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心里播下善良的种子
一个人应当在童年就上完情感的学校——进行善良情感教育的学校。
——苏霍姆林斯基
人性中最美丽和最温暖的就是善良,如果一个人没有善良,他给予别人的温暖与关爱,不管是怎么样的发自肺腑,都不可能给予别人精神上的爱。人道精神的核心是善良的情感和修养,只有从小培养孩子的这种情感才会产生效果。
哈佛故事
一天,泰姆波拉夫人想要骑着自己新买的马儿出行。但是雇工马赫却告诉她那匹马太倔了,他花了很长的时间都没能抓住它。泰姆波拉夫人正在思考要怎么抓那匹马的时候,小女儿詹妮从屋子里出来了。詹妮知道,妈妈正在为怎样抓到那匹不听话的马而苦恼。这时,她计上心来,说到:“妈妈,其实我有办法让那匹马听话”。
泰姆波拉夫人对小女儿詹妮的话非常疑惑,那么长时间雇工都没有把马驯服,詹妮一个小孩子怎么就能让马听话呢?詹妮笑着说:“我能让马听话的,相信我吧。”
泰姆波拉夫人告诉詹妮要小心一点,因为那匹马一旦生起气来就像是野兽一样。詹妮一边戴上她的大草帽,一边独自去了放马场。
小女孩走进马场时沙沙的衣裙声,马立刻就竖起了耳朵,并且用鼻子嗅到了小女孩身上那甜甜的味道。于是马挺直了头,等待小姑娘的到来。“派林!噢,派林!”詹妮远远的就呼叫着马的名字,听到詹妮的呼唤,这匹马立刻转过头来了。马在看到小女孩的时候,就迅速地来到了篱笆边,詹妮用手轻轻摸着马的头,马低下头轻轻地蹭着詹妮的肩。
善良的詹妮与这位粗暴的雇工相比,詹妮是用她的柔软的小手抚摸这匹马,所以这匹马最终才会跟着小女孩来到泰姆波拉夫人面前,并且低着头准备接受主人的命令。
爱心课堂
常言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将这句话运用在教育孩子中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我们给孩子善良,孩子就会以善良来回报,没有给予也就没有回报:给予孩子的善良是无条件的,得到善良的回报也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如果给予孩子的善良是有条件的,得到善良的回报也有条件的。
父母在培养孩子善良品质的时候,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做起。比如,我们可以借用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天性,来激起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这是一种有效的培养孩子健全人格的方法。孩子在善意地对待每一个小动物的时候,就会将善良的种子撒播在心间,生根发芽。
苏霍姆林斯基这样教育孩子:“要做一个善良的、富有同情心的人;要帮助弱者和无自卫能力者;要帮助患难的同志,不损害人;要尊敬、爱戴父母——是他们给了你生命又在抚育你,希望你成为一个诚实的公民,成为心地善良、心灵纯洁的人。”
教育小妙招
善良是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优良品质。那么,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教会孩子善良,怎样才能在孩子的心中植入善良的根?哈佛教育专家的建议是:
·家长要以身作则
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定要给孩子的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孩子会目睹父母的一言一行,然后就像鹦鹉学舌,父母有什么样的行为,孩子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行为。要想让孩子心中长出善良的花朵,家长应该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做榜样。比如,当父母对那些遭遇不幸的人真诚地表现出同情,并且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时,孩子就会被大人的这些善良的行为感染,此时,善良的种子也悄悄地落在了孩子的心间。
·让孩子学会换位思考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如何换位思考,让孩子能够设身处地地考虑问题。只有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进行思考,才能够理解别人的痛苦,才会有善良的行为。对于那些经常爱搞恶作剧的孩子,父母一定要及时制止他们的行为,并教导他们换位思考对方的感受。
·善良的故事要多讲
别以为讲故事这种事是小儿科,其实孩子就是一张白纸,你交给他什么他就会写上什么。如果总是听一些负面的、缺少爱的故事,那么孩子就会对负面事物逐渐产生心理阴影;反之如果多接受爱的教育,爸爸妈妈多讲一些有趣的、有爱心的、善良的故事,孩子也能在故事中感受到爱的力量。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善良的行为会得到别人的赞赏。善良教育,应该教会孩子懂得包容他人;要有爱心,帮助那些遇到困难的人;爱护身边的动物;教孩子在处理问题时不能暴力行为。真正的善良是不需要别人看的,善良的行为会给每个人带来快乐,善良的行为还会帮助人们消除烦恼。给别人带来快就是给你自己快乐,善待别人也就等于是善待自己。
正直的孩子该如何培养
少年应该在正直的前提下,去做每一件事情。
——劳伦斯
哈佛教育专家一直秉承这样的理念:孩子的正直是和勇气、诚实、公正、责任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家长要教育孩子成为一个正直诚信的人,首先就要引领孩子区分光荣与耻辱、正确与错误、诚实与欺诈等。
哈佛故事
有一次,迈瑞和爸妈一起看电视。妈妈下班之后心情很是不错,给迈瑞买了最喜欢吃的冰激凌,只听妈妈对爸爸说:“哈哈,今天可真是走运啊,我买肉的时候给了那个人10美元,他却找了我40美元,这么好的事儿竟然让我碰上了!”
“亲爱的,真是太棒了!”爸爸连忙应和。
“当然,下次我还去他家买,说不定那个糊涂蛋还会迷迷糊糊多找钱给我呢!”妈妈高兴地说道:“迈瑞在一边吃着冰激凌,将妈妈的话语也记在了心里。”
过了一个星期,老师突然给迈瑞的爸妈打了一个电话,说迈瑞捡到了同学丢的电子手表,却不愿意归还给同学,并且还声称是自己的。
爸妈听了之后,心里很是气愤,可是这又能怪得了谁呢?就算给迈瑞讲解再多的大道理,也无法让他信服啊!
爱心课堂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品德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有一些父母平时看似很正直,但是一遇到关乎自身利益的事情,他们便会改变自己的初衷,站在对自己有利的一方,完全忘记了正直的存在。
看似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是在孩子眼中,父母的人格可是大大降低了,真的是得不偿失!所以在培养孩子的时候,父母一定要严于律己,做好正直的表率,培养孩子成为一个正直的人。
正直是建立人生大厦的坚实基础,是和诚信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也是形成正直品性的最佳时间。父母的教育工作在这段时期中意义重大。另外,父母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鉴别事物的能力,并且做出自己的选择。孩子长大之后,也会像父母一样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如果要培养孩子理性对待问题的能力,就不能够停在一厢情愿的人生准则上,培养孩子敏锐的观察力,通过对事物的准确判断,做出正直的选择。
教育小妙招
正直的品质主要表现在:诚实守信、言行一致、待人真诚、富有同情心、有正义感等。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培养孩子正直的品质呢?哈佛教育专家给出的建议如下:
·对孩子的品德教育予以重视
天下的爸爸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伶俐,长大之后成为一个人才,所以在开发孩子治理方面给予了非常大的关注,但是却忽视了孩子的品德教育。这对孩子以后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隐患。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让他们做正直的人。
·给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
俗话说得好:“己不正,何以正人?”父母要从自身做起,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正直的人:不管对待亲人还是朋友,抑或是对待同事,都不说谎、不做假;在孩子面前也要信守诺言,不能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欺骗孩子;要敢于在孩子面前做自我检讨、自我批评;不偏袒、包庇自己的孩子;不在孩子面前说别人的坏话等。父母应该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孩子学习的好榜样。
·利用文艺作品提升孩子的道德水平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多接触一些关于培养道德情操方面的优秀文学作品,为孩子购买一些含有这方面内容的书籍,让孩子慢慢懂得,诚实正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求孩子从小做一个正直诚实的好人。
·给孩子一个实践的机会。
品德教育最为关键的就是实践。父母应该让孩子多多观察参和周围发生的事,然后与孩子一起评论发生身边的真实事例,从而提高孩子的道德水平。
除此之外,对于孩子偶然表现出来的“不正直”的行为,家长要正确对待。遇到这种情况之后,家长应该首先认真分析原因,然后制定教育方案,从而促使孩子的品德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在青少年时期,就应该坚持一条准则,做对得起良心的事情。我们应该坚守这条原则,直至走入坟墓。我们应该严格地遵循它,不要将此看作一种牺牲。相反,如果这样做下去,我们或许会因此走向发财致富的道路,并将这条道路指引给我们的后代。
教孩子用感谢回馈爱意
教育并不是为了教授你如何谋生,而是教育你用感恩的心态,让世界上的每个人生活更香甜。
——安吉儿
一句简单的感谢语,是一个人优秀品质的外在展现,也是人与人之间更深层次的情感交流。“谢谢”代表的不仅是一种理解的官话,更是向对方表示,你对他为你所做的一切都很了解,对于真正的付出和帮助来讲,这种理解就是最好的回报。
哈佛故事
在公园的小广场上,一位父亲正在教自己的孩子学骑自行车。这位爸爸一会儿给儿子做示范,一会儿给他讲解要领,儿子在骑车的时候,爸爸还会跟在后面扶着车尾让自行车保持平衡,不一会儿爸爸就累得满头大汗了。
即使这样,爸爸依然陪着儿子练习了两个多小时。这时,孩子已经骑得很不错了,于是他冲爸爸说了一句:“爸,你回家吧。”随后就去与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去玩耍了。
这时,一直坐在树下的一位老人走到这位父亲跟前,对他说:“你要把你的儿子叫回来,因为他遗失了一件很重要的东西。”
父亲疑惑地看着这位老人说:“可是我的孩子好像什么都没有带啊?”
老人笑笑,说道:“不,你的孩子本应该带着爱和付出的谢意,但是他把它们给弄丢了,难倒你不应该帮助你的儿子把它们都找回来吗?”
父亲似乎明白了老人的意思,于是说道:“他是我的孩子,我为他付出是心甘情愿的,不需要他的感谢。”
“但是他身边的其他人需要啊!如果连做父母的都不能帮助他找到丢失的东西,他又怎么学会感谢别人的付出呢。”听了老人的话,父亲赞同地点了点头。
孩子骑车回来,发现爸爸还在公园里坐着,就问他为什么没有回家。
爸爸说道:“因为我想和你一起回家啊,今天和你在一起很快乐,爸爸应该谢谢你!”
听了爸爸的话,儿子的脸红了起来:“爸爸教会了我骑车,我应该谢谢爸爸才对。”
看着寻回了“重要东西”的儿子,爸爸满意地笑了。
爱心课堂
很多家长就像故事里的父亲一样,不求回报地为孩子付出,照顾孩子的衣食住行,帮助他学习,陪他玩耍,但是却没想过让孩子对自己说一句“谢谢”。全世界都知道父母的爱是最无私的,但是家长们更应该明白,父母对孩子的爱并不应该是单向的,而应该是双向互动的。孩子在接受来自父母的爱的同时,更应该懂得反馈和回报。因此,身为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这一品格,使甘愿付出的父母以及那些给予过他们帮助的人获得安慰和喜悦,也让孩子们可以拥有最宝贵的人生财富。
“谢谢”是一种肯定与关怀,对于通过自己的劳动给予你便利和舒适的人们,一句“谢谢”可以让对方感到他所付出的劳动的价值;“谢谢”更能代表一个人的处世态度,微笑着说“谢谢”的人一定是一个热爱生命、热爱生活、心怀感恩的人,仅仅是通过谢意的自然表达,就可以让周围的空气充满温柔与友善的气息。
教育小妙招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表达谢意的机会有很多。家长要注意抓住一切可以让孩子学会感恩的机会,让孩子明白感恩的重要性,学会感恩。哈佛教育专家建议家长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孩子的回馈感恩精神。
·感恩,从父母开始
父母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艰辛。现在有很多孩子聚在一起的时候会吹嘘自己父母地位如何显赫,每天能挣多少钱,却不愿意讲他们真实的工作状况。事实上,有许多孩子根本就不知道父母工作的辛苦,更不知道钱是如何来之不易的。
根据调查显示70%的小学生都认为父母的付出是天经地义的,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把孩子带到自己工作的现场,让孩子一起参与劳动,这样孩子才能切身体会到父母工作的艰辛,赚钱的不易。
·父母要当好榜样的力量
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吸取外界的信息,是孩子的特点。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孩子的身上产生影响,慢慢记在心里,成为孩子一种行为暗示。因此,身为家长,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要做好感恩的表率。
如果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和帮助父母,父母要敏锐体察,学会感谢和鼓励孩子。父母的这种感恩方式,不仅可以感染孩子,还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感谢之意,体会到施恩的快乐。
·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
如果父母总能把所有事情都办得又快又好,那么孩子就没有了插手帮忙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习惯于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满足他,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本该得到的。
父母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学会吃苦,这样也就从侧面告诉孩子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对他的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更不是欠他的。
·节日,感恩的好时机
各种节日也是教会孩子学会感恩的好时机,例如春节的时候,可以教孩子热情接受爷爷奶奶以及其他亲属送给他的礼物,并表示感谢。不管礼物的价钱是多少,回到家里都要让孩子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情意。教师节的时候,可以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谢意;遇到父亲节和母亲节,要让孩子学会说感谢的话。
·营造充满谢意的家庭氛围
营造一个充满谢意的家庭氛围,对孩子学会感恩也十分重要,比如,当妈妈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时,爸爸可以趁机对孩子说:“妈妈真了不起,做了这么多好吃的饭菜!妈妈一定很辛苦,我们一定要好好感谢一下妈妈。”这样孩子就会懂得对于妈妈的付出要学会感恩。
哈佛语录
哈佛教育专家认为,学会说“谢谢”是完美地完成一次情感交流的前提。一个人只有心存感恩,才会认识到世界的美好,才能感受到别人的善意。我们要让孩子认识到,别人对他的付出并不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不管是父母的抚养,还是老师传授知识,抑或是他人的帮助,这一切都是“恩情”。在“知恩”之后,要给予行动进行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