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命的起源与中医养生观
生命从何而来,一直以来这个问题都是人们试图回答却又无法回答的问题,目前就生命之源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现代科学的观点,一种是传统的中医对生命起源的一些认识,尽管不能像现代科学认识的那么具体,但基本观点是正确的,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中医学对生命起源的认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
所谓人“以天地之气生”,是说人体要靠天地之气提供的物质条件而获得生存;而“四时之法成”,是说人们还要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规律,才能发育成长。人体的五脏生理活动,必须适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才能与外界环境保持协调。这也就和现代认为生命产生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
中医上还有一句话与“人以天地之气生”意思相似,即“天地气交,万物华实”。这就是说,即使有太阳之阳,地球之阴,但二者不相交转化,任何生命现象也是不可能的。对此,《黄帝内经》里曾概括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这里的德流气薄,就是天地气交。只有如此,事物才有生化的可能。原来生命机体的生存,起码要有三个条件:
第一,适当的温度,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可能有生物存在。第二,必要的水分,因为生物体绝大部分蛋白质存在于水溶液里,如果缺水就会使生物机能停止或者死亡。第三,要有成分适当的大气。氧和二氧化碳,是生命活动必需的气体,而行星,大小不足以吸引空气,大而无水亦无从化生。只有地球与太阳处于现在这样的动态关系,绝大部分地面比较适中而均匀地接受太阳能,造成一种“阴阳相错”、“天地气交”的局面,于是在适当的光热、水汽、空气等条件下,生命就由此变生出来了。
——阴阳是生命之源
所谓阴阳,它是指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它是抽象的概念而不是具体的事物。正因为阴阳是事物对立双方的概括,所以,它既可代表事物所固有的两种相互对立属性的统一体,也可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因此,任何事物不但具有阴阳对立的两方,而且在其中的任何一方,又有其阴阳相对的两个方面。
阴阳是生命之源,首先:阳气是生命的根本,《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曾记载阳气的功能,有“因上”“卫外”的作用。其于人体,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说明保养人身的阳气,是协调阴阳,保证人体腱康,抗御病邪侵袭的关键。最后,强调阳气的消长进退与昼夜晨昏的变化相应,人的生理机能应当顺应天的阴阳变化,否则即产生病态。
其次:阴精是生命的基础。——《灵枢·经脉篇》曾记载人的生命起始于先大之精,男女两精相合而形成胚胎,逐渐发育而形成五脏六腑、筋、骨、脉、皮毛、肌肉,成为新的生命。人体出生之后,必赖水谷之精的营养,才能化生气血,流通于经脉。经脉具有依次内行于五脏、外行六腑的功能,同时指出,精是生命的基础,是人身之根本,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和机体正常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精足则生命力强,并且能适应外在环境的变化和抵御致病因子而不易受病。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必须适应大自然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生命活动。如果不能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就会引起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精气是生命的核心
祖国中医学曾提出,气不仅是物质性的,而且具有无限的生命力。人之所以有生命,是因为构成人体的“气”具有生命力的表现。人体生命力的强弱。生命的寿夭,就在于元气的盛衰存亡;新陈代谢的生化过程,因此称之为气化生理;生命的现象,本源于气机的升降出入,这都反映出气既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又是人体的生命动力。
不仅气是生命的核心,精亦是生命的核心,这是因为精是与生俱来的,禀受于先天,为生命的起源物质,所以在《黄帝内经》中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神相传,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从而说明万物化生,必从精始。男女之精相合,便构成人之身形。所以后人将此与身俱来之精,称为“先天之精”。此精是生命的基础,人的生成必从精始,由精而后生成身形五脏、皮肉筋骨脉等。不仅如此,人出生之后,犹赖阴精的充养,从而维持人体生长的生命活动。所以中医养生学认为,养生的真谛就在于保养精气,而精气维持生命机能的作用主要体现于藏精与行气两个方面。
2.生命的运动形式
生命的运动形式,是指生殖、出生、生长之活力。
中医学认为,生命活动是自然界最根本的物质——气的聚、散、离、合运动的结果,生命是物质运动的形式。活着的人体,是一个运动变化着的人体。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的记载:“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己;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字,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
《黄帝内经》认为,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凡有形之物称为器,器是升降出入运动生化之宇。任何事物都不能脱离时间。空间而存在,也不能不与其周围事物联系而孤立,所以一旦升降出入的运动息止了,事物也就神机化灭,气立孤危了。这里非常清楚地说明了生命活动的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如果这种升降出入的运动一旦停止,生命也就不存在了。
对于人体来说,升降出入运动,是气化功能的基本形式,也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因此,在生理上,人体脏腑经络的功能活动,无不依赖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如肺的宣发与肃降,脾的升清与降浊,心肾的阴阳相交、水火既济,都是气机升降出入运动的具体体现。由于气机的升降出入,关系于脏腑经络、气血阴阳等各个方面的功能活动,所以升降失常,可波及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而发生种种病理变化、如肺失宣降的胸闷咳喘,胃失和降的暖腐呕恶,脾不升清的便溏腹泻等,都是指升降失常的病变而言。
一般来说,脾胃的升降,对整体气机的升降出入更具重要性,这是因为脾胃为后天之本,居于人体中部,通连上下,是升降运动的枢纽。若脾胃的升降出入失常,则清阳之气不能敷布,后天之精不能归藏,饮食清气无法进入,废浊之物也不能排出,继而可变生多种病症。
3.中医养生学的涵义
养生是一个永恒而广泛的话题,中医养生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对传统的养生方法进行研究,改革,取长补短,发展出独特的的养生之道,它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历代医学家不断实践,总结的结果,对人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治疗疾病发挥着积极重要的作用。
养生又被称为摄生、道生,这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养就是指保养、护养、调养的意思。而生则是指生命、生长、生存之意。养生就是通过调养精神,调理饮食,锻炼形体、谨慎房事、适应寒温等各种方法予以实现,它通过生命发展的规律,让人们可以合理的保养身体,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增进健康,达到延年益寿的效果。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强健身体。调养身心的活动。
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身心,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并用这种理论和方法指导人们保健活动的实用科学。
自古以来,人们把养生的理论和方法叫做“养生之道”。例如《素问·上古天真论》说:“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此处的“道”,就是养生之道。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能否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历代养生家由于各自的实践和体会不同,他们的养生之道在静神、动形、固精、调气、食养及药饵等方面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从学术流派来看,又有道家养生、儒家养生、医家养生、释家养生和武术家养生之分,他们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养生理论和方法,丰富了养生学的内容。
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养生学吸取各学派之精华,提出了一系列养生原则。加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饮食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等,使养生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例如,饮食养生强调食养、食节、食忌、食禁等;药物保健则注意药养、药治、药忌、药禁等;传统的运动养生更是功种繁多,如动功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保健功等,静功有放松功、内养功、强壮功、意气功、真气运行法等;动静结合功有空劲功、形神桩等,无论选学那种功法,只要练功得法,持之以恒,都可收到健身防病、益寿延年之效。针灸、按摩、推拿、拔火罐等,亦都方便易行,效果显著。诸如此类的方法不仅深受中国人民喜爱,而且远传世界各地,为全人类的保健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4.中医养生的特征
中医养生学以其博大精深的理论和丰富多彩的方法而闻名于世。它的形成和发展与数千年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因此具有独特的东方色彩和民族风格。自古以来,东方人、西方人对养生都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实践和探讨。但由于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其养生的观点也有差异。中医养生学是在中华民族文化为主体背景下发生发展起来的,故此有它自身特点,现略述其概要。
——独特的理论体系
中医养生理论,都是以“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的整体观念为出发点,去认识人体生命活动及其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特别强调人与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的协调一致。并用阴阳形气学说、脏腑经络理论来阐述人体生老病死的规律。尤其把精、气、神作为人体之三宝,作为养生的核心,进而确定了指导养生实践的种种原则,提出养生之道必须“法于阴阳,和于术数”、“起居有常”。即顺应自然,保护生机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使生命过程的节奏,随着时间、空间的移易和四时气候的改变而进行调整。
——和谐适度的宗旨
养生必须整体协调,寓养生于日常生活之中,贯穿在衣、食、住、行、坐、卧之间,事事处处都有讲究。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和谐适度。使体内阴阳平衡,守其中正,保其冲和,则可健康长寿。例如,情绪保健要求不卑不亢,“不偏不倚”,中和适度。又如,节制饮食、节欲保精、睡眠适度、形劳而不倦等,都体现了这种思想。晋代养生家葛洪提出“养生以不伤为本”的观点,不伤的关键即在于遵循自然及生命过程的变化规律,掌握适度,注意调节。
——综合、辨证的调摄
人类健康长寿并非靠一朝一夕、一功一法就能实现的,而是要针对人体的各个方面,采取多种调养方法,持之以恒地进行审因施养,才能达到目的。因此,中医养生学一方面强调从自然环境到衣食住行,从生活爱好到精神卫生,从药饵强身到运动保健等,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的防病保健。另一方面又十分重视按照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反对千篇一律、一个模式,而是针对各自的不同特点有的放矢,体现中医养生的动态整体平衡和审因施养的思想。历代养生家都主张养生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全面配合。例如,因年龄而异,注意分阶段养生;顺乎自然变化,四时养生;重视环境与健康长寿的关系,注意环境养生等。又如传统健身术的运用原则,提倡根据各自的需要,可分别选用动功、静功或动静结合之功,又可配合导引、按摩等法。这样,不但可补偏救弊、导气归经,有益寿延年之效,又有开发潜能和智慧之功,从而收到最佳摄生保健效果。
——适应范围广泛
养生伴随每个人的一生,与其相始终。人生自妊娠于母体之始,直至垂暮老年,每个年龄阶段都存在着养生的内容。人在未病之时,患病之际,病愈之后,都有养生的必要。不仅如此,对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人也都有相应的养生措施,可见养生在我们生活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养生学的适应范围是非常广泛的。人们应该对他引起高度重视,从而进行全面普及,提高养生的自觉性,把养生看作是人生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养生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瑰宝,而且它的发扬更大空间的提高了人们的生活需求以及生活质量。
5.中医养生的四种学说
中医养生学是从实践经验中总给出来的科学,是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经历了五千年亿万次实践,由实践上升为理论,归纳出方法,又回到实践中去验证,如此循环往复不断丰富和发展,进而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中医养生学从萌芽到发展、从发展到完善的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四种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
阴阳五行学说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已经盛行,它是中华民族一种独特的哲学,是一种带有自发性质的朴素的辩证法和宇宙观。是人对于自身,大自然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和认识,阴阳五行学说不但是一种认识论,而且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阴阳学说的核心内容是对立、互根、消长、转化。
阴阳是相互对立的,阴阳是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是相互排斥的,例如:水火为阴阳,它们是相互排斥,不相溶的。
阴阳是相互统一的,阴阳是相互依存的,它是事物的两种不同的属性,不可分割,阴阳中的任何一方不可独立存在,都是彼此为参照的。
阴阳是可以互为转化的,阴阳具有一定的相对性,没有绝对的阴,也没有绝对的阳,两者可以转化。
阴阳是此消彼长的,阴阳并非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一种运动状态,正是这种连续的运动,促进了事物的产生和消亡。推动世界不断的向前发展。
简单来说,阴是指人体实质的物质,即体液,包括血液、津液、泪水、鼻水、内分泌,甚至男性的精液。至於阳,则指人体非实质的物质,即身体的机能和气。
阴阳协调,则身体健康;阴阳失调,则百病丛生。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中医古代哲学认为宇宙的诞生,是由这五种元素组成的。我国中医学也利用这五种元素的特性来形容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相互之间的关系、生理现象以及病理变化。
——藏象学说
藏象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尤其是阴阳五行说的指导下对人体脏腑生理的一种具体阐述。
藏象的“藏”,是指藏居于体内的各个脏腑;而“象”,是指表现于外的病理、生理现象。藏象是指脏腑生理或病理表现于外的征象。
藏象学说的形成是在古代解剖学知识、对生理、病理现象的长期观察、以及经过验证的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在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是我国独特的认识人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核心理论。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藏象学说的形成,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一是来源于古代的解剖知识;二是长期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三是长期医疗经验的总结。
藏象学说是一种独特的生理病理学理论体系。其中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概念。藏象学说以脏腑为基础,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脏腑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胜、腑、奇恒之脏三类:肝心脾肺肾称为五脏;胆、胃、小肠、大肠、膀膀、三焦称为六腑;奇恒六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其共同特点是它们同是一类相对密闭的组织器官,却不与水谷直接接触,即似腑非腑;但具有类似于五脏贮藏精气的作用,即似脏非脏。
——经络学说
所谓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补充了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统称。经尤如直行的径路,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则有网络的含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经络内属腑脏,外络肢节,行气血,通阴阳,沟通表里内外,网络周布全身,把人体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以保持其机能活动的协调和平衡。这种平衡一旦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经络学说就是阐明经络在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生理作用和病理变化规律的学说。灵枢经别指出:“十二经脉者,人之所以生,病之所以成,人之所以治,病之所以起,学之所始,工之所止也。”充分说明了学习和研究经络学说的重要意义。
经络在内连属于腑脏,在外联络于筋肉、皮肤。经络系统也是由经脉、络脉、经筋、皮部等组成。
经脉是经脉的分支,有别络、浮络、孙络之分。别络是较大的和主要的络脉。十二经脉与督脉、任脉各有一支别络,再加上脾之大络,合为“十五别络”。浮络是循行于浅表部位而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是最细小的络脉。它们主要是加强各部联系和网络经脉不及的部分。
经络养生从我国古代一直流传至今,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经络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已发生的疾病,更重要的是通过养生来预防“未病”——就是说尚未形成和正在形成的疾病。如果等其成型了,再想消灭它,那就事倍功半了。通过经络来养生不仅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功效,更大程度上是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作用。
——病因学说
中医基本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病因学说,在中医看来,任何病都不是无缘无故就发生的,任何疾病的发生都有一定的病因,病因学说的产生,可以帮助治疗者有效的根据患者的发病过程、临床病症等,推断出导致疾病的根源。从而对症下药,最终达到根治的目的。
病因是指人体疾病发生的原因。中医对病因的论述,包括疾病的发生和致病因素两方面。病因学说的具体内容包括六淫、七情、饮食劳疲等。
“六淫”中的“六”指的是风、火、寒、暑、湿、燥等六种气候变化,“淫”指的是太过,所谓过犹不及,当六种气候变化太快时,则成为侵犯人体的外邪,损害人体的健康。
七情是人们的七种情绪状态,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人类天生就是情感性的动物,遇到高兴的事情喜,遇到悲伤的事情悲,这是人生常态,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如果七情波动太大,则容易导致人体的正常机理出现异常。
饮食和劳动是人类赖以生存、保持健康的必要条件。但饮食要有一定节制,劳逸要有合理的安排,否则也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或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使人体产生疾病。劳力过度则耗气,劳心达过伤阴耗血,房劳过度易耗伤肾精,过度安逸,完全不参加劳动和体育锻炼,亦会使气血运动不畅、脾胃功能呆滞、机体抵抗力降低,继发其他病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