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由来
3366800000022

第22章 传统习俗卷(3)

这是一种传说,还有一种传说:据说乾隆皇帝游江南,来到淞江,带了两个太监,便衣打扮,到一爿茶馆店里去私巡察访。茶店老板拎了一只长嘴茶吊来冲茶,端起茶杯,沓啦啦、沓啦啦、沓啦啦一连三洒,茶杯里正好浅浅一杯,茶杯外没有滴水溅出。乾隆皇帝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忙问:“掌柜的,你倒茶为啥不多洒一洒,少洒一洒,不多不少恰巧洒三下?”老板笑着回答:“客官,这是我们茶馆的行规,这叫凤凰三点头。”乾隆皇帝一听,夺过老板的水吊,端起一只茶杯,也要来学学这“凤凰三点头”的新鲜玩艺。皇帝向太监倒茶,这不是反礼了,在皇宫里太监要跪下来三呼万岁、万岁、万万岁。可是在这三教九流罗杂的茶馆酒肆,暴露了身份,这是性命攸关的事啊!太监急中生智,忙用手指笃笃叩起桌子,表示以手来代替叩头。这样“以手代叩”的动作一直流传至今,表示对亲朋好友敬茶的谢意。

“秋老虎”一词的由来

清朝道光年间有个叫顾禄的人写了一本书叫《清嘉绿》,书中在“七月”中关于节气立秋的描写如下:“朝立秋,淘飕飕;夜立秋,热吽吽。”

作为苏州吴县人的顾禄,他的《清嘉绿》对江南民俗、风土人情、节气农时有很多描写,这些描写在整个江南地区都有一定代表性。所以民间据此流传:“又以立秋时之朝夜占凉燠。”“朝立秋,淘飕飕;夜立秋,热畔畔”,意思是说,以早晨(白天)或者是夜晚立秋来看这一期间凉爽与否,如果是早晨(白天)立秋,天气就会很凉爽;如果是夜晚立秋,天气就会热烘烘的。

从此以后,凡是遇到立秋之后天气仍然酷热难耐的,就称之为“秋老虎”。演变到现在,又有把夜晚立秋称之为母老虎(母秋),把白天立秋称之为公老虎(公秋)一说。因为母老虎发威时是很厉害的,连公老虎都躲得远远的,所以把夜晚立秋比作母老虎是很贴切的。

舞龙的由来

灯节虽始于汉初,盛于唐宋,但“舞龙”的习俗,是承继殷周“祭天”的遗风。

龙在历史文籍的记载中出现的时间极早,而且“舞龙”包含“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原有“祈年”的意思。古人民智不开,大概由于龙在神话中是海洋的主宰,威力无穷,而海洋主水,龙也就很自然地做了农作物的司雨神。民以食为天,谷物是维持生命的根本,间接也就操纵了人类的生命。按这意义敷衍,龙的重要性竟是超过了祖宗——帝舜、契和后稷。如此,龙被古人奉为“吉物”出现在庆典祭祀中,自然也不足为奇了。《礼王制》称:“宗庙之祭,春曰钥,夏曰褅,秋曰尝,冬曰烤。”人们所以要舞龙,与古代劳动人民在农业生产中对自然现象缺乏科学知识有关。他们幻想龙是管雨的,想以舞龙来祈求神龙,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献哈达的由来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的一种礼节。婚丧节庆、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音讯往来、送别远行等等,都有献哈达的习惯。哈达是一种生丝织品,纺得稀松如网,也有优良的、用丝绸作料的哈达。哈达长短不一,长者一二丈,短者三五尺。献哈达是对人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意思。自古以来,藏族人认为白色象征纯洁、吉利,所以哈达一般是白色的。

当然也有五彩哈达,颜色为蓝、白、黄、绿、红。蓝色表示蓝天,白色是白云,绿色是江河水。黄色象征大地,红色是空间护法神。五彩哈达是献给菩萨和近亲时做彩箭用的,是最隆重的礼物。佛教教义解释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所以五彩哈达只在特定的时候用。

哈达是在元朝时传入西藏的,萨迦法王八思巴会见元太祖忽必烈回西藏时,带了第一条哈达回来。当时的哈达,两边是万里长城的图案,上面还有“吉祥如意”字样,故可以说哈达是从内地传入西藏的。后来,人们对哈达又附会上宗教解释,说它是仙女的飘带。

城隍庙的由来

在我国,可以看到许多城隍庙,里面供着城隍老爷。每年,人们还会在特定的几个时间内去祭拜城隍爷,赶庙会。

古代传说守护城池的神称为城隍,它是神鬼世界中的一城之主,它的职权范围相当于人世间的县官老爷。道教把城隍当做“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说它能应人所请,旱时降雨,涝时放晴,保谷丰民足。早在三国时,即公元239年就有了城隍庙。后来,城隍庙逐渐遍布全国各地。

城隍虽属道教之神,但历代帝王却多重视它的作用,屡次给以加封。后唐末帝李从珂封之为王;元文宗又封及其夫人。城隍本没有姓名的,自宋代后多以殉国而死的忠烈封为本城城隍。《宋史·苏缄传》记载:“缄殉节于邕州,交州人呼为苏城隍。”上海城隍庙中供奉的城隍老爷是元末明初的士大夫秦裕伯。据说他是秦少游的七世孙,元末进士,他在上海一带很有威望,明太祖多次请他为官,但他以一臣不事二主为由加以拒绝。他死后,明太祖下诏说:秦裕伯生前虽不为我臣,可死后要为我主城郭、守疆土,便封秦裕伯为上海城隍。还有,苏州的城隍是春申君,杭州的城隍是文天祥,等等。

石狮子的由来

中国古代本无狮子,李时珍说:“狮子出西域诸国。”自汉张骞出使西域以后,中国与西域诸国有了正式往来。据文献记载,东汉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4年)安息国王献狮子;第二年,月氏王献狮子;和帝永元十三年(公元101年)安息国王献狮子;顺帝阳嘉二年(公元133年)疏勒国王献狮子。

石狮子在中国出现的历史要比真狮子为早,究其原因,可能与佛教的传入有关。据载释迦牟尼佛出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并说“佛为人中狮子”。而《玉芝堂谈荟》也说:“释家以狮子勇敢精进,为文殊菩萨骑者。”认为狮子是高贵尊严的“灵兽”,有护法避邪的作用,佛坛上常常刻有一对狮子,佛陀说法称狮子吼,其座谓狮子座。

中国现存最古老的石狮雕刻为东汉造物。山东嘉祥县武氏祠内的石狮,四川雅安高颐墓前的石狮,都是那时的作品。在曹操筑的铜雀台旧址,曾发现有一对石狮子附着于门柱上。从这些石狮子身上明显地可看到西亚雕刻的影响——狮身上生着双翼。真狮子的输入,才使石狮子形象产生了深刻的变化。

以后,狮子雕刻的艺术及其应用范围,更有广泛的发展,不只宫殿陵墓前和文衙武辕的前面要立两只石狮,有些讲究的住宅前面也立着一对狮子。

谚语的由来

谚语往往通过一种现象,表明一个生活的道理。用在文章中,简捷而深刻。谚语原是一种口头文学,在文字出现之前就产生了。《文心雕龙·书记篇》记载了几条,说是“上古之世”流传下来的,其中有一条是“惟忧用志”,意思是困难和挫折可以使人发愤。这可能是我国文字记录下来的最早的谚语之一。

在我国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多少朝代兴衰更迭,多少历史事件此起彼落,这些都是产生谚语的丰厚基础。例如三国之后,有关三国的谚语就多达数十条,而且有些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的。比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等等。除三国以外,中国好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都在谚语中得到了反映,如“韩信点兵,多多益善”、“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等。

谚语有的可以有出处,能说出作者是谁,这部分谚语来自历史名人的诗词、文章、警句。人们常用到的“醉翁之意不在酒”这句谚语,就来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来自魏征与唐太宗的对话。但是,绝大多数谚语无法说出具体的作者。这些谚语由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和生活中口耳相传、世代相沿而成。

谚语是人民创造的口头相传的文学形式,这一点决定了谚语的种种特点。

傣族泼水节的由来

关于泼水节的由来,傣族民间有个感人的故事。

传说,古代农时由一位叫捧麻点达拉乍的天神来掌管。但是,捧麻点达拉乍凭着自己法术高明,神通广大,乱显神威,为所欲为,想降雨就降雨,想降温就降温,弄得人间冷暖失调,雨旱混淆。天神英达提拉决定对给人间降灾降祸的捧麻点达拉乍进行制裁,但由于捧麻点达拉乍法术高明,众神仙都不敢动他。于是英达拉提就变成一个英俊的小伙子,去“串”捧麻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他把她们父亲如何作恶的事说了出来。七位善良、美丽的姑娘本来对父亲的所作所为就很不满,听了“小伙子”的话更是义愤填膺,决心大义灭亲,为人间消灾除难。姑娘们私下商议,要除掉十恶不赦的父亲,必须把父亲生死秘诀探出来。捧麻点达拉乍在谈笑中不知不觉泄露了自己的生死秘诀:火烧、水淹、刀砍、箭射,他一概不怕,怕的是用自己的头发做成“弓塞宰”(意为“心弦弓”)。

一天,姑娘们把父亲灌得酩酊大醉,她们趁他酣睡时,悄悄拔下他的一根头发,做成了“弓塞宰”。当她们把“弓塞宰”对准捧麻点达拉乍时,他的脖子就断了,头颅一落地,就冒起火来,那火到处蔓延。为了扑灭邪火,七个姑娘把捧麻点达拉乍的头轮流抱在怀里,直到腐烂。轮换时,姑娘们都要打来清水,泼在自己身上,冲去满身的污迹遗臭。

为了纪念那七位大义灭亲、为民除害的姑娘,傣家人欢度新年时,都要举行泼水活动,以消灾除难,祝在新的一年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

彝族火把节的由来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隆重最欢乐的节日。“火把节”在凉山彝族地区流传的历史悠久,传说较多,因地区的不同而内容多异。相传天上的恩梯占兹(彝族神话故事中的天神)派喽罗到凡间收苛捐杂税被杀后,为了报复,放出害虫到凡间祸害人民,而凡间的人民毫不妥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这天相邀用火把焚烧害虫,战胜了天神,于是彝族人民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火把节在古代被称为“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火把节的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闭城死,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纳西族、拉祜族、哈尼族、普米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彝族、纳西族、基诺族在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白族在六月二十五举行,拉祜族在六月二十举行,节期二三天。

除夕守岁的由来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为什么称作“熬年”呢?民间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么一个有趣的传说:相传,在远古的洪荒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人们叫它“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兽就要从海里爬出来伤害人畜,毁坏田园,降灾于辛苦了一年的人们。人们为了躲避年兽,腊月三十晚上,天不黑就早早关紧大门。等年初一早晨年兽不再出来,才敢出门。人们见面互相拱手作揖,祝贺道喜,庆幸没被年兽吃掉。这样过了好多年,没出什么事情,人们对年兽放松了警惕。

有一年三十晚上,年兽突然窜到江南的一个村子里,一村子人几乎被吃光了,只有一家挂红布帘、穿红衣的新婚小两口平安无事,还有几个童稚,在院里点了一堆竹子在玩耍,火光通红,竹子燃烧后“啪啪”地扑响,年兽转到此处,看见火光吓得掉头逃窜。此后,人们知道年兽怕红、怕光、怕响声,每至年末岁首,家家户户就贴上红纸,穿上红袍、挂上红灯、敲锣打鼓、燃放爆竹。这样,年兽就不敢再来了。

在《诗经·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记载。所谓“庭燎”就是用竹竿之类制作的火炬,竹竿燃烧后,竹节里的空气膨胀,竹腔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这也即是“爆竹”的由来。这样后来传到天上的紫微星那儿,他为了拯救人们,决心消灭年兽。有一年,他待年兽出来时,就用火球将它击倒,再用粗铁链将它锁在石柱上。从此,每到过年,人们总要烧香,请紫微星下界来保平安。

清明节扫墓的由来

清明节是传统的纪念祖先的节日,其主要形式是祭祖扫墓。这一习俗相沿已久,据史书记载,秦汉时,墓祭已成为不可或缺的礼俗活动。《汉书·严延年传》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地”。随着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的越来越发达和强固,远古时代没有纳入规范的墓祭,也归入了“五礼”中:“士庶之家,宜许上墓,编入五礼,永为常式。”朝廷的推崇使墓祭活动更为盛行。古人有描写清明扫墓的诗:“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民间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寻夫小曲也有“三月里来是清明,桃红柳绿百草青;别家坟上飘白纸,我家坟上冷清清”。唐代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些诗句都十分真切地反映了当时清明扫墓时的情景和氛围。

为什么要在清明扫墓呢?这大概是因为冬去春来,草木萌生。人们想到了先人的坟茔,有否狐兔在穿穴打洞,会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所以要去亲临察看。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燃香奠酒,烧些纸钱,或在树枝上挂些纸条,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死者的怀念。至于祭扫的日期,各地风俗不同,有的是在清明节的前十天后十天;有的称“前三后三”;有的在清明前后逢“单”日举行;有些地方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在中国北方,二月初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4宫附会为4种动物。其中,东宫7宿被想象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恒星组成。

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转移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

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7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而此时,恰逢中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抓周儿”的由来

小孩生下一周岁时进行。讲究一些的富户都要在床(炕)前陈设大案,上摆:印章、儒释道三教的经书、笔、墨、纸、砚、算盘、钱币、账册、首饰、花朵、胭脂、吃食、玩具。如是女孩“抓周儿”还要加摆:铲子、勺子(炊具)、剪子、尺子(缝纫用具)、绣线、花样子(刺绣用具)等等。一般人家,限于经济条件,多予简化,仅由大人将小孩抱来,令其端坐,不予任何诱导,任其挑选,视其先抓何物,后抓何物。以此来测卜其志趣、前途和将要从事的职业。

此风俗兴于魏晋南北朝。《颜氏家训·风操》有述:“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用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智愚,名之为试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