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音乐之源
33622300000063

第63章 笙的来历

笙,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簧管乐器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的甲骨文中就有“龠”(小笙)的名称出现。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也屡屡出现“鼓瑟吹笙”、“吹笙鼓簧”等诗句,足以证明,笙在我国春秋时期以前就已经出现并很流行了。

笙的形制繁多,古代把大笙称为“笙”或“巢”;小的称为“小笙”或“和”;22管(1972年,在我国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的笙即22管,分前后两排)至36管则称为“竽”(《韩非子》一书中有“滥竽充数”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南郭先生吹的“竽”,就是这种笙)。民间流传的笙由于地区的不同,也有圆笙、方笙及丝竹笙等多种。此外,苗、瑶、侗等民族的芦笙;彝、傣、怒、纳西等民族的葫芦笙、葫芦丝等,也可以说是笙的同宗同族兄弟。

目前,所见最早实物是曾侯乙墓出土的有管14根、竹制簧片、笙管插在匏(葫芦)上、分成两排的笙斗。我国史书上,有关笙的记载很多,如《世本》有载“随作笙”,《礼记·明堂位》有“女娲作笙簧”之说。传说是这样的:人头蛇身的天神女娲,用黄泥和水,创造了人类。她格外珍爱自己的“杰作”。天要塌了,她设法补上;地要陷了,她设法填平,以保护人类不受灾害的威胁。当她看到人类在风调雨顺的环境中生活得很幸福时,自己心里也很高兴。但高兴之余,又隐隐感到有些美中不足——生活怎么能缺少音乐呢?于是,她又造出了一种叫“笙簧”的乐器。这种乐器实际上就是笙(簧即是笙里的薄叶)。这种“笙簧”的乐器形状像凤鸟的尾巴,至少有13根管子,插在半截葫芦里面。为什么要选用葫芦呢?据说女娲对葫芦有些偏爱,因为她曾经在一次涨洪水时躲避在葫芦里漂泊过。这种用葫芦做笙斗的笙,今天的傣、彝等族人民仍在吹着它,也即前面提到的葫芦笙。鉴于此,女娲既被人们称作创造女神,又兼有音乐女神的美称。

关于笙的神话传说,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凤凰台上忆吹箫”的故事,也很动人。故事说的是春秋时期,秦穆公有一位名叫弄玉的极善吹笙的女儿,与吹箫少年萧史以乐联姻,箫鸣笙和,最终结为夫妻……

上述传说,至少能说明:笙确是源于我国的古老乐器,并一直受到历代各族人民的喜爱。

公元1618年,德国音乐家米契尔·普内多里奥斯在他的著作中,谈到笙是一种新奇的中国乐器,引起了当时欧洲音乐家和乐器制造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对笙的构造及其发音进行了研究,并不断地加以改进。终于在18世纪末期,在笙的基础上创制了一种簧风琴,成为现在的风琴、手风琴等乐器的雏形。

笙,发展到今天,由斗子(铜制)、簧管(竹制)、吹管(铜制)三部分组成。每根簧管(也叫“笙杆”)内装有铜制的簧片,有一个按指孔,上端开有音窗,通过呼气和吸气来振动簧片而发声。笙的形制不一,民间流传的笙有17管的17簧、15簧、14簧与13簧等;有14管的13簧、14簧等。目前,民乐队中使用的笙基本上是已半音化了的17簧笙与24簧笙、36簧笙,它又分高音、次中音和中音笙。笙能吹奏半音、和音,转调方便,音域只有一至二个八度。音色明净、优美,吹奏连音、顿音效果很好。它能使管乐与弦乐融合,主要用于伴奏与合奏,也用于独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