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失去乌克兰的“南乌克兰”集团军群
1944年,红军夏季攻势的战火从6月下旬一直烧到8月初。部署在东线的4个德国集团军群有3个已经遭到毁灭或重创,百万大军一败涂地,仅剩南乌克兰集团军群镇守的罗马尼亚前线还算风平浪静。
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概况:
所谓“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一般被认为是A集团军群的继承者。但它的实际构成却复杂得多,既包括原A集团军群的第6集团军和第17集团军(已经在克里木被吃掉了),还包括原南方集团军群右翼的第8集团军,以及罗马尼亚第3、4集团军。这些部队在春季被俄国人从乌克兰赶到了罗马尼亚。
但希特勒对“失地”依然念念不忘,于是便模仿苏联的做法,把这个集团军群冠名为“南乌克兰”,其用意无非是强调“我胡汉三还要回来的”之类。该集团军群的主要对手是苏联第2、3乌克兰方面军。
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首任司令官是舍尔纳将军。关于此人已经介绍过很多。总之,他是一位被视为同时兼备“忠诚”和能力的德国将军,也是“元首”的新宠之一。希特勒把这样的强人派往罗马尼亚战区,正说明他对此地的特殊关注。因为那里有驱动德国战争机器所必不可少的油田。希特勒曾对驻罗空军指挥官说过:“我们把一切都赌上了。如果我们失去这个油田,就打不赢这场战争了!”
而在罗马尼亚所处的整个巴尔干地区及其周边,德国要“保卫”的战略资源还要多得多。包括铜、铅、锌、锑、大麻(南斯拉夫);铁矾土(匈牙利和南斯拉夫)等等;另外,匈牙利也出产石油,虽然产量不如罗马尼亚。德国还能从这些地区搞到大量粮食。巴尔干还是希特勒的一个大囤兵场,1943年秋季(也就是东线德军逃到这里之前)就部署了60多万兵力。
这个地区作为战略通道的地位同样举足轻重。德国人完全有理由相信,俄国人会通过巴尔干迂回攻击德国本土和奥地利。
总而言之,罗马尼亚和巴尔干都是德军必须死守的要地。正因为如此,希特勒不仅派出了深受信任的舍尔纳将军,还送去了大量精兵强将。早些时候,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算是东线最庞大的重兵集团之一。春季时,兵力就达到508946人。进入春夏之际,“作战力量”又从36万增加为近42万人。为了保卫希特勒最珍视的油田,还特别建立了一支强大的装甲军团,包括8个德国装甲师和1个装甲步兵师。按照东方阵营史料的记载,德国在罗马尼亚的兵力曾达到643000人。
除了前线兵力,后方还有包括党卫军在内的57000名德国武装人员。
具体构成为:前线460000人;兵站157000人;内线63000人。
德国驻罗马尼亚军队的构成: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东方阵营和罗马尼亚公布的驻罗德军兵力,要比德国本身统计的多10万—20万。这未必是刻意夸大,而要归咎于德国武装部队特有的混乱指挥体系。简单地说:并非全部驻罗德军都归在舍尔纳的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名下。
众所周知,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作为东线战区的一部分,归德国陆军总部指挥(由担任陆军总司令的希特勒通过陆军总参谋长古德里安,或希特勒本人直接掌控)。但这个集团军群所能管辖的只有前线及其纵深约80—100多公里的防御地带。而在更深远的罗马尼亚内地,却另外驻扎着大量不属于“东线”和舍尔纳管辖的部队。其中既有罗马尼亚部队也有德国部队。
罗马尼亚内地的德军主要属于所谓的“德国陆军使团”和“德国空军使团”。他们不但不听舍尔纳的,甚至不在陆军总部领导的战区之列。
其中,“德国陆军使团”归国防军统帅部管辖,负责人的正式称呼是“驻罗马尼亚国防军统帅部的德国将军”。1944年夏季,这个职务由汉森骑兵上将担任。此人早在1940—1941年就担任过驻罗德军代表团长,算是个罗马尼亚通。1943年1月13日,由于德罗联军在东线吃了败仗,他的前任豪费中将和罗马尼亚人搞坏了关系,于是汉森又被调回来接任。鉴于此人能力平庸,舍尔纳曾多次请求希特勒撤换他,但因为汉森和罗马尼亚独裁者安东奈斯库关系不错,似乎有助于“德罗友好”,希特勒还是把他留了下来。汉森指挥着德军全部驻罗后方基地部队(1943年11月统计拥有6964名野战陆军)。但普洛耶什蒂—布加勒斯特一线以东的军事控制区例外。这个地区原则上由罗马尼亚人掌握,但配属了一个德军后勤交通线指挥官奥勒布。此人接受舍尔纳的命令。
“德国空军使团”接受空军总司令戈林和德国大使馆的双重领导。负责人是格斯滕贝格,指挥着2个高炮师以及所有在罗德国空军空勤和地勤部队,并担负着普洛耶什蒂的空防和地面守备任务。格斯滕贝格性格狂妄,热衷于吹嘘他的高炮部队有多么厉害。
另外,前线的几十万罗军(不包括后方的另外几十万)虽然被编入了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却也不完全听命于舍尔纳。相反,为了安抚安东奈斯库的自尊心(希特勒对这个老军头都要礼让三分),舍尔纳还必须赋予罗军某些“指挥上的平等权限”。具体说,就是把德罗联军混编为两个集群,每个集群都下辖一个德国集团军和一个罗马尼亚集团军。右翼集群交给罗马尼亚司令官统一指挥;作为交换,左翼集群则由德国司令官统一指挥。
按照一般评估,罗军只有三流水准的战斗力,但经过舍尔纳的训练,情况也有所改观。在总结了以往的失败教训后,德国人特别注意到,罗军对侧翼威胁非常敏感,一旦友邻动摇就容易受影响甚至溃散。为了防止罗军再度崩溃,舍尔纳利用搞混编集群的机会,把罗军和德军单位一个挨一个地配置在前线,以德军来控制和监视侧邻的罗军。
这种做法被古德里安称为“衣架战术”。就是把德军作为“架子”,撑起整个德罗混合战线。
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后勤补给完全依赖于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的铁路线。这些铁路不仅运力有限,而且管理也不善。更糟糕的是,因为罗匈之间互相仇恨,还经常在边境转车时故意刁难。最夸张的情况下,德国人只好出动飞机,沿着几百公里长的铁路去寻找“失踪”的德国列车。
2.1944年春季的罗马尼亚战役
1944年春季,从乌克兰追杀过来的红军进入了罗马尼亚。刚开始的时候,俄国人取得了很大进展,迅速把罗马尼亚东北一些地区收入囊中,还在德涅斯特河西岸夺取了登陆场。斯大林当然想获得更大的进展,最好是一举打开巴尔干大门!但德军也针锋相对,还一心要把对手赶走。两军狭路相逢,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俄国人很快就领教了舍尔纳的本事和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实力。德军装甲部队发挥了很大作用。由于他们的不断反冲击,令红军难以继续扩张战果。最紧张时,俄国人每天要应付15—20次有坦克和飞机参加的反击。加上大规模进攻末期惯例的后勤困难和疲倦,红军的攻势逐渐停滞。春末夏初,德军还发动了局部进攻,又小小地咬了苏联人几口。
这轮厮杀后,双方都发布了颇为夸张的战报。德方宣称,从4月10日到5月31日,在整个西南战线消灭红军约40万人(打死70000人,打伤316800人,俘虏12000人),摧毁坦克1193辆和大炮1314门。俄国人也不甘“落后”。光是乌克兰第2方面军就说在3月27日至8月20日间消灭了20万轴心国军队。这些牛皮都吹得太大了。格兰茨分析了大量苏联数据记录后认为,红军的实际损失约为15万人。这应该没什么问题。但他对德军损失所掌握的资料却不是很多,只能以1个装甲师的伤亡率15%(实际应该是16%),再套上他估计的德军战斗兵力30万,推算出45000人的总损失。对这个结论,恐怕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但这不是本书的任务,所以姑且打住。总之,罗马尼亚境内的战役持续到1944年6月中旬,战事才趋于缓和。逐渐稳定在勒德乌茨、帕希卡尼、雅西以北一线。
在春季,舍尔纳以强大的装甲部队和顽强的防御在罗马尼亚稳住了阵脚——虽然同时也葬送掉了第17集团军,但总的来说还是得大于失。而且德国人对罗军的战斗力似乎又有了信心。看上去,罗马尼亚防线简直是固若金汤。转眼到了夏季,舍尔纳和南乌克兰集团军群的好日子却快到头了。整个夏天,罗马尼亚以外的东线战区炮火连天,德军重兵集团一个接一个完蛋:原本最强大的中央集团军群几乎全军覆灭,北乌克兰和北方集团军群也陆续遭受惨败。一时间,只剩下南乌克兰集团军群还保持着强大战力,用新总长古德里安的话说,成了他手中“最强大的兵力”。为解燃眉之急,希特勒和古德里安只好拆东墙补西墙,从表面平静的罗马尼亚抽调“救火队”。几个装甲兵团被火速调往中央集团军群战区。如上一卷所述,这些兵团被希特勒和古德里安用于波罗的海地区的反击。但这还没完。接着,希特勒又命令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把另外3个装甲师、1个装甲步兵师和2个步兵师也交出来。这么一来,舍尔纳原有的强大机动军团只剩下1个装甲师(第13)、1个装甲步兵师(第10)和1个罗马尼亚装甲师。驻罗空军也被削弱,其所属的1个航空大队被调往拉脱维亚。不过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希特勒同期也给了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一些补偿,包括增派第20装甲师。但此举的用意并非为了增强罗马尼亚战线,而是为此前在白俄罗斯遭受毁灭性打击的第20装甲师残部提供一个休整和重组的“好去处”。这师本身剩下的兵力不多,据说也没带坦克过来。
舍尔纳本人也要走了。此事的起因也与战局的恶化有关。当时,伴随着中央集团军群的毁灭,与之相邻的北方集团军群也面临被孤立的危机,逐渐退缩到波罗的海沿岸。面对困境,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弗里斯纳焦头烂额,无法完成希特勒赋予的任务。希特勒因此认为,只有忠心耿耿且强悍能干的舍尔纳才能应付这样的局面。至于精疲力竭的弗里斯纳,也需要到“平静”的罗马尼亚去休息休息。于是他决定,让舍尔纳和弗里斯纳对调职务。
7月24日这天,弗里斯纳被召到“狼穴”,见到了手臂负伤、耳膜被震破(因为“720”爆炸)的希特勒。“元首”要他赶赴罗马尼亚前线,还强调说这是个轻松的差事,因为“南乌克兰集团军群这次没有被攻击的危险,苏军已将所有兵力都集中在中央集团军群身上”。第二天(7月25日),弗里斯纳就任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司令。
与此同时,还进行了更广泛的人事调动: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参谋长温克被古德里安调到陆军总部,接替在720事件中翻船的豪辛格。古德里安之所以看中温克,原因之一就在于温克熟悉罗马尼亚的情况。有了他的帮助,从那里抽调部队会更“方便”。温克的继任者叫冯·格罗尔曼,此人直到7月31日才到任。7月底,又由弗雷特尔·皮科接任第6集团军司令。这是集团军群编成内最庞大的集团军,这个集团军的参谋长此前被打死了,继承者格德克8月17日才到任。
经过一番折腾,在7月下旬到8月初,南乌克兰集团军群更换了2个最重要的指挥官和他们的参谋长。新长官们要熟悉部队和战区,当然要花不少时间,这自然无助于保持战斗力。不过,当弗里斯纳到任后,倒是很快发现,这个所谓的“平静”战区,其实早已暗潮汹涌。战线对面,俄国人下一步的动作固然难以估测,德国和他们的罗马尼亚“朋友”之间的关系,也愈加微妙起来。
3.罗马尼亚的“背叛”企图
东线战前的罗马尼亚概况:
纳粹德国外交官曾以肉麻的语调对罗马尼亚人说:“同我们交朋友吧,把汽油放出来吧。”但对这个“朋友”,罗马尼亚人其实也不怎么喜欢!1939—1940年,波兰和法国相继败亡。与前者为邻,以后者为靠山的罗马尼亚陷入了严重的地缘危机。周边各国乘机纷纷向罗马尼亚提出领土要求。这些要求大都得到了德国的支持。
匈牙利要求得到特兰西瓦尼亚;保加利亚的目标是多布罗加南部;苏联则要求获得比萨拉比亚。此地曾是沙俄的一个省。1940年6月下旬,苏联又追加了一个地区:布科维纳。这块地区从未属于俄国,要求的借口居然是为了“统一乌克兰”(为了这个奇怪的目标,斯大林得罪了一大堆邻国,结果却给自己找来了大麻烦,激化了乌克兰独立运动)。
经过讨价还价,南布科维纳留给了罗马尼亚,其他地区就不行了。在德国的默许和支持下,1940年6月30日,苏联完全占领了比萨拉比亚和北布科维纳。两区总计5.1万平方公里,人口400万。随后,前一地区被并入苏联的摩尔达维亚加盟共和国,后者并入乌克兰。仅仅2个月后,在德意的“裁判”下,罗马尼亚又失去了大片土地:特兰西瓦尼亚的一大块地盘(4.3万平方公里,人口250万,包括100万罗马尼亚人)被割给了匈牙利;多布罗加南部并入保加利亚。
一系列丧权辱国的领土割让,引发了内乱。罗国王卡罗尔被迫把王位让给儿子米哈伊王子(时年19岁),自己流亡海外。几乎同时,德军也开入罗马尼亚,控制了油田地区!由于领土丧失,罗法西斯组织铁卫军分裂为两派。亲德派头头霍里亚·西马宣称:罗马尼亚不需要地理上的统一,只要接受大德意志帝国的统一保护就可以了!这激怒了坚决反对割让领土的民族派。两方大打出手!另一方面,掌握军权的安东奈斯库被任命为“特别全权首相”,甚至自称“元首”,成为罗马尼亚的实际独裁者。此人虽然也是民族主义者,却被希特勒的种种甜言蜜语的许诺所迷惑,甘心把国家的命运绑在德国战车上。他的对头——极端亲德派霍里亚·西马,由于政变失败,被迫逃往德国。当时,东线战争即将爆发。为了获得罗马尼亚的军事配合,希特勒没有支持西马夺权,但还是把此人保护了下来,用以讹诈安东奈斯库。本卷中,这个西马还将再度粉墨登场。
表面看来,德罗关系的纽带颇有深厚的物质基础。德国的战争机器需要罗马尼亚的石油,还需要罗马尼亚的粮食(为了弥补在乌克兰的损失)。仅1943年,罗马尼亚就把52587吨粮食和90%的肉类产品贡献给了德国。当年还提供了发动“德国战车”所急需的251.1万吨石油。当然,希特勒也需要罗马尼亚的炮灰(虽然东线历次战役证明他们不太中用),更要在罗马尼亚前线阻止俄国人突向巴尔干的企图。
而罗马尼亚则需要德国提供的武器装备和机器设备。他们还曾对希特勒当初的许诺心驰神往。那是三年前的事情,正好是东线战争爆发前10天,希特勒信誓旦旦地向罗马尼亚独裁者安东奈斯库保证:罗马尼亚不仅可以收回布科维纳和比萨拉比亚,还可以“占领和管理直至第聂伯河为止的其他苏联领土”。这一“美好”许诺让安东奈斯库兴奋起来,立马向希特勒保证:“如果要打斯拉夫人,你永远可以依靠罗马尼亚!”
但打过近两年的东线战争后,德国和罗马尼亚的梦想和彼此的许诺却在冰天雪地的斯大林格勒废墟里化为泡影。1943年4月12日,也就是德国第6集团军与罗马尼亚第3、4集团军一道毁灭的2个月后,安东奈斯库直截了当地向希特勒建议:停止与西方的战争,全力对付俄国人。随后的战争进程继续沿着对德罗不利的方向发展,而且恶化的速度越来越快,两国间的关系也日益恶化。1943年秋季,希特勒放低身段,向安东奈斯库请求更多的罗马尼亚炮灰,以“打退逼向罗马尼亚大门的敌人”。但安东奈斯库却不为所动,反而表示质量低劣的罗军除了“增加无谓之损失,丝毫无补于战局”。
罗马尼亚人已经被战争带来的巨大负担搞得精疲力竭,特别是欲壑难填的德国人令他们难以招架。还在1943年7月,希特勒曾要求安东奈斯库政府“馈赠”出180亿列伊,供德军在摩尔达维亚修筑机场和进一步开发油田之用。这种公开的勒索令罗马尼亚人大为不爽。但他们的胳膊扭不过德国大腿,只好打折处理,拿出87亿列伊应付。1944年2月9日,德国又迫使罗与之达成协议,由罗政府每月提供11600亿列伊(此处的币值似乎有些问题)的经费来供养驻罗的近10万德军。就在这年的春季,红军的坦克闯入了罗马尼亚。先他们一步进来的是几十万德国大军、志愿部队,还有多达十二万五千人的外德涅斯特日耳曼族难民。此前不到10万德军已经让罗马尼亚人难以承受。现在,更多的德国人如潮水般涌入(还不算他们屁股后面紧追过来的俄国人),带来的负担和摩擦自然是有增无减!据说到战争结束时,德国已经欠了罗马尼亚940亿列伊,还不算供养德国军使团(即驻军)花费的670个亿。罗马尼亚的经济学者还咒骂德国人对他们高卖低买,占尽了便宜!而德国官方历史却强调说,德国为对罗贸易动用了储存在瑞士的黄金,还在1944年提供了7万件轻武器,1244门火炮迫击炮(多数是缴获品),120辆坦克和62架飞机。可罗马尼亚承诺给德国的25万吨谷物,在随后几个月内仅兑现了22000吨。石油供应也从1944年3月的16万吨减少到6月的23000吨。当所谓“共同理想”破灭后,轴心国黑帮老大和小弟之间的细账纠纷,也是扯不清的一团乱麻。
另外,围绕军事上的所谓“平等”指挥权以及老调不断重弹的特兰西瓦尼亚仲裁,双方也不断发生冲突。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做出仲裁前,希特勒还留了一手,万一罗马尼亚不服,就出动部队强占其油田!此事成为罗马尼亚人心中的一大痛处,不亚于比萨拉比亚被俄国人弄走。即使在战局不利时也依然无法忘怀。1944年3月23—24日,当希特勒镇压了匈牙利的反叛图谋后没几天,安东奈斯库又跑来重提此事。希特勒既要安抚老安,又不打算过于刺激刚被占领的匈牙利,于是虚晃一招,说“维也纳仲裁已经不存在了”,却没有把争议地区交给罗马尼亚,也没有撤走那里的匈牙利军队,而是将其宣布为“作战区”,把驻扎的匈军置于德军指挥之下。罗马尼亚人对此当然不会满意。
几天后,刚把坦克开过来的俄国人又展开了外交攻势。4月2日,由莫洛托夫发表了苏联政府声明,称除了“归还”比萨拉比亚外,并无篡取其他罗马尼亚土地的要求,也无意改变罗马尼亚现行的社会制度。对俄国人的动作,驻扎在罗马尼亚的德国将军和特务们反应颇为冷淡,反而对罗军的士气民心充满了乐观和自信。就在莫洛托夫发表声明的同一天,所谓“驻罗马尼亚国防军统帅部的德国将军”——汉森,还保证说罗马尼亚领导者和人民都有战争到底的决心,罗军“士气顽强”云云。两天后,造访布加勒斯特的波勒克上校(德国国防军统帅部约德尔的人)也用抒情诗般的语言得出了类似结论:“罗马尼亚不但不会瓦解,相反,今后它将更加努力地继续斗争”。相对来说,德国空军代表格斯滕贝格算是个现实主义者,但他也自信满满的认为,就算罗马尼亚人敢造反,只要出动一个高炮连就足够镇压之用了。当然,德国的“罗马尼亚通”们也不完全在吃白饭。按照他们的看法,在罗马尼亚的内部政治构造中,的确存在敌对势力,特别是国王米哈伊和他的母亲是反轴心国的亲英派。但老军头安东奈斯库依然被认为是可靠的。只要他能坐稳宝座,德国人就不必太过担心。
但德国人所不知道的是,早在1944年3月22日,西方盟军地中海战区最高司令威尔逊就致信安东奈斯库本人,建议他与德国断绝关系,并向三大盟国投降。更早些时候,在安东奈斯库和米哈伊国王的许可下,罗马尼亚已经派出了谈判代表:斯特尔贝亲王。此人有个英国亲戚,还当过首相,无论身份和资历都很合适。在莫洛托夫声明发表10天后的4月12日,斯特尔贝在开罗与俄国代表一道坐在了谈判桌旁。苏联驻开罗大使诺维科夫向亲王提出了六项“最低”停战条件。条件副本还交给了罗马尼亚政治幕后兴风作浪的大人物——国家农民党领导人玛尼乌。
俄国人的条件(均已获得英美政府的认同)内容如下:(1)罗马尼亚断绝与德国的关系并对德作战;(2)恢复1940年的苏罗边境;(3)罗马尼亚向苏联支付战争赔偿;(4)释放苏联及盟国的战俘和其他被拘禁人员;(5)苏联和盟国军队可以在罗马尼亚境内自由调动;(6)苏联同意废除割让特兰西瓦尼亚的“维也纳仲裁”,并帮助罗马尼亚“解放特兰西瓦尼亚”。
对这轮谈判的结果,各方的说法颇有些出入。苏联官方外交史称,安东奈斯库和玛尼乌拒绝了他们的建议,后者把希望寄托在英美身上。但在1944年6月1日,却是由苏美英三大盟国发布声明宣告谈判结束。西顿的描绘和俄国人差不多,说罗马尼亚人指望英美派空运部队来确保他们的“安全”。谈判最终在5月15日被安东奈斯库中止。
但在其后一段时间里,罗马尼亚与苏联和西方的谈判却还在继续秘密进行着。据英国出版的准官方史书,大概在6月10日,玛尼乌接受了“盟国”的建议,于6月20日提出了推翻安东奈斯库的政变计划,时间初定为8月26日。苏联解体后公开的档案也证明,在6月27日,俄国人获得了玛尼乌与罗国王提出的19点政变计划,内容包括:允许苏军通过前线;请求苏军在政变后24小时内集中进攻;空运和空投3个旅,总计2500人和2000名伞兵。玛尼乌等人自认为这个计划足够让俄国人动心,于是又暗示,要俄国放低一些停战条件。
但苏联外交部门的反应却出奇的冷淡。他们认为玛尼乌等人在耍滑头,因此指示在谈判中只作通报,不予回答。有意思的是,相对于反对派玛尼乌,俄国人似乎更有兴趣把掌握军权的安东奈斯库作为谈判对手。双方在斯德哥尔摩继续讨价还价。据苏联解密材料,5月29日,安东奈斯库的代表向苏联转交了罗政府的如下建议:
(1)只有当德军拒绝在15天内撤离罗境时,罗军才与苏军一道赶走德国人;(2)允许罗政府保留一块地区,对这块地区将不予占领;(3)比萨拉比亚和布科维纳的归属,留待战后解决;(4)减少赔款。德国史料特别喜欢强调说,在6月2日,安东奈斯库的代表和俄国人就退出战争的条件达成“原则”上的一致。但从解密材料看,苏罗之间的分歧并没有消除。5月31日—6月2日,俄国人的实际答复如下:
(1)苏联提出的第(1)、(2)、(4)条(对德断交开战;争议领土;遣返)不作任何更改;(2)可以削减一点赔款;(3)可以从红军占领的罗领土划出一个地区供罗政府使用。这一答复实际上拒绝了罗方的主要条件。对此,罗方代表又提出,如果德军自愿撤出罗境,罗是否有权保持中立?可否接纳代表到苏联就细节问题进行商讨。对此,俄国人作了肯定答复。但却没有了下文。据说安东奈斯库对谈判也不报太大指望。布加勒斯特6月底发给驻瑞典公使的指示是:尽量拖延谈判进度。
4.“最后的晚餐”:希特勒—安东奈斯库会谈
在外交使节颇为繁忙的1944年之夏,轴心国阵营遭受了太多失败:在西线,诺曼底登陆宣告了第二战场的开辟;在东线,中央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北乌克兰集团军群相继惨败,熊熊燃烧的战火向德国本土蔓延;德国内部,密谋分子安放的炸弹差点把希特勒炸死。但希特勒却大难不死。于是一面忙着捕杀叛乱者,把他们吊在钢琴丝上充作“余兴节目”;一面和他的新参谋长古德里安为东线的战局焦头烂额。
就在这手忙脚乱之际,早怀贰心的安东奈斯库却于8月5日(一说4日)突然造访元首大本营。与之同行的还有外交部长米·安东奈斯库和罗军参谋总长斯蒂弗莱。德国参与会见的人员包括希特勒、凯特尔、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当然还有主管东线战事的古德里安。汉森和驻罗大使冯·基林格尔也跟了来。会谈共持续了5小时。涉及到的众多军政问题,都与本章的核心内容紧密相关,因此值得详细介绍一下。
希特勒对罗马尼亚人私下的小动作看来已有所察觉,直截了当地问老安是不是还准备打下去。老安却摆出专家派头,谈起具体军事问题。他认为,现有防线的地形对德罗军不利。这条战线从雅西开始向东凸出然后向南折向黑海沿岸,形成一个北翼暴露的战役突出部。由于锡雷特河与普鲁特河均从突出部内流过,一旦苏军顺流而下发起进攻,就有可能突入德军后方,切断德第6集团军和罗第3集团军的退路。为了避免这一危险,安东奈斯库建议放弃比萨拉比亚,往南退入特兰西瓦尼亚,在喀尔巴阡山、锡雷特河下游、福克沙尼、加拉茨和多瑙河河口一线建立新防线。据西顿的说法,老安这套主张似乎当舍尔纳在任时就提出过,并得到舍氏的支持。
但希特勒却没有表现出兴趣,至少表面上如此。单纯从军事上看,安东奈斯库的建议的确非常合理,所以容易得到舍尔纳、弗里斯纳等军人的赞同。可希特勒却比军头们看得更深。他非常清楚,安东奈斯库是个强硬的大罗马尼亚主义者,而他现在提出的建议,却意味着要放弃与苏联之间的争议领土。这决不是安东奈斯库的本心!希特勒可能已经意识到,安东奈斯库并不真想收缩战线,而只是以此试探德军保卫罗马尼亚领土的决心。如果就此轻易表态,反而会促使罗马尼亚人加快反叛的进度。
为了给这个不老实的盟友打气,希特勒倒是大吹大擂起来,说德国拥有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可以把3公里范围内的人全部炸死!至于东线的失败,不过是叛徒们搞破坏的结果。大概是受了希特勒的感染,或者仅仅只是为了让希特勒放心,安东奈斯库也说了句漂亮话:为了盟国的利益,他不惜牺牲。这话是由古德里安翻译的,还令这位头脑简单的德国“装甲骑士”大受感动。第二天,安东奈斯库又把古德里安拉去单独会面,继续就“忠诚问题”探讨了一番。老安说他对自己的部下具有绝对的信心,所以对德国此前发生的叛乱完全不能理解。此刻,老安大概做梦也没想到,针对他的反叛正在策划中,而且马上就要付诸实施。希特勒那不可思议的直觉对此却有所预感。当安东奈斯库登上汽车准备离开时,希特勒突然向他大喊:“安东奈斯库!安东奈斯库!无论如何决不要登国王城堡的门!”历史记录了此刻:这是德罗两个独裁者间的最后会面。
对罗马尼亚的形势,德国也不是没有明白人。这个明白人就是通常被描绘为糊涂虫的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他的部下——驻布加勒斯特大使冯·基林格尔无疑是个过分的乐天派,直到8月10日,他还在给里宾特洛甫的电报中强调说:“罗马尼亚一切平静如常。米哈伊国王是巩固罗德友谊的最好保证”。但里宾特洛甫对此却不以为然。此人近年来已经领教了“盟国”的太多背叛行为,现在对罗马尼亚也不敢掉以轻心。为防万一,他建议希特勒在布加勒斯特驻扎1个装甲师,以保护安东奈斯库等亲德派的安全。古德里安在回忆录中宣称他支持里宾特洛甫的建议,但他负责的东线实在已经无兵可调,所以主张从塞尔维亚把党卫军第4“警察”师调来充当此任。问题是塞尔维亚不属于陆军总部的战区,而是归国防军统帅部掌控。负责国防军统帅部的约德尔据说却反对这一建议,希特勒又没有下决断。最后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5.8月初的东线形势与希特勒的真意
希特勒为什么对罗马尼亚的形势持放任态度?一般认为存在政治和军事上的两个原因。首先是政治原因。治史者往往强调说,驻罗使团发回的那些乐观报告加上安东奈斯库本人的“忠诚表演”,营造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使希特勒放松了警惕。初视此说,似乎很有些道理。但深入考察却也不乏反证。尤其是希特勒本人此前不久差点被反叛者杀掉,很难想象他还会如此轻信。这样看来,更关键的因素或许倒是出自军事方面。
进入8月份的东线,连遭惨败的德军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当月东线陆军兵员虽然减少到210.4万人,仅剩下5703门大炮。但凑上约774000名罗匈仆从军,总陆战员额仍不下280多万(不含芬兰方向)。德国空军也将全部飞机的40%计2735架投放在苏德战场(西线同期为1402架),在巴尔干另外投放了715架。更重要的是,强大装甲援兵的抵达正在逐渐挽回战场颓势。6—8月间,希特勒向苏德战场派遣了大量装甲部队,包括:
3个装甲师(第6、19和“戈林”),4个新编坦克旅(第101—104),6个“黑豹”坦克营和2个“虎”式坦克营(含1个“虎王”营),1个装甲步兵旅,另加一些独立分队。仅这些新增单位就装备了1184辆坦克和强击火炮(不含补充战车),其中有90辆“虎”、“虎王”和697辆“黑豹”。8月,东线可用战车数增加到3658辆(6月1日仅2608辆)。
新装甲部队再加上从所谓“平静”地段调来的机械兵团,一道被投入反击,迎着红军的进攻方向狠狠撞击上去。经过恶战,他们在众多战场都遏制住了俄国人的攻势。新的乐观情绪在德军统帅部内弥漫开来。大家认为,声势浩大的进攻战役过后,俄国人的力量已经耗尽,其损失严重的部队必然精疲力竭,短期内无力再战。最艰难的时刻似乎已经过去。基于这种判断,似乎不必担忧原本就很“平静”的罗马尼亚战线。
背负着南乌克兰集团军群几十万官兵命运的弗里斯纳将军,对后方的安全却不那么有信心。据他的观察,罗马尼亚当局对这场战争缺乏积极性,迟迟不愿把国家真正转入战时体制。罗军对德军表现得越来越不“友好”,也越来越不服从。德国人只能乞灵于他们的代理人安东奈斯库,可是此人的威信也在下降。虽然罗马尼亚人离心离德的迹象层出不穷,弗里斯纳的意见却得不到多少支持。他把自己的忧虑告诉大使冯·基林格尔,基林格尔却说不必担忧,因为就算有变,德国外交部也有办法应付。弗里斯纳又向希特勒报告,希特勒却通过凯特尔告诉弗里斯纳的作战军官冯·特罗塔:南乌克兰集团军群不需要担忧后方,只要守住自己的战线就行了。
7月份,德国注意到罗马尼亚人的动向变得越来越诡异。而罗马尼亚周边的形势也变得越发紧张,显现出政治大地震前的征兆。首先是南面的保加利亚国内政局不稳;8月2日,与罗马尼亚隔黑海相望的土耳其也与德国断交;再把罗马尼亚以西的南斯拉夫游击队考虑进去,驻罗德军实际上面临着来自三方面的潜在威胁。当然,最严重的威胁依然是战线彼侧的百万红军。德国人当时还不知道的是,也是在8月2日,俄国人已经作出了命运的决定。
保加利亚的动态:
作为轴心国阵营的一员,保加利亚追随德国向美、英宣战,还派兵参与对希腊和南斯拉夫的占领。但和其他东中欧国家所不同的是,保加利亚具有强烈的泛斯拉夫主义和亲俄传统,因此不愿派兵去参加希特勒的东方远征。希特勒对此当然不能容忍,甚至于1942年发出警告,威胁说保加利亚如果不肯对苏开战,就既不能参与分赃,甚至不能保住已经获得的地盘。1943年8月28日,保加利亚国王鲍里斯三世与希特勒会晤3天后莫名其妙地死去。当时盛传国王是被德国人搞死的。此后,保国内的反德势力,包括保共游击队,变得愈加活跃。到1944年夏,从保加利亚散发出来的反叛气味飘进了“狼穴”。一个叫冯·容根费尔特的驻保德军上校向古德里安呈上报告,证明保军士气低落且很不可靠。古德里安不禁担心起送给保加利亚的那些德国武器,特别是坦克。他请希特勒停止向保加利亚供应装备,已经送去的也要设法收回。但希特勒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