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奥蒂瓦坎的仪式中心虽然只占全城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大多数纪念物都矗立在“亡者大道”两侧,其中气势最恢宏的太阳金字塔是世界第三大金字塔。它挺立在大道东侧,高达63米,体积有100万立方米。坐落在“亡者大道”最北端的月亮金字塔略小一些,它有四层重叠的平台,逐层减小。月亮金字塔脚下的广场上魁扎尔帕帕洛特尔宫,亦即神奇的鸟蝶宫。这座华美的殿堂是为数不多的非神庙建筑之一。
“众神之城”
12世纪时,阿兹特克人到达这里,发现它已是一座空城。他们把这片广阔的废墟叫做特奥蒂瓦坎。在印第安语中,这里是“众神信徒得道之地”,或者说是“众神之城”,在他们的神话传说中,只有神才能建造如此雄伟的城市,而诸神就在这里升起了第五个太阳,世界就是在这里被创造出来的。
在这个“众神之城”的建造过程中,其建筑物每当经过大约100年左右,当时的居民们便重新建造一次。自1905年墨西哥政府开始组织发掘工作以来,差不多花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耗以巨额资金,才将古城遗址的多姿多彩的风貌展现出来。到目前为止,4层废墟已经掘出3层,从挖掘层可以看出,其建筑物都是层复一层地叠建上去的。
令人迷惑的是,在650~750年左右,特奥蒂瓦坎的文明突然中断,此后全是一片衰落的景象。这座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市突然被废弃。不知是由于什么原因,“众神之城”的居民和它的文化好像都一下子消失了。公元1000年,托尔特克人占据了城市部分地区。当随后的阿兹特克文化在美洲中部高原兴起时,特奥蒂瓦坎古城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特奥蒂瓦坎神秘毁灭的800年后,当16世纪西班牙人来到这里时,他们见到的,是仍然生活在石器时代的阿兹特克人。
考古学家经过了100年的研究,至今还并不了解特奥蒂瓦坎人使用的是什么语言。在整个中美洲,没有人能说清究竟是谁建造了这座众神之城,也不能确定它是如何建造的。人们不知道特奥蒂瓦坎人从哪里来,又去了什么地方。
我们不仅不知道这个“众神之城”到底是谁建造的,甚至也无法说清这座古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建造的。
对于特奥蒂瓦坎城建立的年代,大多学者认为它兴盛于公元前100年到公元600年之间最近,在考古学家利用碳14对古城内的灰烬和木块进行测定的过程中,有人认为整座古城的历史年代,应比目前断定的还要早几百年;也有人认为,特奥蒂瓦坎城的崛起,时间应该更早,约在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1000年之间。
庞贝文化——火山喷发的遗迹
庞贝城是亚平宁半岛西南角坎佩尼亚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西北离罗马约240千米,位于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附近,维苏威火山西南脚下10千米处。西距风光绮丽的那不勒斯湾约20千米,是一座背山面海的避暑胜地,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公元79年毁于维苏威火山大爆发。
发现发掘
1594年,意大利人在萨尔诺河畔修建饮水渠时,发现了一块上面刻有“庞贝”字样的石头;1707年,人们在维苏威山脚下的一座花园里打井时,挖掘出三尊衣饰华丽的女性雕像。人们以为这些不过是那不勒斯海湾沿岸古代遗址中的文物,没有人意识到,一座古代城市此刻正完整地密封在他们脚下占地近650平方米的火山岩屑中。1748年,人们挖掘出了被火山灰包裹着的人体遗骸,这才意识到,公元79年维苏威火山的爆发掩埋了一座城市——庞贝!
公元79年8月24日,一场毁灭性的灾难降临到了庞贝城。这天午后一点多钟,离城约10千米的维苏威火山突然喷发了。滚滚浓烟和无数火星从山顶腾空升起,剧烈的爆炸声接连不断。顷刻之间,天色昏暗,大地摇撼,连平静的那不勒斯湾也翻腾起汹涌的浪涛。那火星是被喷起的熔岩,落地时已凝固成石块。大量的石块和火山灰,把火山附近的地面全覆盖了起来。接着又下起暴雨,引起了山洪暴发。山洪挟带着无数石块和火山灰形成一股巨大的泥石流,向山下猛烈冲去。庞贝,这座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城,就这样整个地被埋没起来。
一千多年过去了,庞贝城渐渐被人们遗忘。研究历史的学者只是在查阅罗马古书时,才知道有个庞贝城,但它的遗址到底在哪里,一直是个谜。
到了18世纪初,意大利农民在维苏威火山西南8000米处修筑水渠时从地下挖出了一些古罗马的钱币,以及经过雕琢的大理石碎块。1748年,人们又在附近挖出一块石块,上面刻有“庞贝”的字样。原来它就在这里!古城庞贝之谜终于揭开了!从1860年起,人们对庞贝城开始了有计划的发掘工作。经过200多年断断续续的开掘,这座在地下沉睡千年的罗马古城,大部分已经重见天日。
城市建设
庞贝的市政建设是罗马工程学和罗马生活方式的完美体现。全城最宽阔的庞贝广场,是2000年前最有人气的地方,也是最能体现庞贝社情民意、风俗人情的地方。街道路面上有不少凸起的石阶,下雨天人们可踩在凸起的石块上行走。庞贝的水利系统十分完整,引水渠四通八达,还有水井和蓄水池。
庞贝被摧毁之时,全城不过2万人口。位于市中心的大会堂却是一座可以容纳数千人的规模庞大的公共建筑。在会堂的墙壁上,绘有许多希腊风格的装饰画。最有研究价值的是那些刻写在墙壁上的形形色色的题铭,有讽刺性的内容,有幽默的言语,有政治见解,也有色情的表露,反映了当时庞贝人开放而活跃的交流状态。
在庞贝人心目中,神是无处不在的,他们在城内修建了大量的神庙建筑。阿波罗神庙是城中占地最广阔的建筑。现在,庙宇虽已毁坏,但其48根庙柱和宏伟的台阶仍能让人感受到昔日辉煌的气势。传说中的罗马人的祖先埃涅阿斯的母亲爱神维纳斯在庞贝人的心目中也占有较高位置,因此爱神庙的规模不小。从原始状态进入文明社会以后,唯一能够维持罗马“国家”精神力量的就是先祖神话,以及对“当代”皇帝的半神崇拜。于是,庞贝城里的公共家神(佩纳特斯)庙、罗马主神朱庇特神庙和纪念皇帝的庙宇规模也较大。
公元前2世纪,庞贝就建有食品市场,现在还依然能够看到出售商品时的遗迹。城中有一个尚在建设中的粮食市场,还没等到建成就被火山岩浆吞没,里面堆放着许多大型陶罐、石碾等。位于市中心东侧的欧玛齐娅楼就是一座很大的综合性市场。外厢高处有两个相对着的大壁间是拍卖市场,为拍卖主持人和唱价人而设,里厢则是大型的洗衣场。此外,这里还是羊毛交易市场。走在空旷的公共市场里,可以想见当年这里熙熙攘攘的商品交易场景。
庞贝城内有三座公共浴场,斯塔比亚浴场为其中最古老的浴场。这个浴场相当古雅,建于公元前2世纪,内有脱衣室、微温浴室、游泳池等,是庞贝城内现存已出土的三座浴场中保留得最好的一座。浴室长廊中圆柱成列,室内墙上的雕塑非常细致,连浴室内一个大理石浴盆也是价值连城。双层设计结构的地板,使下方冒出的蒸汽保持浴场内的温度。
吴哥文化——古柬埔寨的王城
发现遗址
据说在1860年,一位叫亨利·穆奥的法国博物学家为了寻找珍稀的植物标本而钻进了柬埔寨密林深处。在一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他发现了一批巨大的石雕佛像、宝塔和寺庙,这里有几百座风格奇特的宝塔,精妙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宽阔笔直的大道,但却没有一个人的身影,这座荒废了的古城就是吴哥。穆奥的所见所闻由他兄弟在欧洲发表,吴哥的名字由此轰动了世界。
吴哥在高棉语中意为“城市”,有关高棉帝国的传说始于公元1世纪,由扶南王国在湄公河三角洲建立。由于扶南的地理位置极为优越,湄公河地区正处在连接印度和中国的商路上。使该国商业繁盛达几百年之久。
扶南王国后被真腊征服。第一个统治真腊和扶南的国王是拔婆跋摩,接下来的200年里,高棉帝国向北延至中国,向南扩展至马来半岛,占据了今柬埔寨、老挝、泰国和越南的大片地区。其后,苏耶跋摩一世统治高棉时期建造了吴哥殿皇宫。100年后,苏耶跋摩二世为了供奉毗湿奴而建造了吴哥窟这座世界上最大的宗教建筑。最后一位建造高棉寺庙的国王是阎耶跋摩七世,他建造了吴哥通王城。经过5个世纪的营造,吴哥终于建成了世界上最为华丽的庙宇和城市。高棉人在吴哥城周边地区建起了大约600座寺院,铺设了多条宽阔的大道以连接首都及帝国其他地区。
文化价值
吴哥是柬埔寨的文化古迹,又是柬埔寨古代王国一个朝代的名称。公元一世纪左右,印度婆罗门教有个僧侣叫混填,在这片土地上建立了国家,这也是高棉人最初的王国——扶南王国。扶南王国延续了550年后被真腊王国取代。9世纪初,吴哥王朝建立。以吴哥为首都的王朝是柬埔寨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它的疆域东临南海,西至马来半岛北部,吴哥王朝有发达的农业灌溉系统,在这个基础上,以吴哥为中心的高棉帝国兴起,吴哥文化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的。吴哥城既是国家的都城又是宗教圣地。最繁荣的时候,近百万居民生活在这儿。在柬埔寨历史上放弃吴哥是一个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一度强大的吴哥王朝的瓦解。15世纪上半叶,吴哥王朝迁都金边,曾经繁华昌盛的吴哥城杂草灌木丛生,逐渐被茂密的热带森林所湮没。
吴哥古迹共有大小建筑600余处,主要是由吴哥王城和吴哥寺两大建筑群组成,吴哥王城是12世纪后半期扩建而成的,建筑采用砂石结构。方形城区,5座城门,城墙高7米,厚3.8米,周围12千米余,护城河宽达百米,有大石桥跨越其间,桥两侧有27尊石刻神像。王城内有众多寺庙和建筑群,城中央是神庙巴云寺。吴哥遗迹的精华是吴哥窟,又称吴哥寺,坐落在王城的南郊,历时三十多年才得以建成,是古代柬埔寨雕塑艺术的最高峰。它始建于12世纪前期,后来成为陵墓。
吴哥寺的中部为石砌台基,台基有浮雕回廊,整个台基上建有48座塔,每座塔的四面都刻有菩萨头像,头像面带微笑,这就是艺术上所说的“吴哥式的微笑”。台基中央为高达45米的圆形涂金宝塔,又称“金塔”。吴哥寺正门向西,与大吴哥王城南门外大道连接,包括一座由逐渐缩减的三段石头平台组成的金字塔形建筑物。在最高一层的平台上,建有五座莲花形状的塔,那是支配宇宙万物的弥楼山的缩影,分别代表弥楼山的五座山峰。庙宇周围是宽180米的护城河,代表着在世界边缘的山脉之外的海洋。
吴哥窟规模宏大,是错综复杂的宗教建筑群,包括台基、回廊、磴道、宝塔,全部建筑都用砂石砌成,完全靠石块本身的重量和形状紧密相连,经过多年的自然与人为破坏,吴哥古迹的大部分建筑仍岿然不动,充分向人们展示了柬埔寨人民高度的艺术才能和建筑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