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时期内,婴儿睡眠时间减少了一些,醒着的时间增多了,眼睛能看见一些东西,表情也变得丰富了,会时常露出笑容来。手脚的活动增多了,会用力地踢被子。睡觉的时候,大多会朝一个方向。吃配方奶的婴儿,喝配方奶的量会逐渐增加。排泄方面,大、小便的次数会减少一些。
2个月大的宝宝,已经开始注意周围的世界了。在觉醒的时候,他可以很专注地凝视着爸爸妈妈,高兴的时候还会冲你笑,而且小嘴巴里还会发出“咿咿、呀呀”的语言跟你交谈。
此时的父母应多与宝宝交谈,锻炼他的语言能力;1~2个月的宝宝最佳注视距离是15~25厘米,宝宝眼部肌肉逐步发达,喜欢追随亮光和看鲜艳的东西,也会转头寻找声源,此时期父母应该多给宝宝创造追视和追听机会。
此外,还要给予宝宝富有情感的交流,要用亲切的语气多与婴儿说话,用慈爱的目光注视婴儿,并引起宝宝的注视;注意观察宝宝不同情况下的哭声,掌握宝宝的生活规律。
宝宝的四肢和小手已经比刚出生时伸展开许多,但睡觉时还是像一个小青蛙一样蜷着四肢,这种姿势会持续很长时间。
当妈妈拿着一个玩具在宝宝的眼前移动时,宝宝的眼神可以一直追视着眼前的物体。但是最让父母惊喜的是宝宝居然开始“说话”了,宝宝这时会发出“嗯嗯”“啊啊”“咿咿”“呀呀”的声音来表达他的感情和需要,这时妈妈一定要及时回应宝宝,可以模仿宝宝的发音与他“对话”,尽可能多的面对面地和宝宝“交谈”,即使妈妈走开一会儿,到别的房间去时,也可以不停地和宝宝说话,让宝宝听到妈妈的声音,这样宝宝的情绪就会平静很多。
喂养需求及方法
何种情况不宜母乳喂养
宝宝方面,部分患有疾病的宝宝不能进食母乳,常见的有如下几种:
半乳糖血症:患此病的宝宝缺少半乳糖-磷酸尿苷转化酶,进食含有乳糖的母乳,可引起半乳糖代谢异常,引发宝宝神经系统病变而发生智力低下、白内障、黄疸、低血糖等病。此种情况,应以不含乳糖的代乳品喂养宝宝,禁食母乳、牛乳。
苯丙酮尿症:该病是由于宝宝肝内先天缺乏苯丙氨酸所致,进食母乳可引起宝宝的神经系统损害。患此病的宝宝只能进食苯丙酸含量很低的代乳品。
砚糖浆脲症:宝宝缺乏支酮酸脱羧酶,进食母乳易引起氨基酸代谢异常,导致严重的神经系统损害。此类宝宝只能选用分支氨基酸含量最低的合成氨基酸食物,进食母乳只能占很小的比例。
母体患部分疾病,也不宜喂养宝宝其乳汁,这些疾病患者若强行喂养,会给母体和宝宝都带来危害。比如有严重的心脏病、心功能不全者,严重的肾脏疾病、严重的肝脏疾病、精神病、癫痫病等均为不宜哺乳,因为哺乳会增加妈妈的负担,造成病情恶化。哺乳期间有病毒感染者,为了宝宝的安全和健康也不宜母乳喂养。如巨细胞病毒急性感染期、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艾滋病病毒阳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HBeAg和HBsAg阳性、结核菌感染、梅毒血清阳性等。
哪些疾病仍可哺乳
宝宝唇腭裂常给母乳喂养带来不便,此种情况可将乳汁挤入小杯内,用汤匙、注射器等喂食。若舌系过短,过紧,可让医生剪开系带后喂养。
鹅口疮用制真菌素既可靠又有疗效,治愈后不影响母乳喂养。宝宝若出现母乳性黄疸,只要不是病理性的,胆红素低于340mol/L,仍可母乳喂养。
母体的部分疾病不影响喂养宝宝。部分乳房疾病,如乳头平坦、肉陷,应先将奶挤出,使乳晕变软,再伸展乳头周围皮肤及牵拉乳头,坚持一段时间即可正常哺乳。
轻度的乳腺炎不影响哺乳,因为炎症是在乳房结缔组织,而不是乳腺管,乳汁不会带菌。除此之外,轻度的糖尿病患者可实行母乳喂养。因哺乳本身有抗糖尿病的作用,即使在妈妈服药期间,对宝宝也无大的影响。
需要指出的是,妈妈在使用有损宝宝的药品时应减少哺乳次数或者尽可能不哺乳,激素类药物、部分抗生素(如四环素氯霉素、红霉素、链霉素、磺胺类等)、锂盐、阿司匹林、溴隐亭、抗癫痫药、抗甲状腺药等,对宝宝均有一定的影响,应避免服用。
日常护理
满月宝宝的抱姿
出生一个月的宝宝,头大身子小,颈部肌肉发育不成熟,不足以支撑起头部的重量。如果竖着抱宝宝,他的脑袋就会摇摇晃晃;而且宝宝的臂膀很短小,无法扶在妈妈的肩上,无法取得平衡。
01试试这样抱
在抱宝宝之前,最好用包被将他的身体裹起来,只露出头部;将宝宝斜抱在你的左(右)肘部,你的一侧手掌展开放在宝宝的腰臀部,护住宝宝下半身,让宝宝的头和肩部位于你的手臂和前胸之间,另一只手自然协助。这样宝宝会感觉比较舒服,你也省力,还便于与宝宝进行面对面的情感交流。
02注意事项
①抱宝宝时,妈妈不要与宝宝靠得太紧密,因为你的脸上、头发中及口腔内的病菌很容易对宝宝娇嫩的皮肤构成威胁。
②如果想竖着抱宝宝,最好用手托住宝宝的颈部,抱紧他,以防止宝宝从包被中滑出。
③扩大视野的抱姿:抱宝宝时将他的脸朝外,让他的背靠在你的胸前,一只手抱着宝宝的胸前,另一只手托住臀部两腿之间的部位,防止他向前翻,造成脊椎腰部扭伤。
03吃奶时的抱姿
①盘腿喂:妈妈坐在床上,盘起双腿,让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上,然后用手臂扶着宝宝,让他的小手可以自由地碰触妈妈的乳房,这样宝宝会感到温暖和亲近,妈妈也会觉得轻松许多。
②坐着喂:妈妈坐着,将一腿架高10~15厘米,将宝宝搂抱在妈妈抬腿一侧的臂弯中,头放在肘关节内,另一只手托住宝宝背部和臀部。在喂奶的过程中,妈妈一定不能大弧度弯腰或用力向前探身,以免乳头过度送入宝宝口中,引起宝宝呛咳。宝宝吃奶时,颈部过度伸展,常提示乳头离宝宝的嘴巴太远,妈妈可试着让宝宝坐在小枕头或软垫上,然后再连同枕头一起将宝宝放到膝上,再用胳膊的弯曲处托住宝宝的头部。
04抱宝宝3要点
①不要摇晃宝宝:宝宝哭闹、睡觉或醒来的时候,妈妈都会习惯性地抱着宝宝摇摇,如果力度过大,很可能给宝宝头部、眼球等部位带来伤害。
②端正抱宝宝的态度:经常抱抱宝宝,每次抱3~5分钟即可,让宝宝感受到你对他的关爱,使他有安全感。千万不要长时间搂抱,甚至睡着了还抱在身上,这样会养成宝宝不抱就哭的不良习惯,也会给你在今后的养育过程中增添不少困扰。
③时常观察宝宝:抱宝宝时,妈妈要经常留意宝宝的手、脚以及背部姿势是否自然、舒适,避免宝宝的手、脚被折到、压到、背部脊椎向后翻倒等,给宝宝造成伤害。
穿着照顾
宝宝整天处于衣被控制的温度下,不利于形成耐受力,一旦遇到外界环境变化就会生病。如果穿盖太厚,保暖过度,宝宝身体处于较高的温度环境下,加之如果喂水量不足,宝宝会出现发热、脱水症状。此外还会影响宝宝的血液循环,不利于其健康发育。爸爸妈妈应根据外界环境的改变适当给宝宝增减衣服。
疾病处理
如何预防宝宝发生眼外伤
这需要全家人格外小心。对于此时的宝宝,爸爸妈妈不要拿任何带有锐角的玩具给宝宝摸或者玩。宝宝长到1岁左右就会走,会跑了,这时候更要小心预防眼外伤。千万不要给宝宝拿刀、剪、针、锥、弓箭、铅笔、筷子等尖锐物体,以免宝宝走路不稳摔倒而让锐器刺伤眼球。
如何发现眼部异常
正常情况下,宝宝的眼睛晶莹明亮,眼球大小适中,活动自如。要观察宝宝的眼睛发育是否异常,可从双眼的大小、外形、位置、运动、色泽等几个方面观察,能尽早发现一些问题。眼珠变白,多系眼珠生了“白翳”;瞳孔区内有白色物,可能患了“白内障”;若宝宝眯着眼睛看东西,要注意是否近视;眼球变大,多系患有“先天性青光眼”;若眼球向左右(或上下)来回摆动,则系患有“眼球震颤”;若眼球偏向一侧,则说明患有“斜视”;若将玩具放在宝宝面前,而宝宝无动于衷,不去拿取,则说明宝宝很可能视力差,患有“视神经萎缩”等眼底疾患;若夜间在暗处发现宝宝瞳孔内有白色的反光物,形同猫眼,则应考虑是否患有“视网膜细胞瘤”;若眼球突出,特别是单眼眼球突出,要警惕“球后肿瘤”。
早期教育
本周可以准备一个颜色鲜艳而且宝宝容易看得到的球,玩滚球游戏。让宝宝躺在大床上,妈妈坐在宝宝的身旁,慢慢地滚球,有些宝宝只是看着球,有些宝宝会试图去抓住球。也可以跟宝宝说一些童谣,最好是有节奏有韵律的儿歌童谣,宝宝一定会很喜欢听。说童谣的时候最好用一个手偶套在妈妈的手上,让妈妈的手偶跟着儿歌的韵律一起互动,这样能更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训练宝宝做迈步运动
宝宝在婴儿期就有向前迈步的先天条件反射,如果宝宝身体健康,情绪良好时,就可以进行迈步运动的训练。
做迈步运动训练时,爸爸或妈妈托住宝宝的腋下,并用两只拇指控制好宝宝的头,然后让宝宝光着小脚丫接触桌木地板等平整的物体,这时宝宝就会做出相应而协调的迈步动作。尽管宝宝的脚丫还不能平稳地踩在物体上,更不能迈出真正意义上的一步,但这种迈步训练对宝宝的发育和成长无疑是有益的。所以,在进行训练时,爸爸或妈妈要表现得温柔一点,时间控制在每天3~4次,每次3分钟较为适宜。如果宝宝不配合,千万不要勉强,以免弄伤宝宝。
要把宝宝当成懂事的大宝宝
当妈妈说话时,正在吃奶的宝宝会暂时停止吸吮,或减慢吸吮的速度。当爸爸逗宝宝时,他会露出喜悦的表情,甚至微笑,这是宝宝与爸爸妈妈建立感情的过程。宝宝对爸爸妈妈及周围亲人的抚摸、拥抱、亲吻,都有积极的反应。但当宝宝听到妈妈说话时,别人再和他说话,宝宝也不会理会其他人了。
在对宝宝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爸爸妈妈无论做什么,都要一边做一边对宝宝讲解实际操作过程,同时告诉他你的感受和心得,语调要轻缓,并且充满柔情。比如当宝宝哭闹的时候,你可以把宝宝抱起来,问他是不是饿了,是不是尿了,或者是哪里不舒服了?然后再根据你的判断,一边喂奶、换尿布或者按摩,一边给宝宝讲解你正在为宝宝做什么,让宝宝能够感受到你所做的事情。
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也要夸赞宝宝真是爸爸妈妈的好宝宝,或用拥抱、亲吻、抚摸、对视等动作不断表示出爸爸妈妈对宝宝的喜爱。慢慢地,爸爸妈妈就会发现宝宝似乎能听懂话,而且宝宝也可以用更加灵敏的动作和热情的表情回应爸爸妈妈。而爸爸妈妈所做的这一切,都能够促进宝宝的智力发育与心理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