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由来
3366800000005

第5章 衣食住行篇(4)

装饰说:想要别人看到自己的美是人的本能。未开化民族的人们,在野兽皮的防寒衣上所加的刺绣,就是这种表现。他们还从身体涂色开始,像耳环、首饰、腰饰、脚环等,这种想方设法装饰身体的心理欲求,与生存的本能同样强烈。同吸引异性说相结合,把装饰说作为衣服产生的动机的学者也大有人在。

理发的由来

中国古人认为“头发”受之于父母,不能随便剃除。所以当时男女都留长发,只是盘发的方式不同。到了汉代,就有以理发为职业的工匠。

南北朝时代,南朝梁的贵族子弟都削发剃面,那时的理发业已经很发达,出现了专职的理发师。“理发”一词,最早出现在宋代的文献中,朱熹在注疏《诗·周颂·良耜》中“其比为栉”一句里说明:“栉,理发器也。”

宋朝理发业已比较发达,有了专门制造理发工具的作坊。那时,对剃发有个特殊的称呼叫“待诏”。后来,逐渐发展成一种技艺,一个行业。

在元明两朝,人们理发更为普遍。到了清朝,满族贵族为了达到长久统治的需要,强制下令男子一律剃头梳辫,“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人们无奈去剃掉前额顶上的头发,理发业空前发展起来。当时,到处都有理发挑子,理发工手执铁夹(音叉)沿街吆喝,给人理发。

由于各朝代对头发的清洁卫生处理方法不同,所以有不同的称呼,明代叫“篦头”,清代叫“剃头”,还有叫“剪头”、“推头”等。

我国第一个理发店,是清顺治年间在奉天府创建的。辛亥革命以后,许多在日本的中国理发师纷纷回国开设理发店。

胭脂的由来

胭脂是一种红色颜料,原产于中国西北匈奴地区的焉支山,匈奴贵族妇女常以“阏氏”(胭脂)妆饰脸面。在公元前139年,汉武帝为了加强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派张骞出使西域。张骞此行,带回了大量的异国文化,包括西域各族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风物。胭脂的引进,也在这个时候。

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时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染料。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种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制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燕支,都可经过阴干处理,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字有了真正的意义。除红蓝外,制作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及苏方木等。

由于胭脂的推广流行,汉代以后,妇女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唐代以后,尽管妇女的妆饰风俗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涂抹红妆的习俗始终不衰。辽代妇女的红妆,虽不见于文载,但实例却屡有发现。如考古发掘报告所记,辽宁法库叶茂台辽董壁画,山西大同十里铺辽墓壁画所绘妇女,“双颊全涂红粉”,反映了当时的风尚。这种习俗一直沿续到清朝末年,由于女子教育的兴起,青年学生纷纷崇尚素服淡妆,才改变了这种妆饰形式。

擦香粉的由来

唐朝开元年间,杨玉环初入皇宫,看到宫廷如此豪华,尽管山珍海味,无所不有,但她却常常思念家乡亲人,终日愁眉紧锁。当时监选官怕唐明皇看到不高兴,不敢冒然送去敬献,故寄于十八子寿王处,让她先在东花园游玩散心,陶冶性格。只待愁眉舒展,再献给明皇作妃子。

当宫中纷纷夸赞杨玉环有“羞花之容”时,被唐明皇李隆基听到了,当即传杨玉环见驾。杨玉环接旨,深知自己若要接近君王,就必须标新立异,她便在东花园采了许多香花制成粉擦到身上,这才进宫。

杨玉环经过浓妆艳抹,更显得光彩焕发。真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唐明皇一见,喜出望外。当闻到杨玉环身上散发出来的芳香时,更是赞不绝口,当即封杨玉环为贵妃。

杨贵妃得宠后,每天命宫女前去花园采花挤汁,制作香粉,擦于满身,使整个华清宫一片香味。此后,采集香花制作香粉,被当时民间妇女效仿,从此就有了擦香粉的风俗。

剃须刀的由来

公元前4世纪埃及墓葬中发现纯金的以及铜的剃刀。3世纪时丹麦人开始用铁制剃刀。中国上古时期就有了剃刀。《准南子·说山训》:“刀便剃毛,至伐大木非斧不。”

1680年,英国人发明钢刃的“割喉”剃刀,18至19世纪,英国刀具工业中心谢菲尔德精巧地制成配有装饰手柄的锐利钢剃刀。1814年制成折叠式剃刀,1828年谢菲尔德制成一边有保护的刀片,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

1895年,美国一位推销员吉列偶遇发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赚大钱,想发明一种人人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东西。一天,吉列刮胡子,发现剃刀的刀片正适合这种构想,他设计出一种安全剃刀夹持柄,但找不到能制成薄刀片的厂家。到1901年,他遇见机械师卡森,才解决了技术问题,使锄形刀架与双刃可换刀片合成一体,并申请了专利。

第一种适于商业制造的电动剃须刀由美国退役陆军上校希克设计,并于1928年获得专利。1931年投放市场后,立刻引发了各种不同的设计。1960年美国雷明顿公司制出第一把以干电池为电源的电动剃须刀。

口罩的由来

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我国。古时候,当人们遇到污染和粉尘时,只知用手或袖捂住口鼻,如《礼疏》载:“掩口,恐气触人。”《孟子·离娄》记:“西子家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

用手或袖捂鼻子是很不卫生的,也不方便做其他事情,后来有人就用一块绢布来蒙口鼻。马可·波罗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记述他生活在中国17年的见闻。其中有一条:“在元朝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这样蒙口鼻的绢布,也就是原始的口罩。

1897年,德国人美得奇介绍给大家一种用纱布包口鼻以防止细菌侵入的方法。以后,又有人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衣领上。用时一翻过来罩住口鼻就可以了。可是,这种口罩要一直用手按住,极不方便。后来又有人想出了用带子系在耳上,这就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口罩。

蹦极的由来

公元500年前后,在西太平洋瓦努阿图群岛的BUNLAP部落,一位土着妇女为逃避丈夫的虐待,爬上高高的可可树,用一种当地具有弹性的蔓藤牢牢绑住脚踝。她威胁其丈夫要从树上跳下来,随后爬上来的愚蠢丈夫也说要跟着跳下,于是柔嫩的蔓藤救了女人的命,而暴虐的丈夫则命丧黄泉。该部落为了纪念这位勇敢的妇女,将绑藤从高处跳下发展成一种风俗习惯。

他们依山建起一座座由树桩和蔓藤捆扎而成的20-30米的高塔,年轻的男子从上面俯冲而下,象征着他们的成熟,向他们信奉的图腾祈求部落的平安和丰收。1979年4月1日,英国牛津大学冒险俱乐部成员从当地245英尺高的克里夫顿桥上利用一根弹性绳索飞身跳下,拉开了现代蹦极运动的帷幕。

攀岩的由来

欧洲阿尔卑斯山区的高山海拔3000至4000米的悬崖峭壁上,即接近高山植物禁区的地带,生长着一种珍奇的野花——高山玫瑰,摘采这种野花是很困难的。据说很久以前,阿尔卑斯山区居民一直流行这种风俗:当小伙子向姑娘求爱时,为表示他对爱情的忠诚,必须战胜重重困难和危险,勇敢地攀上高山,采来“高山玫瑰”,献给自己心爱的姑娘。直到今天,阿尔卑斯山区的居民仍然保留这种习俗。攀岩运动也由此而来。

攀岩是从登山活动中派生出来的一项运动。登山者即使选择最容易的路线攀登几千米的高峰,在途中也免不了要遇到一些悬崖峭壁,所以说攀岩也是登山运动的一项基本技能。

的士的由来

1907年初春的一个夜晚,美国一富家子弟亚伦同他的女友去纽约百老汇看歌剧。散场时,他去叫马车。虽然他的目的地离剧场只有半里路远,车夫却漫天要价,向他们索要的车钱是平时的10倍。亚伦感到太离谱,就与车夫争执起来,结果被车夫打倒在地。

亚伦伤好后,为了报复这个马车夫和其他爱敲竹杠的马车夫们,就想利用汽车来挤垮马车这种交通工具。但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汽车要小巧灵活,二是要有计程仪表。亚伦首先请他一个修钟表的朋友根据他的构想发明了计程表。为了标明这些汽车是出租的,又是按路程远近计费的,需要给汽车一个简单的名字。亚伦想到了在巴黎看到的一个词“Taximetev”,即计程付费的汽车。这就是现在全世界通用的“Taxi”(的士)一词的来历。1907年10月1日,出租计程车首先在纽约街头出现。

巧克力的由来

巧克力起源于墨西哥地区古代印第安人的一种含可可粉的食物,它的味道苦而辣。后来大约在16世纪,西班牙人让巧克力“甜”起来,他们将可可粉及香料拌和在蔗汁中,成了香甜饮料。到了1876年,一位名叫彼得的瑞士人别出心裁,在上述饮料中再掺入一些牛奶,这才完成了现代巧克力创制的全过程。不久之后,有人将液体巧克力加以脱水浓缩成一块块便于携带和保存的巧克力糖。

1519年4月,当西班牙征服者Herman Cortes在墨西哥塔巴斯科州登岸时,墨西哥皇帝Moctezuma以为是“羽蛇神”按传说预言从大海中回到墨西哥。所以Moctezuma皇帝热情款待这位“羽蛇神”,并且言听计从,接受西班牙统治,更将可可种植园进贡给他。Moctezuma把略带苦味但他深信具催情作用的巧克力饮料介绍给Cortes,Cortes即时被种植的想法深深吸引。

1528年,Cortes带着可可豆和泡巧克力的工具回到西班牙,制作程序记载于1530年撰写的史记内:“取30粒可可豆,注入1夸脱(即1/4加仑)水,然后加热并辗成粉末。再加入一种橙红色的天然色素和香料调匀。”其后,西班牙人将种植甘蔗的技巧引入墨西哥,而在传统哥伦比亚烹调法中加入糖和牛奶的构思,令巧克力能够疯魔全欧洲每一颗心。

耳环的由来

相传古代有一位害眼病的姑娘,不久双目失明了。后来,她幸遇一位名医,名医认为她可以复明。在征得姑娘的同意后,医生拿起闪闪发光的银针在姑娘两侧耳垂中各刺一银针后,奇迹出现了,姑娘重见光明。姑娘非常感激,于是请银匠精制一对耳环戴在耳上,以示永不忘记名医之恩。当姑娘戴上银耳环后,她日益眉清目秀,并逢人传诵名医的声名。穿耳戴环能明目的奇迹相继传开以后,许多富裕人家的姑娘和妇女都纷纷穿耳戴环,并流传至今,成为高贵身份的象征。

其科学原理的依据是我国古代医学中的一种“耳针治疗”,即用小毫针、皮内针或其他方法刺耳穴进行治病的。现代医学证实:耳垂正中具有穴位,刺激它对保护视力和防治麦粒肿、急性结膜炎、老年白内障、中心性视网膜炎等各种眼病,特别是对近视眼有良好的疗效。这些医学上的好处,恐怕不是今天戴耳环的女孩子们所会想到的吧!

口香糖的由来

墨西哥安纳将军,在1836年的贾森托战役中被俘,被美国山姆·毫斯顿将军释放回国后,不久他带着一种晒干了的人心果树胶到了美国纽约。人心果树生长在墨西哥丛林中,当地的印第安人喜欢把树胶放在嘴里咀嚼。在和安纳谈话时,美国泽西市的冒险家托马斯·亚当斯发现了这位墨西哥人不时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小块树胶放进嘴里嚼,并深深吸引着自己的儿子。

一天下午,亚当斯在一家药店里看到店主卖给小女孩一块人们用来嚼咬的石蜡,此事使亚当斯想起安纳嚼咬的树胶和他儿子的兴趣,他问药店老板是否愿意出售一种更好的嚼咬物,老板表示同意。亚当斯回家后,随即和儿子霍拉肖在家中对安纳带来的树胶进行了加工。一两天后,亚当斯把这些圆球送到药店老板那出售,结果销路很好。接着亚当斯又买进一批树胶,租下厂房,从此开始了大批生产,并远销各地,得到人们的青睐。

中国古代的“口香剂”,可说是口香糖的前身。据宋代《太平御览》引东汉应劭《汉宫仪》的记述,汉桓帝朝,侍中刁存因患口臭,“帝赐以鸡舌香,令含之”。刁存目睹该药形体颇小,置于口中则辛辣刺舌,误以为自己犯了什么过错,所以皇上给以毒药“赐死”。为和家人诀别,他当时未敢把药物咽下,回到家中述说后,家人哀泣不已。邻居与一些友人闻之大感迷惑,经向刁存探询并察看其带回皇上所赐药物后,诸友人顿时大笑,指出皇上所赐乃香口之药,并且当场含咽,结果证明无害。

古代用口香剂加工制成口香糖,最迟在唐代就已出现。《备急千金要方》的“七窍病”专卷内,提到对口臭症的治疗,宜“常服含香丸”。宋代《太平圣惠方》与《圣济总录》,是朝廷命令组织医家及学者编撰的大型医方书,收载了相当多的口香剂与口香糖丸。其中有一种“含香圆”,是采用鸡舌香、藿香、零陵香、甘松香、当归、桂心、木香、芎、香附子、肉豆蔻、槟榔、白芷、青桂香、丁香、麝香共15味药研为细末,加蜜炼制成如同楝子大小的糖圆,使用方法是“常含一圆,咽津”。

酒吧的由来

酒吧一词来自英文的“bar”。原意是栅栏或障碍物。相传早期的酒吧经营者为了防止意外,减少财产损失,一般不在店堂内设桌椅,而在吧台外设一横栏,横栏的设置一方面起阻隔作用,另一方面又可以为骑马的饮酒者提供拴马或搁脚的地方。久而久之,人们把“有横栏的地方”专指饮酒的酒吧。后指一种出售酒的长条柜台。

早期的酒吧诞生于乡村,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的进步,酒吧由乡村进入了城市,并在城市进一步发展。19世纪中期,旅游业开始发展,随之而来的是酒店宾馆的兴起和发展,酒吧作为一项特殊的服务项目也随之进入酒店服务业,并在服务中表现得越来越重要。

现在,酒吧通常被认为是各种酒类的供应与消耗的主要场所,它是宾馆的餐饮部门之一,专供客人喝酒休闲。一所饭店可能有一个或几个设在不同地方的酒吧,供不同需要的客人使用。有的设在宾馆的顶楼,供客人欣赏风景或夜景;有的设在餐厅边,方便客人小饮后进入餐厅用餐,也为不善饮酒的客人供应汽水、果汁等,并伴以轻松愉快的音乐调节气氛。

旅馆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