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习惯,其中有些习惯是好的,是对身体有益的,然而也有很多习惯是对身体有坏处的。那么,如何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习惯呢?首先,我们就带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健康误区”,相信这会对您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帮助!
起床后立即叠被子
身边误区:
早晨起床后,很多人都立即叠好被子,整理床铺,并一直以为这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习惯。然而,这也属于不科学之举。
专家分析:
人在睡眠时,皮肤会排出大量的水蒸气,导致被子不同程度地受潮;而且,人在睡眠时的呼吸和前身毛孔也会排出多种气体。据有关专家测定发现,人从呼吸道排出的化学物质就能达到149种,从汗液种蒸发的化学物质就达到151种。如果不让被子吸附的这些水分和化学物质散发出去,就马上把它叠起来,受潮和被化学物质污染的被子就会危害我们的健康。
专家支招:
比较科学的方法是,在起床后先不要马上叠被子,可以先将被子翻个面,等我们洗漱完毕,或吃完早饭后,再回来把被子叠起来。这样就能促进被子内残留的水蒸气、化学物质的散发。
此外,还应该经常洗、晒被褥,保持被褥的整洁卫生,利用太阳光的紫外线杀死病菌,达到消毒的效果。
专家解难:
问:在晒被子时,应该选择一天中的什么时间比较好?怎样才能让被子晒得更好?
答:晒被子的最好时间是在上午11点到下午2点半之间。被套颜色的深浅直接关系到晒被效果的好坏。一般来说,浅色被套的热吸收率要比深色被套差,所以在晒被时最好先准备一块大黑布覆盖在棉被上。因为黑色更易吸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也并非所有的被子都能拿到太阳下晒,合成纤维类棉絮就应避免在日光下曝晒;羽绒被与羊毛被也不能晒,因为太阳光的高温会使羽绒及羊毛内所含的油分起变化,产生腐臭味,还可能导致变质、变脆。
热水洗脚比凉水好
身边误区:
一直以来,人们都是习惯用热水洗脚,不用凉水,认为用热水洗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人体抵抗力。但是,凉水洗脚也并非不如热水。如果平时用凉水洗脚,持之以恒地进行耐寒锻炼,较之用热水洗脚更具积极意义。
专家分析:
中医认为,用凉水洗脚可以通经活络。中医经络学说指出,脚是三阴经之始,三阳经之终。经络之间互相联系,一旦脚部受凉,人就容易感冒。但是如果能经常用冷水洗脚,就能使脚部加强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及耐寒能力,从而达到预防感冒的作用。
专家支招:
不过,用凉水洗脚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开始可以先用温水洗,然后逐渐降低温度。当水温降低到18~20℃时,可以坚持锻炼一段时间,然后再继续缓慢地降低水温,直到4~6℃为止。
用凉水洗脚的时间不宜过长,开始时1~2分钟即可,然后逐渐延长到3~4分钟,并在洗脚的同时不断用手搓脚,按摩脚趾及脚掌心的涌泉穴,使局部有一种温暖的感觉。长期坚持下去,既能达到热水洗脚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效果,又能增将机体的抗病能力。
专家解难:
问:足疗对健康有哪些好处?
答:足疗是通过足部药浴加按摩达到治疗局部及全身疾病的传统中医疗法,具有鲜明的中医特色与优势。实施足疗须辨证施治,因人制宜,且在专家指导下进行配方,由专业按摩师做沐足及按摩。利用正确的方式进行足疗,可以防治多种疾病,如风湿病、头痛、感冒、慢性前列腺炎及妇科盆腔炎等全身性疾病;对下肢静脉曲张、腰腿痛、足跟痛、足癣、鸡眼等下肢疾病也有防治作用;另外还能对截瘫、脑外伤、中风、腰椎间盘突出症、肾病、糖尿病等大病、重病进行康复治疗。
温水泡茶比沸水好
很多人都以为,泡茶不宜用沸水,因为高温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C,尤其是富含维生素C丰富的绿茶,更不宜用沸开水冲泡,而应用70~80℃的温水冲泡茶叶。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专家分析:
科研人员曾对茶汤中的维生素C的稳定性做了专题研究,结果发现:溶解在纯水中的维生素C在100℃时10分钟就被破坏83%;但用沸水冲泡茶叶后,其中的维生素C并不会被大量破坏,因为茶汤中的维生素C是比较稳定的,其较为稳定的原因就在于茶汤中含有较多的多酚类物质,它们能与铁离子、铜离子等发生相互作用,抑制了其中维生素C的分解。高温虽然会破坏维生素C,但在茶汤和白水两种不同条件下,破坏程度是有明显差距的。而我们的误解,也正是出于忽视了这种差异的存在。
此外,用沸水冲泡茶叶还能使茶叶的香气快速散发出来,且能使茶叶中的水浸出物溶解得更多,如茶多酚等,让茶汤滋味更爽口。
专家支招:
科学的泡茶方法应是第一道茶汤用沸水冲泡,冲泡时间以5~10分钟为佳,此时的茶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价值也较高。
专家解难:
问:经常喝用保温杯泡的茶会影响健康吗?
答:茶叶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茶碱、芳香油和多种维生素,如果用保温杯泡茶,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恒温的水中,就像用温火煎煮一样,其中的维生素大量被破坏,芳香油挥发,单宁酸和茶碱也大量浸出,不仅降低了茶的营养价值,还会使茶汁无香味,茶味苦涩,有害物质增多。如果长期饮用这种茶,就会危害健康,导致消化、心血管、神经和造血系统的多种疾病发生。
便前洗手是多余
身边误区:
“饭前便后洗手”,这是人人皆知的卫生习惯,也是预防肠道病的重要措施。然而,现在很多人提倡便前也应洗手,许多人认为这是多余的,根本没必要。真是这样吗?
事实上,养成便前吸洗手的习惯,同样也是不可忽略的,它是一条防止性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专家分析:
近年来,性病逐渐增多,尖锐湿疣就是其中之一,多发生在外生殖器和肛门部位,其表面不平,形如鸡冠花,有恶臭。病原体是人乳瘤病毒,常由性接触传播。但有些患者并没有嫖娼或卖淫史,却也感染了尖锐湿疣,其原因可能就是手部沾染了人乳瘤病毒,继而又接触生殖器或肛门皮肤,发生感染。
人的双手是与外界接触最多的部位,被污染后的双手也就成了细菌、病毒的传播源。如果在手部被性病病毒污染的状况下进行大小便,就很可能将手上的性病病毒接种到外生殖器、肛门等易发部位上,诱发性病或类似性病的病变,不仅危害身体健康,还会给精神造成很大的创伤。
专家支招:
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养成便前洗手的习惯,像养成便后洗手同样重要,都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专家解难:
问:洗手是件很重要的事,那么用怎样的方式洗手才正确呢?
答:在洗手时,首先要用流动的水,这样能更好地保证手部的清洁,防止“二次污染”;将手指间向下,双手下垂,让水顺手指冲下,这样会让污垢随着水流冲走,不会弄到手臂上;洗手的时间最好控制在30秒钟以上,在这个时间底线以上才能达到很好的清洁效果;每次洗完手后,要用清洁的干毛巾或纸巾擦干,最好不要烘干,因为表面水的快速挥发会导致皮肤部分失水,造成手部发干、粗糙。
多晒太阳有好处
身边误区:
经常晒太阳,可以杀灭细菌,让人保持健康。冬季多晒太阳,对健康是有益的。然而许多人据此就认为太阳晒得越多越好,就是走入了一个误区。
专家分析:
美国健康研究中心组织了14名科学家,审查关于阳光与紫外线对皮肤的影响的科学证据。他们的结论是:无论在海滨、阳光浴室,还是在滑雪的山坡上,过多晒太阳都是有害的。
世界卫生组织也警告人们不要过多晒太阳,因为这对人的皮肤、眼和免疫系统都会造成严重后果。强烈的光照是许多慢性皮肤病的致病原因,其中包括各种皮肤癌。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医学研究所的专家经多年研究也发现,核心白内障这种疾病也是因为紫外线过量辐射导致的。此前医学界一直认为白内障是由于人体衰老而产生的,不可避免。但新的研究表明,紫外线导致的眼球晶状体损伤多数发生在30岁以前。也就是说,年轻时过多暴露在阳光下的人,年老后患白内障的几率要更高。
专家支招:
要防止皮肤早衰或白内障,应适当减少在阳光下暴晒的时间,尤其要避免上午10时到下午3时这段时间。如果您实在无法避开这段时间外出,那么必须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比如穿长袖的衣服,暴露部位涂抹防晒霜,或佩戴遮阳镜等,减少阳光对身体的损害。
专家解难:
问:冬季晒太阳都有哪些好处?
答:冬天人们都喜欢晒太阳,不仅温暖,且阳光中的红外线、紫外线还有益身体健康。红外线会使人体受到照射的部位温度升高,血流速度加快,皮肤和组织的营养状况得到改善;同时还能调整睡眠节律,提升食欲,促进细胞增生。而紫外线能有效地杀灭细菌和病毒,增强免疫能力,还能促进机体对钙、磷的吸收利用,有助于骨骼的生长发育,预防佝偻病。不过,过强的紫外线也会削弱机体的抗病能力,导致皮肤癌。所以冬日晒太阳最好选择有阳光而无风的上午,在室外背对阳光而坐,晒的时间不宜过久。
饮水机内的水是清洁卫生的
身边误区:
饮水机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相当普及,人们都以为喝饮水机内的水能保证安全。然而,在使用饮水机时,也忽略了一个更严重的卫生隐患,那就是家庭桶装饮水机的二次污染。
专家分析:
据有关环境卫生监测部门检测显示,桶装饮水机如果三个月不清洗,就会滋生大量的红虫,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一般来说,饮水机内的水第一天的菌落指数几乎为零,但10天以后,指数就可能上升近万,主要原因就在于桶装饮水机的内胆里还剩有1升的水。长期以来,人们都只换了上面的饮水桶,而忽视了清理内胆的水,时间长了,内胆就成了细菌滋生的温床。人们在喝水时,这些细菌就会随着水进入人体,引起消化、泌尿系统等50多种疾病。
专家支招:
我们一直以为很健康卫生的饮水机,如果不经常清洗,就会变成健康杀手。建议朋友们,一般2~3个月就应清洗饮水机一次,尤其饮用水质不够好的用户更应经常清洗。
专家解难:
问:冰镇水是不是卫生无菌的?
答:我们都知道喝生水拉肚子,然而对于冰镇水,许多人认为冰镇是一种很好的消毒方法,所以认为冰镇水喝起来很健康卫生。其实,在0~4℃的冰镇环境中,细菌照样滋生,根本无法保证水的卫生健康。从医学角度来看,夏天人体胃酸分泌较少,大量饮用冰镇水、冰镇啤酒等还会进一步稀释胃酸,造成肠道紊乱,由此带来许多疾病。所以说,冰镇水也并非安全无菌,还是应该喝煮沸的水比较安全。
勒紧腰带益健康
身边误区:
经常看到有些人,为了追求美喜欢将腰带勒得紧紧的。的确,这样身材看起来是美了,但同时却也伤害了身体的健康。
专家分析:
在我们身体的腹腔内有许多器官,它们时刻都在“运动”。如果将它们紧紧地捆绑起来,势必会影响它们的正常运转功能。比如胃肠,它的功能主要是通过蠕动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和排泄。如果腰带勒得过紧,就像将它们捆起来一样,影响了血液循环,抑制了消化腺的分泌,引起胃肠道狭窄,妨碍胃肠道的正常运动。久而久之,就会产生消化不良、食欲不振、便秘等病症。
不仅如此,腰带勒得过紧,既会将肠子挤到上腹部而压迫到胃、肝胆、胰,还会使肾、膀胱、子宫等器官受到压迫,以致体内各脏器血液流通都受到阻碍,导致整个腹腔的功能受到影响。
另外,人的肛门周围有丰富的血管和几组重要的静脉,称为痔静脉。由于这一部位的结缔组织比较疏松,当各种原因引起腹部压力过大时,痔静脉内的血液回流就要受到阻碍,此时痔静脉就会迂曲成团,形成痔疮。
专家支招:
勒紧腰带的做法实在是有多种弊端,故而我们应该走出这个误区,不要让腰带勒得过紧,从而保证血液的上下畅通及体内各器官的正常运行。
专家解难:
问:腰带过紧影响午睡吗?
答:一般来说,午睡时都是刚刚吃过饭,正是胃肠道消化食物最繁忙的时候。为完成食物的消化,胃肠道除了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外,还要不停地蠕动。如果饭后马上午睡,而且腰带较紧,就会影响胃肠道血液循环和消化液的分泌,妨碍胃肠道蠕动,影响消化过程的进行,对消化功能产生不良影响。
挖鼻孔能让鼻孔更清洁
身边误区:
鼻孔是人呼吸新鲜空气的门户,也是嗅觉器官的接收器。不少人认为,挖鼻孔可以让鼻孔变得清洁,呼吸更通畅,所以就养生了挖鼻孔的习惯。
事实上,这个习惯太坏了,它严重地影响着我们的健康。
专家分析:
鼻孔里长着许多鼻毛,能将我们每天吸入空气中的灰尘、颗粒、细菌等不洁物质阻挡住,起到清洁吸入空气、保护呼吸道的功能。如果经常用手指挖鼻孔,坚硬的指甲不仅会损伤鼻孔里的皮肤,弄不好还会损伤鼻粘膜和鼻毛,让细菌乘虚而入,引起鼻腔发炎或毛囊根部感染。就算没有发生感染,但损伤皮肤也会形成一层痂,让人感到极不舒服,于是更想用手指将它挖掉。这样挖了又长,长了又挖,长期不愈。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人的面部有一个“危险三角区”,鼻子就在这个三角区的中央,血液循环让鼻子与颅内相通。一旦鼻腔感染,细菌就可能进入大脑,引发颅内感染,导致脑膜炎或败血症,甚至危及生命。
有些人认为,挖鼻孔时只要注意些,不挖伤就没关系。其实并非如此。有时即使自己感到没有挖伤、挖痛,但也常会给鼻腔造成轻微的擦伤,这样就降低了鼻腔的防御功能,给细菌侵入制造了机会,增加了感染的几率。
专家支招:
那是不是说,鼻孔内积满了脏物也不能挖出来呢?并非如此。鼻腔内生了“鼻疙渣”就应该将它挖出来,否则会影响呼吸,而且也不卫生。不过,在挖的时候切忌硬抠,可用棉球或干净的手帕蘸温水湿润一下,放入鼻腔内软化鼻腔内的脏物,然后再挖出来。如果因不舒服想挖鼻孔时,一定要忍耐和克制,可适当向鼻腔内涂些药膏以缓解不舒服的症状。
专家解难:
问:洗鼻可以清洁鼻腔,那么怎样洗才科学呢?
答:经常洗鼻,可及时清除鼻腔内干痂,使鼻腔更好地发挥过滤、清洁功能。洗鼻的具体方法是:用掌心盛温水或温盐水,低头由鼻将其轻轻吸入,再经鼻擤出,反复几次;也可将温生理盐水瓶吊高,连接输液器管,管口伸进鼻腔2~3厘米,边冲洗边擤出。每天早晨洗鼻几次,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增强鼻对天气变化的适应能力,预防呼吸道疾患。
开日光灯看电视保护视力
身边误区:
许多人在看电视时,习惯开着日光灯,以为这样可以让室内光线柔和,能保护视力。但事实上,开着日光灯看电视不仅不会保护视力,还会损伤视力。
专家分析:
在人的眼睛里,有锥状和杆状两种视细胞。锥状细胞专门负责白天或明亮光线下看东西;杆状细胞则负责在夜晚或光线较弱的情况下看东西。杆状细胞内含有感光物质视紫红质,由维生素A与一种蛋白合成。如果感光后维生素A被破坏,又不能得到补充,视紫红质就会减少,结果在弱光下人的视力就会降低,导致眼睛视物不清,甚至会导致夜盲症。所以为防止视紫红质的减少,电视时就不宜开日光灯等照明灯,而适合用光线较弱的红色灯,补充眼睛内的感光物质视紫红质。
此外,日光灯还说一种干扰源,它产生的电磁波对电视有一定的干扰作用,有时甚至会使电视画面出现缓慢滚动的水平干扰光带,也可能导致电视“嗡嗡”的声响。再加上日光灯光线亮,这就会使电视图像与室内光线反差小,让电视画面显得模糊不清。在这种环境下看电视,眼睛肯定容易疲劳。尤其是老年人,看电视时间久了,会感到视物不清,甚至头晕脑胀。
专家支招:
经常开着日光灯看电视不仅不能保护视力,还会导致视力减弱。正确的方法是应该将日光灯换成光线弱的红色灯,或者小瓦数的白炽灯,它们具有柔和的光线。在这种光线下收看电视,才有利于保护视力。
专家解难:
问:卧床看书有哪些弊端?
答:首先,卧床看书对眼睛肯定是不利的。其次,床是睡觉休息的地方,躺在床上,人体承受地球引起的面积就会增大,从而缓冲了人体的生理节奏。而卧床看书,就会使大脑不断释放信号,强行改变人体已放慢的生理节奏。久而久之,就会使人体生理节奏失去平衡,导致神经衰弱和心血管等疾病。
蚊香驱蚊不会有害
身边误区:
每到夏天,许多家庭都习惯用蚊香驱蚊,以便自己能睡个安稳好觉。而且许多蚊香上都标有“无毒蚊香”、“对人体无害”等字样,所以人们便以为这些能驱蚊的蚊香对人体是健康安全的。但是,既然蚊香能杀死蚊虫,你还能相信蚊香真的是无毒或对人体无害的吗?
专家分析:
蚊香有许多种类,其主要成分是杀虫剂,通常是除虫菊酯类,毒性较小。而一些低劣的蚊香常以各种农药为原料,毒性颇大,使用后会给人体带来很多危害。就算是使用毒性较小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制成的蚊香,对人体也是有一定危害的,长期使用会危害健康。
蚊香燃烧后,有90%以上会化为微粒弥散悬浮在空气中。这些直径细小的微粒可通过毛细支气管进入人体的肺部,深入沉积于肺泡,从而引起呼吸道慢性炎症,并使肺泡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影响肺部的换气功能。而且这些细小微粒还会对心血管产生致命性的危害,引起动脉硬化和冠心病,诱发或加重心脏病。另外,蚊香燃烧后各种有毒成分还会形成蒸汽,释放到空气中。这些蒸汽中所含的苯、镉、铅、铬等物质对人体的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都会产生明显的毒性。
还有些添加了人造香味剂的蚊香,燃烧后香味扑鼻,闻起来很好。但长期吸入也会毒害人的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导致疾病。
专家支招:
用蚊香驱蚊的方法并非安全无患,夏季驱蚊最好不用蚊香,而用其他无毒无害的驱蚊器具,如蚊帐、纱门等。如果一定要使用蚊香,也应尽量选用优质和毒性低的名牌蚊香,并在点燃后尽量使其烟雾散放在人的呼吸范围之外,从而减少烟雾吸入。
专家解难:
问:有没有安全天然的驱蚊方法可以使用?
答:夏季驱蚊时,尽量少用蚊香,而选择天然的驱蚊方法。如休息时用蚊帐或纱窗将蚊子隔绝在外;或者在卧室内放置几盒揭盖的清凉油和风油精,或摆放一两盆盛开的夜来香、茉莉花、米兰、薄荷或玫瑰等,蚊子会不堪忍受它们的气味而躲避;另外,生吃大蒜或口服维生素B,也能通过人体生理代谢后从汗液排出体外产生蚊子不敢接近的气味,驱逐蚊虫。
药物牙膏既能刷牙又能治病
身边误区:
目前,市场上的牙膏种类越来越多,含氟类的、消炎类的、除臭类的、脱敏类的,等等,目的都是为了防治牙病,保护牙齿。不过,过分迷信药物牙膏并非就能护理牙齿。长时间使用药物牙膏,不仅不能护齿,反而还会对牙齿产生副作用。
专家分析:
药物牙膏的种类繁多,其作用也是根据加入不同药理作用的药物而使牙膏具有一定的去污防病和治疗功用。患了牙病,也要根据不同的病情选用不同功效的药物牙膏。
药物牙膏既然含有药物,就与其他药物一样,用久了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一般来说,一种药物牙膏使用期限不宜超过半年,然后就要更换另一种药物牙膏,或两种药物牙膏交替使用。要知道,在口腔这个“细菌库”内,寄生着许多细菌,除少部分是致病菌外,大部分都是对人体无害的非致病菌。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共同维持着口腔的生态平衡。如果我们长期使用一种药物牙膏,就会在致病菌被杀灭的同时,大量非致病菌也受到抑制,打乱两者之间的平衡,给牙病的治疗带来困难,甚至会引发新的口腔疾病。
此外,就算药物牙膏具有治疗牙病的功效,但它也并非灵丹妙药,不能治疗所有的口腔疾病。比如牙周炎,只有采取综合的治疗才能治愈,单纯地依赖药物牙膏是难以治愈的。因此,我们单纯地认为药物牙膏既能刷牙又能治病的想法,是缺乏科学依据的。
专家支招:
其实,不论选用哪种牙膏,最基本、最重要的功能是洁齿,而非治疗口腔疾病。一般人应选用普通牙膏,因为普通牙膏内含有冰片、丁香油、薄荷油、留兰香等,能维持口腔卫生即可。
专家解难:
问:既然每天都刷牙,是不是就不需要洗牙了?
答:这个问题几乎很多人都会给出肯定的答案,认为每天刷牙牙齿已经很干净了,根本没有必要去洗牙。但事实上,牙齿虽然每天刷,由于刷的方法不当,或者次数不够等原因,牙齿表面的菌斑、烟渍等逐渐形成牙石。而牙石又会藏匿细菌,损伤牙龈、牙周等。刷牙是刷不掉牙石的,所以每年还是应该到正规牙科去洗牙,保护牙齿健康。
盐水漱口更卫生
身边误区:
据考证,《礼记》中曾有“鸡初鸣,咸盥漱”的记载,说明在春秋时期人们就已经每天早上用盐水漱口了。这种护齿方法在文学巨著《红楼梦》中也有描述。可见盐水漱口擦牙在古代还是个比较普遍的护齿方法。
那么盐水漱口是否真的健康卫生呢?不错,口腔医学研究表明,用盐水漱口对暂时减少口腔细菌的数量是有效的。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盐水漱口的诸多弊端。
专家分析:
首先,用盐水漱口后20分钟,口腔内的细菌数量就开始恢复。1小时后,细菌数量便恢复到漱口前的水平。相比之下,用清水漱口10分钟后细菌就开始恢复,但恢复到初始水平却需要85分钟。这也就是说:盐水将口腔中细菌斩尽杀绝的同时,也将起防御危害作用的口腔黏膜破坏掉了,这就为细菌的迅速恢复创造了条件。
其次,如果长期用盐水漱口,牙齿表面还容易沉积色素和污垢,进而引发或加重牙龈炎或牙周炎。而且漱口时身体增加了对盐的摄入,还会提高患高血压和心脏病的概率,与胃癌与口腔癌的发生也有着一定的关系。无疑,用盐水漱口增加了对身体的危害。
专家支招:
盐水漱口并非像我们认为的那样健康卫生。正确的方法是用接近体温的温开水漱口,既不会破坏口腔内的生态平衡,又不会对牙齿产生不良刺激,达到清洁口腔的目的。
专家解难:
问:茶水漱口有哪些好处?
答:茶水中含有茶多酚,能对抗烟碱毒素,中和酒精,还能除臭去腥。清晨用茶叶水漱口,或吃鱼腥之后用茶水漱口,能有效除掉口中的异味。此外,茶叶中还含有氟化物,而氟元素能在一定程度上又能预防龋齿和牙周病的发生。
打呵欠就是精神不振
身边误区:
许多人都认为,打呵欠是不雅之举,而且让人觉得是精神不振的表现。其实,打呵欠与打嗝、打喷嚏一样,都是人体的一种自然生理反应。不仅不能“硬忍”,还应该放开地打,以利于健康。
专家分析:
医学上认为,呵欠是神经疲劳的反应信号,表明兴奋即将或已达到阀值,应转向抑制和休息,否则人就会心神恍惚,事倍功半,久而久之甚至会患上神经衰弱诸症,严重影响健康。打呵欠就像运动一样,需要深呼吸,增加肺活量和(神经)生理活动的供氧量,排出体内的废气,加速新陈代谢,这是许多人都懂了解的西医学解释。其实,从中国传统气功及养生学角度来看,打呵欠是典型的气功方法:自然松静(打呵欠大多都是无意识的,但有气功素养的人能以意念人为地引导自己的呵欠,恢复疲劳),气沉丹田,呼吸匀细深长。当我们张口打呵欠时,胸腔和头顶都有紧迫感。而闭口后,顿时感到一阵轻松。这就是气机的调节功能。
同时,当你感到疲倦、犯困时,说明你的大脑功能正在减弱。此时你如何用脑思考也难以集中注意力,且很容易出现错误。这就是由于大脑缺氧所致,需要给脑细胞输送大量的氧气。这时,连续打几个呵欠是非常见效的。
专家支招:
当然,当着旁人的面打呵欠还是有些难为情的。如果在工作时犯困了,你可以适当离开座位,到走廊或楼下尽情地打几个呵欠,相信睡意很快会飞到九霄云外去的。
专家解难:
问:伸懒腰是不是懒散拖沓的表现啊?
答:并非如此。从健康角度来说,伸懒腰会引起全身大部分肌肉的收缩,在持续几秒的伸懒腰动作中,很多淤积的血液被赶回心脏,增加了血液循环量,改善了血液循环。另外,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动作,还可增加肌肉本身的血液流动,带走了肌肉内的代谢废物,从而消除疲劳。所以说,伸懒腰并非懒散拖沓的表现,对经常坐着工作的人来说,尤其重要。
电热毯人人皆宜
身边误区:
一到冬天,很多人认为睡电热毯又舒服又暖和,能免受凉被之苦。尤其是老人和儿童,更以为睡电热毯可以温暖健康。
电热毯确实使用方便,而且升温较快,温度可调。然而即使电热毯有很多好处,却也并非人人皆宜。
专家分析:
首先,呼吸道疾病患者就不宜用电热毯。比如患有气管炎、支气管炎、肺气肿和哮喘病者,若使用电热毯,更易引起咽干喉痛、声音嘶哑、咳嗽不止等,从而加剧病情。
其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不宜用电热毯。患有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和脑血栓等疾病的人,使用电热毯时,由于电热毯是机械性升温,会破坏人体的平衡机制,导致血压升高,易使心肌梗死和脑溢血发作。
出血性疾病患者也不适合用电热毯,因为电热毯会促进血液循环加快,血管扩张,从而加剧出血。所以胃出血、肺结核咯血、溃疡出血与脑溢血患者都不能使用。
有炎症及过敏性体质者,如患有口腔炎、慢性咽炎、喉炎、口腔溃疡及皮肤瘙痒、皮疹等疾病等人,也不宜使用电热毯,否则也会加重病情。
新生儿、婴幼儿这一群体因为体温调节能力差,使用电热毯易产生较高温度,使用后还会因失水而导致脱水热等症,严重者可危及生命。同时,新生儿、婴幼儿组织器官较脆弱,使用电热毯所产生的电磁波还会阻碍其生长发育,故也不宜使用。
此外,孕妇也不宜用电热毯,因为电热毯通电后会产生电磁场,可通过孕妇直接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严重者甚至会导致流产或胎儿畸形。
专家支招:
看来,使用电热毯也要讲究点科学的,不能拿过来就用,只有科学使用,才能让其为我们的健康服务。
专家解难:
问:使用电热毯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使用电热毯要讲究一些科学方法:一是通电时间不能过长,最好睡前通电加热,上床睡觉时就关掉电源,切不可通宵使用;二是电热毯不能与身体直接接触,而应在上面铺一层毛毯或床单;三是经常使用电热毯者要多喝水,且过敏者不能使用。
卫生纸越白越好
身边误区:
一般来说,生活用纸有木浆纸、纸边纸和草浆纸三种。很多人在选择家庭用卫生纸时,都以为卫生纸越白质量越好,也越卫生,所以都选择颜色洁白的木浆纸。但事实上,这种认识是错误的。
专家分析:
纸的洁白程度与卫生程度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有些生产厂家为了使用劣质回收纸等原料加工生活用纸,违规增加荧光剂,以提高纸的洁白程度。殊不知,荧光剂是一种有害物质,长期与皮肤接触,就会影响皮肤健康,甚至会致癌、致畸。
专家支招:
卫生纸并非越白就越卫生。作为消费者,首要选择的是由纯木浆制造木浆纸,而纯木浆本身带有浅浅的蛋黄色。
总的来说,市场上的卫生纸是鱼龙混杂,好的产品全部使用纯木浆,许多差的产品是由废弃垃圾纸做的,尤其是地摊上许多假冒伪劣产品。所以购买卫生纸一般要选择信誉较好的企业和产品,这些企业的生产设备先进,管理严格,使用原材料质量也比较好,产品质量稳定,使用时能保证卫生、舒适,起码微生物指标不会超标。
专家解难:
问:卫生纸能代替餐巾纸用吗?用卫生纸擦嘴卫生吗?
答:卫生纸不能代替餐巾纸用,长期使用会存在较大的卫生安全隐患。餐巾纸只能使用木材、草类、竹子等原生纤维做原料,不得用任何回收纸、纸张印刷品、纸制品及其他回收纤维状物质做原料;而卫生纸一般采用废旧书籍、报纸等打浆制成。经常用卫生纸当餐巾纸用,各种细菌、重金属和不明化学物质都有可能侵入人体,用这样的纸擦嘴,自然是有严重的安全隐患了。
居室养花多多益善
身边误区:
近年,一些传媒报道:绿色植物能吸收居室内的有害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使室内空气清新洁净。因此,居室养花种草应多多益善。其实,这只是一味追求时尚的宣传报道,根本不存在科学依据。居室养花种草确实有好处,但也要适可而止,且在品种上精心选择,否则可能会弄巧成拙。
专家分析:
我们知道:绿色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当光照不足时,绿色植物主要表现为呼吸作用而非光合作用。植物在进行呼吸作用时,吸入的是氧气,放出的是二氧化碳。如果居室内植物太多,就会增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尤其是夜间,植物光合作用完全抑制,呼吸作用相对旺盛,加上空气不流通,居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较高,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危害人体健康。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的所一项研究也指出:有52种植物中含有促癌物质。这些植物有常见的如洒金榕、凤仙花、铁海棠、红背桂、假连翘和麒麟冠等美丽的花卉和观赏植物。对于促癌物质,研究人员认为:促癌物质本身并不会直接导致细胞癌变,但却能促进致癌物质或致癌病毒诱发细胞癌变;也就是说,促癌物质只是“帮凶”。但这个“帮凶”在诱发鼻咽癌中得到了证实,在诱发食道癌变中也得到了进一步验证。然而,细胞癌变有非常复杂的原因,并非说有促癌物质存在就一定会“致癌”。所以我们对此也不需谈花色变、惶恐不安。对待这些含有促癌物质的花卉植物,就像我们对待夹竹桃等植物那样,不要种在居室内,不要与它们密切接触,就不会有大碍了。
一些花卉如一品红、五色梅等,会散发出一些不利健康的气味。人经常接触这些花卉,也会危害健康。即使是一些对人有治病作用的香花,同健康人朝夕相处、密切接触,也有碍健康。
还有一些植物香味过浓,如夜来香等。人们如果长时间处于这种强烈气味的包围中,难免会对健康产出不利影响;即使是水仙、玫瑰之类著名的香花,也只是初觉芳香可人而已,时间久了,尤其是睡眠时呼吸这些气息,也会令人难以忍受。
专家支招:
居室养花也是不可过多。一般来说,每间15平方米的房间,存放三四盆花即可。最好是将养花与养生结合起来,比如在室内放置一盆吊兰或常青藤,可大大减少空气中甲醛的浓度;或者养一盆天竺花,它的香味可以使人镇静,消除疲劳,促进睡眠。身体虚弱的病人可以养几株枸杞,春天开出淡黄色的小花,夏天果实成串,非常悦目;它的果实还可入药,能滋补肝肾,强壮身体。
专家解难:
问:卫生间养什么花比较好?
答:耐阴、喜湿的盆栽类最适合布置在卫生间里。在洗面台上,可以适当放些小型观叶蕨类或冷水花等;鸡冠花和含烟草可以帮助吸收陶瓷的釉面释放的有害物质;而绿萝、月季和君子兰等植物擅长改善卫生间的空气质量。
冷天不宜开门窗
身边误区:
每逢寒冷天气,气温较低,人们为了保持室内的温度,往往都将门窗紧闭,甚至将狭窄的缝隙也封闭起来,让室内一丝风都不透。这样虽然达到了保暖的目的,但是却也给健康带来了隐患。
专家分析:
人只所以能生存,关键就在于吐故纳新。人的整个生命过程,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呼吸,吸入新鲜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果因为天冷就将门窗紧闭,室内的空气就如同一潭死水,氧气不断减少,有害气体不断增多,诸如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氧等,都弥漫在室内。人如果长期待在这样的环境中,由于氧气稀薄,就会引起大脑机能障碍,出现头晕、心慌、烦躁等症状。
同时,长时间关闭门窗,空气不流通,细菌也会在这种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大量繁殖。据试验,长时间关闭的居室,细菌密度每立方米高达1900个,比正常通风的房间多3~4倍。这些细菌会随着人的呼吸进入体内,诱发疾病。
专家支招:
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应该打开门窗通通风,换换气。这样,只需半小时即可净化室内空气,排出有害气体,增加新鲜氧气,降低细菌密度。
专家解难:
问:用电脑工作时,是不是应该经常打开门窗?
答:研究指出,在密闭室内整日用电脑工作,或玩电动玩具,就可能会中到计算机硬件受热散发出的溴化二苯醚毒气。这是因为,包括计算机、电视等电器为防止过热,都会添入一些防止电器过热烧坏的保护剂,而此保护剂会散发溴化二苯醚的气体。所以,经常使用电脑和玩电动玩具的人,还是非常有必要经常打开门窗换换新鲜空气的。
如厕时间可读报
身边误区:
有些人在上厕所时喜欢带上一份报纸或一本书,边排便边读书或看报,久而久之就成一种习惯,每次排便都久蹲不起。还有甚者,干脆就在装修时,在卫生间安置书架或报架,开辟“第二战场”。这种惜时如金其实这对健康是很有害的。
专家分析:
厕所也是家庭中的一个污染源,空气质量很差,异臭污染尤为突出。臭味对人的大脑皮层是一种恶性刺激,恶臭可使人感到不快和烦躁不安。经常受到恶臭刺激,能使人记忆力减退,甚至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疲劳、恶心等。有些恶臭物质毒性很强,如硫化氢可使人中毒。此外,厕所空气中的细菌含量比一般环境高3倍~5倍,其中含有多种致病菌。久蹲厕所,势必更多吸入含菌、含异臭化学物质(如硫化物及氨等),易造成健康危害。
久蹲厕所易使肛门韧带功能减退,引起排泄功能紊乱,还易患习惯性脱肛。此外,由于蹲姿处于不平衡状态,局部神经受到压迫,易引起耳鸣、头晕、眼睛冒金星等。
专机支招:
久蹲厕所读书看报的不良习惯还是应该改掉的。要看书学习,也最好选择恰当时间和地点;如厕毕竟不是最佳学习时间,厕所也毕竟不是最佳地点。
专家解难:
问:蹲厕所时吸烟是不是能驱除臭味?
答:并非如此,而且不仅不能驱除臭味,还会影响健康。当粪便的臭味与香烟冒出的有害气体结合后,就会产生更多对人体危害更大的有害气体,且在吸烟的同时,也吸入了更多的有害气体。因此,蹲厕所时还是不要吸烟为好。
夏季室内可浇水降温
身边误区:
在盛夏季节,有时室内温度高达35℃以上,热不可挡。许多人为了解暑,就在室内地面上浇水,想以此来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同时还能提高室内空气的清洁度。而事实上,这种方法的降温效果并不理想。
专家分析:
一般来说,水汽的蒸发会带走一些热量,从而起到降低室温的作用。但是,室内水汽的散发,主要依赖于空气的流通,而在室外温度高、风力小的情况下,室内空气流通较为困难,常常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此时,如果再在室内地面浇水,水汽就难以向外散发而滞留在空气当中,使室内湿度不断增加。室内本来温度就高,再加上湿度大,更会让人感到比其他时候愈加闷热难耐。
与此同时,由于温度高,水分蒸发快,室内的细菌和尘埃还会随水汽进入空气中,造成室内空气比浇水前更混浊。
专家支招:
夏季在室内浇水降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还是应该用其他方法降温,比如开空调,或者开风扇等。
专家解难:
问:夏季降温,能不能久开风扇和空调?
答:不能。因为在温度较高的天气里,人体皮肤表面温度也较高,表皮血管处于舒张状态。如果用风扇或空调直吹时间过长,就容易使局部血液受阻,致使肌肉酸痛,甚至还会引起感冒等病症。
衣服泡得久些容易洗净
身边误区:
我们都知道,衣服适当放在水中泡一下更容易清洗。于是有人以此推断:衣服泡得时间越久,就越容易洗净。事实并非如此。
专家分析:
洗衣服前,将衣服在水中浸泡片刻,是为了让纤维中的污垢与纤维结合得松些,或渗透到水中,这样容易洗干净,但这种情况只有在浸泡一刻钟左右时能产生,如果浸泡得时间过长,水中的污垢就又被纤维吸收了,反而让衣服更难洗净。
专家支招:
在洗衣服或其他织物时,只能够将其放入水中适当浸泡,不可时间过久,否则就会事倍功半。
专家解难:
问:新买来的衣服应该很干净吧?是不是买回来就可以穿?
答:并非如此。新衣服的加工、运输、储存及销售过程中,会沾染许多细菌。而最大的问题还是新衣服所用的材料、颜料及加工中使用的化学物质。这样的衣服拿来直接穿,尤其是贴身衣物与皮肤直接接触,就会损害健康。所以新衣服买回来穿前,还是应该先用清水漂洗几遍,然后放在干燥、通风处充分晾一下再穿,这样才比较安全。
洗内衣也能用洗衣粉
身边误区:
很多人在洗内衣时,都会习惯性地选择洗衣粉。其实这是不科学的。
专家分析:
清洁贴身衣物,洗衣粉的刺激性太强,会间接刺激皮肤,最好选择皂粉。皂粉是一种粉化肥皂的洗涤产品,去污原理与肥皂相同,物理、纯天然、低刺激。同时,它还能保留肥皂良好的去污能力。而且,皂粉中还添加了天然去污活性成分,能保护织物,洗后的衣物无需再使用柔顺剂就能柔软蓬松,防止洗涤后的织物硬化、带静电等问题。不仅效果比洗衣粉好,也更安全卫生。
此外,皂粉洗涤产生的泡沫小,用洗衣机洗时,更容易漂洗干净,避免残留物质刺激皮肤。
专家支招:
当然,日常使用洗涤剂时,还应根据衣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洗涤用品。一般来说,天然皂粉更适合洗贴身衣物和婴儿的衣裤、尿布等,而洗衣粉更适合洗牛仔裤、厚重的外套或窗帘等。
专家解难:
问:洗衣服时,是不是用的洗衣粉越多,衣服洗得越干净?
答:并非如此。洗衣粉的去污能力与使用量是不成正比的。据实验测定,洗衣粉每千克水加入5克最为合适,再多加入,也不会提高其去污能力。因此,使用洗衣粉洗衣服时,用量应适可而止。
盛夏晚上大树下乘凉
身边误区:
盛夏的夜晚,许多人都选择在树下乘凉或睡觉,这是不可取的。
专家分析:
据测定,白天树下比空旷的地面温度低3.3℃,因为树冠能反射和吸收一部分热量,树叶通过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和放出氧气。所以白天在树木成荫的地方乘凉,会感到格外凉快舒适。而到了晚上,情况就发生改变了,树下往往比其他空旷的地方更热。这是因为,太阳落下后,树下地面散热就会受到树冠的阻碍,散热速度要比空旷的地方慢许多;同时晚上树叶停止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相对增强,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所以晚上的时候,树下的温度较高,空气质量也较差,而且还容易受到蚊虫叮咬。
专家支招:
热天的晚上要在外边乘凉,最好选择空旷的地方,不要选在树下。当然,更不能在树下睡觉了。
专家解难:
问:夏天能不能赤身睡在凉席上啊?
答:不能。如果赤身睡在凉席上,身体上的汗水就会直接滴在凉席上,汗水中所含的盐分和有机物质也会积存在凉席缝隙中,使凉席滋生细菌和真菌,导致人背部生疥疮。而且,赤身睡在凉席上,后半夜气温下降,寒邪侵袭,次日也容易腰背疼痛,甚至感冒。
隔夜龙头水可以直接用
身边误区:
很多人恐怕都有这样的习惯:清晨起来后,一打开水龙头就接水刷牙、洗脸或做饭。更有甚者在夏天早晨起床后就直接饮用水龙头里的自来水。实际上,这种做法既不卫生,又不科学的。
专家分析:
研究发现,隔夜水龙头里窝藏着一种细菌叫做军团菌。人如果不慎感染了这种嗜肺的军团菌,就会患上一种酷似肺炎症状的“怪病”。以前医生们常将其当作肺炎进行治疗,但治疗起来根本没有效果。感染了这种细菌,患者常感到胸痛、嗜睡、烦躁、抑郁、神志不清,或者出现定向障碍等中枢神经症状,有时还会出现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疾病症状。因此,这种“怪病”引起医学界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的研究证实,军团菌还会从湖泊、饭店、医院及家庭中自来水管道的水样中分离出来。
专家支招:
对这种“怪病”比较可行的预防方法就是不要直接使用隔夜龙头水,而应正确合理地使用自来水。在清晨用水时,应先将水龙头打开,让停留在里面的隔夜水流出来,然后再接水做饭或洗脸、刷牙。
专家解难:
问:是不是所有的开水都能喝?
答:并非如此。一般来说,有六种开水不能喝。一是“千滚水”,就是烧了又烧、反复烧开的水;二是灶上的隔夜水;三是蒸锅水,就是蒸馒头、蒸饭锅里剩下的水;四是隔夜的糖开水;五是久煮的开水;六是暖瓶中存放的陈开水。
空调车内避暑安全划算
身边误区:
目前,几乎所有的汽车都装有空调。在炎热的夏天,钻入空调车内“避暑”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这种长期在空调车内避暑的行为是不利于健康的。
专家分析:
我们都知道,一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会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液失去携氧能力,造成机体缺氧。而一氧化碳就是由汽车发动机产生的。汽车运行时,汽油燃烧比较完全,发动机所排出的废气不会有过量的一氧化碳。然而,当发动机处于怠速状态时,汽油燃烧就不完全了,往往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废气。如果汽车在停驶时仍开着空调,发动机则处于怠速状态,就会排出大量的一氧化碳。人在这样的车内避暑睡觉,往往会将车门关闭,以防冷气外泄,这也使一氧化碳难以排出,人会在不知不觉间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专家支招:
为了预防一氧化碳中毒,空调车要经常注意检查发动机上的盖子与车厢间的密封是否严密。一旦发现有向车厢内漏废气的现象,要及时排除。如果空调车停驶时仍开着空调,应注意车内通风,不可将车窗全部关闭,以防一氧化碳中毒,尤其不能关着车窗在车内睡觉,更不能在车内避暑。即使在行车时开着空调,也要经常开窗换气。
专家解难:
问:汽车内的空调需要清洗吗?
答: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从空调的进风口吸入大量的灰尘和脏物,吸附在空调的蒸发器上。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这些吸附物就会滋生大量的细菌,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经常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就会感到头晕、乏力、恶心等,久而久之还会染上呼吸道疾病,如扁桃体炎、气管炎、肺炎等。同时这也会影响汽车空调的制冷效果。所以说,汽车内的空调也需要定期清洗,最要选用合适的汽车空调清洗剂清洗。
乘车时看书报打发时间
身边误区:
不少人喜欢在乘坐火车或汽车时看书报打发时间,但从健康角度考虑,这样做却是不当的。
专家分析:
无论是乘坐火车还是汽车,车上一般都有很多人,而且光线也不够充足。如果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看书看报,必然会使眼睛承受很大的负担,损害视力。不仅如此,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还会左右摇晃,上下颠簸,这就使得眼睛与书报之间的距离变化不定。要看清书报上的文字,就必须不断调整焦距,这样很容易造成视神经的疲劳。而过度的视神经疲劳,必然会导致健康状态受到损害。
专家支招:
我们提醒您,在乘车时最好不要看书读报。尽管您渴求知识的精神可嘉,但不利于健康的行为还是少有为妙。
专家解难:
问:乘车时能不能闭目养神?
答:最好不要。因为车的行驶过程中会不断震动,这种震动作用于人体,就会使脑部血管强烈地痉挛而收缩,产生头痛、恶心、目眩等症。而如果在清醒状态下乘车,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加上不断接收窗外景物的刺激,血液循环速度加快,这种震动就不会产生太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