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万事由来
3366800000071

第71章 人文历史篇(18)

今天我们使用的“文化”一词,来源于19世纪末。当时学界先贤在翻译英文Culture时,运用了“文化”一词。“Culture”字的意义为:广泛传承的行为规范、信仰、制度和所有其他人类劳动及思想产品的总和。广义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是指自然科学技术和社会意识形态等人类精神产品的社会意识形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具有历史继承性;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其反映着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的水准。

“愿景”一词的由来

20世纪80年代末,台湾词语大量进入祖国大陆。2003年,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兴办之初,校董事会从新加坡聘请了一位早年毕业于厦大的学者回来担任院长,他写了一篇文章《学院的战略目标和愿景》放在学院主页。同学们不理解,说“愿景”这个词没见过,是生造词。院长不得不专门解释,说这个词没用错,海外用得多,很好地表达了他的意思。

2005年,连战、宋楚瑜访问大陆,“愿景”一词使用的频率非常高,甚至写进了胡锦涛与连战会谈的两党“新闻公报”:“共同谋求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的机会,互信互助,再造和平双赢的新局面,为中华民族实现光明灿烂的愿景。”“新闻公报”是非常正式的文体,共产党与国民党两党新闻公报所用的语言,是很正式的社会用语。看起来,汉语原有词汇“愿望”、“期望”、“前景”、“远景”、“未来”等,都能或多或少地表达“愿景”的意思,可后者是一个词化单位,它将两层意思结合得更紧,更牢固,显得更简洁凝练。“愿景”出现在新闻公报,初稿当是出自国民党代表团之手,它的顺利进入、保留,并公布,其实也正是大陆政治家宽厚以待,着眼和解、追求统一的政治胸怀的反映。

接着,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将“愿景”一词收入,解释为“所向往的前景”。

“红尘”一词的由来

古代时的“红尘”一词原意是指繁华的都市。出自东汉文学家、史学家班固《西都赋》的诗句中:“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烟云相连。”大意是说,“热闹喧嚣人流扬起的尘土(红尘),从四方合拢,充满全城,尘土与烟云都连在一起。”

后来,“红尘”演变成了“繁闹尘市”,作“人世间”解释,并首先被佛家使用,在佛经中多处出现指凡俗尘世的“红尘”一词。《红楼梦》开篇阐述石头的来源时说:“原来是无才补天,幻形人世,被那茫茫大士渺渺真人携人红尘,引登彼岸的一块顽石。”这充满神秘色彩的描写,正是来自佛家的神话故事。

丝绸之路的由来

公元前后的几个世纪,在亚洲、北非、欧洲曾先后存在过汉代中国、安息、贵霜、萨珊朝波斯、笈多朝印度和罗马等强大国家。当时有一条横贯中亚、联系欧亚两洲的交通大道。它对这些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起了重大作用。因为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由此道西运,所以这条交通大道在19世纪被欧洲学者称为“丝绸之路”。后来,这一名称被普遍接受。丝绸之路所经之地,有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有一望无垠的大漠荒碛和盐碱沼泽。在生产力和交通工具尚不发达的条件下,古代各国劳动人民、商旅、使者和僧侣等冒流沙、风暴冰雪袭击的危险,披荆斩棘开通商路,对于加强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作出了重大贡献。

自从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和中亚及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通过这条贯穿亚欧的大道,中国的丝、绸、绫、缎、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地输向中亚和欧洲,因此,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即“丝绸”之意。

19世纪末,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将张骞开辟的这条东西大道誉为“丝绸之路”。德国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撰写成专着《丝路》。

亚当夏娃的由来

《圣经》中说,亚当与夏娃是人类的始祖。先有亚当,后有夏娃。上帝始造天地耗时七日,在第六日里用泥土按自己的形状捏成个泥人,然后吹了一口仙气于其中,亚当便有了生命。

自从上帝造了亚当之后,对他关爱有加,让他当世间万物的主宰,还给他建了个园子来住,取名为伊甸园(Eden),其意为“乐事,愉快”,有时我们不说伊甸而称之以乐园(Paradise)。亚当在园子里快活了没多久就开始烦躁,因为自己实在是太孤单了。于是央求天父再造个女子出来,好出入成双。上帝过于溺爱亚当,便施催眠之术麻醉了亚当,取其肋骨一根塑成女状,再吹之以仙气,遂成夏娃。

既然女人本始于男人之身,自然两者将来势必要合二为一,结为连理。而男女之间也就总免不了符合“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物理定律。亚当、夏娃在园子里当然过的是天堂里的生活。然而所有游戏都要有规则来约束,因此上帝给他们发了一个禁令:无论如何不可摘取园中那两棵树上的苹果来吃,否则必遭天谴。

园中藏一毒蛇,据说是撒旦的化身,他心肠歹毒。他告诉夏娃,说那两棵树一棵唤作智慧之树,吃其果可以聪明如上帝;另一棵唤作生命之树,吃其果可以长生如上帝。据说那蛇说的是阿拉伯语,再加上苹果之色泽确实鲜艳诱人,那夏娃也就没有多想,便从智慧树上摘了个苹果来吃。只因夫妻感情不错,于是又将余下的部分拿去给亚当吃。

两人在吃下苹果之后,便有了上帝的智慧,同样也便有了羞耻之心。见彼此都赤身裸体不成体统,于是摘了无花果的叶子来遮羞,打那时起人类才有得衣服穿。

音乐标志的由来

2000多年前,埃及有一位名叫汉米斯(Hermes)的人。有一天,他在尼罗河河边散步,不经意踢到一个被晒干的龟甲,接着传来一阵有如天籁般美妙的声音。他往前一看,原来声音来自这个晒干的龟甲,而在晒干的龟甲上面缠绕着一条晒干的筋线。他灵机一动,便仿效龟甲和筋线,制造出有弦的乐器,命名“里拉”(Lira意,Leiev德,Lyre英,Lyra法)又名抱琴。这也是今日所有弦乐器的始祖。

“里拉”的琴身,大部分由龟甲做成,也有使用木材的,从共鸣体琴身两侧,同方向伸出,稍呈弯曲的两臂,上端用一根横梁相连接,琴弦就从横梁挂下,到琴身中央时,再系到木桥上面。琴弦一般用羊肠或马肠制成,弦的数目由5条到15条。

现今任何国家共同使用的音乐标志,造型典雅,象征性强,深具意涵,正是由“里拉”逐步演变而来。

盲文的由来

路易·布莱尔1809年1月4日出生在法国一个贫苦的马具匠家里,他3岁时玩弄小刀不慎失手,刺伤了一只眼睛,不久又感染另一只眼睛,以致双目失明。

布莱尔的父母没有放弃对这个盲孩子的培养。父亲在木板上用钉子组成字母,教他认字,后又送他到村里的小学读书。布莱尔学习既刻苦又聪明,深受老师和校长的喜爱。

1819年,布莱尔被送进巴黎皇家盲人学校。盲生的课本,用放大的凸版的普通字母印刷而成,又重又笨,摸起来很慢,书写更困难,而且课本的数量很少,大部分课程靠口授。布莱尔学习刻苦、成绩好、求知欲强,但没有可供阅读的书籍。他由此意识到,必须创造一种容易摸读和书写的盲文,才能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1821年,有一天学校校长请来退休海军军官查尔斯·巴比埃,给学生们讲授和示范一种“发音”法,或叫“夜间书写”法符号,它是一种用两行各6个凸点的符号来表示各种音标的方法,是专为夜间作战时传递命令和加强联络而创造的。年仅12岁的布莱尔听完这个报告后,激动地对巴比埃说:“以凸点代替线条的方法肯定可以创造新的盲文……”

此后,布莱尔专心致志地研究这种盲文,1824年,刚满16周岁的布莱尔从人的体形受到启发。他想,每个人都有两个肩膀、两臂和两个膝盖,在这些部位上若各加上一个凸点,不就成了放大了的6个凸点了吗?多么有意思的6个点啊!经过一番精心安排,一套以不同方式排列、有规律可循的法语字母方案拟定出来了。6个凸点,加上空白,共有64个变化。

1829年,布莱尔在原方案基础上加入了数学符号和音乐符号。他把这个方案首次向皇家盲人学校全体师生宣读,要求校领导予以审查和推广。1837年正式定稿。次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布莱尔盲文读物。

布莱尔发明的6点制盲文,后来逐渐为世人承认。1887年,布莱尔的盲文被国际公认为正式盲文。为了纪念这位卓越的创造者,1895年,人们将他的姓——布莱尔,作为盲文的国际通用名称。

聋人手语的由来

正式的聋教育是400多年前发展起来的,目前可考察到的第一位聋教育家是法国德雷佩神父。他为了需要,自己创造发明手语以利管训工作。到了1760年他的收容所改为国立聋校,他担任第一任校长。美国在1817年设救济院,收容聋人并开始使用手语,美国手语源自法国。

我国手语工作有历史记载的仅100多年。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美国传教士梅里士在山东登州(今蓬莱)创办聋哑学校,并搜集中国聋人手势,同时将手指字母传入中国。这是我国手语应用和聋人教育的开端。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聋哑人福利会组织整理全国各地地方聋人手势,选择北京、沈阳、哈尔滨、青岛、上海、南京、武汉、广州、兰州、成都、昆明11个城市作为基地,在地方手势的基础上加以综合筛选,编制了《聋哑人通用手语草图》共4辑,收入2000余个单词手势动作图解。这是我国手语工作的正式开始。

1985年底,中国盲人聋哑人协会委托上海市盲人聋哑人协会对4辑《聋哑人通用手语图》进行全面修订,提出修改意见,在全国第三次手语工作会议讨论通过,改名《中国手语》,共分15大类,收词3330条。1992年底,中国聋人协会成立中国手语新增词工作小组,要求全国各地征集原中国手语中未收入,而目前急需的新词词目及手势动作设计。1993年8月在哈尔滨召开中国手语新增词手势动作审定会议,通过将2266个新增词及手势动作,做为《中国手语》(续集)出版。正续两集《中国手语》共收入5600余个单词手势动作。

针灸的由来

毫针疗法,又称“体针疗法”,是以毫针为针刺工具,通过在人体十四经络上的腧穴施行一定的操作方法,以通调营卫气血,调整经络、脏腑功能而治疗相关疾病的一种方法。毫针疗法,是我国传统针刺医术中最主要、最常用的一种疗法,是刺疗法的主体。

针灸的前身是“砭术”,砭术的主要工具是砭石,萌芽于1万年至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至秦汉时期,针具已由石针、骨针、竹针而逐步发展成为金属针。金属针具发展到现在,经历了铜、铁、银、合金及不锈钢针具等阶段。针具的改革,扩大了针刺治疗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促进了针灸术的发展。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着作,全面而又系统地阐述了阴阳五行、脏腑经络腧穴、诊法病机、法疗原则、刺灸方法及其适应证和禁忌证等。东汉着名医学家张仲景的《伤寒论》,成功地把针灸和针药结合治疗外感病纳入了他所创立的辨病辨证论治体系,使针灸临床治疗得以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晋代皇甫谧《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着,在针灸学发展史上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代孙思邈着《千金要方》发明了同身寸取穴法,肯定了阿是穴的作用。宋代王唯一编选了《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并铸成针灸铜人模型两个,是世界上最早的立体针灸模型,开创经穴模型直观教学之先河。明代是针灸学发展昌盛时期,针灸着作较多,而《针灸大成》是这些着作中的一颗明珠,它是杨继洲在家传《卫生针灸玄机秘要》的基础上,汇集经典着作、历代医家精华及本人经验而写成的。

由于针灸具有适应症广、疗效好、副作用很少等优点,所以远在唐代,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国外医学界出现的“针灸热”仍经久不衰。近年来,世界各地许多国家的医疗人员前来我国学习针灸的日趋增多,国外的针灸教学、医疗机构也不断增多。世界卫生组织(WHO)已肯定了针灸的疗效,将针灸纳入世界医学的范畴。

“青春”一词的由来

“青春”一词原指季节中的春季。它始于汉代,为文史学家刘向首先使用。据刘向《楚辞·大招》载:“青春受谢,白日昭只。”即春季降临,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相当长时期内,文人墨客用“青春”一词都是这个意思。如杜甫的诗:“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后来,文人们赋予“青春”一词以新意,泛指人的青年时期。如王维在《洛阳女儿行》一诗中:“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于是,“青春”一词逐渐失去春季的词义,成为青年的代称。

“中华”的由来

宝鸡天台山有一座巍然耸入云霄、气势雄伟壮观的奇峰,人称天柱峰。天柱峰上有座“莲花顶”。每当日落日出之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游浮,蔚为壮观。人们称誉此峰此景为“三味生奇花”。相传中国国名“中华”即由此而来。

传说炎帝神农成王之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一次,他约请天下部落首领,会聚天台山比武论艺,还邀请了天帝仲裁。由于炎帝神农武艺超群,天帝感到欣慰,想提携炎帝作为人间帝王。便有意发下一道口谕:“谁能一夜建造一座登天梯,能使茫茫大海之中长出石莲,吾便封谁为人间帝王,统管天下人事。”

炎帝神农果然在一夜间造成了三座排空的天柱峰,怀中抱着一座石莲。天帝一见,万分惊喜,当即封炎帝神农为“赤帝”。随后,天帝沿着天柱峰登上了莲花顶,腾云驾雾,升天而去。

炎帝神农作一代帝王,分管南方天下,南方属火,所以号称“炎帝”。炎帝施行仁政,受到人类拥戴。后来,炎帝神农为了驱瘟除病,造福人类,亲自尝百草,制百药,终于制服了瘟疫。而他自己却因吃了毒草“火焰子”,不幸死于莲花峰下。

炎帝神农的子孙后代,为了纪念他们的先祖,便以“三味生奇花”为缘由,把天台上莲花峰称为“中华”(古代:“华”与“花”相同)。世人为纪念炎帝神农的功德,便沿用此称,把中国叫做“中华”。

“振兴中华”的由来

1874年,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想家王韬,曾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1894年11月和1895年2月,孙中山在檀香山和香港建立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郑重宣告:“本会之设,专为联络中外有志华人,讲求富强之学,以振兴中华……”第一次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

不久,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变法维新运动,也提出“振厉”中国的问题。他们说的唯有激耻以振之,中国可以自振等,与“振兴中华”含义相同。虽是走的改良道路,但是根本动因是救亡图存。后来义和团运动中农民爱国英雄们也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义和团的一些传单、揭帖、告白中,指斥帝国主义“祸乱中华”的罪恶,表示“扶保中华”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