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战胜癌症需“三防”:你不可不懂的癌症三防知识
32987100000017

第17章 常用的各种检查法的个性化选用是肿瘤诊断的客观依据和重要物证

X线检查对肿瘤诊断的意义

1.胸部X线检查:用以诊断肺、纵隔、胸膜、心包及横隔等部位的原发与转移性肿瘤。由于肺癌已成为最常见的癌瘤之一,故40岁以上的人,均应定期作胸部X线检查,以便对肿瘤做到早期发现。

2.胃肠道造影:用以检查上、下消化道的病变。通常分为两类:口服造影剂(即钡餐),用于诊断下咽、梨状窝、食管、胃与小肠、胰腺的肿瘤;造影剂灌肠用于诊断结肠、直肠肿瘤。

3.乳腺造影

(1)乳腺钼靶摄影:用以检查乳腺的良、恶性病变。早期诊断乳癌的准确率一般为80%~85%,如结合体检可提高至90%。由于照相质量的提高,能显示出乳腺组织的微细结构。故可发现临床摸不到肿块的隐性癌。

(2)乳腺注气造影:主要用氧气充盈乳腺,对早期乳癌诊断有一定意义。

4.X线平片:头颈部平片用以诊断甲状腺、鼻、鼻旁窦与颅内等处肿瘤。腹部、四肢软组织平片,有时可显示肿瘤阴影或协助确定肿瘤性质(如畸胎瘤内的骨骼影像、深部血管瘤的钙化阴影)。骨骼平片用以确定骨肿瘤性质与骨受肿瘤侵犯程度等。

5.造影检查:凡有腔道的器官组织、如支气管、肾、膀胱、鼻咽、鼻旁窦、唾液腺、乳腺、脊髓腔等,均可用不同造影剂进行检查。对于颅内、胸、腹腔、腹膜后等处肿瘤,可注入空气进行充气造影。

(1)血管造影目前使用较多,对于四肢的肿瘤,可直接穿刺股动脉,进行单纯的周围动脉造影。对其他部位肿瘤,则通过插入动脉导管,以便准确地注入造影剂,而进行选择性动脉造影。

(2)淋巴管造影,使淋巴系统呈阳性显影。正常淋巴管呈细小的念珠状脉管,如淋巴结有肿瘤,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局部阻塞,侧支淋巴管可显影,受累的淋巴结可使周围淋巴管移位。这种造影最有价值之处是判断淋巴瘤或睾丸肿瘤患者的淋巴结受侵情况。

CT检查在肿瘤诊断上的意义

CT摄影检查:CT即电子计算机X线扫描横断体层摄影的简称。由于病变部位不同,其用意也不一样,多用于体腔内肿瘤诊断。

核磁共振检查在肿瘤诊断上的应用

此检查法多用于骨或颅内肿瘤的诊断,与CT检查相比各有所用。

超声波检查在肿瘤诊断上的应用

超声波检查是在物理学发展的基础上,将雷达技术与声学原理结合起来的一种诊断方法。在X透视时,组织密度相差需大于10%,才能形成明暗不同的对比来诊断疾病,而超声波检查只需声阻相差0~1%就能显出不同波型。对各部位肿瘤B超,一般都可满足诊断所需。近年来超声波诊治疾病发展迅速如:

1.超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图(CDFI)。

2.全景超声成像(PUI)。

3.三维成像(3DE)。

4.声学造影。

5.介入性超声等。

此外,超声波还可有好多其他方面用途如: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引导穿刺和置管引流、超声引导下介入性治疗等。

内窥镜检查在肿瘤诊断上的应用

内窥镜种类很多,诸如鼻咽镜、喉镜、支气管镜、纵隔镜、食管镜、胃镜、结肠镜、十二指肠镜、膀胱镜、肾镜、乙状结肠镜、直肠肛门镜、胸腔镜、心脏镜、子宫镜、关节镜、尿道镜、阴道镜、腹腔镜、鼻镜、小肠镜及胶囊式内镜(此镜可装入胶囊内吞入,进行受查器官照相,可动态观察消化道病变)等。总之凡是管道、空腔器官与外界相通者均可用内窥镜检查,如无管腔,只要有空隙处亦可用内窥镜检查纵隔等部位病变。此外,通过内窥镜还可做胸腔、腹腔、关节腔等空腔内器官多种疾病手术,它成为了不开胸、不开腹,体外进行手术的眼睛和机械手。

放射性核素检查在肿瘤诊断上的应用

放射性核素用于肿瘤诊断已较广泛。某种放射性核素进入人体后往往分布于一定器官,当该器官中有肿瘤或其他病变时,放射性核素就不能进入或进入减少。此时用放射性核素探测仪在体外追踪,就可发现在该器官的扫描图上出现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稀疏区或缺损区,医学称之为“占位性病变”,可作为诊断时的参考。

脱落细胞学检查在肿瘤诊断上的应用

凡与外界相通的器官,如女性生殖器官、眼、耳、鼻、口腔、咽、喉、肺、食管、胃、大小肠、乳腺、泌尿、前列腺等,均可做脱落细胞检查。因为癌组织的代谢比正常组织高,细胞脱落亦比正常组织快而容易。此外癌细胞的黏着力下降,彼此间的结合力仅为正常细胞的1/10。所以,癌瘤的面积即使很小,甚至肉眼不能发现的原位癌,脱落细胞的数目也可能不少,从而为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

(一)肿瘤细胞标本采取须知

细胞学检查对肿瘤诊断既简单又重要,它比任何器材检查的诊断价值都要重要,因为其结果和病理检查相似,有定性意义。所以在此也给大家介绍一下,特别是标本采集,这和病人关系极为密切。标本采集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细胞诊断准确率,因此在采集标本时病人和医生都必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进行工作。标本采集也是确诊能否准确的重要步骤,因为再好的诊断水平,可是由于标本采集不好,而得不到所需足够的诊断材料也是枉然,因为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采集标本应特别注意的事项

1.积极做好思想工作,向病人说明采集标本对诊治疾病的重要性,使之密切配合。

2.标本采集完毕要有标签,标明病人姓名、性别、年龄和门诊号、标本名称以及诊断依据(病史及其他检查结果),如系住院病人还应标明住院号、病科、室、床号等。

3.标本采集完毕应立即送到细胞检查室,尤其是胸、腹腔积液及血性液体标本。

4.在采集标本过程中,所用物品除接触生理盐水、酒精、抗凝剂、甘油蛋白、甘油唾液外,禁止与其他药品如来苏儿、肥皂液、油类等接触,以免破坏细胞,影响诊断。

5.涂片必须标记清楚,以免搞错而误大事。每一步操作都必须万无一失,因为我们要对病人生命负责。诊断一锤之下定乾坤,错或对都是一条生命。

病理检查在肿瘤诊断上的应用

肿瘤病理形态学是研究肿瘤的形态结构(包括大体结构、光学显微镜下结构、超微结构、组织化学结构等)及其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形态改变的一门学科。在肿瘤的临床诊断方面,病理形态学诊断是一种较可靠的肿瘤诊断方法。在肿瘤的病因和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中,病理形态学则是一种重要的观察方法。近年来,随着分子病理学的进展,对肿瘤组织和细胞的微细结构有更深入的认识,成为研究肿瘤的组织发生及内部变化本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因此,肿瘤病理形态学与肿瘤临床及实验肿瘤学等学科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一门多方位、针对性强、依赖经验积累的肿瘤诊断学科,对患者的诊断、治疗措施与预后常能作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所以它是肿瘤与非肿瘤,良性与恶性最后的定性举措,犹如法官一锤之下定乾坤。“金无足赤”,百密也有一疏,所以还必须密切结合临床确诊,只有做到万无一失才可以定性并制订治疗方案。病理检查采取组织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一)切取活组织检查

肿瘤表面皮肤完整或肿瘤位于体表时,可切取一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如肿瘤不大,易切除者,则可将肿瘤全部摘出。在对可以手术的原发癌进行活组织检查时,如活组织检查标本经冰冻切片证明为恶性时,应一次完成根治手术,最迟不过一、二周。笔者多年对肿瘤防治的过程中体验在活检后如不能短期内进行根治术,会明显的影响预后。因为在活检部的肿瘤残余组织,不仅受激动活化,而且破坏了机体的防御层,给了肿瘤一个良好的扩散条件,这种医源性扩散同不彻底性的癌症手术一样,与其自身扩散相比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这是在肿瘤内操作,不是在瘤外正常组织中进行,它的医源扩散危险性大大的增加,如无紧急抗癌措施,则如洪水前峰溃坝一样,难以控制。以乳癌为例,一期病例活检后如超过两周再手术,其预后将由一期的90%以上治愈,降至二期的45%,故不可不慎。

(二)钳取活组织检查

对体表肿瘤或通过内窥镜发现的体内肿瘤有溃疡或菜花样新生物时,可用活组织钳子在新生物或溃疡边缘咬取一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但取材应是多处、多块的,以防漏诊、误诊。

(三)针刺吸引活组织检查

此法简单易行,病人痛苦很小,对位于体表的肿瘤均可采用此法。近年,对于体内性质不明的肿瘤,如支气管肺癌、肝癌等,也使用此法。此法诊断价值颇高,副作用也不大,在透视配合下,还可以对腹膜后淋巴结与纵隔淋巴结进行病理检查。

笔者点评……

在各种诊断技术中,病理诊断被誉为“金标准”或王牌。但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病理也有局限性,并非是一道“圣旨”。它是可以做出最后的明确诊断,且有极高的可信度和诊治依据。但它有时也难以肯定,乃至不足或过头。如在阑尾炎中可见“类癌”,黑痣中发现“黑色素瘤”,标本中的甲状腺微小癌可能在取材时漏掉而“漏诊”等。偶尔出现判断失误。为此某医院质检考核分类中,误漏诊率为<1%而不是0%。此外,癌症不是单一病,现已知其不同类型有至少300多种,它有其特殊发展过程和生物学特征。笔者曾遇到“淋巴瘤”误为淋巴结增生病。为此,对病情复杂的疑难病症除应用一些现代技术检查外,还应和临床医学影像医师、病理医师“三堂会审”定案。因为我们的工作是要对病人对人民负责。“生命至上”,无论临床医师或病人,如遇与病情不符,不仅应该提出异议而且有权提出质疑。本应提出的“肿瘤联合诊断”意义之一也在于此。

正电子计算机断层造影FDG-PET和FDG-PET/CT

简称PET, PET在肿瘤临床应用上,包括肿瘤的早期诊断、分期、检测残存和复发病灶、确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和预测患者的预后,PET检查已逐步成为诊断的主要方法。

ECT(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在肿瘤诊断上意义

放射性核素骨扫描技术是利用某些核素可与骨结合的特性,采用核医学显像仪器探测体内被骨骼吸收的核素所发出的电磁射线,检测骨的形态、血液供应、代谢等异常的方法。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常用于下列情况:①原发性骨肿瘤及骨肿瘤的软组织的早期诊断;②检查原因不明的骨痛;③选择骨骼组织学检查部位;④制定放疗计划;⑤神经母细胞瘤、淋巴瘤等其他系统肿瘤的术前分期及治疗后的随访;⑥对可疑肿瘤患者进行筛选区别,可比X线平片、CT检查提早3~6个月发现骨转移病灶,是发现骨转移的首选诊断方法。此外,核素骨扫描检查是无创的,显像剂放射量极微,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吸收剂量远低于X线检查,且一般不会发生毒副作用。

弹性形象技术超声波

此超音技术是传统的加强版,是通过特殊追踪乳房组织的动态,以此判断组织的硬度。有人对99例妇女,166个疑恶性肿瘤进行研究。在标准超声波与弹性形象超声波对肿瘤进行评估,结果显示,弹性形象超声波正确指认的敏感度为100%,准确度为99%。

肿瘤标记物检查

肿瘤标记物分为生物学标志、遗传学标志和生物化学标志。具体标记号种类很多,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甲胎蛋白、癌胚抗原、组织多肽抗原、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细胞角蛋白19片段、鳞癌相关抗原、酸性铁蛋白、α-抗胰蛋白酶;酶类肿瘤标志:酸性磷酸酶、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转肽酶、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α-L-岩藻糖苷酶、去γ-羧基凝血酶原、半乳糖转移酶-Ⅱ、丙酮酸激酶、5-核苷磷酸二酯酶、同工酶Ⅴ、蛋白水解酶。对肿瘤早期发现有一定意义。

基因检测在肿瘤诊断上的意义

随着肿瘤癌基因、抑癌基因及其他相关基因的研究不断深入,认识到恶性肿瘤是一种多基因异常的疾病,使肿瘤的分子诊断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很大进展。肿瘤的分子诊断涉及多种恶性肿瘤及癌前病变,诊断的基因也涉及多种癌基因、抑癌基因相关基因,为肿瘤的基础研究、肿瘤防治和肿瘤的个体化或预见性治疗提供了证据。

目前利用分子生物学的基因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上,如对白血病的治疗结果观察,在检查中发现,10000个细胞中有2个以下的基因突变方能认为是治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