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嘿!我是早教书:全面解读哈佛
33289500000022

第22章 独立,孩子最应该具备的人格素质

帮孩子不如教孩子

哈佛的教育理念是鼓励人们从自己的特立独行中寻求乐趣。同样,如果有一天,哈佛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孩子单一固定的性格,那将是哈佛的末日。

——威廉·詹姆斯

每一对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如雄鹰一样,在蔚蓝的天空中展翅翱翔。可却总是事与愿违,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越高,失望也就越深。父母总是不顾孩子的想法,为孩子设计未来,用他们心中最理想的模式来教育孩子,帮助孩子,使得孩子成了教育的被动对象。在这种教育模式下成长的孩子,将很难把握好自己的人生。

哈佛故事

苗苗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什么事情都有她爸爸妈妈帮助她做,知道她已经5岁了,都还不会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

在苗苗出门前,她的妈妈绝对会帮她把该带的东西准备好,还会亲自送苗苗去上幼稚园。

幼稚园下课的时候,经常是苗苗还没有跨出大门口,爸爸就一把帮她把书包拿过去。

另外,父母忙,赶时间,很少给孩子时间和机会锻炼自理能力。幼稚园的老师说,苗苗现在还不能自己吃饭,而她认为,自己吃饭是至少在幼儿园中班就该掌握的本领。

苗苗的妈妈总是说:“苗苗每天起床都是争分夺秒的,帮她穿衣服、洗漱、吃早饭,哪有时间让她自己去做这些事情啊?还不如我帮她做了呢。”这样时间久了,苗苗就一点自理能力都有了,因为她根本就没有一点机会来自己做事情。

苗苗时常自己想:自己是不是哪里做的不好了?为什么爸爸妈妈什么事情都不让我自己做,她们是觉得我非常麻烦吗?苗苗会这样想,正是因为她的爸爸妈妈太过度保护她了,以至于她失去了对自己的信心。所以,什么事情也都不敢自己去做了。

苗苗从来都不自己削铅笔,因为她知道她的妈妈会帮她削;苗苗从来都自己出去买吃的,因为她知道她的爸爸会给她来送吃的东西;衣服脏了从来都不自己主动让在洗衣机里面,因为她知道她的妈妈会帮她的。就是这样,她应该做的事情她的爸爸妈妈都帮助她做了,那苗苗还用做什么?她还能做什么?她还会做什么?

爱心课堂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启蒙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有些父母认为自己的责任就是照顾好孩子,让孩子吃饱穿暖。至于怎样做人、怎样与人相处、怎样在社会生存等问题,父母却认为孩子长大后自然就会明白的。这些是极为错误的。

作为父母,你有责任教给孩子:如何与人沟通;如何辨别好与坏;如何保护自己;如何过马路等这些简单的、基本的生存技能。

在孩子的婴儿期,父母有责任也有义务去照顾好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如果缺乏了这些保护,婴儿就很难独自存活。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也在渐渐地长大,这个时候,如果父母继续掌控孩子的生活,不给孩子独自面对的机会,那么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影响了孩子心理功能的形成和发展。由于他最为基本的生存能力被父母替代,这也就意味着宝宝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没有独立性,也没有自信心,更没有勇敢面对事情的勇气,这样的恶循环,最后使得宝宝无法适应社会生存。

教育小妙招

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帮助孩子不如教孩子。那么我们该如何教孩子做事呢?哈佛教育专家给出了这几点的建议:

·给孩子多一点鼓励

孩子第一次做事情的时候,免不了要失败。这个时候,父母应该给孩子一点鼓励,给他讲讲自己小时候失败的故事,让孩子重拾自信心,继续勇敢地解决问题和困难。

·给孩子提供舒适的环境

孩子必须亲自体验一些事物,才能够有利于他认识世界,找寻自己想要的答案。所以请给孩子一个自主舒适的环境,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摸索。

·尊重孩子的自主意识

孩子对外界都有很大的好奇心,父母应该为其建造好的成长环境,让其自主的发展。让他自己去感受大自然的一切,用语言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用行动表达他的要求,用大脑对外界的事物做出判断。

·父母要给予孩子及时的指导

孩子在遇到困难的时候,父母不能直接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要引领孩子、教育孩子如何解决问题。请不要剥夺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和意识,而家长应该站在一边,在适合的时候给予孩子一点指导和建议。

·奖励制游戏很不错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养成了不爱干活、好吃懒做的坏习惯也没有关系,家长可以设计一些让孩子干活儿然后给予适当奖励的亲子游戏,比如帮爷爷捶腿可以得到一个一支棒棒糖。但也要注意,奖励之后要和孩子讲明道理,让他能够在没有奖励时也愿意自动动手做事。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帮孩子不如教孩子,应该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选择尊重孩子,让孩子顺着自身的天性成长。孩子迟早要单独面对生活,那么父母应该从小帮助他们独立自主,教给他们生存的技能。

从不做孩子能够做到的事

凡事都依靠自己去完成,自己拥有了一切。如果这样的人都不幸福的话,世间还有什么幸福的人呢?

——西塞

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都能理解,而且这也是很多家长的既定目标,为了这个目标家长们是不惜一切代价,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教育孩子。那些聪明的家长帮助孩子制定目标,但不会代替孩子完成目标,而是鼓励他们独立自主。既严格要求孩子,又能宽容孩子犯下的错误,这样的家长是智慧的,这样的教育方式也是最值得借鉴的。

哈佛故事

在神奇的宇宙中,有一颗非常特殊的星星,它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榴莲星。榴莲星上的小孩子都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他们的父母经常叮嘱道:“什么都不需要你们做,你们只管好好学习就行!”

为了给孩子更多的看书时间,甚至连儿子的鞋带都是爸爸给系上的;为了让女儿多一点时间练习钢琴,就连吃饭都是妈妈一勺勺喂进肚子里的。

榴莲星上的孩子确实也很有出息:在这个星球上,2岁的孩子就会打算盘、会书法、会画画;3岁的孩子会跳舞、会唱歌、会下围棋;4岁的孩子就能演奏很多种乐器……

时间过得真快,榴莲星球上的爸爸妈妈们一个个的老去、死去。等父母都离开人世后,榴莲星球上就没有人会系鞋带,会使小勺了……

他们不会系鞋带,就没有办法走路;不会使小勺,就没有办法吃饭。万般无奈之下,他们的总统派出专员,想要从地球上请几个老师回去。

过了没几天,榴莲星上来了一群小老师,他们都是来自幼儿园大班、中班和小班的学生。

小老师开始上课了。小班的朋友教榴莲星上的孩子怎样用小勺吃饭;中班的小朋友教他们怎样系鞋带、扣钮扣;大班的小朋友教他们怎样叠被子、洗碗……

爱心课堂

家长应该让孩子从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由此慢慢地锻炼孩子,从而教孩子学会自己事自己做。有些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帮倒忙,就干脆剥夺了孩子做事情的权力;有些家长在孩子刚学会做事情的时候,对孩子的要求太高,批评太严厉等这些都是错误的行为。孩子第一次做事情,出现差错是在所难免的事情,父母应该在一旁给予指导和鼓励,而不是用严厉的口吻打消孩子的积极性。

大多数的孩子对父母的依赖性太强,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开始变得懒惰,缺乏主动劳动的精神,孩子从中耳濡目染,也沾染了这种恶习;另一方面是家长过分的宠爱孩子,从而让这种爱变成了溺爱,家长大揽大包,本来许多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事,都让家长代替了。事实上,让孩子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对孩子的自理能力、责任感和独立意识的培养都是十分有利的,可以让孩子从小就有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的概念,同时也让孩子养成了爱劳动的品质,对孩子以后的成长十分有益。

教育小妙招

每一个孩子在不同家长的影响下,才形成了不同的人格和能力。所以,作为父母,在保证孩子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该让孩子去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手心里的宝贝,不舍得让孩子做一点事情。其实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父母的这种做法也就相当于剥夺了孩子锻炼的机会,剥夺了孩子自理发展的机会,时间长了之后,孩子就会丧失独立生存的能力。同样,当孩子完成一定的工作后,父母也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肯定。

·让孩子独立思考

孩子的思维能力并不完善,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幼稚的问题便加以嘲笑,这样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父母应该注意对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激励孩子学习和探索新问题的兴趣。

·给孩子创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

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后,便会生出各种各样奇怪的想法,大多数的家长便会将此认为是孩子淘气的表现。其实不然,这只是孩子在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已,是一件好事情,父母应该抓住机会给予引导才是。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对孩子严格要求的同时,相对的也要给予孩子一些自由。一般情况下,最好别限制孩子的自由和行为,如果他的一些行为逾越了正确的规范,发生了一些错误现象,家长不要批评、责骂,应该寻找他们犯错误的原因,再及时的给予帮助。

依赖感,孩子独立的天敌

虽然我们能够在父母的庇护下长大,我们可以依赖自己的朋友和兄弟,可以因为他人而幸福,但是不管怎么样,我们人最能依赖的还是自己。

——歌德

哈佛教育专家都知道,孩子总有一天要独自走向社会,走向独立的生活。因此,父母不但要给孩子提供囊中的美食、温暖的房间、身上的衣服,还要培养孩子在社会上独立生存的能力,能够应对社会上的变化,能够拥有融入社会的能力。

哈佛故事

吃过饭,刚上学的儿子在一边做作业。

“妈妈,这道题怎么做?”

妈妈皱了皱眉头,这已经是儿子第五次发问了,每次儿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总会向他们求救,自己却不知道思考。儿子把试卷拿到自己的面前,妈妈看了看题,眉头皱地更厉害了,这种题目对于儿子来说应该不是难题,只要稍微动动脑筋,就能够解出答案。

“儿子,你再好好看看这道题,只要你认真思考一下,这道题对你来说其实一点儿都不难。”儿子没有从妈妈那里得到答案,又自己坐回书桌旁去思考了。妈妈看着紧锁眉头的儿子,便走上前去,将题目中的条件写在了纸上。儿子看着纸上的条件,随后又根据自己的思路解出了答案。

从那之后,儿子遇到困难时,他再也不想着依赖爸爸妈妈去解决了,而是尝试着自己想办法,自己寻找答案。

爱心课堂

陪伴孩子成长,不是帮助孩子处理好各种事情,应该给予孩子与外界接触的机会,不要把孩子当作室内的花朵来养,这对孩子的成长及其发展,尤其是智力方面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人们正确认识事物的过程,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而感性认识是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条件,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就很难升华为理性认识。对于没有见过、没有观察过事物的特征,要对此类事物做出正确的、迅速的思考是很难的。让孩子走出家庭的小环境,去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吸收更多的生活经验,可以更广泛、更深入的了解周围的世界,从而丰富他们的视野,促进孩子的发展。

父母的过分照顾、担心和保护,往往会给成孩子造成沉重的负担。其实,世上的每一个母亲都会疼爱自己的孩子,害怕孩子摔跟头。不过有些父母因为担心孩子碰着、撞着,为孩子设置了许多禁区。这种管教孩子的方法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从而阻碍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发展,让孩子产生自卑、抑郁的心理。

父母能替代孩子一时,却无法替代一世,早日放手,让孩子用自己的脚走路是正确的选择。优秀的父母会交给孩子生存和生活的能力,而不是满足、娇惯、溺爱或放纵,这样才能给予孩子一个健全的人格和自信的人生,才是真正地爱他们。

怜子之心人人都有,但是爱怜不能缺乏理智,不能爱得太盲目,更不能剥夺孩子自主生活的权利。凡孩子自己能够做到的,应该让他自己做;凡孩子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去想。教导孩子自己做主、自理、自律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履行这一责任时,“无为而治”无疑是一种好方法。对孩子实行“无为而治”,才能够给孩子更多的自由,才能够让孩子依照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发展。

教育小妙招

独立不仅仅是日常生活上的独立,更主要的是一个人的思想、观点、看法、处世方式上的独立。人人都渴望独立自由,并且也为之付出努力。一个无法独立自由的人生是很可怕的,很难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更不要提成功的人生了。

·父母要舍得放手

爱子之心是父母的天性,但爱子也不能盲目的爱。父母要舍得对孩子放手,给孩子机会,让孩子自己学着自己生活。如果父母总是扮演着孩子拐杖的角色,那么时间久了之后,孩子就对你这根拐杖有了很大的依赖感,到时候,想要离开拐杖生存,也就很难了。

·站在远处就好了

孩子玩耍时,家长应该在远处注视,不要靠得太近,孩子跌倒了只要不严重,就让他自己爬起来继续玩。有些父母,在孩子玩耍的时候,会紧紧地跟在孩子的屁股后面,喊着:“别走远了,危险!”“别摸,那儿脏!”“别跑,当心摔着!”“别摸,那儿脏!”“别走远了,危险!”等。如果孩子不小心绊倒了,父母一定会赶忙跑过去将孩子扶起来,并且对其又拍又哄,最后使得孩子哇哇大,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独立性格的养成。

·给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

家长应该教会孩子的是:能够独自生活,能自己做主。孩子的房间可以让孩子自己来收拾,每天穿衣吃饭也让孩子自己做,不要把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孩子总要长大,总要离开父母的庇护,在社会上独立生活。富兰克林说过这么一句话:“人类一生的工作,无论精巧还是粗劣,都由他从小所形成的习惯决定的。”孩子应该从小养成自己生活自己安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这样锻炼出来的孩子,他们的目的性、自主性、行动性、和计划性都很强,而且对于孩子以后的人生也有很大的帮助。

引导孩子独立思考

如果不能主宰自己,那么他永远就只是个奴隶。

——歌德

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既需要家长对子女的耐心教育,也需要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对其扬长补短,这样才能让孩子的心智得到全面而和谐的发展。孩童时期是一个人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他们既有独立的意识,同时还保留着对父母的依赖感。要想让孩子学会主宰自己,家长们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在思想上的“独立”。

哈佛故事

卡文家里养了100只鹅,有一天,鹅竟然莫名其妙地死了20只,卡文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跑去找牧师,向其请教养鹅的方法。那位牧师听完卡文的养鹅经过后,问道:“你每天放鹅都是在什么时候?”“上午。”“哎呀,这个放牧时间可真是太不吉利了!最好的放鹅时间应该在下午!”

卡文听完牧师的解释,便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可是过了3天后,卡文的鹅又死了20只,他再次来到牧师的家里,委屈地说:“牧师,我是依照您的方法去放养的,可是为什么我的鹅还是死了20只呢。”牧师听完,问道:“你放鹅的地点在哪里?”卡文很快答道:“就在我们那条河的右边。”牧师听完又紧张地大喊道:“哎呀,这一次放牧的地点又错了,你应该在河的左岸放牧。”

卡文听完后,第二天便按照牧师的意见,把鹅赶到了河的左岸放养。谁知三天之后,卡文的鹅又死了20只,他又一次来到了牧师的家里:“牧师,我的鹅又死了20只。”牧师看着卡文,叹息地摇摇头:“不会吧,你平时都怎么喂养它们?”卡文答道:“我只是喂给它们一些苞谷粒。”牧师想了一会儿,说道:“这一次你又做错了,你应该将那些苞谷粒碾碎之后,再将它们喂给鹅吃。”

过了3天,卡文又找到了牧师,牧师说:“卡文,这一次你又遇到什么问题了?”卡文伤心地说道:“昨天晚上我的鹅又死了20只。”牧师漫不经心地说道:“没关系,卡文,只要你的心里充满信心,时常来我这里一趟,我会告诉你一些养鹅的经验。这样一来,你肯定能够等到成功的一天。好了,现在,你再告诉我你的鹅都是在哪里饮水?”卡文听完牧师的话,心里又升起了希望,说道:“我平常都是让鹅饮用河里的水。”牧师惊讶地叫道:“天哪!你怎么可以让鹅去喝河里的水呢!你应该喂给它们井水才对。”

过了几天,卡文再一次敲开了牧师家的门,这时牧师正在看一本厚厚的书籍。卡文上前恭敬地说道:“牧师,你好。我家里已经一只鹅都没有了,牧师,我现在身都没有了。”牧师抬头看了看卡文,叹息地说道:“哎,真是好可惜啊,我还有几个忠告没有告诉你呢!”

爱心课堂

如果我们过于听从别人的“忠告”,往往会限制住自己的思想,让自己裹足不前,最终一事无成。要想让自己的孩子获得成功,就应该将其培养成一个独立思考、富有主见的人,而不是事事都要征求别人的意见。

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为了避免孩子走弯路,往往把孩子的事情都安排的妥贴周到,从来都没有考虑过这样做是否对孩子有帮助。

其实,父母这样几乎完全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这对于孩子的发展极为不利,很可能会让他们养成一种懒惰思考的习惯,一遇到问题,便方寸大乱,没有了其他人的帮助,就根本无法解决。

教育小妙招

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爸爸妈妈一定不要太过娇惯孩子,遇到问题应该让他们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关于具体的行动方案,我们不妨试试哈佛教育专家的意见吧。

·为孩子创造思考的氛围

为孩子创造独立思考的氛围,可以促使孩子养成独特的个性,拥有独立的思考能力。父母不能因为孩子的年龄小、需要照顾就将其作为成人的附属品,任何事都要接受父母的支配。其实孩子虽小,但他也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个体,父母应该允许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维空间。比如:父母不要训斥孩子偶尔冒出的稀奇古怪的想法,给孩子多留一些可以由自己做主的地盘,让他们能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建议。父母不妨和孩子一起逛逛博物馆、动物园或者科技馆,多听听孩子的想法。

只有和睦的家庭氛围,平等的生活方式,才能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思考环境。遇到事情和孩子一起探讨、共同商量、尊重孩子的意见。只有这样孩子才能没有任何拘束和压力,才能积极地思考,最终闪烁出创造的思维之光。

·让孩子学会思考

父母要注意与孩子相处的方式,尤其是在交谈的时候要以商量的口气,与孩子一起讨论、协商,留给孩子一些独自思考的余地,鼓励他们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当然,父母和孩子交谈时,也可根据谈话内容,适当地发问,比如:“你认为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你觉得怎么做才能更好?”“你这个想法不错,但有什么样的根据呢?”对于已经上学的孩子,父母可以采用启发式问话,引导着孩子逐步展开思考。

值得注意的是,当孩子在想问题的时候,父母不要太过心急,给孩子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如果孩子答错了,父母也不要责怪,可以给孩子一些提示,引导他们重新思考问题,直到想出正确答案为止。

·不要直接告诉他答案

引导孩子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学习是孩子受用终身的好习惯。当孩子遇到某个问题时,家长不要直接告诉孩子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应该间接地引导孩子去独自思考和体验,做出自己认为正确的选择。

·提供工具是个好选择

当孩子正在寻求答案的时候,父母应该引导孩子借助工具书或者是相关资料。当然,父母也可以陪着孩子一起寻找资料,这样一来更加能够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好奇心是每一个孩子的专利,这就让他们有很多稀奇古怪地问题,这个时候就是父母训练他们独立思考能力的最佳时机。针对孩子所提出的提问,父母可以教他一些常识,让其从日常生活中搜集相关的教材,引导孩子慢慢思考,直到他自己找到正确答案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