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1岁宝宝每周育儿方案
33004800000047

第47章 四十六周宝宝

到了这个阶段,宝宝会有较长的时间保持清醒。他会白天睡得较少,而夜晚睡得较长。宝宝不但能认识亲人,还能分辨生人和熟人。宝宝经常看到的人,他会一眼认出来,对着他们笑。如果从来没有见过的人,宝宝会瞪大眼睛很警惕地看着他们。如果陌生人勉强将宝宝抱过去,他可能会用力挣扎,或许会哭闹。如果宝宝看到妈妈抱其他宝宝,他会表现出生气、着急。宝宝的活动能力增强,得到更多训练的宝宝已经会离开妈妈自己蹒跚走路了。有的宝宝还需要妈妈扶着。妈妈教宝宝做过的动作,宝宝会独立表演。如果宝宝说话早,他还能够模仿小动物的叫声,甚至能用语言表达简单的要求。宝宝对妈妈所做的事会非常感兴趣,能够模仿妈妈及其他人使用某个物品。

喂养需求及方法

丰餐美食少不了豆制品

豆制品是以大豆为原料加工制作的食品。我们常吃的豆腐、豆浆、豆腐丝、豆腐干、腐竹等均属豆制品。豆制品种类繁多,且多为熟食,食用很方便。说起豆制品的营养价值,要从其原料大豆说起。大豆中蛋白质含量为30%~40%,多于各种瘦肉、配方奶、鱼类。有人将豆制品比喻为“植物肉”,一点都不夸张,其蛋白质的质与量均可与动物蛋白相媲美。

豆制品中含有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20余种,大豆中含有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9种必需氨基酸。大豆中富含赖氨酸,可补充谷类食物中赖氨酸的缺乏,而大豆中含量少的蛋氨酸可从谷类食物中得到补充。谷豆混食蛋白质可互补,并且能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

大豆中的脂肪含量为15%~20%,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可高达85%,大豆中卵磷脂的含量不亚于蛋黄,大豆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膳食纤维,每100克大豆含钙169毫克,磷400毫克,铁8.3毫克。这些都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骨骼牙齿发育及全身体格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大豆为原料制成的豆制品,其营养价值就不言而喻了。所以爸爸妈妈要经常给宝宝吃一些豆制品,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宝宝,食用豆制品是保证优质蛋白质摄入量的良好途径。

吃补铁食品时同时补充维生素C

缺铁性贫血是宝宝时期的常见病,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至2岁宝宝,农村高于城市,与换乳期辅食添加不及时或不合理有关。铁是人体中的一种必需微量元素,是合成人体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还参与许多生理功能。

人体内铁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食物中的铁;二是衰老红细胞破坏释放出的血红蛋白铁。后者可被机体储存利用再次合成血红蛋白,因此很少丢失。

食物中的铁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吸收率高的血红素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另一种是非血红素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吸收率低。各种瘦肉、肝脏、鱼类中所含的铁的吸收率在10%~20%,而面粉、大米、玉米等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只有1%~3%。大豆中铁含量高,吸收率也较高。婴幼儿期发生的贫血多为营养性贫血,是容易预防和治疗的。轻度贫血可完全经饮食治愈,中度以上的贫血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配合饮食治疗,才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预防及治疗方法:1.要及时合理添加辅食;2.吃补铁食品时要注意补充含维生素C高的新鲜水果和蔬菜,如猕猴桃、柑橘等。

日常护理

12个月的宝宝要预防发生的意外事故

1岁左右的宝宝有一个特点,不论见到什么,都爱放进嘴里,所以珠子、扣子、别针、小钉子类物品,爸爸妈妈要收好,不要给宝宝玩,以免他们咽进肚里或塞进鼻孔、耳朵里。家里的汽油、煤油、碘酒、酒精、洗涤液等液体和成人吃的药,都要放在宝宝拿不着、够不到的安全地方,以免被宝宝误服后发生危险。如果宝宝从高处摔下来,要观察他的神志,若出现呕吐或昏迷等情况,应想到可能是头部受伤,要立即送往医院治疗。

宝宝会走以后,眼界开阔,对于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好奇,对什么都充满兴趣,都想试探一下。因此,爸爸妈妈必须随时注意宝宝,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给宝宝拍照不宜用闪光灯

由于室内光线的问题,为宝宝拍照时一般要借助于闪光灯。然而,频繁用闪光灯给宝宝拍照,会损伤宝宝的眼睛,致使发生视网膜疾病。

人眼的结构犹如一架相机,眼球前边的角膜和晶状体相当于一组镜头,虹膜相当于光圈,眼球周围的巩膜和脉络相当于暗箱,而眼球最后面的一层视网膜相当于感光底片,对光线反应最为敏感。刚出生不久的宝宝其眼球发育不完善,特别是视网膜里的感光细胞很娇嫩,非常怕强光的刺激。

宝宝的眼球尚未发育成熟,强烈的光束会损害他们的眼睛。如果用闪光灯对准他们拍照,闪光灯闪光的一刹那,即便是五百万分之一秒的闪光灯的光束也会损伤宝宝视网膜。而且,闪光灯与眼睛的距离越近,对视网膜的损害就越大。因此,爸爸妈妈在为小于6个月的宝宝拍照时,一定要采用自然光,不能用闪光灯。同样,宝宝的卧室灯光也不宜过强,否则同样会造成对宝宝眼睛的损害。

疾病处理

骨折

骨折一般是因受到剧烈撞击而造成骨骼损伤。宝宝会由于从高处跌落或者撞到了坚硬的物体而造成骨折。如果宝宝出现身体某个部位肿胀、疼痛、无法活动并且剧烈哭泣,疼痛部位呈紫色内出血状,很可能是骨折。爸爸妈妈应用夹板将患部绑住固定,并立即送往医院。治疗多采用石膏固定患部,等伤口自然愈合。少数情况下需要对骨折或受损部位进行手术治疗。

四肢无力

这种疾病是指身体柔软,还在哺乳期的宝宝出现此种症状的总称。宝宝的肌肉紧张度弱、由于肌肉、神经的疾病造成身体无力。

其症状表现为宝宝从小手足、颈部向后仰,学会立头、坐比较晚,甚至过了1岁半还不会走路,运动功能发展迟缓。

治疗四肢无力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帮助宝宝活动肌肉,以增加肌肉力量。如果宝宝的肌肉力量是单纯性较小,而非疾病,那么经过一段时间练习以及随着宝宝的成长,肌肉力量会慢慢增加。

早期教育

如何训练宝宝穿衣

妈妈为宝宝穿衣时,动作要轻柔缓和,态度要和蔼可亲,更多地鼓励宝宝,使他愉快地配合。要结合穿衣和宝宝讲话,发展宝宝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如穿上衣时,“伸手”;穿袜子、鞋子时“伸脚”;洗手时“伸出小手”;洗脸时“闭上眼睛”等。穿衣时还可以教宝宝认识各种衣服的名称,懂得动作的名称和做法。还可以用游戏的方法,使宝宝乐于配合。如给宝宝穿裤子时告诉宝宝妈妈和他做一个“小鸭钻山洞”的游戏:先捉住“小鸭”——小脚丫,再让“小鸭”钻“山洞”——裤筒。妈妈要用亲切、丰富的语言和表情以及欢快的音乐、有趣的方法,培养宝宝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幼儿过早学步易近视

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宝宝走路越早越健康。许多爸爸妈妈盼着宝宝能早早学会走路,宝宝刚学会爬行,就开始让他使用学步车学步,从而缩短了宝宝爬行的时间。然而,幼儿过早学步易患近视。

1周岁以内的婴幼儿视力发育尚不完全,而爬行可使宝宝看清自己能看到的东西,有利于视力的健康发育。相反,如果宝宝过早学步,因看不清眼前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这样会对宝宝娇嫩的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多次反复则可损伤视力。

另外,婴幼儿学步大多在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会直接侵入眼内,导致视网膜损伤,造成宝宝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并产生刺痛、畏光、流泪等症状。因此,幼儿不宜过早学步。心急的妈妈可要注意了,宝宝的成长是急不来的,应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