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求医不如先求己
33191800000013

第13章 药补养生法

1.药补常识

中华养生学认为“食药同源、食医同理、食养同功、食文同宗”。古籍中有“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不知食贡者,不足以存生也”,“若能用食平病、释情遣痴者,可谓上之矣”的论述。

药具有丰富饮食、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但在应用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不应滥用,应该正确对待。药物是去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如果和食物一起调治成为药膳,还可用以养身防病,见效虽慢,但重在养与防。但食物疗法是不能代替药物疗法的。药在保健、养生、康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尤其是部分妇、儿疾病。当然如果能在享受美味的同时,得到保养调理与治疗,那就更好了。

药的运用要有针对性,针对不同疾病、疾病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药,对症下药。才能更好的达到药补养生的目的。

——因症用药

中医养生学讲究辨证施治,药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例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物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只有因症用药,才能发挥药的养生作用。

——因时而异

中医养生学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关系非常密切。“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在采用性质寒凉的药物时,应避开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避开炎热的夏天。这一观点非常适用于药补养生。

——因人用药

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药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这都是在用药中值得非常注意的,否则,虚不受补会引起很多不良的反映。

——因地而异

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异,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不同,有的地处潮湿,饮食多温燥辛辣,有的地处寒冷,饮食多热而滋腻,而南方的广东饮食则多清凉甘淡,在应用药物选料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药补养生对人体的好处很广泛,有病治病,无病则强身。地球地大物博,什么样的药材都有,所以药补养生是中华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优秀文化遗产,值得发扬光大,它将继续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起着巨大的作用,并且造福于全人类。

1.补气养气主要中药介绍

气是维护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精微物质。是推动人体脏腑组织机能活动的动力,它既是物质的代称,也是功能的表现。气在人体有推陈出新、温煦脏腑、防御外邪、固摄精血、转化营养等重要职能。“人之有生,全赖此气”。气能周流不息,如环无端,人体则健康无病,所以古人说:“气是溺年药”。现代实验研究也表明,“气”可能是免疫力形成的物质基础。故气不可耗,不可滞,滞耗则多病。

精充、气足、神全,是健康的保证。所以要保养精、气、神三宝,关键在于修身养性,清心寡欲,则心不外驰、意不外想,神不妄游,情不安动,气不外耗。气功中的静养功法,就是通过自我调节,控制心身,是保养人体精、气、神一种较好的手段。它要求思想高度集中,静心宁神,心无杂念,全身放松,达到万念皆空,使大脑皮层处于一种保护性抑制状态。久而久之,就会达到保养精气神的功效。精足,气旺,神全,则精神焕发、行动矫健,老年人能鹤发童颜,延年益寿,青年人可长葆青春,推迟衰老。

以下是比较常见的补气药物。

——人参

“性味”

味甘,性温。

“功效”

大补元气,健脾补肺,益智健脑,生津止渴。

“主治”

体虚欲脱、肢冷脉微、脾虚食少、肺虚喘咳、津伤口渴等症。

“常用药膳方”

方一:人参粥

原料:白米50~100克,人参10克。

做法:将人参切成小块,用清水浸泡40分钟,放入沙锅内,先用武火煮开,后改用文火熬约两小时,再将米洗净放入参汤中煮成粥。

提示:每天早晚各一次,对补中益气健脾有很好的疗效。

方二:人参鸡片

原料:鲜人参15克,鸡脯肉200克,冬笋25克,黄瓜25克,鸡蛋清1个,精盐,料酒,葱,生姜,香菜粳,鸡汤,猪油,芝麻油,味精,水豆粉各适量。

做法:将鸡脯片切成5厘米、宽1.6厘米、厚0.16厘米的片;人参洗净,斜刀切成厚薄均匀的小片;冬笋、黄瓜切片;葱、姜切丝、香菜粳切长段。将鸡片加盐、味精后拌匀,下入鸡蛋清、水豆粉拌匀。将勺内放猪油,烧至五成热时,下入鸡片,用铁筷子划开,熟时捞出,控净油,用精盐、味精、鸡汤、料酒对成汁水。将勺内放底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葱丝、生姜丝、笋片、人参片煸炒,再下黄瓜片、香菜梗、鸡片,烹上汁水,颠翻几下,淋上明油即成。

提示:趁热服用,大补元气。适用于气虚、身体衰弱等症。感冒患者不宜食用。

——黄芪

“性味”

性微温,味甘。

“功效”

补气升阳,益气固表,托毒生肌,利水退肿。

“主治”

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痛疽不溃,内伤劳倦,脾虚泻泄,脱肛及一切气衰血虚之症。

“常用药膳方”

方一:黄芪人参粥

原料:炙黄芪30~60克,人参3~5克(或党参15-3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先将黄芪、人参切成薄片,用冷水浸泡半小时,入砂锅内煎沸,后改用小火煎成浓液,取液后再加冷水,如上法煎取二液,去渣;将两次煎液合并,分成两份。

提示:每日早晚各服一次,可加适量白糖。每日分2次服,3~5天为一疗程。具有益气健胃。适用于脾气虚弱、便溏泄泻、气短乏力、胃下垂、脱肛等症。

方二:黄芪粥

原料:黄芪39克,人参10克,白茯苓15克,桑白皮15克,生姜6克,红枣5枚,小米100克。

做法:先煎前五味药,去渣,后下小米及枣煮粥。

提示:空腹服食。健脾补肺,适用于脾肺气虚、气短乏力或肢体浮肿、尿少等症。亦可用于肺气虚而咳嗽痰多者。

——西洋参

“性味”

味甘,微苦。

“功效”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

“主治”

肺虚劳嗽、久嗽、喘咳、咯血、肺痿失音等症。

“常用药膳方”

方一:西洋参茶

取西洋参1~3克,水煎代茶饮。有润喉美声之效。

方二:西洋参蒸龙眼肉

西洋参5克,龙眼肉30克,冰糖20克,清蒸,治气血虚弱、或者年津液不足、心悸、为补气血之良方。

方三:西洋参炖南杏

西洋参10克,冰糖4两,南杏二两,入炖盏,隔水猛火炖2个小时,可润肺止咳。

——党参

“性味”

性平、味甘。

“功效”

功能补中益气,生津养血。

“主治”

脾肺虚弱,气短心悸,食少便溏,虚喘咳嗽,内热消渴。

“常用药膳方”

方一:党参酒

若酒浸,将党参切碎,浸于1斤米酒或白酒中,1个月后服用,每次2~3汤匙,1日3次可以消除疲劳感。

方二:参芪薏米粥

原料:党参20克,薏米120克,黄芪15克,生姜12克,红枣3枚。

做法:将上述药物放入锅中煮粥即可。

提示:早晚各服一次,具有补中益气,健脾除湿,增进食欲,帮助消化作用。

方三:参芪炖红枣

由党参30克、黄芪30克、红枣20枚制成的参芪炖红枣,清香味甘,能益气健脾,补血养血。

——太子参

“性味”

性平,味甘、微苦。

“功效”

补肺健脾,益气生津。

“主治”

脾气虚弱的食少,倦怠小儿清瘦;肺虚咳嗽,自汗心悸,津液不足的口渴,及病后气阴两亏等病症。

“常用药膳方”

方一:太子参白术汤

太子参12克,白术、茯苓各9克,陈皮、甘草各6克,水煎服。可以治疗脾虚便溏、食欲不振。

方二:太子参地黄汤

太子参、生地黄、白芍、生玉竹各9克。水煎服。可治疗病后虚热、津伤口干。

方三:黄芪太子参茶

太子参15克,黄芪12克,五味子3克,炒白扁豆9克,大枣4枚。煎水代茶饮。可以治疗病后气血亏虚。

——白术

“性味”

性温,味甘、苦。

“功效”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主治”

脾气虚弱的食少便溏,倦怠少气、自汗;脾虚运化失司,水湿停留的痰饮,水肿;妊娠脾虚气弱,胎气不安,足肿等症。

“常用药膳方”

方一:白术汤

将5~15克白术用水煎服,凡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舌苔光剥,唇燥口干者不宜使用。

方二:山药白术面

原料:干山药、白术各30克,人参3克,面粉500克。

做法:山药、白术、人参研成细粉。加面粉,清水合面,斡薄切片煮食。

提示:本品有补气健脾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不思饮食,大便泄泻,疲倦无力。

——甘草

“性味”

性平,味甘。

“功效”

有解毒、祛痰、止痛、解痉以至抗癌等药理作用。

“主治”

咽喉肿痛,痛疽疮疡,胃肠道溃疡以及解药毒、食物中毒等。

“常用药膳方”

方一:甘草汤

甘草3~10克,水煎服。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补中缓急宜炙用。

方二:甘草绿豆粥

原料:生甘草30克,绿豆100克,大米100克。

做法:把生甘草切片;绿4豆、大米淘洗干净。将大米、生甘草、绿豆同放锅内,如常规加水煲饭,煲熟即成。

提示:每日2次,早晚当主食食用,每次吃米饭100克。此粥具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毒之功效。

2.补血养血主要中药介绍

在日常生活中这三类人应注重补血养血。一种是由于每年有许多人因各种各样的疾病而需要动手术,这些急性失血人群由于血的流失,更需要加强补血养血。另外一种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少女和其他年龄的女性,因自身生理现象也应时常补血养血,有利于健康。此外青少年儿童正是大脑和身体器官组织发育的高峰。他们对氧气和各类养份的需求也要血液来担当输送,因此他们也是最需要补血的。

——阿胶

“性味”

甘平,入肺、肝、肾经。

“功效”

补血止血,滋阴润肺。

“主治”

血虚萎黄,心悸、虚劳咯血,吐血,心烦不眠,咳嗽痰少,崩中胎漏等症。

“常用药膳方”

方一:阿胶粥

原料:阿胶15克,糯米100克。

做法:将阿胶捣碎,将糯米煮粥,候熟,入阿胶,稍煮,搅令烊化即成。

提示:每日早晚餐温热服食。养血止血,滋阴润肺,安胎。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虚血、咯血、吐血尿血、便血等多种血症。

方二:阿胶羹

原料:阿胶250克,黄酒500克,核桃肉150克,黑芝麻150克,冰糖适量。

做法:阿胶砸碎,砸得越碎越好,把砸碎的阿胶放一个大碗里,倒入黄酒,浸泡两三天,直到阿胶溶化。将泡化的阿胶搅拌均匀,倒入锅中,小火熬煮,熬的时候要不停的搅拌,以免粘锅。同时可以放入黄酒,继续熬制,煮的目的是让阿胶跟黄酒融合,并且蒸发掉多余的水分。熬至快发粘时,加入冰糖继续熬煮,冰糖的量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决定。再将黑芝麻炒香,砸碎。核桃也同样砸碎。倒入一个中碗里,或者其他带盖的容器更好,冷却后,放入冰箱冷藏。

提示:阿胶羹会形成冻状。每天早晚各吃一勺,不宜多吃。可以起到补血养颜的作用。

——当归

“性味”

当归味甘、辛,性温。归肝、心、脾经。

“功效”

补血活血,又兼能散寒止痛,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

“主治”

血虚,血滞而兼有寒凝,以及跌打损伤,风湿痹阻的疼痛证。

“常用药膳方”

方一:当归汁

原料:当归5~15克。

做法:用水煎服,一般生用,为加强活血则和酒炒用。

提示:通常补血用当归身,活血用当归尾,补血与补血时用全当归。

方二:当归羊肉汤

原料:当归15克、生姜15克、羊肉200克。

做法:将生姜切片、羊肉切小块、当归切薄片,三味同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煮汤,待羊肉熟烂后再放葱花、胡椒粉、猪油、味精、食盐调味即可。

提示:饮汤食肉。此方有补血调血、散寒开胃、益气健脾、温经止痛之功效,可用于治疗产后血虚腹疼、头晕目眩、寒凝气滞所致的胸闷腹疼、月经不调、四肢不温、倦怠少气、食欲不振等一系列妇科疾病。

方三:当归猪肉汤

原料:猪心1个,当归15克,党参20克(或人参10克)。

做法:将党参、当归洗净入水中煮30分钟后,去药渣再加入适量清水放入猪心和生姜、葱、胡椒、食盐,煮至猪心烂熟即可。

提示:本方有益气、养血、补血之功效、适用于心悸怔忡、气短乏力、贫血及神经衰弱等症。

——白芍

“性味”

苦酸,凉。

“功效”

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主治”

治胸腹胁肋疼痛,泻痢腹痛,自汗盗汗,阴虚发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

“常用药膳方”

方一:白芍甘草胡椒末

原料:白芍200克,甘草150克,白胡椒20克。

做法:将上述三种药物共研细末即可。

提示:每次5克,每日3次,饭前30分钟口服。可连服2个月。此方适于由消化性溃疡引起的缺血者。

方二:乌鸡补血汤

原料:乌鸡一只,当归,熟地,白芍,知母,地骨皮各10克。

做法:乌鸡去毛及内脏,放当归,熟地,白芍,知母,地骨皮各10克于鸡腹内,用线缝好,煮熟后去药。

提示:食肉喝汤。治气血不足,月经不调,潮热盗汗等。

——熟地

“性味”

味甘,性微温。

“功效”

熟地味甘微温质润,既补血滋阴,又能补精益髓。

“主治”

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等症。

“常用药膳方”

方一:当归鸭

原料:当归5钱,熟地3钱,川芎1钱,白芍2钱,党参2钱,黄芪2钱,枸杞5钱,桂枝1钱,鸭1只(大约3斤左右)生姜、米酒、盐各少许。

做法:将药材放置锅內,加水6杯,烧开后以小火熬约40分钟后过滤取药汁备用。鸭去内脏洗干净(可整只或切成块狀)入锅内,倒入上述药汁,加入生姜、米酒再加适量水以淹过鸭为宜。放入电锅,外锅加水2杯,蒸熟后加盐即可。

提示:趁热服用,能调补气血,适合贫血病患者,面色萎黄,头晕目眩,疲劳倦怠,缺乏体力,手脚易冰冷者食用。

方二:四物汤

熟地20克,当归20克,白芍15克,川芎10克。用水煎服,每日饮1~2次。

——何首乌

“性味”

苦、甘、涩,温。归肝、心、肾经。

“功效”

解毒,消痈,润肠通便。

“主治”

瘰疠疮痈,风疹瘙痒,肠燥便秘,高血脂等。

“常用药膳方”

方一:何首乌煨鸡

原料:制首乌30克,母鸡1只,食盐、生姜、料酒各适量。

做法:将制首乌研成细末,备用。将母鸡宰杀后去毛桩及内脏,洗净,布包制首乌粉,纳入鸡腹内,入瓦锅内,加水适量,煨熟。从鸡腹内取出制首乌袋,加食盐、生姜、料酒适量即成。

提示:食用时,吃肉,喝汤,每天服2次。补肝养血,滋肾益精。适用于血虚、肝肾阴虚所引起的头昏眼花、失眠等症。

方二:何首乌粥

原料:何首乌30~60克,粳米100克,大枣2~3枚,冰糖适量。

做法:何首乌入砂锅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大枣、冰糖同煮为粥。

提示:供早晚餐服食。养肝补血,益肾抗老。适用于老年肝肾不足,阴血亏损,头晕耳鸣,头发早白,贫血,神经衰弱以及老年性高血脂,血管硬化,大便干燥等病症。

3.补阴养阴主要中药介绍

阴虚是指由于体内津液精血等阴液减少,以阴虚内热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先天的不足、或者因久病失血、积劳伤阴都有可能会导致阴虚病症。如果家族成员体型多偏瘦,孕育时父母体弱、或后天失养,都可能导致阴虚。人体内的阴气与阳气有着相互制约的作用,阴虚则不能制阳,阳气就会相对偏亢而出现热象。素体阴虚或久病耗阴,可能出现手足心热、面色潮红、五心烦热、盗汗、大便干燥、口渴喜冷饮、两目干涩、舌红、脉细数等不良症状。

平时主食及豆类以选择小麦、糯米、黑芝麻、绿豆等矿物质丰富的食物,及豆腐等豆制品为佳。肉蛋奶则是猪肉、猪皮、鸭肉、甲鱼、黑鱼、乌贼鱼、鳖、螃蟹、海蜇、海参、牡蛎、兔肉、蛤蜊等性味寒凉,有滋阴补虚作用的食物,平时应该多注意蔬菜的选择,蔬菜里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不宜食用辛温大热的食物,而且还要很重视每一餐的营养。

肾阴是一身阴气的根本,适宜多吃滋补肾阴、滋阴潜阳的药物。这类药物味多甘、性多寒凉,具有滋补机体阴精的功效。常用滋阴药物有沙参、天冬、枸杞子等。

——沙参

“性味”

苦、微寒、无毒。

“功效”

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主治”

肺热咳嗽,妇女白带等。

“常用药膳方”

沙参粥

原料:沙参15~30克,粳米1~2两,冰糖适量。

做法:先取沙参15~30克,煎取药汁,去渣,入粳米煮粥,粥熟后加入冰糖同煮为稀薄粥。或用新鲜沙参30~60克,洗净后切片,煎取浓汁同粳米、冰糖煮粥。

提示:趁热服用。润肺,养胃,祛痰,止咳。适用于肺热肺燥,干咳少痰,或肺气不足,肺胃阴虚的久咳无痰,咽干,或热病后津伤口渴。

——天冬

“性味”

寒;甘、苦;归肺、肾经

“功效”

养阴润燥,清肺生津。

“主治”

肺燥干咳,顿咳痰黏,咽干口渴,肠燥便秘。

“常用药膳方”

方一:天门冬粥

原料:天门冬15~2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天门冬水煎,去渣取汁。将粳米加入天门冬汁煮粥,候熟,入冰糖少许。稍煮即可。

提示:空腹食用。养阴清热,润肺滋肾。治肺肾阴虚、咳嗽吐血、阴虚发热、便秘等症。

方二:龙眼二冬鲍鱼汤

原料:天冬30克,麦冬30克,龙眼肉20克,鲍鱼肉60克。

做法:将天冬、麦冬、龙眼肉洗净,鲍鱼用开水浸发3个小时左右,切片,然后全部用料放入锅中,加适量开水,文火隔水炖3个小时,调味即可。

提示:饮汤吃鲍鱼肉。滋肾润肺,养阴清热,用于劳热咳嗽,口干欲饮等患者。

——枸杞子

“性味”

甘,平。

“功效”

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生津止渴,润肺止咳。

“主治”

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头晕,目眩,目昏多泪,虚劳咳嗽,消渴,遗精。

常用的补阴药膳有:

方一:枸杞白鸭汤

原料:枸杞子30克,生地黄100克,淮山100克,女贞子50克,白鸭1只(约1500克),葱、姜、米酒、胡椒粉、味精、盐适量。

做法:将白鸭去毛及内脏,切小块;将上4味中药洗净,同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煎至白鸭肉熟烂,加上调味即可。

提示:饮汤吃白鸭肉。每天1料。养阴滋肾。适用于妇女面部之黄褐斑,同时兼有腰膝酸软、形体消瘦、眩晕耳鸣、午后潮热等。

方二:枸杞猪腰汤

原料:猪腰2只,枸杞子、山萸肉各15克。

做法:共放入砂锅内煮至猪腰子熟。

提示:吃猪腰子喝汤,养阴补肾,有缓解疲劳的功效。

方三:枸杞桂圆肉

原料:枸杞子、桂圆肉各500克。

做法:先将枸杞子洗净,然后与桂圆肉一并置砂锅内,加水用文火煎煮;边煮边搅动,不使结底,时时加水,不使干枯;待熬成膏,用瓷罐收贮。

提示:每日2次,每次取1匙,开水化开后服下。补益心脾,滋养肝肾,养血安神,明目益智。

4.补阳壮阳主要中药介绍

凡是能够补充人体阳气,可以治疗阳虚的药物,都是补阳药,也称为壮阳药。人体的阳虚之症多与肾阳亏虚有关,所以壮阳药多以补肾助阳药物为主。人体肾阳不足,还会影响其他脏腑的功能。所以壮阳对人体来说是很重要的。

壮阳的方法有很多,壮阳药马上可以看到效果,令人乐此不疲,尽管后遗症很大,但壮阳药还是很有市场,因为部分病人的无知,媒体广告的恶意宣传,都使得这种方法一直在流传甚至扩大。实际上,长期使用壮阳药会严重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因此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鹿茸

“性味”

甘咸、温。

“功效”

补精髓,助肾阳,强筋健骨。

“主治”

肾虚、头晕、耳聋、目暗、阳痿、遗精、腰膝痿弱、虚寒带下及久病虚损等症。

“常用药膳方”

方一:鹿茸酒

原料:鹿茸3克,山药30克。

做法:将山药切片,装入纱布袋内,扎紧袋口。取白酒1斤,将纱布袋放入酒瓶内盖好盖,封口,浸泡7天即成。

提示:每次半两,每日1~2次饮用鹿茸甘咸性温,能壮元阳,益精髓。

方二:鹿茸丸

原料:鹿茸。

做法:将鹿茸研成细末,每次分服1~3克加入丸散,随方配制。

提示: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调冲任,托疮毒。主治阳痿早泄,宫寒不孕,头晕耳鸣,腰膝腰痛,肢冷神疲,筋骨萎软。

——人胞

“性味”

甘、咸、温。归肺、肝、肾、胃、大肠经。

“功效”

败毒抗癌、补虚养血、益精助阳。

“主治”

用于气血不足,用于阴阳两虚:精亏神疲。

“常用药膳方”

方一:冬虫夏草龙眼肉

原料:冬虫夏草10克,龙眼肉25克,人胞(即鲜胎盘)1具,瘦肉250克。

做法:将鲜胎盘去除羊膜,剪去脐带,反复用水漂洗至无色,切块;其余用料洗净,将瘦肉切块;将所有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熟,加调味料适量。

提示:趁热食用。方中味甘性温,补益肝肾。人胞有温肾补精、益气养血的作用,用于补益精血。

方二:紫河车炖乌鸡骨

原料:乌骨鸡1只,紫河车1具,生姜、食盐、料酒、胡椒适量。

做法:将胎盘横直割开血管,用水反复洗净。另取花椒装入布袋中加水煎汤,去渣,将洗净之胎盘置花椒汤中煮2~3分钟,捞出,沥净水,置鸡汤中共炖至熟,切块。

提示:空服或佐餐用即可。紫河车炖乌骨鸡为民间常用食疗品之一,有滋补强壮的功效。适用于肾虚阳萎、遗精早泄等。

——狗肾

“性味”

咸,大热。

“功效”

暖肾,壮阳,益精。

“主治”

肾阳衰弱、阳痿、遗精、腰膝痿弱无力等症。

“常用药膳方”

方一:狗肾羊肉汤

原料:黄狗肾1具,羊肉500克,精盐、料酒、葱、姜、胡椒粉。

做法:羊肉洗净,葱、姜拍碎。狗肾和羊肉同入沸水锅焯去尿臊味和血水,捞出狗肾切片,羊肉切条,放入锅中,加入葱、姜、料酒,注入适量清水。武火烧沸,撇去浮沫,改为文火炖至羊肉熟烂。加盐和胡椒粉调味即成。

提示:食肉饮汤,每日1次。补肾阳、益精气、暖腰膝。适用于肾阳虚腰软无力,阳痿早泄者。

方二:狗肾黄酒

原料:狗肾一对。

做法:将狗肾切碎,焙熟后碾成细末。

提示:每晚3克,黄酒送服,每日2次。可治疗阳痿。

5.补肺润肺主要中药介绍

肺肾两虚,日哺发热,自汗盗汗,痰多喘逆;虚劳短气自汗,时寒时热,易于感冒,舌色淡,脉软无力者。在不知不觉中养就一个健康强壮的肺。秋冬时节,天气干燥旱冷,是肺部特别容易受到侵袭的时候。因此要特别注意对肺的呵护。

——太子参

“性味”

平;甘、微苦;归脾、肺经

“功效”

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主治”

脾虚体倦,食欲不振,病后虚弱,气阴不足,自汗口渴,肺燥干咳。

常见的补肺药膳方有:

方一:黄芪红枣太子参汤

原料:黄芪15克、红枣7枚、太子参10克。

做法:将黄芪、红枣、太子参加适量水煮30分钟。

提示:每晚临睡前或清晨空腹时代茶饮用,具有补肺健脾的作用。

方二:太子鸭

原料:太子参15克,鸭(鸡、牛)肉适量。

做法:将太子参洗净,与鸭肉块同放沙锅中,共炖至熟。

提示:喝汤吃肉。太子参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孩儿参的块根,具有补气生津作用,与鸭肉合用,更能起到补肺,益气,生津的作用。

方三:太子参奶茶

原料:太子参10克,牛奶250毫升,白糖10克。

做法:将太子参切片,晒干或烘干,研成细粉,与白糖一道调入煮沸的牛奶中即成。

提示:代茶,频频饮用,当日饮完。补肺益脾,强壮精神。

——冬虫夏草

“性味”

味甘、性温。归肾、肺经。

“功效”

养肺阴,补肾阳、止咳化痰、抗癌防老的功效,病后体虚不复,自汗畏寒等。

“主治”

肺痨咳血,阳痿遗精等症。

“常用药膳方”

方一:虫草全鸭

原料:冬虫夏草10克,老雄鸭1只,料酒15克,生姜5克,葱白10克,胡椒粉3克,食盐3克。

做法:将鸭子宰后净毛,剁去脚爪,把内脏清洗干净,在开水锅内略焯片刻,捞出用凉水洗净。虫草用温水洗净泥沙,葱、姜洗净切片待用。将鸭头顺颈劈开,取8~10枚虫草纳入鸭头内,再用棉线缠紧,余下的虫草同姜、葱头一起装入鸭腹内,放入小坛中注入清水,加食盐、胡椒粉、料酒调好味,用湿软纸封严坛子口,上笼蒸约大约1小时左右,鸭即熟。出笼后,揭去棉纸,拣去葱、姜,加味精即可。

提示:食鸭喝汤,佐餐食之。补肺痛,益精髓,止喘嗽。

6.补益脾胃主要中药介绍

脾胃病的发生主要是饮食不节,过食生冷,寒积于中,使脾胃之阳不振;其次是郁怒优思,肝气失调,横逆犯胃乘脾。要预防脾胃疾病,关键在于保护脾胃正常功能的运转。常用补益脾胃中药如下:

——黄芪

“性味”

性温,味甘。

“功效”

补气固表,托毒排脓,利尿,生肌

“主治”

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官脱垂、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

“常用药膳方”

方一:黄芪大枣粥

原料:黄芪20克,大枣20克,白米50克,白糖适量。

做法:黄芪煎水去渣,加入大枣(去核)、白米同煮粥,再放白糖即可。

提示:趁热服用,可以加入白糖。益气补虚。方中黄芪补气固表,大枣补益脾胃,梗米补中益气,健脾和胃。可用于气虚而至手足麻木者的早餐。

方二:黄芪枣合汤

原料:黄芪15~30克、大枣10克、百合30克。

做法:将上述材料一起下锅炖,时间30~40分钟。

提示:连汤带料一起食用。这三味原料中黄芪性温热、有补气的功能,大枣是补血补气、健脾胃的佳品,百合能够滋阴养肺。三者结合,对气血两虚的病人大有好处,能够缓解乏力、怕冷症状,也能够滋润皮肤。

方三:参芪猴头炖鸡

原料:猴头菌100克,母鸡1只(约750克),黄芪、党参、大枣各10克,姜片、葱结、绍酒、清汤、淀粉各适量。

做法:将猴头菌洗净去蒂,发胀后将菌内残水挤压干净,以除苦味,再切成2毫米厚片待用。把母鸡去头脚,剁方块,放入炖盅内,加入姜片、葱结、绍酒、清汤,上放猴头菌片和浸软洗净的黄芪、党参、大枣,用文火慢慢炖,直至肉熟烂为止,调味即成。

提示:食肉喝汤。具有补气健脾养胃的疗效。

——白术

“性味”

苦、甘,温。归脾、胃经。

“主治”

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主治”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

“常用药膳方”

方一:白术猪肚子粥

原料:白术30克,槟榔10克,猪肚1只,生姜少许,粳米60克。

做法:将猪肚洗净,切成小块,同白术、槟榔、生姜煎煮,取汁去药渣。入粳米同煮成粥。猪肚捞出蘸麻油、酱油佐餐。

提示:早晚各服1次。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功效。

方二:八宝粥

原料:芡实、山药、茯苓、莲肉、薏苡仁、白扁豆、党参、白术各6克。

做法: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宜采用健脾清热化湿的药膳。

提示:趁热服用。本方具有补益脾胃,可以使人精力充沛。

7.补心养心主要中药介绍

补心最重要的就是要安神,医学中用以治疗神志不安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心悸、怔忡、失眠、烦躁、惊狂等病证。神志不安的病证主要与心、肝有密切关系。不同原因所致的心神不安,治法也不一样,传统的安神助眠保健方法以补益为主。

——朱砂

“性味”

甘微寒;有毒。

“功效”

清心镇惊,安神解毒。

“主治”

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

“常用药膳方”

方一:参砂蒸蛋

原料:苏条参、淮山药各30克,朱砂6克,鸡蛋1个。

做法:先将苏条参或潞党参、山药研成细末,与朱砂拌匀备用,每次用6克混合药末与鸡蛋在碗内搅均匀,蒸锅上蒸熟即成。

提示:每日晨起一碗蒸蛋,连服半月以上。补气养血,安神。适用于气血虚、心脾不足之心悸、失眠、食少纳呆等症。

方二:胆星瓜蒌汤

原料:胆南星12克,瓜萎30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枳实10克,郁金10克,制半夏10克,陈皮10克,茯苓6克,焦神曲6克,甘草6克,合欢皮15克,朱砂2克(冲)。

做法:水煎分2~3次服。

提示:每日1剂,10天为1个疗程。对治疗顽固性失眠,多梦,头晕目眩,心烦易怒,口苦而粘,纳差,胸闷,舌红,苔黄腻,脉弦细。

——莲子

“性味”

甘、涩,平。归脾、肾、心经。

“功效”

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主治”

脾虚久泻,遗精带下,心悸失眠的功效。

“常用药膳方”

方一:莲子桂圆汤

原料:莲子(去芯)、茯苓、芡实各8克,龙眼肉10克。

做法:文火炖煮50分钟,弃去药渣,至煮成黏稠状,再搅入红塘即可。

提示:冷却后饮汤。此为一日量,分两次饮服。这款药膳有补心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方二:核桃莲子粥

原料:粳米50克;莲子50克,核桃仁50克。

做法:将粳米与莲子洗净,去心;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煮粥。把核桃仁切细;在粥将熟时,放入核桃仁,继续用文火煮,粥熟即可。

提示:趁热服用,食用时可放适量白糖,此药粥有补肾固精、润肺止咳、养心安神的作用。

方三:枸杞莲子百合汤

原料:枸杞、莲子、百合。

做法以及服用方法:将适量枸杞、莲子、百合洗净,加冰糖煮沸,即可服用。

提示:补益肝肾、清心润肺。

8.补肝养肝主要中药介绍

“肝者,将军之官。”一说,源自《黄帝内经》。很明确的说明了肝在五脏中的地位。中医认为“气机”是气的升降出入,虽然与五脏,但主要还是取决于肝的生理功能。如果气机不畅则身体的各个脏腑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疾病,如消化不良等病症。

——灵芝

“性味”

甘,平。归心、肺、肝、肾经。

“功效”

对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循环系统有降压和加强心脏收缩力的作用,对呼吸系统有祛痰作用,此外,还有护肝、提高免疫功能,抗菌等作用。

“主治”

虚劳、咳嗽、气喘、失眠、消化不良,恶性肿瘤等。

常见的补肝药膳方有:

方一:黄芪灵芝猪肉汤

原料:猪瘦肉250克、黄芪30克、灵芝30克、红枣5个、细盐少许。

做法:将上述材料熬成汤即可服用。

提示:此汤有补肝益气、宁心安神的作用。

方二:红枣灵芝冻

原料:灵芝10克、红枣10枚、水500毫升、洋菜粉10克、冰糖适量。

做法:灵芝洗净加水,大火煮滚后转小火煎30分钟,过滤取药汁后加红枣续煮15分钟后加冰糖,加洋菜粉煮溶后放入容器中,再放进冰箱中让它凝成果冻状,即可食用。

提示:每天早晚各吃一次,灵芝有益气安神定惊之功,加上红枣的补中健脾效用,对于肝气的疏导,肝火的平缓有很大助益。

方三:灵芝瘦肉汤

原料:猪瘦肉250克,灵芝15克,红枣4个。

做法:将灵芝洗净,切碎;红枣(去核)洗净;猪瘦肉洗净,切块。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3小时,调味即可。

提示:随量饮用。健脾养肝,补虚安神。适用于慢性肝炎属脾虚血少者。

——三七

“性味”

性味、性温:味甘、微苦。

“功效”

有良好的止血功效、显著的造血功能;加强和改善冠脉微循环,扩张血管的作用,保护肝脏。

“主治”

崩漏、产后虚弱、自汗、盗汗。

常见的补肝药膳方有:

方一:三七花煮鹅肝汤

原料:三七花10克,鹅肝150克,绿菜心50克,姜葱汁30克,湿淀粉25克,高汤,油,精,椒粉,盐各适量。

做法:将鹅肝片成片,加精盐、椒粉、湿淀粉拌匀入味,绿菜心洗净备用。锅内加高汤烧沸,下姜葱汁、精盐、三七花、鹅肝片,沸后撇净浮沫,至鹅肝片断生时,下绿菜心、鸡精推匀,起锅盛入汤碗内,淋香油即可。

提示:食之可补肝平肝、清热明目、降压降脂。

方二:三七茶

原料:三七花。

做法:将三七花10克揉碎,用开水冲泡。

提示:代茶饮。清热、平肝、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