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用武力夺得了皇位,成了大明王朝的皇帝,但却一直没有找到建文帝朱允。这件事使他寝食难安,总担心有一天,建文帝又会突然冒出来,找他来算帐。因此他召来自己的心腹大臣商议这件事。袁忠彻回答说:“陛下,我认为您可以派一支船队去访问各国。一来可以打听一下建文帝的下落,二来可以宣扬一下我们大明王朝的国威,使那些小国都臣服于陛下。”明成祖同意了他的建议,决定派自己的心腹宦官郑和率领这支船队去替他完成这项艰巨的任务。
郑和,原来姓马,小名叫三宝,云南昆阳(今云南晋宁)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并且还到麦加朝过圣。洪武十四年,朱元璋的军队攻打云南的时候,十岁的三宝被掳到了军中。后来,朱元璋把三宝送给了燕王朱棣。从此,三宝就成了燕王府里的一个小宦官。
三宝自幼聪明伶俐,深得朱棣的喜爱。跟随朱棣走南闯北,长了不少见识。也曾参加过许多战斗,精通兵法,很有军事才能。所以,明成祖决定派他出使“西洋”。当时,“西洋”指现在的文莱以西,印度洋沿岸各国。
郑和接受了明成祖的特殊使命,几个月之后,各方面都已准备就绪。
1405年六月十五日,郑和率领船队,从苏州刘家港(今灌输太仓县浏河口)出发。当时,岸边锣鼓喧天,站满了欢送的人群。郑和的这支船队非常庞大,共有两万七千多人,他们分乘六十二艘大海船,船长四十四丈,宽十八丈,这在当时是非常罕见的。船上除了大量的士兵和水手外还有许多翻译、医生和技术人员。他们携带着大量的丝绸、瓷器、纸张和金银财宝,浩浩荡荡地向南驶去。
他们首先到达了占城(今越南南部)。然后又去了爪哇、旧港(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东南岸)、满刺加、锡兰等国。他们每到一个国家,就先去拜访该国的国王,送给他们一些珠宝。然后,就拿自己带来的东西和当地的人民进行交换。郑和带来的丝绸、瓷器等很受他们的欢迎。回国的时候,这些国家的国王就派使臣随船队来中国答谢,明成祖十分高兴。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先后七次出使西洋,去过印度洋沿岸三十多个国家,最远一次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异邦,这在当时确属于壮举。当时没有十分先进的航海技术,只靠自己的航海经验,狂风和暗礁经常威胁着船队的安全。此外,海盗和一些见钱眼红的国王也经常想谋害郑和,抢劫财物。在郑和出使西洋的时候,就曾经三次用兵打仗。
郑和第一次出使西洋,当他率船队返航途经旧港的时候,一支平素靠抢劫商船的海盗队伍,由他们的头领陈祖义率领,准备乘郑和不备,发动突然袭击。郑和得知这个消息并不担心,他命令船队散开,引诱海盗进入船队的包围圈。并告诫将士们准备好刀枪、火药,严阵以待。这天深夜,陈祖义带领一伙海盗,分乘十几只小船,前来偷袭。等他们完全进入了船的包围圈,只听一声炮响,四周的大船迅速向中间靠拢,把十几支贼船团团围住。经过一阵厮杀,陈祖义被打得大败,只好跪在船头求饶。郑和把陈祖义押回了京城,把他交给了明成祖。
郑和第二次出使西洋途经斯里兰卡时,又遇到了同样的事,不过这次是该国国王看到郑和携带的大批财物,顿起邪念。他让王子把郑和骗到京城,强行勒索财物,并暗暗地派军队去抢劫船队。郑和发觉之后,企图返回船队,但归路已被国王的军队截断了。在这种万分紧急的情况下,郑和带领他手下的两千多人杀进了王宫,俘虏了国王和他的妻子。郑和回到京城之后,把他们献给了明成祖。后来,明成祖实行宽大政策,又把他们放了回去。
永乐十三年,郑和第四次出使西洋。当他回航路过苏门答腊国时,发生了一次激烈的战斗。一天晚上,一个叫苏干刺的人率领几万人前来袭击郑和的船队。原来他是一个王子,因夺权失败就跑到一座山上占山为王。他见郑和的船队带着这么多的金银财宝,就红了眼,企图发一笔横财。在苏门答腊军队的配合下,郑和打败了苏干刺的军队,并且活捉了苏干刺。
郑和三次用兵都不是为了侵略别人,而是为了反抗坏人的侵袭。郑和及其率领的船队受到了各国人民的热烈欢迎。
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在世界航海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