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性格及其形成,这一问题在孩子出生后的几年中非常重要。新式或老式的教育理论在这一点上走到了一起,即认为智力教育和实践教育还远远不够,还必须将性格教育包括在内。人们对许多美德非常看重,如勇气、责任感、交际能力等等,对性格的研究也集中在身体、道德、智力、意愿、人格和遗传方面。
通过对儿童行为的研究可以发现,只有通过儿童个人的一系列努力才能促进性格的发展。儿童们所做的努力主要取决于他们的创造潜能和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障碍。
0~6岁的幼儿如同“软蜡”,在这一时期的孩子,他们可以适当地加以自我塑造。这种“自我塑造”是非常关键的一个概念,在许多成人看来,他们要做的不是让孩子去“自我塑造”,而是由他们来塑造。这显然违背了儿童发展的自然规律。
孩子必须塑造他自己。这就是教育孩子的一个基本理念,也是教育方法的核心指导原则。凭借一种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具有吸收力的心理,孩子通常会产生某种兴趣,并且非常愿意去主动做一些事情。这一点可以从孩子用来表达他自己的各种方式上得知。而成人,如果盲目、粗鲁、不适当地介入,就可以把孩子在自己的“软蜡”上画出的轮廓毁掉。即使成人并非有心要干扰孩子,但一个客观效果是,他们对孩子在内心建构起来的东西造成了强大的破坏。在成人不注意的时候,孩子会重新开始他的建构工作。可当成人再一次把它破坏殆尽时,孩子又会重新开始。孩子和成人之间的冲突就这样僵持,直到孩子完全投降,不再发表意见,不再做自己想做的事为止。
由此可见,在孩子这段如此敏感的时期,教育是何等重要,事实上,这个时期的教育工作,比接下来的任何时期都重要。为了避免成为阻碍孩子正常发展的阻力,成人一定要保持非常被动的态度,而且绝对不能盲目、不合时宜地干预孩子。身为父母,我们必须选择正确的途径,用我们的敏锐力去了解,什么样的行动才是帮助孩子发展所必需的。我们一定要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免造成破坏。创造者应该是孩子,而不是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