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说:“世界上只有两种悲剧,一是求之不得,二是得偿所愿。”人性的通病往往是求之不得,却苦苦追寻,而得偿所愿后,就有了更高更大的欲望驱使人们拼命往前赶,于是活得苦不堪言,麻烦迭出。欲望是无底洞,如果把幸福也设置如此的高度,那快乐就变得遥不可及。因此,学会把幸福的底线放低一些,人生的麻烦也会随之少了很多,幸福也就会如退潮后的贝壳,俯首可得。
事实上,幸福感也是心理学的一种研究领地。但是在许多的研究数字背后,却更加深刻地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民工比城市的白领更具有幸福感。
且让我们看一下这位白领的生活吧!
工作5年后,李红梅和老公一起咬牙花了一百多万元买了一所位于北京郊区的房子。这样一来,他们每个月都要还上3000元的月供,还有部分借来的购房首付款。
事实上,她和老公的月薪加在一起有1.1万元左右,这种收入在北京而言,并不算低,但是她却只感到压力,而没有幸福。但她只感到压力而没有幸福。而对北京高昂的生活成本和巨大的生存压力,李红梅经常在心里想,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在李红梅看来,一线城市的高房价已经结结实实地绑架了白领的“小资”生活。
事实上,有很多的民工虽然收入、居住条件等各方面都远远比不上城市白领,但是民工却比城市白领具有更强的幸福感。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民工比白领幸福的原因,剖析一下内在的幸福因素。
首先,民工的生活节奏要比白领慢一些,由于生活环境的关系,白领之间的竞争比较激烈,而民工之间相对缓和一些。白领面对激烈的竞争幸福感难以高过民工。
另外,幸福感在生活的其他方面也各有体现,比如说民工饮食粗狂,分量足,而白领则精工细凿,小巧玲珑。民工对饮食的要求不高,相对而言也就更加容易获得幸福感。而白领心思细腻、多愁善感,吃饭要讲究情调,喝茶要讲究气氛,穿衣服还要讲究品味,在这种情况之下,白领阶层的人就会活得很累,无形中加重了自己的负担。而民工对于自己的生活条件要求并不高,精神状态也显得更加广阔,再加上他们心思单纯,没有那么多曲曲弯弯的心事,这样一来,就会更加容易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民工的性格比较懒散,生活更是悠闲,竞争意识也不强,大多数人都过着一种悠闲的生活节奏,而且很容易感到满足,所以民工的幸福感总是挺高的。
民工们爱交流,随便在工作或者生活中碰到一个人,都会自然地聊上两句。这在白领的人群中基本是不可能发生的情况。而民工们之间就比较容易相处,勾心斗角的事情少了很多。所以,他们随时都能找到信息交流的途径和情绪发泄的出口,不容易郁闷。
另外,白领们大都很精明,每个人被迫着往前走,偷懒和懈怠是不可能的。他们给自己订下了严格的进步目标,并逼迫自己向这个目标迈近,这样一来,就会没有喘息的机会,另外,他们有太多的压力,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要求条件比较高,从来不给自己一个放松的借口。
农民工喜欢过自己的小日子,没那么忧国忧民。生活踏踏实实,再忙碌也不会忽略那些生活中的小趣味,这种幸福没那么虚幻。他们会关注一顿饭吃什么,怎么吃,哪怕每天吃的菜里面多加了一点儿肉星,也是让他们感到幸福的事情。
而白领人的精明其实也并不完全是好事。因为他们尊崇的是另一套游戏规则,就是按照程序办事,而不像民工那样看重人情。
当然,类似的原因还有很多。其实,我认为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重点并不是放在谁比谁更幸福,而是幸福这个词的含义最终是由什么元素来构成的。关于幸福感,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但是为什么幸福感与物质生活基础不能成正比呢?恐怕与人的思想认识有关系。如果你学会适当放低幸福的底线,那么才能获得较强的幸福感。
幸福感是一种结论,而且让人感觉振奋,它是真实存在的一种思想感觉。你要做的,并不是自己拥有什么,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你付出了什么,不要过多关注那些光鲜的东西,其实人对于生活的要求并没有必要那么高。如果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放在追求那些光鲜的东西身上,那么你的人生也许就失去了幸福的意义。更不要给自己提过高的要求,因为每一个要求的背后,都明显地显示出了你要付出的努力,如果这些努力让你感觉到了不幸福,成为你不开心的因素,那么还不如及早放弃。
民工也好,白领也好,关键是你要搞清楚幸福的秘密。只要你不过高的设立苛刻的要求,那么你就会很容易得到满足,而此时此刻,你就会发现,生活中的幸福远比麻烦要多,幸福其实真实得让你触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