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本手册管公司
33676900000159

第159章 生产经营管理(25)

码垛是指在已划定的区域里,将物资按下列要求堆放:①合理码垛。对不同品种、规格、型号的物资按其形状、特点进行合理堆放,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仓库容积。码垛与建筑物要有一定的距离,码距之间要留有运输通道,码垛上要标明进仓日期,以便于贯彻“先进先出”的原则。②牢固整洁。码垛时要不偏不斜、不歪不倒,力求整齐、清洁、美观。货架摆放可采用四号定位、五五摆放的方法。四号定位,就是对各种入库物资,按照库号、架号、层号、位号实行对号入座。每种物资占据一个货位,并和账页上的物资编号对口统一起来,发料人员只要看清物资名称、规格,翻开账本一看便可找到存放位置。五五摆放,就是以五个为基本计数单位,将入库的各种物资按5个或10个作为一个计数单元进行堆放。它是根据各类物资的不同形状、体积大小、轻重程度等外形和内在标准来堆码各种不同的垛形,有平面五五化、立体五五化、大的五五成方、小的五五成包、高的五五成行、矮的五五成堆、带眼的以五的倍数成串等。

(三)物资保管的一般要求

确保贮存物资质量完好和数量完整,主要取决于正确选择适应材料自然属性的保管条件和养护技术。各种材料都有其独特的属性,如有爆炸性、易燃性、可溶性、毒害性、锈蚀性、腐朽性、吸水性、挥发性、怕热性、怕冻性等。材料损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一些动植物制成的材料易受霉菌等微生物寄生繁殖而引起霉烂变质;竹木制品、毛丝棉制品和农副土产品容易遭受虫蛀、鼠咬;五金材料金属制品容易发生化学锈蚀;有些物资容易挥发、溶化、渗漏、风化、自燃、分解、沉淀等。因此,仓库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物资材料的科学养护,一般要求如下:

1要做好材料的入库检查

材料入库时,根据验收规定,将霉变、锈蚀、破损等有问题的材料另行存放,并及时进行整修处理。

2注意仓库温湿度的管理

仓库内温湿度变化对材料的生霉、生锈、生虫、挥发、溶化、渗漏等损失有直接关系。因此,必须注意库内温湿度的控制,熟悉自然气候及库内温湿变化的规律,利用仓库门窗的开启和其他设备的功能来控制仓库的温湿度。

3定期对库存物资进行检查

了解物资在保管过程中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物资不受损失,在梅雨季节对易霉物资更需要多加检查。

4积极预防管理

根据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精神,对保管的物资可能发生的各种损失进行积极的预防。如采取晾晒通风、搞好仓库的清洁卫生、减少鼠害及冷冻杀虫、药剂杀虫和熏蒸等措施。

四、物资安全管理

企业要实施物资安全管理,保证物资安全,就应当做到:

1物资要经常清查盘点

库存物资的清查盘点,对于保护企业财产、确保账物相符、了解库存动态、加速储备资金周转、防止和揭露贪污盗窃、保证物资核算的真实性、维护财经纪律等都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清查盘点,不仅可及时掌握库存信息,而且有利于及时了解物资质量的完好程度。

物资的清查盘点,是一项细致复杂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经济活动分析工作。根据管理的需要和物资的性质,一般采取定期清查、不定期清查和永续盘点三种方法。

(1)定期清查。主要是年度决算之前,有组织、有领导地对仓库物资进行全面的彻底清查,以保证决算报告的真实性。

(2)不定期清查。根据生产和物资供应情况,对某种和某大类物资进行重点抽查。

(3)永续盘点。这是仓库物资管理人员对日常物资进行动态检查清点的一种工作方法,具体有两种:一是随时核对或叫动态盘点,即在办理物资出入库的同时立即将库存实数与账、卡结存相核对,要求“有动必对”。二是循环清点,即对储存时期较长的或领发次数较少、间隔较长、存量变动不大的物资,平时有计划地按分类顺序循环清点。作好永续盘点,不仅是保证物、卡、账三相符的关键,而且是使仓库及时反馈库存情况,密切配合计划、采购人员及生产车间,不使供应脱节或储备过多,共同作好消耗定额和储备定额管理的重要方法。

2仓库作业要注意安全

仓库在装卸、吊运、堆桩、搬运、保管、养护等一系列作业活动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高度注意操作安全,以免仓库建筑物、物资、设备和人身发生意外事故。因此,仓库管理人员在日常作业中必须采取下列几项主要措施:

(1)仓库各类物资的存放位置,必须既要考虑物资的类别、特点、形状、消耗规律,作出合理安排,又要保证作业区通道经常畅通无阻。

(2)物资的堆放不论是进库上架还是堆桩,都必须保持整齐稳固,并不得超过允许的载荷重量和规定的高度。

(3)仓库内所有起重、载重设备的常用工具,如钢丝绳、链条、吊钩、绳索、撬棒、杠棒、梯子等,使用前都应进行认真的检查,使用后放置在规定的地方,并应在各种起重设备上标明最大起重量或最大负荷标志。

(4)在操作时,操作者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穿戴好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具,要有牢固的安全生产观念,杜绝事故发生。

3做好仓库的保卫工作

确保仓库的安全,是保护企业财产和仓库职工安全生产的大事,因此,仓库的警卫人员和全体职工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1)加强仓库出入人员的管理,除因来库联系工作的人员外,其他人员一律不准任意进入仓库。下班后除值班人员外,任何人均不得在仓库内逗留。严禁携带明火进库,仓库内及周围严禁吸烟。

(2)库房钥匙需统一编号登记,要有专人负责保管。下班时必须切断电源,关窗锁门。次日上班前首先查看仓库内外现场及设备情况,如有异样,应保护现场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3)对爆炸品、剧毒等危险品以及稀贵物资(金、银、钻石等),必须严格采取双人双锁收发、领用、永续盘存制度。

(4)各种凭证、账册、统计资料、出门证等,必须定专人负责管理,按规定归档封存,不得失密或散失。

4做好仓库的消防工作

消防工作是仓库管理不容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防止火灾要事前积极消除火灾隐患,仓库周围严禁堆放垃圾和一切火种,还必须在发生火警时能很快扑灭,这就必须配置必要的消防设备、器材,实行定位存放、定人管护、定时检查、定期演习制度,并建立严格的岗位责任制。仓库消防工作应贯彻“以防为主,以消为辅”的指导方针,达到严防火警,确保安全。

物流配送管理

一、配送管理的概念

物流配送是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活动。它是流通加工、整理、拣选、分类、配货、配装、运送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即在集货、配货的基础上,按用户在种类、品种搭配、数量、时间等方面的要求所进行的送运,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

图5-2分散型配送管理系统物流配送是物流中一种特殊的、综合的活动形式,是商流、物流的紧密结合,包含了商流活动和物流活动。通过配送,最终使物流活动得以实现,并实现物流活动的合理化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降低物流成本,增加产品价值,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一旦完成配送活动需要付出配送成本。对配送的管理就是在配送的目标(满足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与配送成本之间寻求平衡,即在一定的配送成本下尽量提高对顾客的服务水平,或在一定的顾客服务水平下使配送成本最小。

二、配送管理的主要类型

配送管理一般有两种类型:分散型配送管理和集中型配送管理。这两种方式各有特点,现举例说明。假设某公司制造和分销配送电子设备,有两大配送中心,位于相隔一定距离的两地,分别供应周围的两个市场。两个市场的顾客(主要是零售商)直接从各自的配送中心得到产品,而两个配送中心则都由同一个制造基地供货(图5-2)。

从制造基地到两个配送中心的供货周期分别为1周,假定制造基地有足够的生产能力满足配送中心的任何要货要求。现在的配送管理方针要求有97%的顾客服务水平,即每个配送中心必须保持一定的库存水平,从而对顾客的缺货率不超过3%。无法满足的顾客需求将被竞争对手夺走,而不可能延迟供货。

现在公司为了降低库存成本,想考虑一种新的配送策略:将两个配送中心合二为一,用单一的配送中心服务全部市场(见图5-3)。

我们把图5-2所示的系统称为分散型配送管理系统,把图5-3所示的系统称为集中型配送管理系统。这两种系统各有什么特点呢?很显然,与集中型系统相比,分散型系统的一个最大好处是可以更靠近自己的顾客,从而缩短供货时间,运输成本也比较低。但是,集中型系统也有很大好处:它可以使企业用更少的库存来达到97%的顾客服务水平,或在相同总库存量的条件下达到更高的顾客服务水平。

集中型系统之所以有这种结果是因为,虽然来自各个顾客的需求是随机的,波动有可能是很大的,但总需求量的变化波动相对而言是稳定的,有一个平均值。在集中型系统的情况下,某一个顾客高于平均值的需求与另一个顾客低于平均值的需求累加在一起,一个地点的需求高峰与另一个地点的需求低谷累加在一起,就有可能使总需求的变动性减小。这样,需求变动性的减小可使安全库存减少,从而降低平均库存水平。一个配送中心服务的顾客数越多,这种互补效应就越明显。

产品管理

产品与产品分类

一、产品整体概念

在现代社会中,人人都要和产品打交道。产品,通常是指某种为出售而生产的、具有特定的物质形态和用途的物体。如手表、衣服、食品等,都是产品。但这是一种传统的、狭义的理解。现代市场营销学所说的产品,包含有更广泛的内容。现代市场营销学认为,产品是指人们通过交换而获得的需求的满足,它能为消费者(或用户)带来有形与无形的利益。例如,消费者购买一架照相机,并非为了买一个具有机械性能的匣子,而是为了满足艺术爱好或娱乐的需求。服务也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因此,服务也是产品。按照这样的理解,产品概念所含的内容就大大扩充了,即是指人们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消费者(或用户)某种需求或欲望的任何有形物品和无形服务。这就是“产品整体概念”。

产品整体概念由五个基本层次构成:核心产品层、形式产品层、期望产品层、附加产品层和潜在产品层,如图6-1所示。

1核心产品层

核心产品又称为实质产品,是指产品能向消费者提供的基本利益和效用。这是产品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核心内容。消费者购买某种产品,不只是为了获得它的所有权,而主要是它能满足消费者某一方面的需求或欲望。核心产品向人们说明了产品的实质——消费者所要的利益。任何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制造与营销服务过程中,都必须充分考虑能否给予消费者更多的利益。企业营销人员在推销产品时,最重要的是向顾客说明产品的实质,把顾客所需要的利益和服务卖给顾客。美国企业家查尔斯·雷维逊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他曾指出:“在工厂,我们生产化妆品,在商店,我们销售希望。”这就是说,化妆品公司卖给顾客的是美容的希望,这是整个产品的实质。

2形式产品层

形式产品是指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即产品形体或外部特征,主要由品质、式样、特征、品牌和包装五个要素构成。形式产品能够满足同类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以不同的品牌、造型、质地、颜色、档次等满足消费者的特定需求来争夺消费者的一个重要方面。

3期望产品层

期望产品是指顾客购买某产品时通常希望和默认的一组属性和条件。例如,旅客在寻找旅馆时期望干净的床、洗漱用品、衣橱等。对没有特别偏好的顾客来讲,由于大多数企业的营销者都准备了一个期望产品,而且能够满足该类顾客的最低期望,所以获得该类产品的便利性成为选择这一产品的首选考虑因素。

4附加产品层

附加产品指顾客购买产品时所获得的全部附加利益与服务,包括安装、送货、保证、提供信贷、售后服务等。如今的竞争主要发生在附加产品的层次,这正如美国学者西奥多·莱维特指出的:“现代竞争的关键,并不在于各家公司在其工厂中生产什么,而在于它们能为其产品增加些什么内容——诸如包装、服务、广告、用户咨询、融资信贷、及时送货、仓储以及人们所重视的其他价值。每一公司应寻求有效的途径,为其产品提供附加价值。”能正确发展附加产品的公司必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5潜在产品层

潜在产品是指最终可能实现的全部附加部分和新转换部分,或者说是指与现有产品相关的未来可发展的潜在性产品。潜在产品指出了产品可能的演变趋势和前景,如彩色电视机可发展为录放影机、电脑终端机,等等。

以上五个层次,就构成了营销学中产品整体概念的基本内容,即:

产品整体=核心产品+形式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整体的五个层次,充分体现了以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现代市场营销观念。可以说,没有产品整体观念,就不可能真正贯彻现代市场营销观念。美国著名营销学家菲利普·科特勒在《市场营销管理》一书中举了一个足以说明上述道理的生动实例:一家办公用具公司生产的一种文具柜,非常结实耐用,但却销路不佳。经理抱怨说:“我们的文具柜这样结实,从楼上摔下去也坏不了,为什么买的人很少?”公司的一位雇员不无讽刺地答道:“问题在于没有一个顾客买文具柜是为了从楼上摔下去。”这说明,在现代市场营销环境下,固守传统的产品概念,忽视消费者对一种产品的整体化、多样化的需求,不可能获得营销上的成功;可以预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消费者需求的日益多样化,产品整体概念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并有效地指导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

二、产品分类

产品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西方市场学认为,与营销策略有关的产品分类方法通常有以下三种:

(一)按产品的耐用性和有形性,可将产品分为非耐用品、耐用品和劳务三类

1非耐用品,是指消费周期很短、容易消耗的有形物品,如火柴、化妆品、食品等。

2耐用品,是指能够长期使用的、价值较高的有形物品,如空调器、电视机、家具等。

3劳务指提供出售的活动、服务等,如理发、修理、文艺演出、娱乐活动等,劳务是无形的非耐用品。

(二)按消费者购买习惯的不同,可将产品分为四类

1便利品,通常是指消费者经常和随时需要的,只肯花费最少时间和精力去购买的物品。其中有些是经常需要的,如牙膏、肥皂、香烟等;有些是见到才想买的,如书报、杂志、工艺品等;有些是特定情况下急需的,如雨伞、蚊香、痱子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