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之源
33622300000005

第5章 五线谱的来历

五线谱

五线谱,是用五条等距离的平行横线来记录音符及休止符等的一种记谱方法。它是由谱表、谱号、音符、节拍、调号等的逐步出现、组合而至完善的。五线谱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五线谱尚未发明之前,人们大多用文字谱来记录、表述音的高低。文字谱产生于中世纪以前,那时,由于基督教做礼拜、唱弥撒圣歌的需要,产生了一种以A、B、C、D、E、F、G作为音阶各音的字母谱,A代表音名序列的“1”音,后几个字母根据七个音依次类推。高八度的音则用H、I、K、L、M、N、O、P等字母来代表(中间省去J)。后来,有人认为用这么多的字母太复杂,于是改用只重复A到G的七个音字母,大写代表低音,小写代表高音,重复的小写字母则代表更高的音。我们现在所用的音名,大体就是起源于这种字母谱。

到了公元6世纪,教会音乐家觉得用手在空中比划,来表示歌曲的抑扬气势,很不方便。于是,逐步产生了一种叫“纽姆”的记谱法。它的特点是用“点”、“划”、“钩”等符号,来表示音的趋向和高低。这些纽姆符号记在字母谱上,使试唱者大致知道了音名和高低,但还是脱离不了有人教唱。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教会音乐中出现了符号谱,用纽姆符号记在一线或三线上,称为“纽姆谱”。公元9世纪末,已有两种纽姆谱:一种是在意大利流行的拉丁纽姆谱;另一种是在君士坦丁堡流行的比昌池纽姆谱。

直到11世纪初,在法国的意大利僧侣、音乐理论家季多·达赖左(Guido d’Arezzo,约990~约1050),开始把音符(纽姆符号)摆在四条横线上进行记谱,在红、黄二线的基础上,再加上两条黑线,分别代表A音和E音;红线为F起音,黄线为第三线C音。四线谱的音域虽在八度左右,但对于当时葛利高里圣歌的需要,已足以应付了。季多的这个发明,几乎震动了整个欧洲。当时的罗马教皇立即将季多召到罗马,命他把罗马教堂收藏的乐谱,全部改用他的记谱法记录下来。此后,由于男女声重唱的需要,管风琴、竖琴等乐器演奏的需要,又有人发明了六线谱、七线谱,甚至十一线谱。但经过长期的实践证明,横线太多,记谱复杂而不方便。到了15世纪,人们在季多四线谱的基础上,将四条线改为五条黑色的平行横线,并发明了谱号,创造了音符,发展了节拍,丰富了调号等等,使五线谱记谱法得以正式形成体系;16世纪初,欧洲各国便开始统一使用五线谱,人们称季多为“五线谱之父”;17世纪以后,五线谱记谱法才臻于完善,并为世界各国所普遍采用。

17世纪末期,五线谱传入我国。当时,葡萄牙耶稣会教士徐日升来清宫讲学,并撰写《律吕正义·续篇》,首次将五线谱介绍到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