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的一天,国子监(国家最高学府,相当于国立大学)的祭酒(相当于大学校长)王懿荣忽然患病,上吐下泻,十分痛苦。家人急忙请来医生为他治病。医生经诊脉,给他开了一张处方。在医生开的这副药里,有一味叫“龙骨”的药。
王懿荣很想知道“龙骨”是什么样的,就急忙派人去药店抓药。药抓回来了,王懿荣忙解开药包,拿出“龙骨”十分好奇地翻来覆去地看着。突然,他在“龙骨”上发现了一些刀刻的痕迹。这一发现,令王懿荣兴致大发。他非常细心地观察起来,发现“龙骨”上的这些痕迹虽然都带有浓厚的绘形意味,可和图画有质的差别。王懿荣是研究古代文物和古代文字的专家,他经过反复分析,断定“龙骨”上的这些痕迹很有可能是前人遗留下来的文字。
于是,病中的王懿荣立即又派人去药店买回一批文字比较清晰的“龙骨”。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研究,他终于弄清这种“龙骨”其实并不是什么龙骨头,而是我国商代遗留下来的珍贵文物——甲骨。甲骨最早出土于河南安阳市西北的“殷墟”。“殷墟”附近的居民在种地时发现了“龙骨”,认为它可以治病,就把它卖到药铺里了。
这些甲骨大部分是龟甲和兽骨。龟甲多数是乌龟的腹甲,其中也有少数背甲;而兽骨主要是牛胛骨。甲骨上的文字是在最早的原始图案和符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部分文字是“卜辞”,是商朝奴隶主贵族碰到一些重大事件时占卜的记录。
后来人们便把这种文字叫做“甲骨文”,我们现在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演变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