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科学知识大课堂——科学的楷模
33307200000033

第33章 不朽丰碑(9)

百花丛中,小姑娘轻手轻脚,想捉住美丽的大蝴蝶;阵雨过后,男孩子东奔西跑,想俘获在积水潭上飞翔的蜻蜓。

你可能已经知道,蝴蝶的幼虫是吃植物的害虫,蜻蜓是捕食害虫的益虫。但是,在昆虫的世界里,还有许许多多你不知道的秘密:

蚂蚁会“放牧”自己的“奶牛”,而这奶牛是植物的大敌——蚜虫;蚕吐丝为人类作出了贡献,但是它的兄弟松毛虫却专干坏事;屎克螂忙忙碌碌滚屎球,为的是给子女准备美餐;蝉最爱高声唱歌,而自己却是听不到声音的聋子;萤火虫吃什么呢?吃美味的蜗牛。

随便哪一种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本领和有趣的生活史,都可以为它写一本动人的传记。

是谁用毕生的精力,为各种各样的昆虫,写出了一本又一本的传记呢?他便是十九世纪的法国科学家法布尔。

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法布尔从小喜欢虫子,开始是好玩,后来就入了迷,最终把研究昆虫作为自己的毕生事业。

他说:“我只是朝着常常在我面前的一个目标走去,那就是想在昆虫学上增加一些篇幅。”

他真的这样走了下去,一直走到老。他所贡献出来的,是十大卷《昆虫记》。

要想研究一门前人还没有很好研究过的学问,可不像你坐在学校教室里学习那样容易。法布尔研究昆虫的时候,既没有这样的学校和老师,也没有课本。他的课堂是大自然,老师和课本是昆虫。要想在这个学校里学到东西,需要付出高昂的学费,那就是长期不懈,艰苦努力。

法布尔为了猎获自己的观察对象,经常在山林野谷中终日奔走。他有时冒险爬上悬崖峭壁;有时被荆棘刺得遍体鳞伤;有时给暴雨淋成落汤鸡;有时在浓雾中迷失了方向;有时在炎炎烈日下耐心等待;有时又不得不在阴暗的密林中挨过黑夜。

法布尔对收集到的各种各样昆虫,都进行过长期的细致观察:从它们的出生、蜕变、成长到死亡,包括它们的猎食、恋爱、打架、建造住宅、生儿育女等。为了观察一种昆虫,常常是前后经历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才下结论。

松毛虫是松林的害虫。这种毛毛虫会吐丝铺路。它们排着整齐的队伍,沿着这条“丝绸之路”去赴宴,结果是松叶被吃得精光。受害的松林,漫山遍野,像火烧过的那样,大片大片地死了。

为了研究松毛虫的生活规律,法布尔在长时间观察中,常常把眼睛都看肿了,手指也被松毛虫的毒刺刺得火辣辣的。他发现:松毛虫总是集体居住在用丝搭成的窝里,并且总是沿着它们自己铺的丝路行动;冬天躲在落叶和杂草中,春天结茧变蛹,最后从地下钻出来。

为了找到松毛蛾产卵的地点,法布尔煞费苦心,才发现产卵的地方,原来在松叶的鳞片下边,卵排列整齐,一共9行,每行35颗。松叶的鳞片,保护着卵不受风雨袭击;小毛虫由卵中钻出来后,立刻就可以吃到松叶。真是没有比这里更好的地方了。

法布尔还发现:如果天气要变,松毛虫是不出来游行的。这个坏东西,倒是可以当做晴雨表用的。

昆虫世界,奥妙无穷。

法布尔经常冒着被蜂群包围蜇刺的危险,去偷取蜂窝。有一回,他从蜂窝中捉了几十只蜂,用白颜料在它们身上点上标记,然后装在盒子里,带到三四公里外放掉。这些蜂,很快就飞回了自己的窝。最快的两只蜂,只用了三刻钟,就顶着大风飞回来了。

蜂是怎样识别方向的?

蛾类的求偶本领,那更是有趣了。

法布尔找到了一个孔雀蛾的蛹。他把这个蛹放在房间里孵化成了雌蛾。没有想到,当天晚上,就招引来了几十个像蝙蝠一样大小的雄孔雀蛾,在屋子里飞来飞去。

雌蛾是怎样招来这些对象的?天那样黑,雄蛾又是怎样从一20里外,穿过丛林飞来的?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法布尔选用了木解蚕蛾作试验。他前后花了好几年的时间,才找到了雌的木解蚕蛾。他发现:

雌蛾出世后的前两天,对雄蛾没有招引力;到第三天下午三点钟,雄蛾才成群结队飞来了。

他把雌蛾放在密封的玻璃罩里,雄蛾虽然能看见雌蛾,但是并不理睬它,这说明招引力与视觉无关。但是,只要让玻璃罩透一点气,雄蛾就来了。奇怪的是:雌蛾呆过的树枝、棉花团,也同样会吸引来大批的雄蛾。

啊,是气味,是雌蛾的气味吸引几十里外的雄蛾朝它飞来的;而这气味,人一点也闻不到。

当时人们还不能解释这种现象,现在已经知道了,那是雌蛾分泌的性激素引起的。

法布尔虽然不是第一个研究昆虫的人,但是他对各种昆虫的精细观察,对昆虫生活的详尽描述,却是世界上的第一个人。与他同时代的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创始人达尔文,曾称誉他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

法布尔不仅提供了许多昆虫的生活习性,而且还提出了许多研究昆虫的方法。他解决了一批问题,又提出了一批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不断深入了解昆虫的习性,就可以让昆虫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桑蚕吐丝,早已为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所发现和利用。今天,以虫治虫、以虫治病等方法,正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毛毛虫吃植物是坏事,但是有个地方的仙人掌孳生成灾,后来找到了一种专吃仙人掌的毛毛虫,这才把仙人掌消灭掉。

至于昆虫世界的各种谜,如蛾类求偶的信息,昆虫建窝的本能和窝的结构力学,昆虫怎样找到自己的家……都是现代科学十分重视,有待研究解决的尖端问题——仿生学、生物信息……

杰出的昆虫诗人

法布尔的十大卷《昆虫记》,是他留给人类的宝贵财富。

《昆虫记》是科学著作。但是,它的文字流畅,叙述生动,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法国作家雨果,称法布尔是“昆虫世界的荷马”,意思是说他对昆虫的描述,能像古希腊诗人荷马的长篇英雄史诗那样,情节生动,富有文采。

法布尔是在退休后,用了三十年时间写成这十大卷《昆虫记》的。据说,他在写作的时候,总是把写出来的章节,读给一位盲人邻居听,看他能不能听懂。所以,不管是具有丰富知识的成年人,还是刚有阅读能力的少年,都会被那娓娓动听的浅显描写所吸引。

在法布尔的笔下,肮脏讨厌的屎克螂,变得勤劳可爱了。他写道:牛啊、马啊、骡啊、羊啊,漫不经心地随处拉屎,把大地弄脏了,于是屎克螂急急忙忙赶来,把这些脏东西搬到地底下去,贮藏起来,既清除了大地上的脏物,又为自己和一家大小预备了美味的食物。屎克螂是大地上的“清道夫”,是一种有益无害的虫子,难怪古代埃及人把它叫做“神圣甲虫”了。

法布尔还描绘了屎克螂搬动粪便的生动情景:它先把粪便团成一个圆球,然后用自己的两只后腿,倒退着推动圆球滚向前去。有时候,那圆球滚下了陡坡,它就赶下坡去,再往上推。

它费尽力气,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法布尔十分赞美屎克螂。他写道:“象蜣螂(屎克螂的学名)这样漂亮的小家伙,才配摆在博物学家的采集箱里,让采集箱显得格外出色。因为它们那身衣裳十分素净,老是刷得精光……生长在欧洲的,穿着一身乌光墨黑的服装;出生在热带的,却打扮得浑身金光闪闪。”

囊蛛是一种很大的黑肚子蜘蛛,一些小动物,只要被它刺一下,就会中毒死去。法布尔对它做了细微的观察和试验之后,发现那种毒性极大的囊蛛,原来只是雄的。不过,它并不伤人,见人就躲避开去,人是难得遇到它的。雌蛛虽然是它的同族,但是天性却大不相同。

法布尔说:雌蛛是“一位最可爱的母亲”。她织了丝地毯,在上面产卵;然后,把四边卷拢,成为一个丝织的圆球,随身携带。这丝球一旦被什么东西碰落,她就发疯似地扑在那个心肝宝贝上,又是心疼,又是凶狠,再也不许什么碰它一下。在三个星期之内,它每天要用后腿捧起丝球晒太阳,一捧就是几个钟头,给她未来的子女以足够的温暖。等到丝球开裂,生出成百上千个小蜘蛛,一大群幼小的生命,就一起挤挤挨挨地爬在慈母的脊背上,要过整整七个月。

据法布尔描写,有一天,他看到两只母蛛打架,失败者被咬死了,但是她的一群孤儿,却被胜利者全部收留了下来,当做自己亲生的一样看待。法布尔风趣地说:“从此以后,两家并成了一家——一幕悲剧落得这么个收场!”

这么一大家子,母亲怎么养活呢?法布尔说:它们在母亲的护卫下,只靠阳光活命,直到长大一些,自己能够捕食行猎,那位母亲才放心地让它们去独立生活。……法布尔的叙述,详尽生动,像美妙的诗歌,也像华丽的散文。

再来看看他对蝎子这种毒虫的描写。

法布尔在玻璃墙里铺上沙土,在那里养了许多蝎子。到了晚上他就打开电灯,观看蝎子举行“婚礼”。他这样写道:你会发现他们在灯光下渐渐活跃起来,……这简直是动人的撒拉本舞(一种西班牙的慢拍子舞蹈)。……有的在寻找舞伴,只要雄的手指一碰到雌的手指,她就一阵风似的跟着他跑,……他们一个是英雄,一个是美人,……直到一同入洞房。……黄昏时分的这幕喜剧,接下去却是深夜里的悲剧。第二天早晨,你会发现那位新郎已被新娘子吃掉了一大半,到了第二天晚上,她再给他举行一个体面的葬礼,那就是说,把他吃得干干净净。……法布尔对螳螂的描写也很有意思:人们会“看到一个神气活现的虫儿,威风凛凛地昂首站在晒枯了的草丛中;……它那玲珑透明的碧绿大翅膀,好像披在身上的一件薄纱坎肩;朝天举起了它的前脚——不,该说是两只手——好像在那儿祷告”。“嗨,亲爱的人啊,你们太天真了,……那虔诚、慈悲的样子,遮盖着凶恶、残暴的真面目。双手合掌,看上去好像在那儿祷告,其实这双手是强盗的利爪。这合掌螳螂,原来是和平的昆虫世界中的老虎,一个专吃同类的恶魔。……”

法布尔就是这样绘形绘色,惟妙惟肖,把昆虫研究与文学结合了起来,用艺术手法,形象地表现科学观察的结果。人们称赞他的著作既有科学的准确性,又有文学的丰富色彩。他使朴素的真理,披上了绚丽的外衣,既给人科学知识,又给人美的感受。

法布尔教过小学和中学,非常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爱好和需要,是他们的良师益友。他为孩子们写了许多本书,其中有《科学的故事》、《家常科学谈》、《化学奇谈》、《家畜的故事》、《坏蛋》等。他用保罗大叔向三个小朋友讲故事的形式,努力普及各种科学知识,为青少年打开科学的大门。而这位保罗大叔,其实就是法布尔自己。

辛勤耕耘的一生法布尔不仅是一位世界闻名的昆虫学家,而且还发明了化学染料,荣获过法国最高学位的荣誉勋章。

法布尔自己说过:“我从孩童时代起,自然界的事物就已经很吸引我的注意。如果有人以为我喜欢观察植物与昆虫的天性,是从我的祖先遗传下来的,那简直是笑话,因为他们都是没有受过教育的乡下人。”

1823年12月21日,法布尔出生在法国南部的一个名叫圣·莱翁的小村子里。由于父亲穷得没法养活他,只好把他寄养在祖父家里,直至七岁,才回父亲家来上学。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学校呢?法布尔说:“我最初在那里认字母的屋子,该叫什么呢?这屋子,既是课堂,又是厨房、宿舍、饭厅,甚至还是猪圈和鸡舍。老师常常在里边喂驴或者煮猪食。那里只有三条腿的凳子,根本没有课桌。校长是村上的理发师兼礼拜堂的打钟人。因为校长常常得去完成他的那些差事,学校就不得不停课,任由孩子们去玩耍。这些时间,我就被父亲喊去放鸭子。”

因为家庭破产,法布尔在12岁的时候,就跟着父亲到了洛岱慈镇,在那里开咖啡馆谋生。

为了争得免费入学的资格,他不得不在教堂里做些杂事,半工半读。在这里,他学习了拉丁文和希腊文,读过拉丁诗人维基尔的作品,这是他最感兴趣的。因为维基尔就是用诗来描写蚂蚁、知了、斑鸠和乌鸦的。这对他后来写《昆虫记》,显然有很大的影响。

这以后,法布尔因为父亲的咖啡馆一再倒闭,全家搬了好几个地方,最后弄到流落街头,受冻挨饿。他嘱咐自己:“如今你得拼着命挣钱,挣一点钱也好。这生活眼看着是个活地狱。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多少给一点钱,他就很乐意给人家干活。

有一天,法布尔辛辛苦苦挣了一点钱,因为喜欢一本勒浦尔描写大自然的诗集,就花去了它。结果,他只好饿着肚子赶路,用高声朗读诗歌来抵抗饥饿的阵阵袭击。在古老的市镇波盖耳,他叫卖过汽水,当过筑路工,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16岁的时候,法布尔来到亚威农这个较大的城市。在这里,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师范学校,并且获得奖学金,免缴两年的学费和食宿费。他在学校,只旁听过一次失败的化学实验课,可是后来,他努力自学,使自己成了一位出色的化学教师,还发明了化学染料。

1868年,法国教育部长杜吕依请法布尔到巴黎去,表彰他发明化学染料和对昆虫的研究。但是,法布尔怕自己从此被留在巴黎做教授,跟亚威农田边野外的那些心爱的昆虫别离,婉言谢绝了去巴黎。后来,杜吕依来信说,“如果你再不来,我要打发警察来带你了”,法布尔这才不得不去了。在巴黎,法国政府授予了他荣誉团勋章,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接见了他。

从1871年起,法布尔不再教书,专心研究昆虫了。他的后半生,是在奥朗治的赛利让村度过的。他在背靠汪都山的一块荒地上,为自己建立了一个“实验室”——杂草丛生、昆虫众多的园子。他一生中最大的愿望实现了。

法布尔每天在自己的园子里,安安静静地观察昆虫,不时微笑着对别人说:“我收获的不是谷物,而是大自然的秘密。”这时,法布尔已经是一位著名的老科学家,但是他依然像青少年时代那样,不畏寒暑,餐风宿露,夜以继日,和昆虫为友。他住在园子的最里边,除了观察,就是写作。1878年,他积几十年的经验,写成了《昆虫记》第一卷;以后,平均三年写成一卷。

1910年,法布尔87岁,他的第十卷《昆虫记》出版了。这年的4月3日,许多科学家和文学家在他的园子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祝贺礼。这一天,瑞典科学院也送来了最高奖状。

法布尔得到了很大的荣誉。他说:“我不过在海岸旁稍稍搬动了几颗砂子,你以为我就此能知道海的深度了么?”

法布尔得到了很大的成功。他说:“所谓成功,只是那些整天高谈阔论,自以为是的人们的事:什么事情只要你乱吹一阵,大家就以为是真理了。让我们脱去这件虚伪的外衣吧,事实上,我们所知道的实在是太肤浅了。自然就是一个谜语,人们永远不会找到一个满意的谜底。”

1915年10月11日,法布尔因尿毒逝世,终年92岁。临终前,他说:要作的事还多着哩!

法布尔逝世已经六十多年了。他留人类的,除了丰硕的科学研究成果,还有一样极为宝贵的东西,那就是刻苦的自学精神。他说:“有教师指导的人是幸福的。……我是一边自己学,一边教别人的;我所能给予别人的,也只是自己一点可怜得很的收获——这是在一片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我一天又一天清除了乱石和荆棘,长年累月一颗颗捡得的。”

法布尔的自述,如实概括了他追求真理的一生!

生理学天才巴甫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