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释放压力
不幸常像幽灵般地降临到人间。它能将你摧毁得支离破碎,心神俱疲。往往一场不幸,就能毁掉你的前程和事业。面对不幸的压力,该如何处理呢?
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在战场上失去了一条腿后,跟随他多年的一位勤务兵难过得大声哭泣起来。
“小兵,你哭什么?你应该高兴才对啊!因为以后给我擦皮鞋时,你可以少擦一只呀!”将军大笑着对哭泣的小兵说。
假如是你遇到了将军这样的不幸,你该如何呢?是抓住不幸不放,终日委靡不振呢,还是也能如将军这样坦然处之呢?事业受挫也是如此。即使是宽宏大度,也会有一个挣扎的过程,这就要看你具不具备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了。
格林夫妇带着两个儿子在意大利旅游,不幸遭劫匪袭击。如一场无法醒转过来的噩梦,七岁的长子尼古拉死于劫匪的枪下。就在医生证实尼古拉的大脑确实已经死亡的半小时内,孩子的父亲格林做出了决定,同意将儿子的器官捐出。四小时后,尼古拉的心脏移植给了一个患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十四岁的孩子;一对肾分别使两个患先天性肾功能不全的孩子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一个十九岁的濒危少女,获得了尼古拉的肝;尼古拉的眼角膜使两个意大利人重见光明。就连尼古拉的胰腺,也被提取出来,用于治疗糖尿病……尼古拉的脏器分别移植给了亟须救治的六个意大利人。
“我不恨这个国家,不恨意大利人。我只是希望凶手知道他们做了些什么。”格林,这位来自美洲大陆的旅游者说,嘴角的一丝微笑掩不住内心的悲痛。而他的妻子玛格丽特的庄重、坚定、安详的面容,和他们四岁幼子脸上大人般的表情,尤令意大利人灵魂震撼!他们失去了自己的亲人,但事件发生后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自尊与慷慨大度,令全体意大利人深感羞愧。
“人人皆可为尧舜”,这其实是真理。比如格林夫妇。他们原不过是居住在加利福尼亚伯德加海湾的普通公民。一场横祸,使他们人性中崇高美好的一面,爆出了照耀人寰的光辉。沐浴着这样的光辉,我们有理由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并且我们也有责任,让自己的生命放出一分光来。哪怕它流萤般微弱,不能照亮别人,也要照亮自己;不能照得远,也要照出自己脚下的路。
不幸常常会纠缠那些意志薄弱、无法承受痛苦的人。当生活让你哭泣时,你一定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释放心中的压力,用微笑去面对它。这样,不幸便会躲着你,远离你。
把心情放轻松
没有人不渴望获得好心情,但好心情不会像自然界四季的交替一样,自然到来。好心情也是创造的。要想有好心情,必须先学会放松。人一放松,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好心情就会不期而至。
凯茵被网球俱乐部的莎莉击败时,处在惊吓与羞愧的情绪交错之中,其实莎莉根本就不是她的对手。
凯茵是个实力很强的运动员,不论是游泳或冲浪,都表现得比同龄选手杰出。而在网球方面,更是佼佼者。上一年她赢得了好几个比赛冠军,可说是风光的一年。但出人意料的是,她当时并没有全力以赴,反而以“轻松打”的心态居多。
上回过生日,凯茵用塔罗牌占卜流年运势,知道自己将会有个“好运旺旺的一年”。因此,凯茵这么想着:上一年我只不过是随便打打,就有这么好的成绩,要是我开始加倍努力、勤奋练习、全心投入,那还得了?换句话说,凯茵认为自己在这一年的网球赛里稳操胜算。
于是凯茵找出所有网球录影带和相关书籍,加强技巧,并且将原来在比赛前一晚喝点儿小酒的习惯也改了。她吃得更健康,以保持最佳状态。
以往,她总在年度大赛的最后一晚放松心情,但这回,她把念书时准备期末考试的那股拼劲儿拿来打网球。
比赛那天,凯茵信心满满:“我一定可以把对手打得灰头土脸。”
然而,比赛中,凯茵一直试图想起书中的重点,现学现用,可是不知怎的,总是慢了一步,脑子里尽想“我表现得如何”。她全身紧绷,一点儿也没法轻松快乐地打球。最后,她输给了实力不及自己的莎莉。后来,凯茵突然自悟:“当我喜欢自己的表现而且不把它看得那么严肃,也不要刻意去分析每一个挥拍反击的动作时,我的成绩通常比较好。原来这就是所谓的把心放在球场打球。”
凯茵学到了一个宝贵的经验:如果在打球时,想的尽是运球动作和球技分析,就很容易犯规、表现呆板,且对敌手的回击缺乏应变力。除此之外,凯茵领悟到人生也是如此。
劳伦斯住在加州的一个小镇上,是一家商店的老板。他把自己如何获得好心情的过程讲了出来。
以前我经常烦恼,没有一天不生活在重压之下。太太抱怨我,说我的脸每天都绷得紧紧的,像一面没有生气的鼓;孩子更是说我像僵尸,上学前不愿亲吻我……但是有一天,当我又绷紧神经,心里想着如何让商店的生意好起来时,我在街道上看到一个镜头,顿时使我的烦恼烟消云散,全身立即放松,心情豁然开朗起来。这件事前后只有十秒钟左右,但却使我学会了‘如何愉快生活’的问题——比过去十年的收获都多。当我正走着,突然看到对面有一个两条腿俱残的男人朝这边过来。他坐在装有滑轮的小木台上,两手握着小木棍,抵住地面而滚动前进。
这一行为引起了我的兴趣。当我仔细打量他时,他已穿过街道。为了走上人行道而将自己的身体抬高两三英寸,在使木台呈斜面的那一瞬间,我们四目交投了,他露出微笑,用愉快的语调对我招呼道:‘早安!今天天气不错吧!’
这当儿,我才发觉自己是幸运的。我有两只脚,我能走路,我有什么理由自怨自艾自怜呢?一个双足俱残的人,都不会丧失快乐、开朗和信心,我是肢体健全的人,为何不能做到这样呢?
“一想到这里我的心情立即放松了下来。回到商店后,我以愉快的心情与每一位顾客打招呼;回到家里,当太太看到我边哼小曲边把大衣挂在衣柜里时,她主动上前拥抱了我;哦,还有我的宝贝女儿珍妮,也给了我一个甜甜的吻。现在,我感觉到放松心情的好处了。”
好心情是愉快生活的关键。失去好心情的人,往往很烦恼,很不满,很愤怒,看什么都不顺眼,听什么都不顺耳。这样的日子当然会失去色彩。拥有轻松愉快的心情,就是拥有了幸福。在放松状态中,我们的身心才能从意识要求中解脱出来,变得不再紧张。
不要给自己设围
人的心理围栏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所有的“心理围栏”都是自己设立的。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巨大的潜力,能够冲出“心理围栏”。但有些人却不知道去开启,以至于自己走不进别人的心里,别人也走不进自己的世界。其实,只要自己不给自己设立那道围栏,人与人之间总是容易亲近。
当丈夫因车祸去世后,艾米尔变得异常烦躁、愤怒。她抱怨生活太不公平。她害怕孤独,害怕寂寞。孀居两年,艾米尔的脸变得硬邦邦的。
有一天,艾米尔开着车路过拥挤的小镇,忽然见到一幢她喜欢的房子周围的围栏已经被拆了。这房子已有很多年的历史,颜色灰白,有很大的门廊。过去这房子一直隐藏在路段后面。如今马路拓宽,在街口竖起了红绿灯,小镇已颇有点儿城市味道。只是这座漂亮房子前的大院已被蚕食得所剩无几了,原有的围栏也被拆除掉了。
院子现在变成一块小草坪。小草坪打扫得干干净净,错落有致地绽开着五颜六色的花朵。艾米尔注意到一个系着围裙、身材瘦小的女人正在拨弄着枯叶,侍弄鲜花,修剪草坪。神情是那样地平静自然。
每当艾米尔经过那座房子,总要看看那块新的草坪。一位年老的木匠在草坪里还搭建了一个玫瑰花阁架和一个凉亭,并漆成雪白色,看上去与房子非常相称。
一天,艾米尔在路边停下车,长久地凝视着那块草坪。草坪里美丽的花朵几乎令她流泪。她简直不忍离去,索性给车熄了火,走上前去,观看那些花朵。它们还散发着芬芳的气味。她看见那女人正开动一台割草机,修剪草坪。
“喂!”艾米尔喊着,一边挥着手。
“嘿,亲爱的!”那女人站起身,在围裙上擦了擦手。
“我在看你的花儿,真是太美了。”艾米尔激动地说。
“来,在门廊上坐一会吧,让我告诉你有关花的故事。”那女人熄灭割草机,朝她微笑道。
她们一起走上门前台阶,那女人打开拉门,艾米尔不由欣喜万分。她终于来到那些不同寻常、赏心悦目的花儿前面。
“这些花其实并不是一直就有。”那女人直率地说道,“我独自一人生活,原来院子是围栏围起来的,因为马路拓宽,把围栏拆除了,我就在草坪里种上各种花儿。现在有许多人到这里来。他们喜欢看到真正漂亮的东西。有些人见到这花朵后便向我挥手,几个人像你一样,甚至走进来,坐在门廊上跟我聊天。”
“可院子前的路加宽后,围栏被拆了,草坪也变小了,你难道不介意?”
“变化是生活中的一个部分,也是铸造个性的因素。亲爱的,当你不喜欢的事情发生后,你面临两个选择:要么痛苦愤懑,要么振奋进步。拆掉那道围栏,我在这儿种上花,也因此结识了很多朋友,生活不再孤独。”那女人说道。
当艾米尔起身离开时,那女人说:“任何时候都欢迎你来做客。”
艾米尔启动车子离开。她内心深处有一种新的感受,没法儿用语言表达。她只是感到,在她那颗愤懑之心的四周,一道坚硬的围墙轰然倒塌,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美丽的花园。
艾米尔也打算把自家的围栏拆掉,种上花儿,对任何准备走近她的人表示友善和欢迎。艾米尔终于走出自己心灵的“围栏”。她的生活也将会变得友善起来,并且有声有色。
哲人说得好,不要完全相信你听到的一切,也不要因他人的议论而鄙视自己,否则就会给自己设立一道心理围栏。
雷凡莎公主有一头很长很长的金发,长得很俊很美。她自幼被囚禁在古堡的塔里,和她住在一起的老巫婆天天念叨雷凡莎长得很丑很丑。
囚禁雷凡莎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那个老巫婆是她心里迷失自我的魔鬼。她听信了魔鬼的话,以为自己长得很丑,不愿见人,就把自己囚禁在塔里。
一天,一位年轻英俊的王子从塔下经过,被雷凡莎的美貌惊呆了。从这以后,他天天都到这里来,一饱眼福。雷凡莎从王子的眼睛里认清了自己的美丽,同时也从王子的眼睛里发现了自己的自由和未来。有一天,她终于放下头上长长的金发,让王子攀着长发爬上塔顶,把她从塔里解救出来。
没有自信,没有关心,没有爱的人生是最孤独的、不健全的人生。人们总是抱怨生活中缺少友爱,但却很少有人清醒地问一问自己,是否设立了心灵的那道围栏。
不要给自己设围,走出孤独的包围,你的生活将充满欢声笑语。
挣脱压力的枷锁
生命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需要我们不断地左冲右突,挣脱压力的枷锁,追寻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一个小孩儿在看完马戏团精彩的表演后,随着父亲到帐篷外拿干草喂养表演完的动物。
小孩儿注意到一旁的大象群,问父亲:“爸爸,大象那么有力气,为什么它们的脚上只系着一条小小的铁链,难道它无法挣开那条铁链逃脱吗?”
父亲笑了笑,耐心为孩子解释:“没错,大象是挣不开那条细细的铁链。在大象还小的时候,驯兽师就是用同样的铁链来系住小象。那时候的小象,力气还不够大。小象起初也想挣开铁链的束缚,可是试过几次之后,知道自己的力气不足以挣开铁链,也就放弃了挣脱的念头。等小象长成大象后,它就甘心受那条铁链的限制,不再想逃脱了。”
正当父亲解说之际,马戏团里失火了。大火随着草料、帐篷等物,燃烧得十分迅速,蔓延到了动物的休息区。动物们受火势所逼,十分焦躁不安,而大象更是频频跺脚,仍是挣不开脚上的铁链。
炙热的火势终于逼近大象,只见一只大象已被火烧着,灼痛之余,猛然一抬脚,竟轻易将脚上的铁链挣断。它迅速奔逃至安全的地带。有一两只大象见同伴挣断铁链逃脱,立刻也模仿它的动作,用力挣断铁链。但其他的大象却不肯去尝试,只顾焦急地转圈跺脚,最后遭大火席卷,无一幸存。
在大象成长的过程中,人类利用一条铁链限制了它,虽然那样的铁链根本系不住有力的大象。在我们成长的环境中,是否也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链条在系住我们?而我们也就自然将这些铁链当成习惯,视为理所当然。我们独特的创意被自己抹杀,开始向环境低头,甚至于开始认命、怨天尤人。
这一切都是我们心中那条系住自我的铁链在作祟罢了。或许,你必须耐心静候生命中来一场大火,逼你非得选择挣断链条或甘心遭大火席卷。或许,你幸运地选对了前者,在挣脱困境之后,语重心长地告诫后人:人必须挣脱压力的枷锁才能自救,必须经苦难磨练方能得以成长。
背负压力,我们的生活将只会越来越沉重,只有挣脱压力的枷锁,我们才能获得轻松和自由的生活。
轻松地承受重压
日本的柔道大师教他们的学生“要像杨柳一样柔顺,不要像橡树一样挺拔”。在碰到任何挫折的时候,应坦然面对,才能轻松地承受挫折所带来的压力,像杨柳一样不易折断。
不论在哪一种情况下,只要还有一点儿挽救的机会,你就要奋斗。可是当普通常识告诉你,事情是不可避免的也不可能再有任何转机时,就要保持冷静,放松自己压抑的心情,去适应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
莎拉·伯恩哈特五十年来,一直是美国四大州剧院里独一无二的皇后,全世界观众最喜爱的一位女演员。后来,她在七十一岁那年破产了。而这时她的医生、巴黎的波兹教授又告知她必须把腿锯掉。
那是在一次旅行的途中,横渡大西洋的时候遇到了暴风雨。她摔倒在甲板上,腿伤得很重。她还得了静脉炎,腿痉挛。剧烈的痛苦使医生诊断她的腿一定要锯掉。这位医生有点儿怕把这个消息告诉那时脾气很坏的莎拉。他相信,这个可怕的消息一定会使莎拉大为恼火。可是他错了。莎拉看了他一阵子,然后很平静地说:“如果非这样不可的话,那就只好这样了。”
当她被推进手术室的时候,她的儿子站在一边伤心地哭。她朝他挥了挥手,高高兴兴地说:“不要走开,我马上就回来。”
在去手术室的路上,她一直背着她演出的一出戏里的一句话。有人问她这么做是不是为了提起自己的精神。她说:“不,是要让医生和护士们高兴。他们受的压力可大得很呢。”
手术完成、恢复健康后,莎拉·伯恩哈特还继续环游世界,使她的观众又为她疯迷了七年。“当我们不再反抗那些不可避免的事实之后,我们就能节省下精力,创造出更加丰富的生活。”
拿破仑·希尔在密苏里州的农场上就见过这样的事情。他在农场上种了几十棵树。它们长得非常快。后来下了一阵冰雹,每根细小的树枝上都堆满了一层厚厚的冰。这些树枝在重压之下并没有顺从地弯下来,而是骄傲地反抗着。终于它们承受不了重压而折断。这些树可不像北方的树木那样聪明。他曾经在加拿大看过长达好几百里的常青树林,从来没有看见一棵柏树或是松树被冰雪或冰雹压垮。因为这些常青树知道怎么去顺从重压,知道怎么弯垂枝条,怎么适应不可避免的情况。
“对必然之事,且轻快地加以承受。”
在压力面前,要接受不可避免的事实,轻松地承受重压。一个总是背负着巨大压力的人,是很容易被压力压垮的,也很难拥有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让意念自由游走
生活中,有许多人没事找事,整日忧郁。一会儿担心这,一会儿担心那。心中总是充满着无穷无尽的想法,结果反让这些想法成为了自己的负担。其实,只要我们让意念自由游走,我们心智才能没有负担,成功也就会不请自来。
有一位撑杆跳的选手,一直苦练都无法跳过某一个高度。他失望地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
教练问:“你心里在想什么?”
他说:“我一冲到起跳线时,看到那个高度,就觉得我跳不过去。”
教练告诉他:“你一定可以跳过去。把你的心从杆上摔过去,你的身子也一定会跟着过去。”
他撑起杆又跳了一次,果然跳过。
心,可以超越困难,突破阻挠;心,可以粉碎障碍,达成你的期望。
约翰在法国中西部长大。父母靠经营果圃把约翰养育成人。这种一年到头辛勤耕作、劳碌的农家生活,无疑对约翰日后的自我要求及情绪转换影响深远。如果约翰没有把事情做完,他就会觉得怠惰、沮丧,有罪恶感。可是不论约翰做了多少,心里老是有股力量驱使他去完成更多更多的事。于是约翰对实际工作感到压力重重、精神透支且枯燥乏味。
长大以后,约翰对工作的态度就是不断地保持生命力。约翰的太太对于约翰能在一天内完成许多事情感到惊讶不已。约翰可以在几小时内就把屋里打扫干净,用一个上午写好一份工作报告,花一天时间种下所有花种,但心里却觉得索然无味。而且约翰只要一坐下来放松心情便觉得罪恶惶恐,会一直想着总还有件事没做好。
对约翰而言,生命中最艰难的挑战便是呆坐。
长久以来,约翰的心一直不停地转动思考,因此坐在海边体验一切,看看美丽的海景、嗅嗅清凉的海风、听听动人的海涛,对约翰来说皆是新尝试。于是,约翰报名参加了一个心理培训班。起初的两个星期,约翰对上课内容有一箩筐的问题。约翰是想借此学到更多咨询方面的新观念和方法,但是很糟糕,约翰尚未找到其中要诀,而课程指导员却一直告诉他只要放松心情专注倾听就可以了。
“放自己一个假,到海边去吧!”他说。约翰对他的动机十分怀疑。“多坏啊!要我一整天待在海边,那种不做事的感觉多令人害怕啊!”
可是约翰又一想,到海边走走又不会让自己掉一块肉,还可以享受假期!或许他是对的。约翰觉得自己可能真该学学如何放慢脚步。
第二天,约翰和妻子一起漫步海边,感到快乐无比。但过了一两个小时,约翰的焦虑又开始出现。无论他觉得有多不舒服,他知道他必须秉持信念,必须得相信指导员告诉他如何放松心情的那一套。
当晚,约翰睡得很沉。半夜三点的时候约翰自梦中清醒,恍然大悟。
“亲爱的,快起来。”约翰边说边把妻子摇醒道,“我想通了!我终于明白他说的是怎么一回事了。”这是约翰第一次清楚地知道顺其自然和不去强求的意念。
约翰回到明尼苏达州,日子又和以前一样,可是那晚触动心灵的感觉却依然持续着。
在生活中,紧张可分为有益的和有害的。有益的紧张可以让人积极向上,奋起振作,增添工作的乐趣,相反,有害的紧张会使人变得枯燥无味,效率低下,注意力无法集中。当我们心智没有负担,让意念自由游走别无所求时,成功便会不请自来。
消除自闭的心理障碍
自闭就是自我封闭。它是指个人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很少或根本没有社交活动,除了必要的工作、学习、购物以外,大部分时间将自己关在家里,不与他人来往。自我封闭者都很孤独,没有朋友,甚至害怕社交活动。自闭是内在压力无法释放所形成的一种心理障碍,不仅有碍于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不适合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而且还会使人心理上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形成退缩感和孤独感,从而也有碍于人的身心健康。
有封闭心态的人不愿与人沟通,很少与人讲话,不是无话可说,而是害怕或讨厌与人交谈。自我封闭行为与生活挫折有关。有些人在生活、事业上遭到挫折与打击后,精神上受到压抑,对周围环境逐渐变得敏感,变得不可接受,于是出现回避社交的行为。
消除自闭的心理障碍,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第一,学会关心别人:如果你期望被人关心和喜爱,你首先得关心别人和喜爱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克服了困难,不仅可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和喜爱,而且,由于你的关心引起了别人的积极反应,也会给你带来满足感,并增强你与人交往的自信心。
除了关心别人以外,有了困难你要学会向别人求助。因为别人帮助你克服了困难,你的心理当然就会从紧张转为轻松。这不仅使你懂得了与人交往的重要性,而且由于你的诚挚的致谢,别人也会感到愉快。这就沟通了人际之间的情感交流。
第二,正确评价自己:古语说,“人贵有自知之明。”在人际交往中,你对自己的认识越正确,你的行为就越自然,表现也越得体,结果也就越能获得别人肯定的评价。这种评价对于帮助你克服自卑和自傲两种不利于合群的心理障碍是十分有利的。
第三,改正错误的人际知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人在评价别人时难免带有主观印象,结果常常因此而“失真”。比如,人们常常根据对方的一些个人资料(如籍贯、职业等)来推断此人的性格。如:认为会计总是斤斤计较,小气万分的。这种错误的人际知觉,当然使你难以与人和睦相处。因此,只要能认识到这些人际知觉中的偏见并不为之所困,你就能摆正观点了。
第四,学会一些交际技能:如果你在与人交往时总是失败,则由此而引起的消极情绪会影响你的合群性格。如果你能多学习一点儿交往的艺术,自当有助于交往的成功。例如,多掌握几种文体活动技能,如跳舞、打球之类,你会发现自己在许多场合都会成为受别人欢迎的人。
第五,保持人格的完整性:“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与人相处时,当然不应苛求别人,而应当采取随和的态度,但那是有限度的。因为随和不是放弃原则,迁就亦非予取予求。如果那样,根本就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敬,自然无从使自己合群了。
保持人格完整的最好办法,是在平素的待人接物中,把自己的处事原则和态度明白地表现出来,让别人知道你是怎样一个人。这样,别人就会知道你的作风,而不会勉为其难地要你做你不愿做的事,而你也不会因经常需要拒绝别人的要求而影响彼此间的人际关系了。
第六,善于和别人交换意见:合群性格的形成有赖于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肇始于相互的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又要靠彼此在思想上和态度上的沟通。因此,经常找机会与别人谈谈话、聊聊天,讨论某些问题,交换一些意见是十分必要的。
友情是在相互的施与爱之中生长的。孟子说得好:“爱人者人恒爱之。”你如果能主动伸出善意的手,它马上就会被无数友情的手握住的。
任何人都无法独自面对人生。我们应学会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理世界,有压力的时候可以释放压力,有欢乐的时候可以与人分享欢乐,那么就可以成为一个既能够接受别人,同时也能被人接受的人。
学会给心灵松绑
在生活中,大家都知道,如果我们的身体被捆绑,我们将失去行动的自由;如果我们的心灵被捆绑,我们将无法与他人进行必要的交流,生活也将因此而变得灰暗。所以,我们应学会给自己的心灵松绑,释放我们的心灵。
新西兰著名女作家简奈特·弗兰出生在一个道德严谨的村落里。在那个封闭的地域,人们习惯于用一套世俗的标准审人度事。凡是超出常态的就被认为是不正常而遭到排斥。与村民的强悍相比,简奈特从小就表现得极端怯懦,甚至宁可被嘲笑也不敢轻易出门。在村民的眼里,她是一个不合群的被打入了另册的人。
因此,几乎没有人和她交往。简奈特的父亲是一个魔术师,为了一家人的生活整天在外奔波。他每天早上骑着自行车出门,很晚才能回来。听到父亲的脚踏车声,其他三个孩子总是一拥而上,围着父亲纠缠。简奈特却照样躲在屋里一声不吭。久而久之,父亲也觉察到了什么,经常叹气,担心她日后的遭遇。
当简奈特第一次听到别人说她不正常时,她觉得非常刺耳。可听得多了,她也渐渐相信自己是不正常了。在学校里,同学之间很容易就成了可以聊天的朋友,而她也很想加入进去,可就是不知道怎么开口。上学之前,家人是很少和她交谈的,有的只是叹气或批评。到了学校这个更为陌生的环境,和同学们相比,她觉得自己才刚刚开始咿呀学语。她想,她真的是不正常了。
后来,经过医生的诊断,说她患有严重的自闭症、忧郁症、精神分裂症。这时,惶恐、烦恼、忧郁一齐向她袭来。她那脆弱的神经终于崩溃了,不得不住进长期疗养院,默默地接受各种奇奇怪怪的治疗。
村民们早已淡忘了她,父母也似乎忘记了她存在。最初他们还千里迢迢来探望她,后来半年也不来一次了。茫然、无聊时,她就找来医院里一些过期的杂志阅读。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些杂志,就索性投稿了。没想到那些在家里、在学校、在医院里总是被视为不知所云的文字,竟然在一流的文学杂志上刊出了。
医院的医生有些尴尬,开始竖起耳朵听她谈话,生怕错过了任何的暗喻或象征;她的父母觉得意外——自己家里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女儿;往日的村民也不可置信地发现:难道这个得了文学大奖的作家,就是当年那个古怪的小女孩?简奈特·弗兰敢于突破世俗的偏见和自我的阴影,终于成了当今新西兰最伟大的作家。
大家都知道,一栋房子要是没有窗户,温暖的太阳就无法照进来,新鲜的空气也不能飘进来。人也是一样,若是心灵被捆绑,就会感到气闷;只有释放心灵,心才能够通达,心灵的视觉才更清晰。
十八世纪法国最杰出的启蒙思想家卢梭非常珍惜与自我对话的机会,因为他深深地懂得这样做对未来的人生是多么重要。正是由于他深刻而又持久地与自我对话,他才成为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伟大启蒙思想家。世界上许多伟大的宗教领袖经常远离人群,回归自我与心灵对话,一段时间之后再回到人群,与人分享自我心灵对话所得到的各种启示。穆罕默德在每一年的斋月期间,都会避隐到希拉山的洞窟里与自我心灵交流。他们无限扩展了自我生活空间,成为人类精神的伟大领导者。
在现实生活中,终日烦恼的人,实际上并不是遭遇了多大的不幸,而是根源于烦恼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当烦恼降临的时候,我们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要自暴自弃,要学会给心灵松绑,从心理上调适自己,避免烦恼成心病。
别把压力当问题
压力就是当你感觉到加在你身上的需求与你的应对能力不平衡时,过于紧张而引起的心理和生理的压迫反应。当你觉得工作起来不起劲、不愉快的时候,那么就可能表示已经有了工作压力。
许多人惧怕压力,视压力为心理战场上的敌人。的确,有些时候压力会像一块巨石压得你难以喘息,你可能会因此而产生消极堕落的心理。但没有压力就真的好吗?未必。没有了压力,你也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如果你能以正确的心态对待压力,压力就会对你的前进产生巨大的推动力。你一定要相信,人在绝境或遇险的时候,往往会发挥出不同寻常的潜能。人的潜能一旦被挖掘出来,其作用是非常巨大的。
在一次火灾中,一位上了年纪的妇女竟然能把一个大橡木柜子从三楼搬到楼下。火灾后,三个强壮的男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勉强把那个柜子抬回到三楼原先的位置。这时再让这位妇女重来一次,她却怎么也搬不动了。
事情常常如此,在某种巨大压力的驱使下,人会产生一种强大的爆发力。这种爆发力使人的体力和耐力达到正常情况下绝不能达到的程度。一个因受到某种刺激或遇到什么危险而发狂的人,为什么会有正常情况下所不可能有的体力呢?究其原因便是因其体内潜藏着巨大的能量。
许多事情都是因压力的存在才得以实现的。没有压力,芝麻、花生、大豆、橄榄怎么会流出晶莹的、润泽的、喷香的油来?
没有压力,雄鹰怎么展翅?飞机怎么航行?
没有压力,船帆怎么会鼓得劲满、船儿怎么能破浪前进?飞机靠什么推动螺旋?
没有压力,碳的一族怎会变成坚硬的钻石,光芒四射?
以前,在广阔无垠的澳大利亚草原上,有很多兔子,但也有很多狼。澳大利亚人为了能吃到更多的兔子肉,他们想出了一条“妙计”:将所有的狼杀死,给兔子提供一个完全和平安宁的生存环境。于是,他们展开了一系列的猎狼计划。只要看到狼,就把它们杀死。这样,不到半年,草原上的狼已经寥寥无几了。兔子因为失去了天敌而生活得无忧无虑。它们大量地繁殖,数量急增到以前的十几倍。人们在兴奋之余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大量的兔子开始得病。它们看起来软弱无力,一个个失去了以前的活蹦乱跳劲儿,而且大量地死亡;同时,由于兔子太多,草原上的草开始变得枯黄、衰绝。这些自作主张的人们,最后只好把狼请了回来。有了狼的草原重新恢复了生机,草长得茂盛,兔子们也活蹦乱跳起来了。
长期没有压力的生活会让人变得意志消沉,没有斗志,而适当的压力会激发人的潜能,从而取得成功。
所以,不要把压力当问题,压力也有它的功绩。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压力,将压力变成你前进的动力。
你若是把工作压力看做有利的,将它视为你成长的挑战,它就会成为机会的垫脚石,而非破坏的来源,勇敢地接受它,它就失去了压迫的力量;你若把压力当做问题,冲突就会一直存在。
勇敢地面对现实
生活中有一些这样的人:丢了工作,便整天借酒浇愁;失恋了,便哀叹人间没有真爱;破产了,便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东山再起。于是,他们便什么也不干,也打不起精神。有的人选择堕落,有的人选择放弃,有的人干脆不珍惜生命,以为这样就能逃避一切。其实,活着就是幸福,逃避现实是不可取的,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一天,小虾在游玩时,遭到了泥鳅的欺侮。受辱后的小虾只好整天待在家里,不敢出门,因为在它看来,待在家里至少可以保证不受泥鳅的欺侮。
几天之后,虾爸爸给了小虾一些钱,说海滩上正举行一场盛大的游乐会,它可以拿着这些钱去买一些自己喜欢吃的小点心。小虾高兴地接过钱,但它只在家门口溜了一大圈便回家了。它借口说自己不喜欢热闹,就躺在家里睡起大觉来。
一连好几天,小虾都待在家里,不出家门半步。
“孩子,你是不是生病了?”虾爸爸见小虾精神不振,便关心地问道。
“哦,不是,只是这段时间瞌睡多了点儿。”
“那更得走出家门去活动活动筋骨。老是待在家里,会憋出毛病来的。”
听完父亲的话,小虾为了不让父亲对自己产生怀疑,便只好硬着头皮走出了家门,来到了游乐场。
这时,泥鳅突然出现在小虾面前,并且恶狠狠地盯着它。小虾一见,转身就往家里跑。当它气喘吁吁、全身发抖地跑进家门时,发现父亲正端坐在家里。
“你害怕什么?怎么全身发抖呢?”虾爸爸问。
“我正在和朋友玩游戏。”小虾解释道。
这时家门口传来泥鳅的声音,“出来,胆小鬼!”
虾爸爸从门后拿出了一根木棍,然后平静地对小虾说:“要不你出去面对泥鳅,要不就躲在家里挨揍。”
“我……”小虾犹豫了。
虾爸爸的棍棒落了下来。小虾感觉到那种痛楚,远远超过了打架时挨过的拳头。
于是,小虾猛地冲出了家门,出其不意地攻击了正在扬扬得意的泥鳅。泥鳅没想到小虾会有胆量冲出来,被小虾揍了个措手不及,狼狈地逃走了。
逃避现实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最明智的做法就是给自己勇气,正视现实。如同寓言中的小虾一样,当它鼓足勇气去面对比自己强大的泥鳅时,胜利者就是它自己。
老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七十岁。要活那么长的寿命,它在四十岁时必须做出困难却重要的决定。当老鹰活到四十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效地抓住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它的翅膀变得十分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使飞翔十分吃力。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更新过程——150天的漫长操练。它必须很努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得飞翔。它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然后静静地等待新的喙长出来。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它便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出来。五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老鹰开始飞翔。
不经过艰苦的蜕变,就不可能获得新生。老鹰如果不勇敢地面对种种痛苦和磨难,就只有等死。
在生活中,存在着许多难题和压力,如果你不能勇敢地面对这一现实,而选择逃避,那么这些难题和压力就会把你越缠越紧,越缠越累。只有正视它们,用力量和智慧之剑去斩断它们,你才能走出恐惧的阴影,为自己开创一个新的局面。
不要被别人左右
在生活中,有许多人都不能抗拒周围的干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常常因为他人的一句评价,而否定自己的行事方针。但是,人们的想法、眼光、看待事物的标准都是因人而异的,如果老是跟着别人转,被别人的言语所左右,那么你就会什么也做不好。
有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市场卖驴子。
驴子走在前头,父子俩随行在后。村里的人看了都觉得很可笑。“真傻啊!骑着驴子去多好,却在这沙尘滚滚的路上漫步。”
父亲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便叫儿子骑在驴上,自己则跟在旁边走着。
这时,对面走来了两个父亲的朋友。“喂!喂!让孩子骑驴,自己却徒步,这算什么!现在就这么宠孩子,将来还得了!为了孩子的健康,应该叫他走路才对。让他走路,让他走路!”
“噢!对呀!是有道理。”于是父亲让孩子下来跟在驴子后面,自己则骑上驴背。
一个挤牛奶的女孩看见了,用责备的口吻说:“哎哟!世间竟有这么残酷的父亲,自己轻轻松松地骑在驴背上,却让那么小的孩子走路,真可怜!”
“是啊!你说的有理!”父亲点头赞同。于是,叫孩子也骑到驴背上,继续向前走。
驴子同时要载两个人,渐渐地举步非常吃力,呼吸急促,腿摇摇晃晃地发抖。
他们走到了一座教堂前面,一位牧师看见了,便叫住了他们。“喂!喂!请等一下。你们要去哪里,为什么让那么弱小的动物载两个人?”
“我们正要带这匹驴子去市场卖呀!”父亲回答道。
“你们这样会把驴子累死的,应该把它扛着去。”牧师说。
于是,他们又将驴子扛着走。不久,他们走到一座桥上。两人累得筋疲力尽,被倒吊着的驴子也痛苦得不得了,还粗暴地扭动起来。
结果,棍子“啪”的一声折断了,绳子也弄断了,驴子倒栽葱似的掉进河里,被急流吞没,一会儿就不见了踪影。
于是,父子俩只好垂头丧气地走回家。
一个没有主见的人,总是会被别人牵着走,其结果无疑是悲哀的。
一个猎人,有一次捕获了一只能说话的鸟。
“放了我,”这只鸟说,“我将给你三条人生忠告。”
“先告诉我,”猎人回答道,“我发誓我会放了你。”
鸟说:“第一条忠告是,做过的事不要懊悔;第二条忠告是,如果有人告诉你一件事,你自己认为是不可能的就别相信;第三条忠告是,当你做一件事力不从心时,别费力勉强去做。”
然后鸟对猎人说:“该放我走了吧?”猎人依言将鸟放了。
这只鸟飞起后落在一棵大树上,并向猎人大声喊道:“你真愚蠢。你放了我,但你并不知道在我的嘴中有一颗价值连城的大珍珠。正是这颗珍珠使我这样聪明。”这个猎人很后悔,于是想再捕获这只放飞的鸟。他跑到树跟前并开始爬树。但是当他爬到一半的时候,已累得筋疲力尽,但为了得到那颗价值连城的珍珠,还是拼命地往上爬。结果掉了下来摔断了双腿。鸟嘲笑他并向他喊道:“笨蛋!我刚才告诉你的忠告你全忘记了。我告诉你一旦做了一件事情就别后悔,而你却后悔放了我。我告诉你如果有人对你讲你认为是不可能的事就别相信,而你却相信像我这样一只小鸟的嘴中会有一颗很大的珍珠。我告诉你如果你力不从心,就别勉强去做,而你却追赶我并试图爬上这棵大树,结果掉下去摔断了双腿。有句箴言说的就是你:对聪明人来说,一次教训比蠢人受一百次鞭挞还深刻。”说完鸟飞走了。
由此可见,任何时候都要有自己的主见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不要被别人所左右。
选定自己的目标和方法,不要被别人的言语所左右,才有可能更快、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标。一个处处以他人意志为转移的人,只会什么都办不成。
摆脱内心的压力
在生活中,压力犹如一块磐石,往往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如果你不摆脱它,就会被它压垮身心。
老师在课堂上拿起一杯水,然后问学生们:“你们认为这杯水有多重?你们拿得动吗?”
有的学生说是800克,也有的学生说是1000克。大家都说拿得动。老师说:“你们是否拿得动这杯水,与这杯水的重量并没有太大的关系。重要的是你能拿多久?拿一分钟,谁都能够做到;拿一个小时,可能觉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就得进医院了。其实这杯水的重量是一样的,但是你拿得越久,就越觉得沉重。”
这就像我们承担着的压力一样,如果我们一直把压力放在身上,到最后就会觉得压力越来越沉重而无法承担。
远古的时候,轩辕黄帝要到深山去寻找一位叫大隗的“完人”,向他请教治理天下的良策。
出发前,黄帝请了一些很有经验的人做向导和随从。可是,当他们行至襄城郊外时,还是迷了路,绕来绕去总是找不到出路。
当黄帝一行正在万分焦急的时候,忽然看见空旷的野地里有个牧马的男孩。黄帝就赶快过去问他:“你知道去具茨山的方向吗?”男孩说:“当然知道。”黄帝心中大喜,连忙又问:“那你知道大隗住在什么地方吗?”男孩看了看黄帝说:“知道。我什么都知道。”黄帝见他果然聪明伶俐,于是跟他开玩笑道:“你的口气真大,既然什么都知道,那我问问你,如何治理天下,你知道吗?”男孩爽快地回答说:“那有什么难的。”说完男孩却跳上马背要走开。黄帝拉住男孩再问,于是男孩回答说:“治理天下,与牧马相比有什么不同吗?只不过是要把危害马群的坏马驱逐出去而已。”男孩说完,骑马离去。
黄帝闻听此言,茅塞顿开,连向牧童离去的方向叩头拜谢,然后驱车打道返回。
治理天下需要清除害群之马,那么,化解内心的压力,就得清除那些不利于快乐和幸福的累赘。人们往往费尽心力去营造快乐和幸福,却不肯弯腰倒掉鞋中的沙砾。要知道,使你疲倦的不是脚下的高山,而是鞋中的一粒细沙。不驱逐心中的害马,不去掉身边的累赘,就不可能迎来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摆脱内心的压力,才能在心情放松的情况下引领你找到行事的正确方法,我们的身心才能够常保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