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的这一段论述,可以说是整部《孙子兵法》的一大亮点。孙子指出,只有经过精心策划的作战方案,才有胜算的把握。在当今的商战中也是如此,只有善于策划,精于策划,才能让你无往不胜!
“原文”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才胜。
“大意”知道可以打或不可以打的,能够胜利。
《孙子兵法》指出未战先料胜负才算是高明。同样,预测在商战中也是一门重要韬略,只有根据对各种影响商战的因素加于预测,才能策划好制胜的商战对策。
在商战中营造自己成功局面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多点开发的道理,不能够死守一处,等待着别人的轰击。对于经商者来说,在适当的时候应用“扩张术”,是非常有必要的,财富是被扩张出来的,但在扩张的同时要注意战术,精心策划。李嘉诚说:“要扩张自己的生意和势力,把自己的地盘扩大是首要之务。”他认为扩张之道不在于勇,而在于巧。当一群人在一起为一点利益相互较量时,你可以躲在远处,静观事态的变化,从而借机从中捞到一点利益。退避三舍,不意味着与人无争。真正的竞争高手,总是先看、后想、再行动。同样,真正的世界级大商人必定要“隔岸观火”、精心策划,以全球化经营战略为方案。李嘉诚则毫无疑问是一个世界级大商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他在加拿大的投资就是其这种商战韬略的明证。所以李嘉诚在扩张自己商势时,总是先看、后想、再行动。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加拿大经济面临挑战。但加拿大最大的收获,是“逮住”世界华人首富李嘉诚,仅他一人,就为经济面临衰退的加国,带来100多亿港元巨资。香港众多华商,惟李嘉诚马首是瞻,他的好友、同样是世界级华人富豪郑裕彤、李兆基等,竞相进军加拿大。
加国官员频繁赴港专程采访,而且为了便于与李嘉诚接触,把办公室也搬进了华人行。在决策阶段,李嘉诚几乎每天都要接待这些加国“猎手”,并与高级助手研究加方提供的投资项目。
一位加拿大商务官对李嘉诚简直是着了迷。他有一幅李氏的肖像(杂志封面),挂在办事处内,此人提到李嘉诚便赞不绝口,说道:“那是我的英雄人物!”
这位商务官很想让李嘉诚投资魁北克省,哪怕是买下皇家山一座房子、一间纸厂还是一些餐厅连锁店,都十分欢迎。只要李氏肯投资,魁北克便可列入李的商业帝国版图,而且还可以吸引其他香港富商仿效。
马世民充当了李嘉诚的“西域”大使。他是力主海外扩张调门唱得最高者。李嘉诚早就萌生缔造跨国大集团的宏志,现在和黄、港灯相继到手,现金储备充裕,自然想大显身手。
李嘉诚、马世民以及长江副主席麦理思,穿梭于太平洋上空。1986年12月,在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的撮合下,李氏家族及和黄透过合营公司UnionFroth投资32亿港元,购入加拿大赫斯基石油公司52%股权。时值世界石油价格低潮,石油股票低迷,李嘉诚看好石油工业,做了一笔很合算的交易。
这是当时最大一笔流入加国的港资,不但轰动加国,亦引起香港工商界的骚动。
其后,李嘉诚不断增购赫斯基石油股权,到1991年,股权增至95%。其中李嘉诚个人拥有46%,和黄与嘉宏共拥有49%,总投资为80亿港元。
李嘉诚的两个儿子都加入加拿大国籍。他本人于1987年应邀加入香港加拿大会所,成为会员。每每李嘉诚出现在加拿大会所,驻港的加国官员及商人,便把他如众星捧月般围住。
香港舆论纷纷,有人说他是本埠华商最大的“走资派”;有人说他大肆收购欧美企业,是隐形迁册;还有人说他食言,准备大淡出。李嘉诚说:“因投资关系,我在1967年时已获得新加坡居留权,别人怎么说,我并不在意。”
1988年,兼任加拿大赫斯基公司主席的马世民,会见美国《财富》杂志记者时说:“若说香港对我们而言太小,这的确有点狂。但困境正在日渐逼近,我们没有多少选择余地。”
马世民还谈到收购赫斯基公司的波折。按照加国商务法例,外国人是不能收购“经营健全”的能源企业的。赫斯基在加国西部拥有大片油田和天然气开发权、一间大型炼油厂及343间加油站。除石油降价因素带来资金周转困难,并无出现债务危机。幸得李嘉诚已经安排两个儿子加入加拿大籍,收购计划才得以顺利通过。
国际化经营战略是企业总体经营战略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许多企业比较重视运用产品、技术及价格等“刚性”手段,去争取优势,赢得胜利。然而,国际经济竞争已打破了地域、时空等局限,向全方位经营与竞争扩展,仅仅运用“刚性”竞争策略远远不能适应。因此,经营者必须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人员管理上有新的选择与举措。
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竞争获胜必须要有适合国际氛围的人才。掌握最现代化的经营手段,熟悉他国的文化、风土人情,掌握多门外语等都是对国际新型经营人才的要求。李嘉诚可谓深谋远虑,他似乎早已预料到国际化趋势的来临,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初便开始重用熟悉他国文化、语言以及社交手段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