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浑天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范仲淹用这样的语句来描述洞庭湖。然而千百年后,我们眼中的洞庭湖再没了当年的浩瀚壮美,我们所面对的是面积渐渐变小,污染日趋严重的生病了的洞庭湖。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天然湖泊湿地之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与生态功能成就了洞庭湖“长江之肾”的美称,但是这颗重要的“肾脏”已经日渐衰竭,对整个长江水系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07年,洞庭湖爆发了严重的鼠灾,东方田鼠、黑线姬鼠、褐家鼠、黄毛鼠等极易传播流行性出血热和钩端螺旋体病等。在洞庭湖的鼠患历史上,1979年,北洲子农场东方田鼠成灾时,就曾有524人患钩体病,214人住院治疗。
灭鼠的代价很大。人工灭鼠,动员的难度很大,因为不发生水患的话,田鼠只栖居在湖洲之上,人在堤垸内生活生产,人与鼠还算‘相安无事’,如果化学灭鼠,危害会更大,稍有不慎就会污染洞庭湖水,从而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安全和渔业养殖的安全。当然,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田鼠天敌的减少,是田鼠肆虐的最大原因,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动平衡,生态治理,才是根治之道。
有人说,洞庭湖已经成了一个“毒湖”,这并非危言耸听。洞庭湖水患除了老鼠的肆虐,还有血吸虫的入侵。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这是毛泽东看到1958年6月30日《人民日报》关于江西省余江县消灭了血吸虫病的报道后写下的著名诗篇《送瘟神》。从此诗起,“瘟神”成了血吸虫的代名词,也是从此时起,在国人的印象中,血吸虫病已经成为历史。然而事实上,“瘟神”一直没有停止肆虐。
哪怕只有一滴水珠落在你的手上或脸上,你都可能染上一生无法治愈的血吸虫病。2003年夏天,中国湖南再次出现血吸虫疫情的爆发,为洞庭湖的防疫工作再次敲响了警钟。名列中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洞庭湖,成了血吸虫最大的传染源。沿湖居民和湖上渔民因长期接触遭受血吸虫污染的湖水而几乎无一例地患上了血吸虫病。
血吸虫病在人群之间并不互相传染,血吸虫对人体的攻击是通过水来完成的,它一旦通过人体皮肤毛孔进入体内,便开始迅速繁殖,并攻击人的肝脏和脾脏。所以肝硬化和“巨脾”等疾病在当地十分普遍。在岳阳,官方公布的慢性血吸虫病患者有6.22万人。而2003年8月23日,《人民日报》公布的2002年中国血吸虫病患者的总数已经高达81万人。当地有关部门因此早已禁止人们在洞庭湖游泳,但是依靠洞庭湖鱼米之乡维生的渔民众多,他们为了生计不能不靠近湖水,于是成为感染吸血虫病的主要感染者。
在疫情重灾区沅江芦苇种植场里从事运输的村民约有700人,而感染人数至少是630人。这类人是特别容易跟湖水“往来”、极其危险的人群。他们的场地连同苇草在内,皆是容易繁殖钉螺及病毒的地方。芦苇人感染血吸虫病的“时机”比渔民还要大。因此,在他们这个群体中3种类型的晚期病人很多。一种是脾脏肿大;第二种是腹水型大肚子;第三种是结肠针织形。其中,腹水型的人数最多。真正具有医学治疗意义的是巨脾症,这样的病可以延长寿命10到15年左右。而腹水型和结肠针织形的病人,好比是变相的癌症,变数大得很。
血吸虫寄生在静脉系统的血管内,虫卵随血流在肝脏和直肠壁内沉积并不断积累,持久性地刺激身体产生免疫应答,形成肉芽肿、纤维化,严重损害病人的肝、脾和直肠等器官,一次性大量感染或无免疫力的初次感染,1个月后,就会发急性血吸虫病,出现发烧、腹泻、咳嗽、肝脾肿大,有的被误诊为感冒。重型病人如果不治疗,可出现消瘦、贫血、营养不良性水肿和腹水而导致病死。有专家考证,当年的赤壁之战,曹操大军就是败于急性血吸虫病大流行。
目前,虽然已经了解了血吸虫传播的链条,却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血吸虫及其中间宿主钉螺的繁殖率都相当惊人。更可怕的是,血吸虫病已经增加了新的变种。通常,血吸虫钻入人体后,随血液聚集,危害人的肝脏和脾脏。而在洞庭湖区,已发现有血吸虫进入人的脑部、骨髓的病例。在沅江市漉湖苇场家属区,02年9月,医生在何登科腰部脊椎里发现了血吸虫,他的腰部以下没有任何知觉,只能瘫痪在床。医疗专家对此也感到震惊。在这之前,从未听说过血吸虫能攻人的脊椎,在脊髓里筑巢、排卵,最终长成成虫。血吸虫还钻进了患者的大脑。已经60多岁,原在漉湖血防站从事灭虫工作的许德洪,现在语言表达、四肢活动都出现了功能性障碍。许的儿子说,父亲一辈子都在消灭血吸虫,没想到血吸虫最后钻进了他的脑袋。
人的感染率与钉螺的感染程度成正比,钉螺的感染率与水源污染程度密切相关。有人说,洞庭湖每年都要发洪水,那些被洪水漫过的地方又有了钉螺,重新成了疫区,钉螺怎么灭得过来?洞庭湖的的环境不改变,钉螺就不可能消灭。只有解决了洞庭湖的水污染问题和洪灾、旱灾,才能解决鼠患、虫患问题。
期待洞庭湖早日恢复当年烟波浩淼,草长莺飞的美丽景致,让人与自然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