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行走坐卧皆养生
33222900000010

第10章 传统运动养生法概要

传统运动养生法按功法的状态分类分为动功(如八段锦、五禽戏等动态功法)、静功(如打坐、站桩等功法);按门派分类则分为道、佛、儒、医、武五大运动养生法。下面对道、佛、儒、医、武五大门派的运动养生法分别进行介绍。

一、道家运动养生法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道、佛、儒、医、武等诸家中,道教被公认为最擅长养生。道家提倡加强自身修炼以求长生。归纳起来,道家养生法最基础的养生修炼法,主要可分为以下四大类。

1.导引按摩类

这一类功法是以强身健体为目的的动功,包括导引术、按摩术、点穴术、叩齿法、鼓漱咽津法、鸣天鼓、干梳头、干洗脸、揉耳运目、仙鹤点水、擦脚心、兜外肾、自发动、周身拍打等等。多以动摇肢体为门径,气息相配合,组成系列功法。

2.吐纳行气类

这类功法是以调节呼吸为门径,达到精满、气足、神旺的延年益寿效果,并能发放内气,利他济人。这类方法包括采气、食气、闭气、炼气、布气(发气)、胎息、调息、六字诀等。大体可归为服食外气、吞咽元气、存思服气、调动内气四种。

3.内丹周天类

这是指以自身先天精气神为“药物”,在体内炼“丹”的系统锻炼方法。在道教修炼诸法中,内丹的理论最称精湛,方法最为周密成熟,堪称道教养生的代表精髓。内丹的流派分为南宗、北宗、中派、西派、东派、三丰派、青城派,锻炼的方法有十多种,但皆以性命二字为纲宗。

4.起居摄生类

道家养生之术,除内丹、行气、服饵、房中、导引等方法之外,还包括身心两方面的养生之道,涉及行走坐卧、生活起居、饮食、语言、情绪等方面的杂修之法。这就是起居摄生类锻炼法,可谓博大精深,网罗无遗。它包括四时调养法、情绪调摄法、饮食调养法、起居调养法。

二、佛家运动养生法

就佛家而言,虽不以长生不死为修习宗旨,但自古以来,享有天年的高僧却为数不少,可谓比比皆是。其锻炼方法,在客观上有养生、延年的作用。佛家运动养生法能为现代人所用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禅定

修习禅定能够祛病治病。禅定达到“止”的状态,能使人身心“轻安”,增强心的自主性,能自控情绪,陶冶性情。从锻炼方面而言,养生与禅定的共同点,主要在于修“止”,不同点主要在于修“观”。

2.结手印

身密为藏传密宗“三密”之一。其主要特征是“手印”,即手结印契。手印,简单说来就是双手所做的各种姿势。多数手印的含义,皆按固定的规则组成,一般以左手表示禅定,以右手表示“方便”(办事)。又以右手五指从小指至拇指依次表示菩萨道“十度”中的施、戒、忍、进、定五度,以左手小指至拇指依次表示智、力、愿、方便、慧五度。五指从小指至拇指,依次表示地、水、火、风、空“五大”。十指按十度、五大的关系组合、交叉、钩曲、伸直,配合而为多种多样的手印。密宗的手印数以千计,常见的有三百八十余种。每一种都有特别的涵义和作用。从养生的角度看,手印作为手势语言,表示一定含义,可以辅助真言,起到自我暗示的作用。手印配合五大的组合法则,符合中医经络、阴阳、五行相生克的原理,有助于气血的交流、开合、抗衡,从而产生辅助入定或调动内气的作用。

3.坐姿锻炼法

身密除了结手印、修气、脉轮、明点之外,还有各种坐式。坐式也如同手印似的种类繁多,功能齐全。站、坐、卧样样俱全。藏传密宗特别重视坐式,即跏趺坐。跏趺坐大体上又可分为全跏趺坐和半跏趺坐两种姿势。

全跏趺坐,俗称大盘坐、双盘、金盘。半跏趺坐俗称单盘、银盘。结构决定效果。锻炼全跏趺坐时,身体必须平直,脊柱不能弯曲,可使身体自然安稳地端正而坐。身正则气正,气正则心平。两耳听而不闻,轻闭口,微闭目,面带笑容,这样使全身筋骨舒展,健身效果好。

4.动功锻炼法

在动功锻炼法中,值得一提的是礼拜的方式,即反复性地做五体投地的全身运动,这种运动对慢性胃病有独特的疗效。

三、儒、医、武三家运动养生法

1.儒家运动养生法

儒家宣扬经世济国,崇尚孝道,所以在做种种入世事业的同时,也必须懂些医道和养生之道,“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寿,以养其身”(张仲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是一句儒家典语。相者治世,医者救人。治世救人,是儒家的人生追求。在养生方面,纵览儒家经典或文人笔记,各自所述之法虽多,综其大要,却基本可以从养气、饮食、男女、心性、居处以及其他杂法等方面加以归纳,而这些方法,基本上又都已被道教养生修炼法涵盖。自宋明以后,儒家很多人士都练习道教的内丹功,但他们多数都不像道教徒那样追求长生成仙,而仅仅是修心养性、修身养气而已。

2.医家运动养生法

中医与道教的修炼术关系至深。行医施药是道家为学炼养之士传播健康、积功德的重要方面。中医的运动养生方法,如导引、行气、跷摩等医疗方法,都被道教所采用和发展。中医的天人合一观、阴阳五行说及其对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说法,基本上都为道教所承袭发挥。道教养生修炼学,反过来又影响中医。唐代以后,气功、养生学主要由道教中人所发展,成果甚为辉煌。许多道教中人又身兼名医,可谓医道不分了。但医家多具严格的科学态度,他们采用道教的养生方法,主要是为了将其当作祛病健身的手段。

3.武家运动养生法

武术作为武家的主要养生修炼方法,至今仍是独树一帜。习武的人都讲究:“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内练精、气、神、力、功,外练手、眼、身、法、步”的拳谚,说明练功对于格斗取胜、武功修为的重要性。武功运动养生方法大致有内功修炼、技击桩训练、大力鹰爪功训练、硬气功训练以及疗伤、逼毒等。

(1)内功锻炼:主要通过炼养内丹周天,健体强身,增加内力,并修习功力。内家拳非常讲究内功、内劲和柔劲,常常以巧制拙,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这些光靠技术、技巧和战术是不够的,必须有深厚的功底。

(2)技击桩训练:主要效果是增加整体爆发力,发拳重,底盘稳,同时由于站技击桩多在夜深人静时,又可同时训练出敏锐的听觉和反应速度。

(3)大力鹰爪功训练:大力鹰爪功又名鹰爪千斤力,是伤元擒格招的专用武功。大力鹰爪功专练十指抓、捏、拧之劲,功成者,指可捏碎碗、杯、石子,为擒拿挫骨、点穴、闭脉的必修功法。它是一种内外双修功,既不属内家又非外家,而是介于两者之间。

综上所述,道教重长生,佛教重修性,儒家重养生,医家重治病,武术重技击,各有侧重,各有千秋,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运动养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