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主气湿“燥”,在人体内,肺属燥金,其气应秋。燥邪为病,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是自然界燥邪从鼻窍、皮毛而入,清从肺卫开始,但有温燥、凉燥之别;内燥多由汗下太过,或精血内夺,或年老液亏,以致机体阴津枯涸所致。
秋季的燥邪为病,主要病理特点是:
一是燥易伤肺,因肺喜清肃濡润,主呼吸而与大气相通,外合毛皮,故外界燥邪极易伤肺和肺所主之地。
二是燥胜则干,在自然界可出现田地龟裂、禾苗枯搞、树叶焦黄;在人体,燥邪耗伤津掖,也会出现一派干涸之象,如鼻干、喉千、咽干、口干、舌十、皮肤干燥皱裂,大便干燥、艰涩等等。
因此,无论外燥、内燥,一旦发病,均可出现上述津枯液干之象。当然,内燥不限于肺,其他脏器的阴亏液竭,亦可形成内燥之症。
在初秋七月,暑气余威尚盛,又兼雨水甚多,所以中医学将农历七月称为长夏。长夏主湿,脾主长夏,故早秋七月以脾胃病居多。
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水肿或腹泻;何况长夏七月,天气尚热,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冰冻饮料,更助湿邪,损伤脾阳,因此秋七月易见腹满、腹泻之症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面生痰。
早秋脾伤于湿,可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复发种下病根,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湿性重着,外湿之邪,侵犯经络筋骨,使经筋阻痹,可出现“湿痹”、“着痹”。
秋季,易于外邪乘机侵入若饮食起居不谨淇,便会患各种温病杂病,因此秋季一定要加强防病保健,不可掉以轻心。秋季养生保健,关键是要做到防燥护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