝宝会把玩具摆几堆嘴里学着吆喝叫人来买他的货物;宝宝曾去医院看病,就会学着大夫护士的样子替娃娃看病;曾乘坐公共汽车就会回来学习司机的操作模拟开车。
常常通过游戏彼此交换经历角色,能够使宝宝体验未曾经历过的生活,从中学到一些本领。如在游戏中用硬币算钱,学会凑钱和找钱,以后用纸币就容易多了。
游戏能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在家庭的个人游戏中,宝宝的游戏对象往往是玩具。他们将玩具人物化,把娃娃当成宝宝,自己当爸爸妈妈,喂娃娃吃饭,带娃娃看病,给娃娃讲故事;将各种玩具动物集中在一起,举行各类比赛,自己当裁判等。这种让宝宝独自和玩具接触的过程,就是游戏中一种重要的交往活动。
这个游戏的特点之一,是确定一个游戏的对象。宝宝在游戏过程中,会产生与游戏对象的相互作用,这就是宝宝的交往活动,无论是个人游戏,还是集体游戏,都存在交往活动。
在集体游戏中,宝宝的交往更明显。首先表现在与同伴和爸爸妈妈的交往中。他们共同讨论游戏的目的、玩法,解决游戏过程中发生的矛盾和争执,共同分享游戏的乐趣;学会交往的各种技能,如语言的交往,情感的交流、组织能力及轮换、协商、合作等等。这些技能为他们今后开展广泛的人际交往奠定了基础,未来的活动家教育,从游戏开始。
游戏能培养宝宝的操作性
利用游戏材料,发展幼儿小肌肉,以控制手部精细动作为主要活动形式的游戏。例如:自制拼图、拆卸旧物件、种小植物等。
在操作游戏中,对材料的操作和摆弄是激发宝宝游戏兴趣的源泉。由于宝宝会专注于手部动作和材料本身,所以在规则简单的情况下,宝宝的自控坚持性表现得比较突出,但对外界干扰的自觉抵制力和自制力较差,动作的失误,他人的影响都会影响游戏的进行。在操作游戏中,宝宝执行规则的自觉性常常随动作的反复而被忽略。
等待是操作游戏中对宝宝自控能力的又一培养契机。受游戏人数和游戏设施的限制,某些游戏进行时会使得一部分宝宝处于等待状态。等待和轮流是社会生活中人际交往的伴随因素之一,是一个人社会公德意识的体现,不能单纯追求宝宝发展而刻意在游戏中加以回避,应该让等待变成实验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巧妙地把组织游戏进行和观察宝宝等待状态结合起来,同一游戏中对不同宝宝提出不同的自控要求,丰富了游戏规则,更促进了宝宝自控能力的发展。
游戏能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
游戏能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因为宝宝是游戏中的主体,特别在自发性的游戏中,这种独立性表现得更为突出。因为宝宝要按自己的意愿,自由独立地开展游戏,独立设计主题,独立创造情节。这种自编自演的游戏,对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宝宝在游戏中独立性越强,他得到的乐趣就会越大。反之,如果事事依赖大人,宝宝就会丧失对游戏的兴趣,达不到进行游戏的最初目的。因此,爸爸妈妈要为宝宝创造条件,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去游戏。
游戏能培养宝宝的自控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对于个人形成良好的性格极为重要,它并非生来就有,是孩子在后天的环境中,随着认知的发展和教育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培养孩子这种素质,能使他们在没有外界限制的情况下,克服困难、排除干扰、采取某种方式控制自己的行为。
游戏就是宝宝主要的学习活动,因此,可根据宝宝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游戏,或为操作性的,或为娱乐性、运动性或为智力游戏,并在游戏中结合自制力,耐性,自觉性和延迟满足这四项自控能力培养的要素,培养宝宝的自我控制能力。
进行游戏培养,还应注意的问题
1.各类型规则游戏都蕴含着丰富的培养孩子自控力的要素,因此,培养宝宝的自控能力可以不受游戏类型的限制,但绝对要尊重宝宝的年龄特点,充分体现游戏的趣味性。宝宝对游戏的兴趣越浓,自控水平表现得越明显。
2.对宝宝自控能力构成的四个因素即:自觉性、自制力、坚持性和延迟满足应该有机的贯穿于游戏的整体而不应单纯地进行界定。因为宝宝自控的内部调节机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一个游戏中四个因素会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所以可根据宝宝的不同水平将目标指向不同的自控因素。
3.自控游戏中宝宝的自控表现根据宝宝不同的气质类型呈现出具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性,而同一个宝宝在游戏前后的自控水平差异也很大,比如:日常生活中自控能力较差的宝宝,他们在游戏中会积极参与游戏,对游戏规则理解敏感而稳固,游戏中情绪热情,反应机敏。相反,日常生活中自控能力较强的宝宝却时常在游戏中表现得漫不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