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大寒养生经
大寒是一年中最后一个节气。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俗话说“大寒大寒,防风御寒”,这个时节应注意保暖,外出时一定加穿外套,戴上口罩、帽子、围巾。最需要预防的是心脑血管病、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有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在大寒节气应尽量避免在早晨和傍晚出门,以防昼夜温差较大,引起疾病发作。
在大寒节气里,人很,容易感冒。因此,要注意到室外活动不可起得太早,特别是太阳没出来之前的空气质量和室外气温都不适宜运动。此外,冬天的早晨气温过低,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因此,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进行户外锻炼。
早晚室内要通风换气。室内取暖时要在地板上泼些水或搭些湿毛巾类以保持室内的湿度。要多喝白开水,补充体内水分。中老年人可坚持脸部、手部、足部的冷水浴,来增加机体的抗寒能力。
由于大寒与之后的立春相交接,饮食上也可考虑到季节变换,以吃温性和绿色食物为主。大寒节气又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适当多吃点温散风寒的食物,可防御风寒的侵扰。
大寒气候
温度由低渐高,降水稀少
温度由低渐高大寒时值公历一月份的下半月,农历十二月的下半月,顾名思义,一年中最冷的时刻已经到来了。但在气象记录里,大寒的温度却不像上几个节气那样酷冷,虽然还处于寒冷时期,但温度已经开始由低渐高了。
降水稀少大寒时节,在历史记录里有半数年份降水不到1毫米,个别年份在5毫米以上。常出现寒潮、大风天气。诗文里描述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在大寒时节里跃然眼前。
人体反应
皮肤干燥,抵抗力极低
皮脂腺分泌物排出困难人体皮脂腺分泌的脂肪熔点为30℃左右,到了严寒季节,皮肤脂肪几乎凝成固体状态,所以排出更加困难,度肤因此在冬天特别干燥。
人体抵抗力极低脏腑的阴阳气血有所偏衰,寒潮袭来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哮喘、心肌梗死、心绞痛、偏头痛等疾病。
养生原则
防风御寒,养精护阳
濡养五脏六腑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的说法,大寒时节气温较低,人体的新陈代谢放缓,五脏六腑既需要吸收充足的养分来抵御风寒,又要迎接立春的生发之气,同时,由于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为脾所主。因此,比时养生的关键是补气养血,濡养脏腑,并注意养藏、养阴等。
蓄养精锐护阳气冬季寒气笼罩,此时调神,当以收敛、封藏为主,以保护人体阳气,使其闭藏、内养而不被打扰,神气不外露,以蓄养精锐,来年方能体态安康。要做到早睡晚起,等到日光出现时起床才好,不要让皮肤开泄出汗,汗出过多会耗伤阳气。因此,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讲究养生保健是很重要的。
大寒食补
宜辛温,藏热量
多食辛温食物在这一年间最冷的时节里,人们在加强身体锻炼的同时,饮食方面更要多加注意。应多摄入富含糖类和脂肪的食物,如牛肉、羊肉、鸡肉等。此外,大寒期间是感冒等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期,寒气容易刺激脆弱的呼吸道,引起呼吸道疾病。此时应适当多吃一些能驱风寒的食物,以防御风邪的侵扰。这个时节以温补为主,不妨多吃红色蔬果及辛温食物,如红辣椒、红枣、胡萝卜、樱桃、红色甜椒、红苹果等红色蔬果,能增加人体的热能,使体温升高,抵抗感冒病毒,加速身体康复。
藏热量大寒养生的基本原则应以“藏热量”为主,植物的根茎是蕴藏能量的仓库,多吃根茎类的蔬菜,如芋头、红薯、山药、土豆、南瓜等,它们所具有的丰富的淀粉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可快速提升人体的抗寒能力。
养生菜谱
栗子冬菇
材料:水发冬菇75克,栗子300克,绿叶菜100克,味精2克,植物油40毫升,白糖10克,香油、水淀粉备10毫升,酱油20毫升。
做法:冬菇去蒂洗净;栗子横割一刀,放入沸水煮至壳裂,用漏勺捞出,剥去外膜。炒锅置大火上烧热,下植物油,倒入栗子、冬菇略煸炒,加酱油畸、自糖和清水50毫升,烧沸后,放入味精,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起锅装盘即可。
功效:利肝益胃。
竹笋炒牛肉
材料:鲜竹笋100克,牛肉(月巴瘦)150克,泡椒10克,姜3克,盐2克,酱油3毫升,料酒、水淀粉备5毫升,植物油15毫升。
做法:将鲜竹笋切成薄片;牛肉切片,加盐、酱油、料酒和水淀粉调匀码味。锅内放油烧热,放入泡椒、姜炒香,放牛肉片翻炒几下,放竹笋炒至断生即可。
功效:消食和中,益气开胃。
大寒药补
早喝补酒,晚服药丸
大寒药补可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人参、黄芪是提气助气之物,泡成酒,在早上升阳之时喝,对气虚之人有一定的补益作用;而杞菊地黄丸为滋肾养肝之品,在晚上阴气较盛之时服用,有敛阴益精的功效,通过早补阳、晚滋阴而达到阴阳平衡。但有高血压、心脏病者不宜一早起来喝人参黄芪酒。
肉苁蓉锁阳膏
用肉苁蓉、锁阳各100克,蜂蜜20毫升。将二昧药的饮片洗净,用沙锅煎为浓汁,去渣,再放入蜂蜜熬成膏,然后置陶器中贮藏。每日饭前服,一日2次,每次约4汤匙,用温开水送服。有补肾阳、益精血和润肠通便之功。用于肾阳虚、精血不足,阳痿腰酸,或肠燥便秘。
蛤蚧炖鸡
用蛤蚧鲜品2只,去皮和内脏,炖鸡。适用于身体虚弱者。蛤蚧味成,性平,归肺、肾经。此药膳有助肾阳、补肺气、益精血、定喘嗽的功效。
起居养生
多晒太阳,保湿不能少
每天坚持晒太阳冬季晒太阳对人好处多多。首先,冬季人的体温较低,晒太阳能让人感觉温暖,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使人心情愉快;其次,晒太阳能增强人体对钙和磷的吸收,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再次,晒太阳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贫血患者恢复健糜有一定的益处。应选择10:00前或15:00后的黄金时段,每天坚持晒30~60分钟为宜。
做好保湿措施室内取暖时要在地板上泼些水或晾一些湿毛巾之类以保室内湿度。要多喝白开水,补充体内水分。
经络调养
按摩血海穴、三阴交穴
大寒时节,可通过经络养生来保持肾、脾、肺三经脏腑的经络气血顺畅运行。具体做法如下:在大寒的前中后三天。最佳时间为酉时(17:00~19:00时),用温热的水浴足温经6~12分钟,然后用拇指或食指点按涌泉穴(肾经的原穴)、太白穴(脾经的原穴)、太渊穴(肺经的原穴)各36次,调补肾、脾、肺三经的阴阳气血。
按摩血海穴血海可以治疗皮肤病,如荨麻疹、湿疹等,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防治穴位。皮肤病多因脾虚易感外湿所致,脾失健运不能化湿,则致湿邪下注,于是皮肤就容易出现湿疹、隐疹、丹毒、疔疮、神经性皮炎等病症。根据中医“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观点,可刺激血海穴凉血、熄风、止痒。刺激血海穴,既可以直接用手按揉,也可以用刮痧板的尖端点按,对促进血液运行,改善微循环、调节新陈代谢、提高机体正常活动等有奇效。
按摩三阴交穴三阴交在内踝尖向上三寸的位置。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阙阴肝经三条阴经在这里交相会合,所以称为三阴交。它可是女性朋友的保健穴,按摩三阴交穴,可解泱血虚、血淤、血热的问题。女性朋友应该每天坚持按揉三阴交穴,力量不需要太大,出现轻微酸胀感即可,时间可以稍长一些,左右每穴可点按大约10分钟。在坚持按揉的过程中,女性的血气就会变得越来越充盛,皮肤越来越红润、亮泽。
如何预防大寒易得的皮肤瘙痒?
中医认为,许多人气虚,则卫气不固,血虚则可生风,气血两虚则皮肤失于濡养,营卫二气有失,就易受风寒、风热的侵扰,造成皮肤痛痒。中医认为,“风盛则痒”,古代医书说,“邪气中经,则身痒而隐疹”,“邪气”分内邪和外邪,或内风、外风,即体内形成的邪气和来自外部的邪风。老年人肺脾虚损,如果再饮食不节,外受风邪,易使人皮肤发生痛痒。
在大寒时节,老年人预防皮肤瘙痒,要注意饮食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摄取足够的维生素,并保持大便通畅。对烧烤煎炸类食品,以不吃为好。环境上,要注意室内环境适宜,保温保湿。暖气不要太热,也不要太低,过凉过热,过湿润或干燥都不好。如果过于干燥,应使用加湿器。也可用炉甘石洗剂,白醋与甘油以1:3的配比混合,对局部皮肤涂擦和外洗有解痒作用。或者用百部、地肤子、雄黄、野菊花等煮水外洗也具有止痒效果。
大寒时节如何预防伤寒?
大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气温低、气候干燥,受冷空气、寒潮侵袭后,气温可出现骤降。老年人多属肾阳不足、气血亏虚之体,如不注意保暖,被寒邪外袭,就容易患伤寒。伤寒类似感冒症状,老人该如何预防冬季的伤寒呢?
要避免受寒。人体遭受寒冷的袭击后,兔疫力可在短时间内迅速下降,上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减弱,平时存于鼻、咽、喉部的病毒和细菌会乘虚而入使人发病。由此可见,高龄老人在寒冷的冬季尤应注意御寒保暖,避免因受寒而引发感冒。
立春正月节坐功
每天晚上,盘腿坐,两手相叠按左大腿上,上体连头向右转,目视右后上方,呈耸引势,略停几秒钟,再缓缓转向左方,动作如右。左右各做1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即舌舐上腭,并两颊、上下齿唇间,此时唾液则增加分泌,养生家称为津液)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风气积滞、颈项疼痛、耳后痛、肩臂痛、背痛、肘痛等。
雨水正月中坐功
每天晚上,盘坐,两手相叠按右大腿上。上体向左转,脖项向左扭转牵引,略停数秒钟,再以同样动作转向右。左右各做1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即舌舐上腭,并两颊、上下齿唇间,此时唾液则增加分泌,养生家称为津液)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三焦经络留滞邪毒、咽喉干肿、呕吐、呃逆、喉痹、耳聋、多汗、目锐眦痛、面颊痛等。
惊蛰二月节坐功
每天清晨,盘腿坐,两手握拳。头项向左右缓缓转动各4次。两肘弯曲,前臂上抬至与胸齐平,手心朝下,十指自然拳曲。两肘关节同时向后顿引,还原。如此反复做30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腰脊脾胃蓄积之邪毒、目黄口干、齿鼻-出血、头风面肿、喉痹、暴哑、目暗畏光、鼻不闻臭、遍身疙瘩等。
春分二月中坐功
于每天凌晨1:00~5:00之间,身体盘坐,吸气时,两臂向左前侧抬至与肩平,头颈扭转至右后侧,视线跟随头颈看向后方;稍停后呼气,两臂回落,头颈转回正前方,恢复初始姿势。再吸气,两臂如之前所做向右前侧抬起,头颈转向左后方。如此左右交替6~7次。然后叩齿36次,深呼吸、鼓漱、咽津各9次。经常做此练习可防治胸臆、肩背痛、齿痛颈肿、寒栗、热肿、耳聋耳鸣、皮肤瘙痒等。
清明三月节坐功
每天清晨,盘腿而坐,两手做挽弓动作。左右两手交换,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各做56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常做此功法可改善腰脊肠胃虚邪积滞、耳前热、苦寒、耳聋咽痛、颈项肩臂疼痛、腰软等。
谷雨三月中坐功
每天清晨,自然盘坐,右手上举托天,指尖朝左;左臂弯曲呈直角,前臂平举在胸前,五指自然弯曲,手心朝胸,同时头向左转,目视左前方。然后左右交换,动作相同,左右各做3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常练此功法可改善脾胃结块淤血、目黄、鼻出血、颌肿、臂外痛、掌中发热等。
立夏四月节坐功
于每天5:00~7:00之间,一腿盘坐,一腿弯曲,屈膝,两手交叉抱膝,手与膝力争两三秒钟。两腿交替,左右各抱膝3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后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风湿留滞、经络肿痛、臂肘挛急、手心热、嬉笑不休等。
小满四月中坐功
于每天5:00~7:00之间,盘腿坐下,左手按住左小腿部位,右手上举托天,指尖朝左。然后左右交换,动作相同,各做1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肺腑蕴滞邪毒、胸胁支满、心悸怔忡、心痛、掌中热等。
芒种五月节行动
于每天5:00~7:00之间,自然站立,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由胸前上提,手心向上,然后外旋,向上托起,两臂伸直,手心向上,十指尖朝后,腹向前挺,背向后压,头后仰,目视双手,略停数秒,双手经体侧徐徐下落。如此反复做3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腰肾蓄积虚劳、咽干、胃痛、目黄胁痛、消渴、善笑善惊善忘等。
夏至五月中坐功
于每天5:00~7:00之间,屈膝蹲坐,两臂伸直,十指交叉,手心向胸,以右脚踏手心中,脚向外蹬,手往里拉,蹬拉相争,约两三秒钟。换左脚踏,同样动作,左右各做3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风湿积滞、腕膝痛、肩臂痛、掌中热痛、两肾内痛、腰背痛、身体困重等。
小暑六月节坐功
每天清晨,两手于背后撑地,十指尖朝后,胳膊伸直,左腿向前伸直,脚跟着地,右腿折叠使大腿压住小腿,目视脚尖,并使身体重心向后移,然后向前移。如此两脚交换,动作相同,各做1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腿膝腰髀风湿、咽干、喘咳、小腹胀、半身不遂、健忘、脱肛、手腕无力、喜怒无常等。
大暑六月中坐功
每天清晨,盘腿坐下,双手握拳撑在腿前,两臂伸直与肩同宽,两拳眼相对,身体重心前移,上体前俯,扭项转头向左右上方虎视。重心后移,头转向前;重心再前移,头转向右,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左右各做1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头项胸背风毒、咳嗽、气喘、心烦、胸满、手臂痛、掌中热、脐上或肩背痛、汗出中风、尿多、皮肤痛麻、悲愁欲哭、畏寒发热等。
立秋七月节坐功
每天清晨,盘坐,上体前俯,两臂伸直以撑地,两臂分开与肩同宽。然后含胸缩体,屏住呼吸,耸身向上,重心前移,稍停,还原。如此反复做36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常做此功法可补虚益损,去腰部积气,改善口苦、心胁痛不能反侧、面色无华、足外热、头痛、颔痛、眼眶痛、腋下肿等。
处暑七月中坐功
每天清晨,正坐,身体向左右扭动并转头,同时用两手半握拳,反向捶腰背,捶5~7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调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9次。经常做此功法不仅能调养精神,还能改善秋季常见病,如胸闷、气短等。
白露八月节坐功
每天清晨,盘坐,两手按膝,头缓缓向左右转动,向左向右各推引15次。然后牙齿叩动36次,调息吐纳,津液咽人丹田9次。此功法可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培养人体正气,改善风气滞留腰背经络、汗出、鼻出血、唇疹、颈肿、喉痹不能言、呕吐等。
秋分八月中坐功
每天清晨,双腿盘坐,两手掩耳,十指向后相对,上体向左侧倾,至极而止,再慢慢向右侧倾。左右动作相同,方向相反,各,做1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风湿积滞、腹大水肿、膝膑肿痛、乳痛、气冲、股胫外侧痛、遗尿、腹胀、消谷善饮、胃寒喘满等。
寒露九月节坐功
每天清晨,双腿盘坐,两手心向上,十指尖相对,缓缓上提至乳胸前,两手前臂内旋,双手慢慢向上托起,手心朝上,指尖分别朝左右侧方向,两臂伸直,且呈开放型。身体上耸,头转向左,手心翻向下,两臂由体侧缓缓放下。如此反复做1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头痛、腰背痛、鼻出血、目黄泪出等。
立冬十月节坐功
每天清晨,双腿盘坐,头转向左方,两手由体侧提到胸前,手心朝上,两臂随后缓缓落下,头转向正前方,两手臂再重复上述动作。头转向右,动作相同,左右相反,左右各做1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胸胁积滞、虚劳邪毒、腰痛不能俯仰、咽干、面色无华、胸满呕逆、头痛、颊肿、目赤肿痛、两胁下痛引小腹、满闷等。
小雪十月中坐功
每天清晨,双腿盘坐,左手按住膝部,手指朝外,右手挽住左肘关节,并用力向右拉,左肘用力向左力争,相持数秒钟,左右各做1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风湿热毒所致的腕肘肿痛、腹胀、疝气、遗尿、睾丸肿痛、咳喘、惊恐等。
大雪十一月节行动
每天晚上,自然站立,两脚左右分开约与肩同宽,膝关节稍屈,两臂伸直外展平举,手心朝外,指尖朝上,抬腿原地踏步走10分钟。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此功法可改善关节肿痛、脚膝风湿毒气、口热舌干、咽肿、烦心、心痛、阴下湿等。
冬至十一月中坐功
每天晚上,起身平坐,两腿前伸,左右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半握拳,按在两膝上,使肘关节分别朝向左右斜前方,拳心朝外,上身前俯,极力以拳压膝;重心后移,双拳轻轻按膝。如此做1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此功法可改善手足经络二/蕊≮寒湿、臂股内侧痛、足痿、嗜睡、足下热痛、脐痛、胁下痛、胸满、上下腹痛、大便秘结、颈肿、咳嗽、腰冷等。
小寒十二月节坐功
每天晚上,双腿盘坐,右大腿压在左小腿上,右小腿稍向前放,左手掌按在右脚掌内上方,右手极力向上托天,手心朝上,指尖朝右方向,转头目视上托之手。然后,左右手足交换,动作相同,左右各做15次。然后上下牙齿相叩,即叩齿36次,漱津几次,待津液满口分3次咽下,意想把津液送至丹田。如此漱津3次,一呼一吸为一息,如此36息而止。常做此功法可改善呕吐、胃痛、腹胀、心痛、二便不畅、黄疸、体乏倦怠等。
大寒十二月中坐功
每天晚上,单腿跪坐于地板或床上,即一腿前伸,另一腿跪在床上,前脚掌着地,臀部坐在脚后跟上,上体后仰,以两臂分别在身后左右侧撑地,指尖朝向斜后方,身体重心后移,再前移。两腿互相交换进行,左右各15次。然后,叩齿、咽津、吐纳,方法同前。经常做此功法能够改善舌根强痛、体不能动或不能卧、股膝内肿、足背痛、腹胀肠鸣、泄泻、足踝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