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教子有方
33465000000090

第90章 调解好前夫的孩子和现在丈夫的隔阂

教子小案例

王女士以前结过一次婚,但是结婚后不到3年,丈夫就在外面有了外遇,一怒之下,王女士和丈夫离婚了。王女士一个人带着2岁的儿子波波,有时不免感到生活的艰辛和孤独。经人介绍,王女士离婚一年后,认识了在一家电子公司工作的李某。李某的妻子车祸去世。他觉得王女士是个挺不错的人,而且波波是个很可爱的小男孩,于是就提出要照顾他们的想法,王女士欣然接受了。王女士觉得李某很疼爱自己跟宝宝,才决定跟他结婚的。他们生活得挺幸福的。一年后,王女士怀了李某的孩子,李某本来就很喜欢孩子,想到自己的亲身骨肉就要出生特别开心。但是王女士担心李某会不会有了自己的孩子后,就会不喜欢和前夫的孩子,波波。但是也没办法,只好把孩子生了,也是个小男孩,取名为林林。

结果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很显然,波波对于这个刚出生的弟弟怀有敌意,有一次波波还很生气地对妈妈说,“我不喜欢这个家,我没有弟弟。”妈妈问他为什么,他回答道,“小弟弟有很好喝的奶粉,我没有;爸爸给小弟弟买的好多玩具都不让我玩”。王女士似乎也注意到了,自从林林诞生后,丈夫李某对前夫的孩子好像就变了个态度似的,老对孩子生气,甚至还向王女士提过,要不把波波送回他亲爸那里。妈妈不想离开波波,可是这怎么办呢?

在案例中,波波的继父刚开始对波波还算挺好的。因为继父之前没有过孩子,但是自己又特别喜欢孩子,所以就挺疼波波的。可是自从自己的亲身骨肉出生后,继父对波波的态度就转变了很多。王女士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兼顾丈夫与前夫孩子波波的感受,从中做好调解,尤其是孩子,孩子都比较脆弱,敏感。这时,要不及时调节好家里的关系,就容易使孩子很没有归属感。

建议王女士先好好和现在的丈夫诚恳地谈一次,表明自己的态度。告诉他,自己很爱他,很爱和他的孩子,但也很爱和前夫的孩子,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自己跟前夫现在已经没什么关系了,但是孩子必须留在身边。如果现在的丈夫真的爱她,是会理解她的。

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要找波波做好思想工作。小孩比较敏感、脆弱,害怕新弟弟会抢走新爸爸和妈妈对自己的爱。所以,王女士一定要告诉孩子,自己是爱他的,新爸爸也很喜欢他,刚出生的弟弟不是假想中的敌人,而是自己的弟弟。激发孩子的爱心和做哥哥的责任,让孩子参与其中,这样孩子就不会感觉自己被排除之外。同时,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公平对待两个孩子,只要稍有区别对待,敏感的孩子都会感觉自己好像被遗弃了一样了,这样容易造成孩子不平衡的心理。智力超常孩子?

古今中外有很多智力超常的儿童,如我国古代著名诗人白居易6岁就能作诗;德国古典作曲家贝多芬13岁就创作了三部奏鸣曲。而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父母自身素质的提高,经常都可以听到有关超常儿童的报道。十岁,当别的孩子认字都不全的时候,某些智力超常儿童已经写出了一部小说;十三四岁考上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例子也不是没有。

《新闻周刊》曾经就报道过这么一个名叫乐乐的小孩。9岁的乐乐,2岁时就能识字,4岁开始阅读,现在已通过剑桥英语三级、小提琴七级,完全凭自学就获得奥数竞赛一等奖。当时的乐乐只有9岁,上小学三年级,可是他的水平早已超过了他上的那个年纪。古代伟大教育家孔子提出过要因材施教,因此一些专家提意,超常儿童需要特殊的超常教育,让不同层次的孩子按照不同的方法来培养,让孩子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这样才不至于出现伤仲永的悲哀。但是也有些专家反对,把智力超常的孩子分开教育,容易使他们产生优越感,疏离集体,以至于在以后的交际中出现不合群的情况。还有的人提出,这样会不会给孩子带来生活学习上很大的压力。

据统计,每100个孩子中就有大约1~3个孩子智力超常。心理学也有研究表明,智力超常的人是客观存在的,国际上通行的比例为1%~3%,按这样估计,我国2亿多儿童中,至少有两三百万智力超常儿童。智力超常的儿童常常被称为“神童”,“天才儿童”等等。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代,孔子就根据智力高低,把人分为“上智”、“中”、“下愚”三种,只是今天心理学家把儿童智力分为“超常”、“中常”、“低常”三类。那如何鉴别超常儿童呢?有人列出了超常儿童在幼儿阶段所具有的一些特征:

1.对事物有很强的观察力。他们观察事物比一般孩子更准确、细致、敏捷,更能发现事物的异同之处。比如:不同牌子的汽车,不同动物的形状、叫声、动作等等。观察力强不仅由于感觉器官灵敏,主要是因为超常儿童分析事物的能力较强,贯彻更有目的、有计划,选择信息的能力强。

2.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在玩积木时,能搭出更多更复杂的建筑;剪纸、画画、修理小机械等精细活动能力高于一般儿童。

3.有精确、长久的记忆力。记忆容量大于一般孩子,记同样一段内容所用时间少于其他孩子。这与他们对事物理解得更深、更快有关系。

4.有丰富的想象力。超常儿童的幻想、理想都很多。脑中经常产生许多图像,反映在搭积木、绘画、编故事及玩游戏上。

5.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能够问一些抽象的问题,并对一些抽象的问题(如国家、民族、宇宙、法律等)感兴趣。能通过观察具体的现象发现事物的内在关系。他们常会问这样的问题:“鸟为什么能飞,而人不能飞?”“为什么人和猴子这么相象?”“为什么冬天下雪,而夏天只下雨?”等等。

6.有良好的个性。经过科学家们的调查,发现智力超常的孩子从小就具有很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并具备专心致志,不怕困难、持之以恒、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他们注意集中的时间要比普通孩子长,不受其他小事的干扰,对要追求的目标有一种献身精神。科学家们认为,良好的个性可能是使这些儿童成为“神童”的秘密之一。

对智力超常孩子的引导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制定教育计划进行科学的早期教育。人的智力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说有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父母不能以为智力超常孩子接受能力强,学的知识越深越好,这是不符合科学育儿原理的。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制定一套适合孩子身心特点的教育计划,安排的内容既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深的学习内容孩子会因学不会而觉得沮丧,对学习失去兴趣,太浅的学习内容孩子会觉得自己懂了而不感兴趣。

(2)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外智力超常儿童的成长史,都证明了环境对孩子智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因此,给孩子提供一个能积极动手、动脑的学习环境是至关重要的,如给孩子提供一只旧闹钟,让孩子通过自己的拆装探索其构造原理,既是废物利用,又开发了孩子的智力。

(3)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个性。首先要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智力超常孩子不能整天只沉浸于自己感兴趣的事,还要让他们多了解周围其他事物,多与人交往,培养活泼开朗的个性。其次,要鼓励孩子胜不骄、败不馁。智力超常孩子往往受到周围人们的称赞,这个时候父母要告诉就孩子不能骄傲,鼓励坚持不懈地学习。有时孩子因失败会气馁,这个时候父母也要鼓励孩子不要灰心,开动脑筋,努力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