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本手册管公司
33676900000114

第114章 财务管理(34)

剩余股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是股利无关理论,是指在公司有着良好的投资机会时,根据一定的目标资本结构,测算出投资所需的权益资本,先从盈余当中留用,然后将剩余的盈余作为股利予以分配。

采用该政策时,公司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1)设定目标资本结构,即确定权益资本和债务资本的比率,在此资本结构下,综合资本成本将达到最低。

(2)根据目标资本结构比例,确定用权益资本通融资金支出预计所需的资金总额。

(3)以最大限度的留存收益来满足各个投资方案所需的权益资本。

(4)投资方案所需权益资本已经满足后,若有剩余,再将其作为股利发给股东。

2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理由

公司采用剩余股利政策的根本理由在于保持理想的资本结构,使综合资金成本最低。如上例,如果公司将所有的税后可分配利润全部分配给股东,或者全部作为股利发放给股东,然后再去筹资,这就会破坏最佳的目标资本结构,导致公司综合资本成本的升高。因此,在完全市场上,股东对于盈余的留存或发放股利的无偏好,只要公司投资项目的投资收益率高于股票市场的必要报酬率,保持目标资本结构下所需的资金,就能使公司的股票价值达到最大化。

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这种分配政策下股利的发放容易造成股利波动,因为每年的股利几乎都在变动,这样不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也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形象。所以,一般适用于公司初创阶段。

(二)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

1分配方案

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是股利相关理论,是指企业将每年发放的股利固定在一个固定的水平上并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变,只有当公司认为未来盈余将会显著地、不可逆转地增长时,才可考虑提高股利发放额。不过,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大多数公司的盈余会随之提高,且大多数投资者也希望公司能够提供足以抵消通货膨胀不利影响的股利,因此在长期通货膨胀的年代里也应该提高股利发放额。

2采用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的理由

(1)稳定的股利向市场传递公司正常发展的信息,有利于树立公司良好的形象,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从而使公司股票的价格能保持相对稳定。

(2)稳定的股利额有利于投资者安排股利收入和支出,特别是那些对股利有很高依赖性的股东。如果股利忽高忽低,则不会受这些股东的欢迎,股票的价格因此会下跌。

(3)稳定的股利政策可能会不符合剩余股利理论,但考虑到股票市场会受多种要素的影响,其中包括股东的心理状态和其他要求,为了将股利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上,即使推迟某些投资方案或暂时偏离目标资本结构,也可能要比降低股利或降低股利增长率更为有利。

(4)稳定的股利可以消除投资者对未来股利的不安全感,使投资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股利稳定的公司的股票,由此,可以降低公司权益资本的成本。

但是,采用该股利政策会造成股利支付与盈余的脱节,在公司盈利水平较低的年份仍要支付较高的股利,容易引起公司资金短缺,导致财务状况恶化,从而影响公司的发展。而且,采用这一股利政策往往不能像剩余股利政策那样保持较低的资金成本。当公司的盈余较多时,解决发放稳定的股利不会对公司造成很大的债务威胁,所以一般适用于经营比较稳定或正处于成长期、信誉一般的公司。

(三)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

1分配方案

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理论依据是股利相关理论,是指公司确定一个股利占盈余的比率,长期按此比率支付股利的政策。在这一政策下,各年的股利额随企业经营的好坏而上下波动,获利较多的年份股利额较多,反之,则股利较少。

2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理由

采用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的理由是,能使股利与公司盈余紧密地配合,以体现多盈多分、少盈少分、无盈不分的原则,即体现风险投资与风险收益的对等。但是,这种政策下各年的股利变动较大,缺乏财务弹性,极易造成公司不稳定的感觉,对稳定股票价格不利,也不利于公司树立良好形象。所以,一般适用于稳定发展的公司和公司财务状况较稳定的阶段。

(四)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1分配方案

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理论依据是股利相关理论,在该股利政策下,公司一般情况下每年只支付一个固定的、数额较低的股利;在盈余较多的年份,再根据实际情况向股东发放额外股利。但额外股利并不固定,不意味着公司永久地提高了规定的股利率。

2采用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的理由

(1)这种股利政策具有较大灵活性。一方面当公司盈利不佳或需要较多资金追加投资的时候,可维护设定的较低但正常的股利,这样可以减少公司的负担,另一方面也不会使股东产生对股利的跌落感;而当公司收益有较大幅度增加时,则可适度增发额外股利,把经济繁荣的部分利益分配给股东,增强他们对公司的信心,使公司的股票价格可以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

(2)一些依靠股利度日的股东每年至少可以得到虽然较低但比较稳定的股利收入,从而吸引住这部分股东。但是这种股利政策也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

(1)按照这种股利政策,公司在盈利较少或无盈利的情况下,仍需支付正常的股利。尽管所付的正常股利数额可能不大,但是毕竟是股利的支付,会增加公司的资金流出,这对于本来就资金短缺的公司来说,就好比“雪上加霜”,无疑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

(2)如果公司的经营状态良好,赢利较多,并持续支付额外股利,这很容易提高股东对股利的期望值,从而将额外股利视为正常股利,一旦公司盈利下降而减少额外股利时,便会导致股东极大的不满。

因此,公司采用这一政策应较为谨慎,一般认为,只有那些未来各年盈余变化较大且现金流量较难把握的公司,采用这种股利政策才有可能是最佳的政策。

在上面介绍的几种股利政策中,固定股利政策和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是被企业普遍采用,并为广大的投资者所认可的两种基本政策。企业在进行收益分配时,应充分考虑各种政策的优缺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净利润分配政策。

三、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

不同的股利支付理论产生不同的股利政策,所以股利理论是影响股利政策最重要的因素。此外,股利政策还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制约。

1法律因素

一般来说,法律不会要求公司一定要分配股利,但对某些情况下公司不能发放股息却作了限制。主要包括:

(1)资本保全原则。公司必须保有充分的权益资本以维护债权人利益,法律规定禁止公司从资本中支付股息。在这里“资本”一词是指公司普通股的面值还是公司普通股面值与超过面值计入的资本之和,应视具体法律而定。

(2)企业积累原则。这一规定要求股份公司在分配股利之前,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先提取各种公积金。这也是为了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维护投资者的利益。

(3)净利润原则。这是规定企业在分配股利时只能从当期实现的利润和过去积累的留存收益中支付。也就是说,公司的股利支付,不能超过当期与过去的留存收益之和。

(4)保持一定的偿债能力原则。公司在分配股利时,必须保持充分的偿债能力。企业分配股利不能只看利润表上的净利润数额,还必须考虑到企业的现金是否充足。如果因为企业分配现金股利而影响了企业的偿债能力或正常的经营活动,则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将受到限制。

2契约性约束因素

当公司以长期借款协议、债券契约、优先股协议以及租赁合约等形式向公司外部筹资时,常常应对方的要求,接受一些关于股利支付的限制性条款。比如当公司对外借债时,债权人为防止公司以发放股利为名,私自减少股东资本的数额,增大债权的风险,通常要对企业股利支付加以限制,如规定每股股利的最高限额等,这是债务约束;在优先股股东未能得到应得的股利之前,普通股股东不能获得股利收入,这是优先股约束。规定契约性限制条件的目的在于促使公司把利润的一部分按有关条款的要求,以某种形式进行再投资,以保障借款利息和优先股股利的正常发还,维护两者的利益。

3公司自身因素

公司自身因素的影响是指股份公司内部的各种因素及其面临的各种环境、机会而对其股利政策产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变现能力、举债能力、投资机会、资金成本等。

(1)变现能力。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有充足的现金和其他适当的流动资产,这是维持其正常商品经营的重要条件,否则就会发生支付困难。公司在分配现金股利时,必须要考虑到现金流量以及资产的流动性,过多地分配现金股利会减少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影响未来的支付能力,甚至可能会出现财务困难。

(2)举债能力。举债能力是企业筹资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不同的企业在资本市场上的举债能力会有一定的差异。公司在分配现金股利时,应当考虑到自身的举债能力,如果举债能力较强,在企业缺乏资金时,能够较容易地在资本市场上筹集到资金,因此就可以采取比较宽松的股利政策;如果举债能力较差,就应该采取比较紧缩的股利政策,少发现金股利,留有较多的公积金。

(3)投资机会。企业的股利政策与公司的资金需求量密切相关。如果企业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众多的投资机会,企业将倾向于减少股利支付,将大部分利润用于再投资,以充分利用目前的投资机会,加速企业发展;如果企业目前缺乏良好的投资机会,企业将倾向于适当增加股利发放,以增加股东的股利收入。

(4)资金成本。前已述及,资金成本的高低是企业选择筹资渠道的一个重要依据。当企业筹措大量资金时,同发行股票和债券相比,利用保留盈余筹资具有成本低和隐蔽性好等特点。同时,以留存收益进行筹资,还会增加股东权益资本的比重,进而可以提高公司的举债能力。因此,很多企业将保留盈余视作公司的第一筹资方式。

4股东因素

股东在稳定收入、股权稀释、税负等方面的偏好也会对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

(1)稳定收入。公司股东的收益包括两部分,即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对于永久性持有股票的股东来说,往往要求较为稳定的股利收入,如果公司留存较多的收益,就会首先遭到这部分股东的反对。而且,公司留存收益带来的新收益或股票交易价格产生的资本利得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与其获得不确定的未来收益,不如得到同期的确定的股利。

(2)股权稀释。如果通过增募股本的方式筹集资金,现有股东的控制权就有可能被稀释,因此当他们没有足够的现金认购新股时,为防止自己的控股权降低,宁可公司不分配股利而反对募集新股。另外,随着新股的发行,流通在外的普通股股数比将增加,最终将导致普通股的每股收益和每股市价的下跌,从而不利于现有的股东。

(3)税负。按照税法的规定,政府对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以后,还要对股东分得的股息、红利征收个人所得税。各国的税率有所不同,有的国家个人所得税税率很高。因此,为了减轻税负,高收入阶层的股东通常愿意公司少支付股利而将较多的盈余收益作为再投资用。而且,即使这两种收入的税率相同,由于股利收入课税发生在股利分发时,而资本利得课税可以递延到实际出售时,其资本利得的实际税负也小于股利收入的税负。与此相反,对于那些低收入阶层的股东来说,其所适用的所得税率比较低,这些股东就会更重视当期的股利,而不愿冒风险去获得以后的资本利得。因而,对这类股东来说,税负并不是他们关心的内容,他们更关心的是较高的股利支付率。

股利的支付程序与方式

所谓的股利支付是指股份制企业从公司利润中以现金、股票或其他形式支付给股东的报酬,是利润分配的一种形式。股利一般按季度、半年或一年一次以现金股利或股票股利的形式向股东分发。一年分派股利的次数各国有异,但是公司应至少每年向股东支付一次股利。公司发放股利要经过公司董事会批准。

一、股利支付的程序

股份公司支付股利必须遵循法定的程序。一般是由董事会提出分配预案,然后提交股东大会表决,通过了才能进行分配。股东大会决议通过分配预案之后,要向股东宣布发放股利的具体方案,并确定股权登记日、除息日和股利发放日,这几个日期对分配股利是非常重要的。

1股利宣告日

股利宣告日,即公司董事会将股利支付情况予以公告的日期。公司董事会根据定期支付股利的周期,举行董事会会议,在会上讨论并宣布将要进行的股利分配。

2股权登记日

股权登记日,即有权领取股利的股东资格登记截止日期,也称为除权日。公司规定股权登记日是明确股东能否领取股利的日期界限,因为股票是经常流动的,所以确定这个日期非常必要。

3除息日

由于从股票交易发生到公司注册股东名单的改变,需要一定的手续和时间,为了避免混乱和不必要的矛盾,通常规定能够获得股利的股票的实际交易日与公司公布的股权登记日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只有在公司规定的登记日若干天之前进行的股票交易,新股东才有可能出现在公司股权登记日那天的股东注册名单上,并获得股利收入。除息日,即除去股利的日期,一般是从股权登记日的前4个营业日至股权登记日当天。在除息日之前,股利权从属于股票,除息日之后股利权不再从属于股票。这是考虑到在股票交易中办理过户需要一定的时间。现代交易手段为股票交收提供了方便,如有的国家实行“T+0”回转交易制度,T为股票交易的日期,T后面是应增加的转手交易的日数,“+0”则是不需增加日数,当天即可转手。在这种情况下,除权日和除息日可以确定为同一天。但为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除息日还是稍稍提前一点为好。除息日以后买进股票的投资者不能领到股息。公司的股息仍要支付给原来的股票持有人。因此,除息日后的股票交易价格将略有下降。

4股利支付日

股利支付日,即向股东发放股利的日期。在发放日这一天,公司采取各种方式如邮寄支票、现金等,将股利支付给公司股东。

二、股利支付的方式

股利支付一般包括4种基本方式。

1现金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