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爸爸妈妈的工作很忙,2岁的薇薇平时由爷爷奶奶照顾。薇薇有一个坏习惯——饭前、便后不洗手。
有一天,薇薇在玩小皮球,奶奶给她做好了美味可口的鸡蛋羹。薇薇最喜欢吃奶奶做的鸡蛋羹了,她高兴地跑过去,迫不及待地拿起小勺子就要吃。奶奶把手伸到她面前,说:“宝贝,你的小手还没洗呢,脏脏。”薇薇看了看自己黑乎乎的手,不愿意去洗,便说:“不洗,我想吃。”奶奶告诉她:“不洗手怎么能行呢?手上有脏东西,吃到肚子里会生病的。来,奶奶带你去洗。”说着,奶奶便拉着薇薇往卫生间走去。
然而,薇薇急着吃,就不想去洗手,她哭闹着不要去……这时,爷爷从卧室里走了出来,他不但不帮奶奶要求薇薇去洗手,还批评奶奶:“你看你,又把孩子给惹哭了。”接着,爷爷便哄薇薇,“好孩子,别哭了。‘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咱们不洗手。来,爷爷喂你吃香喷喷的鸡蛋羹。”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城市儿童有良好洗手习惯的不超过30%,经济欠发达地区更低。俗话说:“菌从手来,病从口入。”有的爷爷奶奶不太注重孩子的个人卫生,没能让孩子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甚至他们自己有时候也是不洗手就直接拿东西给孩子吃,这些都增大了孩子染病的几率。专家认为,预防传染病,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比疫苗防治更重要,经常用肥皂洗手是防控流感、腹泻、手足口病、肺炎、腮腺炎等多种传染病最简单、方便、有效的方法。
2~5岁的孩子就像是一张白纸,容易接受新的观念,也容易形成良好的习惯。爷爷奶奶要抓住孩子的这一特点,尽早培养孩子勤洗手的好习惯,让孩子从小爱清洁、讲卫生。此外,祖辈还应教会孩子正确洗手,一般情况下,洗手时间应持续30秒以上,且用流水洗手,能使手上的致病微生物减少80%;如果再加上用肥皂或者洗手液,能使病源微生物减少95%。
当然,对于祖辈的这种要求,孩子可能只新鲜几天,坚持不了多长时间。因此,祖辈一定要时常督促孩子,在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回家时提醒孩子“该洗手了”。另外,祖辈也要以身作则,经常洗手,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