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不是孩子的错
33630800000073

第73章 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天天是家里的独子,现在正念中学,他的父母除了在学习上严格要求外,对他的物质生活是有求必应。按说有了这样的爸爸妈妈,他一定会过得非常幸福,可是最近父母却发现,孩子出现了情绪消沉、爱发脾气、性格孤僻等现象。父母不明白,他们对孩子照料得那么好,孩子怎么还会有问题?

于是他的父母找到我,希望我能和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发现存在问题,并且给他们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了解,我发现其实天天的父母对于他的物质生活照料得非常好。不过对于孩子的精神生活却有所忽视。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需要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来进行问题的思考。

天天的爸爸妈妈提到,因为自己小时候生活条件差,过得不好,因此就一味满足孩子的物质要求,因此反而忽略了他心理上的需求。现在的孩子负担很重,天天也是如此,马上就要面临考高中,再加上成绩并不是特别好,所以他的心上非常有压力,父母为了让孩子考上一个好的高中,不断对儿子施加压力。他们给儿子布置了很多的作业和课外练习。如果孩子没有按照父母要求的那样做,就会惹大人不高兴。这种家庭环境不仅使得天天极力去满足父母潜意识里的期待,而且时刻要小心自己的行为,生怕有什么事做出来了惹得父母不高兴。时间一长,他就极容易出现焦虑的情绪。

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从说话方式这一点就可以看出,比如说,有的父母会对孩子说“你给我……”“你听着……”“我希望……”这种语气,一听起来就是在给孩子下命令,而且还是一种强迫的命令。父母在说这些话的时候,究竟有没有想过,要和孩子站在同一角度上来想问题,考虑一下孩子的需求呢?

我提醒各位父母,一定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总是一味的命令和责备孩子。当你在说孩子哪里哪里做得不好的时候,往往是以自己的思想为标准进行要求的,这一点,基本上就包含了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意思在里面。不管这孩子行也好,不行也好,父母总是越看越不顺眼,而且往往强行要求孩子和自己的想法一致,这样一来,就会让孩子的自尊受到损伤,自信心减少,最后甚至自暴自弃,差生往往就是这么产生的。

其实,每个父母都是从学生的时代走过来的,也曾受到过自己父母的误解,在这种情况之下,回忆一下自己当时的痛苦,那么父母再度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来考虑的时候,就不再一意孤行了。

对于父母而言,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远远比听上几节讲课有效得多,与孩子讲话是需要有技巧的。父母认真的倾听,站在孩子的角度来想问题,往往比自以为是的家庭教育要好得多。如果父母以捆绑孩子独立思考能力的方式和孩子谈话,那么理所当然不会收到好的效果。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让孩子对父母的谈话显得不耐烦,从而表现出反感和叛逆的情绪。

那么如何才能帮他走出这一困境呢?

我建议天天的父母通过学习去了解现代孩子的心理特点,逐渐了解孩子的心思,然后对于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调整。

其实像天天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首先,父母自己要先从陈旧观念的牢笼里走出来,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从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达到全面配合孩子,满足他们心理需求的目的。

其次,父母需要全面认识孩子,包括认识孩子的心理需求。最后,父母还要学会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思考问题,无论孩子说什么,父母也要认真倾听,千万不要站在一种居高临下的教育者的立场上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大人的眼中,也许有很多的事情微不足道,但是在孩子的眼中,可能就是惊天动地的大事了。父母此时必须站在孩子的角度上,才能体会孩子的心情。比如说,搭积木在大人眼里是小事,但在孩子的眼里可能比一座大楼的建造还重要。很久之前从学校得到的小红花在父母眼中可能只是碍眼的彩色纸,但对孩子来说意味着自己的快乐和光荣,如果父母随便处理,会让孩子非常伤心和生气。反之,如果父母可以注意把孩子的小红花存放并整理好,则能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理解与爱心。他们会表现得更听话,也会更好的配合父母来做事。

最后,父母要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由于很多的孩子喜欢对一些小事情和一些微不足道的情节刨根问底,所以父母会感到非常厌烦。对于这一点,关键还是父母的认识不足。一个孩子智力发展的核心因素,是与思维能力息息相关的,在这一点上,父母一定要让孩子知道更多的知识,让他们的好奇心充分发展。千万不能把孩子的探索的欲望扼杀在摇篮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