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本手册管公司
33676900000166

第166章 生产经营管理(32)

中间商是协助企业寻找顾客或直接与顾客交易的商业性企业。中间商可分代理中间商和买卖中间商两大类。代理中间商有代理商、经纪人和生产商代表。它们专门介绍客户或与客户磋商交易合同,但并不拥有商品所有权。买卖中间商又称经销中间商,主要有批发商、零售商和其他再售商。它们购买商品,拥有商品所有权,再售商品。中间商对企业产品从生产领域流向消费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与中间商建立合作关系后,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其经营活动,并可采取一些激励性合作措施,推动其业务活动的开展,而一旦中间商不能履行其职责或市场环境变化时,企业应及时解除与中间商的关系。

2实体分配公司

实体分配公司主要是指储运公司,它是在货物运往下一个目的地前专门储存和保管商品的机构。运输公司包括从事铁路运输、汽车运输、航空运输、驳船运输的公司以及其他搬运货物的公司,仓储公司是对产品、原材料及零部件提供保管服务的公司。一般情况下,企业只有在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时,才会主要依靠仓储公司。在委托中间商销售产品的场合,仓储服务往往由中间商去承担。每个企业都需从成本、运送速度、安全性和交货方便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确定选用那种成本最低而效益最高的运输方式。

3营销服务机构

营销服务机构主要有营销调研公司、广告公司、传播媒介公司和营销咨询公司等,它们帮助企业推出、选择目标市场,并负责促销产品的相应工作。大多数企业都要借助这些服务机构来开展营销活动。企业在对这些服务机构进行选择时,应该对他们所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质量、创造力、价格等方面进行总体评估,并定期考核其业绩,及时替换那些未达到预期水平和效果的营销服务机构,有效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

4金融中间机构

金融中间机构包括银行、信用公司、保险公司和其他协助融资或保障货物的购买与销售风险的公司。企业与金融机构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例如,企业间的财务往来要通过银行账户进行结算,企业财产和货物要通过保险公司进行保险等。而银行的贷款利率上升或是保险公司的保险金额上升,会使企业的营销活动受到影响;信贷来源受到限制会使企业处于困境。因此,企业必须与财务中间机构建立密切的关系,以保证企业资金需要的渠道畅通。

(四)顾客

目标顾客是企业产品购买者的总称,企业营销者通常把企业产品的顾客群体称为市场。企业与供应商和中间商保持密切关系的目的,是为了有效地向目标市场提供商品与劳务。按顾客及其购买目的的不同将市场分为五类:

1消费者市场

消费者市场指个人和家庭购买商品及劳务以供个人消费的市场,他们主要为生活消费而购买商品和服务。

2生产者市场

生产者市场指购买产品与劳务,供生产其他产品及劳务所用的组织机构,他们的目的是达到赢利。

3中间商市场

中间商市场指购买产品及劳务进行转卖的组织机构,他们从转买的过程中获取利润。

4社会集团市场

社会集团市场指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各种集体组织购买公用商品的市场。他们购买产品及劳务以提供公共服务或把这些产品及劳务转让给其他需要它们的人。

5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指买主在国外的市场,这些买主包括外国消费者、生产厂、转售商及政府。

企业首先应明确其产品市场的主要类型,针对目标市场顾客的特点制订适宜的营销策略。此外,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要以顾客为导向,从顾客需要和顾客需求量两个方面分析顾客,首先了解顾客需要什么,包括顾客需要的内容、层次及需求变化;其次分析顾客需求多少商品,现实的顾客需求量包括购买者、购买力及购买欲望三者的结合。

(五)竞争者

企业很少能单独占领某一市场,因而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常常会受到各类竞争者的影响,一个企业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在消费者心里留下比竞争者更有优势的印象,让顾客满意最大化。

企业的竞争者分为愿望竞争者、类别竞争者、形式竞争者和品牌竞争者四个方面。

愿望竞争者是在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中,即消费者思考“目前我需要什么?”过程中产生的竞争者。对企业而言,认识需求的过程可视为愿望竞争者产生的过程。

类别竞争者是在消费者确定目前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判定选择,即消费者思考“采取什么方法能满足这一欲望?”过程中产生的竞争者,这些能表示满足同一需要的不同的基本方式。

产品形式竞争者是在满足消费者某种愿望的不同产品形式之间,即消费者思考“我要什么类型的此类商品?”过程中产生的竞争者。

品牌竞争者是在消费者抉择品牌的过程中,即消费者思考“我要什么牌的此类商品?”过程中产生的竞争者。

在这四个层次的竞争中,品牌竞争是最常见、最外在的。但一个成功的企业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品牌层次的竞争,也应该关注其他层次的竞争者。对于进行有效竞争的基本观察必须时刻牢记市场定位的4C原则,即必须考虑客户、销售渠道、竞争和作为公司自身的特点,有效地安排好企业与顾客、销售渠道及竞争对手间的关系位置。

(六)公众

公众作为市场营销的基本构成要素是营销微观环境中一个相当重要的影响因素。它可以泛指公众、民众,也可以特指某一方面公众、群众。公众就是对一个组织完成其目标的能力有着实际或潜在兴趣或影响的群体。

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会影响公众的利益,也会影响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反过来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效果。鉴于公众会对企业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精明的企业就会采取具体的措施,正确处理和维系同主要公众的关系,而不是误解和等待。大多数企业都建立了公共关系部门负责收集与企业有关的公众的意见和态度,发布消息、沟通信息,以建立信誉,专门筹划与各类公众的建设性关系。此外,如果出现公众危机事件,公共关系部门将会进行危机公关。

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企业所面临的公众主要有七种:

1金融公众

金融公众指关心并可能影响企业获取资金能力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银行、投资公司、证券经纪行、保险公司。

2媒介公众

媒介公众指有广泛影响的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

3政府公众

政府公众指与企业有关的政府机构,主要包括行业主管部门及财政、工商、税务、物价、商品检验等部门。

4群众团体

群众团体指政府性或非政府性的群众组织,主要包括消费者组织、环境保护组织、少数民族团体等。

5地方公众

地方公众指企业同当地发生关系的公众团体,主要包括邻里居民和社区组织等。

6一般公众

一般公众指一种松散的、非组织性的公众,但他们对企业的印象却影响着消费者对该企业及产品的看法。因此,企业必须关注自身的“公众形象”,可以通过赞助慈善事业、设立消费者直接投诉系统等途径来改善和创造良好的微观环境。

7内部公众

内部公众指企业内部成员,主要包括蓝领工人、白领工人、经理和董事会。内部公众对企业的态度会影响到企业之外的公众对企业的看法。

四、营销的宏观环境

企业市场营销的微观环境随时都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宏观环境是造成市场机会和环境威胁的主要力量,它不仅可能给企业带来危机,也可能引导企业营销活动的大方向,给企业以机会。宏观环境包括六大因素,即人口因素、经济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因素、科学技术因素、政治法律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

(一)人口因素

人口是构成市场的直接因素。人口的数量决定消费者的数量,消费者数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市场容量的大小。因为市场是由那些想购买商品同时又具有购买力的人构成的,因此,人口的数量直接决定市场的容量和市场规模。而人口的婚姻状况、地理分布、年龄结构、人口密度、人口流动性、出生率、死亡率及受教育程度等人口特性都会对市场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并直接影响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和经营管理活动。

1人口数量

人口数量基本上反映了消费市场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在其他经济和心理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总人口越多,市场容量就越大,企业营销的市场就越广阔。全球人口已经超过60亿,预计到2050年将达到100亿,世界人口将以每年8000万~9000万的速度增长,但地区发展很不平衡,其中80%的人口增长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近20年一直保持低水平。中国目前人口超过13亿,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每年净增1200万人左右。尽管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低出生率、高出生量”的特点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是我国人口常态。

人口数量的增长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市场机会,而且也带来了威胁。一方面,人口数量是决定市场规模和市场潜力的基本要素。人口越多则对基本消费品的需要量也越多,市场也就越大。另一方面,人口的迅速增长也会给企业营销带来不利的影响。人口增长可能导致人均收入下降使市场吸引力降低,此外,人口增长会导致人地矛盾突出,从而引起地价上涨,增大企业产品成本。

2人口结构

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的年龄结构、性别结构、家庭结构、社会结构以及民族结构。

(1)年龄结构。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有着不同的消费需求、兴趣爱好和消费模式。分析一定时期内人口的年龄结构,有助于企业发现好的市场机会。

(2)性别结构。男性用品市场和女性用品市场的出现是性别结构在市场上的反映。男性和女性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上的差异决定了他们不同的消费需求、购买习惯和行为方式。由于女性具有喜欢打扮、操持家务、抚育孩子等特点,她们更喜欢购买服装、化妆品、家庭日用品及儿童用品等。男性则是烟酒、汽车等商品的购买主力。

(3)家庭结构。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也是购买和消费的基本单位。家庭的数量直接影响到某些商品的数量,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普遍呈现家庭规模小型化的趋势。一方面,它表现为家庭总户数的增加,这会引起对电视、冰箱、空调、家具等家庭用品的需求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它意味着家庭结构的简单化和成员人数的减少。适合小型化家庭需要的商品和劳务将会大幅增加。

(4)社会结构。农村是我国的人口集中地,现在农村人口约占我国总人口的80%。这一社会结构决定了企业在国内市场中的市场定位,如果产品以薄利多销为主,应以农民为主要营销对象,市场开拓的重点也应放在农村,反之则应该把市场营销重心放在城市。

(5)民族结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民族不同,其生活习性、文化传统、生活禁忌也不相同。因此,企业营销者要注意目标市场消费者的民族特点,重视开发适合各民族特性、受其欢迎的商品。

3人口分布

人口的地理分布指在不同地区人口的密集程度。人口的这种地理分布对市场的影响表现为:人口的集中度不同,市场规模也不同;消费习惯不同,市场需求特性也不同。人口分布中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就是人口流动因素,除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的人口流动外,城市和农村人口的相互流动是其中一个重要影响因子。在我国,人口的流动主要表现在:农村人口向城市或工矿地区流动;内地人口向沿海经济开放地区流动。另外,经商、观光旅游、学习等使人口流动加速。对于人口流入较多的地方而言:一方面,由于劳动力增多,就业问题突出,从而加剧行业竞争;另一方面,人口增多也使当地基本需求量增加,消费结构也发生一定的变化,继而给当地企业带来较多的市场份额和营销机会。

(二)经济环境因素

经济环境是指企业市场营销活动所面临的社会经济条件及其运行状况和发展趋势,其中最主要的指标是社会购买力,而社会购买力又与居民的收支、储蓄和信贷以及物价等因素密切相关。一定时期内社会各方面用于购买产品的货币支付能力也是构成市场的要素之一,市场规模的大小取决于消费者购买力的大小,因此,经济因素运行状况及发展趋势会直接或间接地对企业营销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1收入因素

消费者收入是指消费者个人从各种来源所得到的货币收入,而购买力的大小取决于国民经济的发展水平以及由其决定的国民平均收入水平。一定的购买力水平是市场形成并影响其规模大小的决定因素,也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的直接经济环境。它主要包括:

(1)国民生产总值。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实力与购买力的重要指标。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幅度,可以了解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和速度。国民生产总值增长越快,对工业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就越大,反之就越小。

(2)人均国民收入。它是决定收入水平的重要指标。人均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以一年的国民收入总额除以总人口数,即得人均年国民收入。人均年国民收入大体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购买力的大小。一般来说,人均收入增长,对消费品的需求和购买力就增大,反之就缩小。

(3)个人可支配收入。它是衡量实际购买力的重要指标。个人收入扣除消费者个人缴纳的各种费用和交给政府的非商业性开支(如个人所得税等)之后,才是个人可以用于消费或储蓄的所得,即个人可支配收入。

(4)个人可任意支配收入。它是影响非生活必需品和劳务销售的主要因素。这是在个人可支配收入中减去用于维持个人与家庭生存不可缺少的费用(如房租、水电、食物、燃料、衣着等项开支)后剩余的部分。这部分收入是消费需求变化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企业开展营销活动时所要考虑的主要对象。这部分收入越多,人们的消费水平就越高,企业营销的机会也就越多。

2消费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