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有方
33465000000008

第8章 孩子总是和父母对着“干”

教子小案例

一直以来周围的人都认为舟舟是个好孩子,成绩好,又乐于助人。老师同学都很喜欢他。他的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经常代表学校参加竞赛,是父母心中的骄傲,是老师眼里的好学生,是同学眼里值得学习的榜样。但是这段时间舟舟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一样。在家里,舟舟似乎什么事都要和爸妈对着“干”,和爸妈顶嘴就像是家常便饭;在学校,舟舟在课堂上嚼口香糖,看课外书,甚至还经常和同学聊天。

有一天,天气骤冷,妈妈想着舟舟没有穿足够多的衣服,怕他冻着,就把衣服送到学校,可是舟舟不但不领情,竟然还把衣服甩到桌上,自己跑去操场了。妈妈只要在家稍微问问他的成绩,他就大发脾气,责怪妈妈整天就关心成绩,一点都不关心他,接着摔门而去。还有一次,舟舟带了个女同学回家玩,妈妈只是问了一下关于女孩的情况,舟舟就怒气冲冲,嫌妈妈啰嗦。面对正处于青春期的舟舟,妈妈理解他的所作所为,所以也曾试图和他坐下来,母子俩好好交流一下,可是他总是不耐烦地拒人于千里之外。父母的关心在他眼里成了多余的。面对这种情形,舟舟妈妈真的不知道应该怎么办。

案例中舟舟的行为是逆反心理的表现。刚刚念初中的孩子,显著的特点是:“变”。生理上在变,孩子开始发育了;心理上也在变,家长会发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孩子不听话了,甚至还可能与家长“对着干”。你要东,他偏朝西;你要西,他偏朝东,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逆反心理”。这个时期,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断乳”期,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教育者“顶牛”“对着干”。逆反心理是一种单值、单向、单元、固执偏激的思维习惯,它使人无法客观地、准确地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采取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由于家长和老师缺乏心理学知识,不知道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孩子一旦出现抵触师长的行为言论,便对孩子实行高压政策,致使逆反心理逐渐升级和恶性循环。逆反的心理、行为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会导致青少年对人对事产生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对抗社会等病态性格,使之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从而走向极端。在多数情况下,逆反心理导致的对父母的反抗,其结果都是惩罚了自己;这种结果也是对父母的一种伤害。

那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呢?一是强烈的好奇心。当某事物被禁止时,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尤其是在只作出禁止而又不加任何解释的情况下,浓厚的神秘色彩极易引起好奇心。二是企图标新立异。青年处于性格形成和寻找自我的时期,通过否定权威和标新立异可以在心理求得自我肯定的满足。青年人与社会的认同不仅是简单地采取适应社会规范的途径,而且还希望社会承认他的价值和地位,从而获得与社会之间的认同。因此他往往表现得偏执,好表现自己,有意采取与其他人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以引起别人的注意。三是特异生活经历。比如,有的人多次失恋,便认为人世间没有真正的爱情;有的人一向循规蹈矩、与世无争,而偶然有一次受到了莫名其妙的冤枉,以至于性情大异,变得粗暴、多疑、怪僻。

面对孩子的逆反心理,父母应该如何做才好呢?第一,父母要正视并理解孩子在这个阶段初段出现的问题,不要以自我为中心,多做换位思考,多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不要以家长制的管理方式训斥孩子,那样只会适得其反,招致孩子的对抗和反感,甚至逃避。第二,家长要看到孩子的成长,尊重孩子的自尊心,与他们建立一种亲密的平等的朋友关系,并允许孩子参与家庭的管理。第三,家长要相信孩子有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尽可能支持他们,在其遇到困难、遭到失败时,应鼓励安慰,成功了要立即表扬。最后,家长还要有勇气向孩子请教,有勇气承认自己的过失。此外,逆反心理往往具有求异和思辩的特点,是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火花,家长应留心注意,因势利导,促其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