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不力行,但学文〔1〕,长浮华,成何人〔2〕。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3〕。
“注释”
〔1〕力行:努力去做,去实践。但:只,仅仅。
〔2〕长:滋长。浮华:表面华丽而不实际。
〔3〕任:放任。己见:自己的见解,见识。昧:无知,不明白。
“译文”
不努力去实践,仅仅学一些书面上的东西,就会滋长浮华不实的作风,这将会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如果只努力做事,而不学习文化知识,仅凭自己的一些见解去为人处事,就不会明白真正的道理。
“赏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习和实践是相互作用的。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学习到的知识是指导实践的理论基础,而实践则是检验理论的唯一标准。倘若只要理论而不注重实际,就容易滋生出浮华作风,空喊口号而没有实际的建树;如果没有理论做实践的指导,只是一味地埋头苦干,不明方向就会走许多弯路,既浪费了时间,又浪费了资源,最终却没有成就。因此,我们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统一起来,一边用理论去指导实践,同时,又在实践中不断地去完善理论,只有这样,才能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否则,只会事倍功半。古时赵国大将赵括“纸上谈兵”的故事就是因为脱离实际而造成军事失败的例子。实践仁义,同样如此,如果只是空喊古圣先贤的仁义事迹,用这些去规定别人的言行,而自己又不去实行,终将成为一个夸夸其谈、无真才实学、满嘴仁义道德的假道学,所以,希望广大的青年诫之、谏之。
“原文”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1〕。方读此,勿慕彼〔2〕,此未终,彼勿起〔3〕。宽为限,紧用功〔4〕,工夫到,滞塞通〔5〕。心有疑,随札记〔6〕;就人问,求确义〔7〕。
“注释”
〔1〕信:确实。要:重要。
〔2〕方:正在。此:这。彼:那。
〔3〕终:结束,这里指读完。起:开始。
〔4〕宽为限:指把学习期限放宽些。
〔5〕滞塞:指不懂,不明白的地方。通:畅通,明白。
〔6〕疑:疑问。札记:笔记,读书时摘说记要点和心得。这里是做笔记的意思。
〔7〕就:趋向,接近。确义:确切的意义。
“译文”
读书的方法,讲究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心要记、眼要看、口要读,这三者确实都很重要。读这本书的时候,不要去想着别的书,这本书没有读完,就不要去急着读另一本书。读书学习,时间要安排得宽裕一些,但学习时,应该抓紧用功。只要功夫下到了,不懂的地方自然就会明白了。看书时有疑问和不懂的地方,要随时记录下来,然后找人请教,以求清楚明白地知道其确切的意义。
“赏析”
读书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所以读书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这段话中,作者介绍了几种比较有效的学习方法,如“心眼口,信皆要”,不但“心要记”,“眼要看”,还要“口要读”,在用心领会的同时,还要用眼努力地去认识,记住每一个字形,用嘴巴读出每一个字音。只有这样,才能记得牢,记得久,记得深。此外,集中时间阅读一本书,也是有效率的一种学习方法,不能看着这本,心里还想着那本,这本还没有读完,下一本又开始了,这样只能是囫囵吞枣,一无所获。读书贵在要有坚持的精神,不能因为某段文字艰深晦涩,难以理解就放弃,所以说,阅读时如果碰到不懂的地方,就要随手记下来,并虚心地向别人请教,直到弄懂为止,切莫不懂装懂,学习最忌讳的就是打肿脸充胖子。其次,读书还要制定一个阅读计划,有了计划才能循序渐进地达到学习的目的,这其中包括灵活、合理地安排阅读时间以及阅读范围,泛读的书与精读的书要区分对待,等等。这些都是我们读书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原文”
房屋清,墙壁净〔1〕;几案洁,笔砚正〔2〕。墨磨偏,心不端〔3〕;字不敬,心先病〔4〕。
“注释”
〔1〕清:清洁。
〔2〕几案:书桌。
〔3〕端:端正。
〔4〕敬:恭敬,整齐。病:私心杂念。
“译文”
书房里要收拾得清洁,墙壁要保持干净;书桌要整洁,笔墨纸砚要摆放端正。如果把墨磨偏了,说明心不在焉;字写得潦草不整齐,说明思想不集中,心中有杂念。
“赏析”
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习成绩有着重大的影响。虽然我们要求要有“身处闹事仍一心读书”的坚定毅力,但古人所创造的读书环境我们不妨借鉴一下。古人书写用的是毛笔和墨,写字前要先磨墨,在不紧不慢的研磨中,心情就慢慢进入了学习的状态,当室内墨香弥漫、书香四溢时,自己就心静神凝,完全沉浸在知识的芳香之中了。窗明几净,书本井然有序,在身心愉悦、轻松的时候学习,效率之高是自不用说了。当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也不再是一种压力,那现在的孩子还会再怕学习吗?所以,我们要善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大家在一个快乐的气氛下去学习,去成长。
古人说:“字如其人”;作者说“字不敬,心先病”。因为一个人字的风格特点如写字者的性格一样,从他的字的笔画结构中,可以看出写字者的修养,甚至品德。听起来似乎有些神乎其神,而实际上如果信手涂鸦,潦草不堪地写文章,至少可以说明写字者的学习态度是不认真的,写字态度便反映出了这个人的做人态度,做人态度便反映出了这个人的性格、品德,所以要培养严谨的认真的生活习惯,先从写字开始也是一种良好的方法。
“原文”
列典籍,有定处〔1〕,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2〕,有缺损,就补之〔3〕。
“注释”
〔1〕列:排列,放置。定处:固定的地方。
〔2〕虽:即使。卷:书卷。束:捆。
〔3〕就:就手,随手。
“译文”
放置书籍要有固定的地方,读完书后要放回原处。即使有急事不看书了,也要把书放整齐再离开,如果书本有缺损,就要随手把它修补好。
“赏析”
本节讲述了人的习惯对思想的影响。古人的书按类别陈列。分经、史、子、集四大类,每类又分若干小类,都有一定的顺序,不能放错,以免后来找书时不知地方。看完后,必归其原位,并且必须整理好,用带子系紧,如果有缺损的,应及时补修完整。这些看起来只是个人习惯的问题,而实际上却与读书人的品性相关。一般来说,真正的读书之人必是惜书、爱书之人,书房是读书人重视、珍视之场所,他们对书的态度就犹如他们对待知识、对待学问的态度一样,是一种虔诚的信仰,是一种无限的尊重,敢问如此谨慎,不容亵读的感情又怎能容忍不经心、散漫学习?所以说,学习是很严谨的事情,做学问就和做人一样,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弄虚做假。
“原文”
非圣书,屏勿视〔1〕,蔽聪明,坏心志〔2〕。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3〕。
“注释”
〔1〕圣书:指儒家经书。屏:抛弃,放弃。
〔2〕蔽:蒙蔽。心志:思想和志向。
〔3〕驯:渐进,逐渐。致:达到。
“译文”
不是圣贤经书,就要放弃不看,不好的书容易蒙蔽人的思想,破坏人的心志。做人不要自甘堕落、不求上进。圣人和贤人,都是通过自身努力才逐渐达到的。
“赏析”
本节是总结性的言论,即规劝众多的学子们,不是圣贤的书、不是教人学文知礼的书都不要看,因为那些不好的言论会蒙蔽我们纯洁而美好的心灵,会破坏原来善良的心。除此之外,还告诉读者,前面所说的七项内容都是可以通过努力而达到的,尽管我们不是圣贤,我们的道德和学识与他们相差也很远,但只要充满自信,追求上进,不断努力,即使无法成为圣贤,也能成为一个品德高尚和知识渊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