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勇气的价值
如果你失去了财产,那么你只是失去了一点;如果你失去了荣誉,那么你就失去了很多;如果你失去了勇气,那么你就失去了全部。
——歌德
勇气是决定事情成败的关键所在。父母应该经常对孩子说:“你很棒!”这种鼓励,会给孩子去做一切事情的勇气。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总会遇到很多的挫折和困难,这是不能避免的事实。作为家长,就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教育孩子积极面对这一切,勇敢面对这一切。
哈佛故事
她从小就“与众不同”,因为患有小儿麻痹症,不要说像其他孩子那样欢快地跳跃和奔跑,就连平常走路都做不到。寸步难行的她内心充满了悲观和失望,当医生教她做一些简单的运动,说这可能对她恢复健康有益时,她就像没有听到一般。因为她觉得那只是一种幻想。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的忧郁和自卑感越来越重,甚至,她对所有接近她的人都很反感。但也有个例外,邻居家那位只有一只胳膊的老人却成为她的好伙伴。老人是在一场战争中失去胳膊的,老人十分乐观,她非常喜欢听老人讲故事。
这天,老人用轮椅推着她去附近的一所幼儿园,操场上孩子们动听的歌声深深地吸引了他们。当一首歌唱完,老人微笑着对她说道:“我们为他们鼓掌吧!”她吃惊地看着老人,问道:“我的胳膊动不了,你只有一只胳膊,怎么鼓掌啊?”老人依旧满脸微笑,解开衬衣扣子,露出胸膛,用手掌拍起了胸膛……
那是一个初春的早晨,风中还有几分寒意,但她却突然感觉自己的身体里涌动起一股暖流。老人对她笑了笑,说:“只要努力,一只巴掌一样可以拍响。你一样能站起来的,请你相信自己!”
那天晚上,她让父亲帮她写了一张纸条,贴在墙上,上面是这样的一行字:“一只巴掌也能拍响。”从那之后,她一反常态,开始配合医生做运动,不管多么艰难和痛苦,她都咬牙坚持着。有一点进步了,她又鼓足信心和勇气去争取更大的进步。甚至当父母不在时,她自己扔开支架,试着走路。蜕变的痛苦是牵扯到筋骨的,她坚持着,她相信自己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行走、奔跑。她要行走,她要奔跑……
11岁时,她终于扔掉支架,再一次向另一个更高的目标努力着,她开始锻炼打篮球和参加田径运动。
1960年罗马奥运会女子100米跑决赛中,当她以11秒18的成绩第一个撞线后,掌声雷动,人们都站起来为她喝彩,齐声欢呼着这个美国黑人的名字:威尔玛·鲁道夫。
那一届奥运会上,威尔玛·鲁道夫成为当时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女人,她共摘取了3枚金牌,也是第一个黑人奥运女子百米冠军。
爱心课堂
其实,成功并不如人们想象得那样困难,只需要足够的勇气而已。
人贵有志。孔子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志”就是志向梦想,人不能没有梦想,一个人一旦没有了梦想,那就是只会生存的人,而不是会生活的人。
孩子在实现自己梦想的征途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多多少少总会有一些坎坷和挫折,既然如此,就要坚定自己心中的梦想,不要放弃。
有些小孩因为自身的缺陷,比如身高矮、体重胖等,受到伙伴们的讥讽,因而丧失了自信。渐渐地,他不敢在同龄人面前大声说话,不敢发表自己的意见,见到人时恨不得钻进地缝中,再也不出来。
这个时候,父母就应该让孩子明白,我们的出生是无法改变的,但是却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改变我们的命运。虽然我们长得矮小肥胖,但是我们健康乐观。就这样,让孩子逐渐了解到自己的优点,让孩子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缺陷和他人的议论了。一个人在世上立足的强大武器便是勇气。真正的勇者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都能够勇敢地去面对,也能够冷静地解决问题。
教育小妙招
作为父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的勇气,让孩子了解事实的真相。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勇敢的面对生活,面对这个世界,那么父母就不应该给予孩子过多的保护。家长应该给予孩子面对困难的信心,鼓励他们要用自己的勇气去迎接困难、解决困难。其具体行动方案参考哈佛教育专家的所给出的意见:
·父母不能万事包办,要让孩子自己去面对
勇气是面对所有困难的动力,胆小懦弱的人会受人鄙视,只有勇敢坚强的人才会得到人们的尊重。
所以,作为父母,应该督促孩子去做他们能够做、应该做的事情。你要知道,逆境生存的孩子要比温室长大的孩子,有着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勇气,而逆境中的孩子承担挫折的能力也要比一般孩子强很多。自然而然,他也就会比其他孩子变得更加勇敢坚强。
·适时地给孩子一些鼓励
孩子承受生活的能力很差,作为父母,应该给予适时地鼓励。哪怕孩子只是完成了一点很小的事情,父母也要给予他们赞美和欣赏。
对于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父母也要充分的挖掘,多加鼓励孩子去应对外面的世界,让孩子更早地适应社会生活,适应新的环境。在此过程中,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勇气,让孩子知道,人只有拥有了勇气,才能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情,才能打倒困难和挫折,才能够拥有成功的人生。
·任何时候都要告诉孩子还有希望
任何时候,家长、孩子都不要放弃希望,只要有勇气就有成功的可能,哪怕只剩下一只胳膊,也可以为生命喝彩。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勇气是培养出来的!孩子从小所接受到的教育就决定他是否能成为一个勇敢的人。所以,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孩子,挖掘孩子心中勇敢的一面,赶走孩子内心的懦弱。
鼓励孩子尝试新鲜事物
世界上的成功之人并不是因为他比你会做,而是因为他比你敢做。
——培根
世界对于孩子来说,是未知而又神秘的。只有那些拥有探索精神的人,才能够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秘密。探索能够帮助孩子学习新知识,发展各项能力,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挖掘孩子的潜力。作为家长,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这个世界,尝试每一种新鲜的事物。
哈佛故事
罗斯福有一个5岁的儿子,他可是一个破坏大王,非常顽皮,除了睡觉,他可是一点儿也没有闲着。家里的电话、闹钟都被他整坏过,这让他的父母很是头疼。他的好奇心非常重,总是追着父母问个不停,如果罗斯福的回答不能令他满意的话,他会追着你,直到你给出满意的答案为止。
有一天,儿子拿着《神奇的动物界》来到罗斯福的房间:“爸爸,书上说老虎是由猫变成的,是这样吗?我怎么没有听过。”
罗斯福知道这本书上全部都是一些学者的假想和猜测,于是便说:“倒是有这个说法,不过并没有证实。”
“既然这样,为什么世界上还会有猫呢?它们不喜欢做老虎吗?”
罗斯福反问道:“那么你是怎么想的呢?”
“我认为,一些猫可能因为贪玩而误了变老虎的时机,贪玩可不是什么好事儿,是吧爸爸?”
罗斯福高兴地说:“儿子,你的答案应该很接近真相了,的确,贪玩可不是好事儿。”
“那爸爸怎么看呢?”
“有一些猫为了让生活过得更好,为了逮捕更加美味的食物,才变成了现在的老虎;而有一些猫则是喜欢安逸,对食物要求也不高,所以它们还是猫。”
“恩,我觉得你的答案也是对的,要是我,我一定会变成老虎,多威风啊。”
“没错,只是动物的演变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多厉害,而是为了适应新环境罢了。”
“可是,有谁不愿意变强大呢?”
“要想强大就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所以如果环境适宜的话,又有谁愿意付出那样的辛苦呢。”
孩子对父亲的回答似乎很满意,他接着又问道:“那么人和老虎相比,那个更强大呢?人肯定不是老虎的对手吧?”
“如果人赤手空拳地和老虎打架,那人类当然不是老虎的对手。不过,人类是最聪明的动物,能够制作各种武器,这些武器可以帮助我们打败老虎。也正是因为人类这种超凡的智慧,才使得我们的社会变得文明起来。”
从那之后,对于儿子的每一个问题,罗斯福都会耐心地一一作答。当然,他知道孩子的问题往往很麻烦,但是他经常提醒自己和妻子,一定要有耐心去聆听,去帮助孩子解答各种疑惑。在孩子面前,他永远都是微笑的、有耐心地,因为他知道,其实小孩子的问题都不能小看,他们有时候和成年人一样,需要和成年人一样来对待。
爱心课堂
孩子的求知欲是与生俱来的,对世界追根究底是他们的天性使然。有位名人曾经说过,人生最大的使命,便是探索事情的真相和真理。
作为父母,对于孩子的这些疑问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去解答和讨论。虽然有时候,孩子的问题是比较幼稚可笑的,但这是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所以孩子的答案也就显得尤为珍贵。对于一些具体的知识,父母最好给予孩子详细的答案;对于争议性比较强的知识,那么父母也只能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但是这并不代表可以敷衍过去,因为如果你的答案被孩子认同,那么他就会铭记于心,记住一辈子。所以,不管回答什么样的问题,家长都应该认真对待,以免误导孩子。
如果孩子得不到满意的答案,那么他们就会自己试着去寻找答案,去尝试一些新事物。而在寻找的过程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危险存在,伤害到孩子的自身安全。因此,很多家长都是在这种矛盾心理中纠结,他们既不想扼杀孩子的探索精神,但是又害怕孩子在探索过程中受到伤害。
不过,世界上的事情本就无法十全十美,父母应该综合考虑,权衡利弊,为孩子创造探索的条件,要以辅助者的身份站在孩子旁边,告诉孩子哪些事物是危险的,哪些事物是安全的。这样,把危险降到最低,让孩子自己去探索他所需要的真相。不过,父母也不能把危险夸大,这样一来只会打击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渐渐失去了探索新事物的勇气和信心。
教育小妙招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自由的环境,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引领孩子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将个人尝试和讨论结合起来,让孩子具备科学家的探索精神;父母应该鼓励孩子经常阅读,拓展知识面;让孩子和大自然多接触。那么,家长到底如何培养孩子的探索精神,让孩子试着尝试新鲜事物呢?
·探索的内容应该符合孩子的年龄、心理
孩子的脑袋就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合集,他们有着很强的求知欲,他们喜欢模仿父母的行为,喜欢问你为什么。所以,在探索过程中,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探索的内容应该符合孩子的年龄和理解能力,同时父母选取的内容,应该有趣味性,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感到乏味。
·探索过程要符合规律
孩子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父母在引领孩子认识新事物的时候,应该层层递进、由浅入深。比如:父母只有让孩子认识了植物的根、茎、叶等后,才能引导孩子了解植物的生理特征,进而认识到植物的生长规律。事物的本质并不能从外在看出来,而是需要父母一步步地引导孩子去认识事物的表象,从而认识到事物的内在本质。
·父母应该劝孩子尝试新事物
探索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这就需要父母以及老师及时地诱导和启发。在整个过程中,父母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计划去选择实施的方法、实施时间、安全事项等,通过讨论、展览等方式让孩子汇报研究成果,进而激发孩子探索新事物的欲望,鼓励孩子去尝试新事物。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应该给孩子制定一个雷区。比如:告诉孩子不能去危险地区,不能独自去河边钓鱼,不可采摘路边的鲜花等,以此来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
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年龄小,便对他的行为处处限制。其实,只要没有违反基本原则,没有对他人带来伤害,父母就应该鼓励孩子去尝试新事物,鼓励孩子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如果父母将所有的事情都帮孩子打理好,这样就会让孩子失去基本的自主能力,造成很强的依赖心理,没有了解决困难的能力,使得孩子变得胆小怯懦。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当孩子出现让人难以理解的行为时,也就意味着孩子已经具备思考的能力了,他在用自己的思维去尝试新事物。这个时候,父母不能打击孩子的探索精神,而是要鼓励孩子敢于尝试探索,让孩子认识新事物。环境是孩子潜在的老师,舒适、适宜的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探索和操作,因此父母应该在日常教育中,为孩子设置有利于探索的环境,激发他们尝试新事物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