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的本体论
33684400000027

第27章 知识等级分第十八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肉眼①不?②”

“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天眼③不?④”

“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慧眼⑤不?⑥”

“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法眼⑦不?⑧”

“如是,世尊,如来有法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佛眼⑨不?⑩”

“如是,世尊,如来有佛眼。”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恒河中所有沙,佛说是沙不?”

“如是,世尊,如来说是沙。”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一恒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恒河,是诸恒河所有沙数佛世界,如是宁为多不?”

“甚多,世尊。”

佛告须菩提:“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

“何以故?”

“如来说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所以者何?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①肉眼:为肉身所具之眼,它只使人们具有了感性直观的认识能力,只能认识事物的影像。肉眼应指一般民众的认识能力,因为他们不思考,只是通过教育接受观念,因此他们的观念是外来的,不是自己形成的。

②如来有肉眼不:奘师译为“如来等现有肉眼不”,译出了肉眼是如来的一种显现。

③天眼:色界天人因修禅定所得之眼。此眼除具有肉眼的感性认识能力外,还能洞见无形相的东西,如远近、前后、内外、昼夜、上下。即是说,天眼具有综合的能力,或说抽象的知性认识能力。天眼意味着已拥有自己的思考能力,产生属于自己的观念。这种观念是自觉的,并把自己的观念通过教育而使一般民众拥有与其同样的观念。

④如来有天眼不:奘师译为“如来等现有天眼不”,译出了天眼是如来的一种显现。

⑤慧眼:指声闻、缘觉之眼,比喻修习后得到了知诸法平等、性空的智慧,是小乘之人照见真空无相之理的智慧,它能勘破人我之执,得无我空相。据此,慧眼应指“是”是什么的认识能力。大乘慧眼则能进而破除法执,得诸法根本不生的道理。即认识到“是”不能有什么。

⑥如来有慧眼不:奘师译为“如来等现有慧眼不”,译出了慧眼是如来的一种显现。

⑦法眼:即菩萨为救渡一切众生,能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也即超越到彼岸,认识到“是”是“无”的能力。

⑧如来有法眼不:奘师译为“如来等现有法眼不”,译出了法眼是如来的一种显现。

⑨佛眼:具足前四种眼作用的最高智慧眼力,它无所不见,无事不知不闻。佛眼应是心灵的眼睛,它使人获得了理性直观的能力,而“看”到的是事物的本质。

⑩如来有佛眼不:奘师译为“如来等现有佛眼不”,译出了佛眼是如来的一种显现。

由上述,如来具有各种眼: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说明如来是存在的源泉,它赋予一切存在的活动和力量。

一:其后无量词,明显不符合汉语语法,推测应是古梵文语法现象,也是印欧语系数词加名词的语法现象。

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即所有众生对“是”的各种认识。

尔所国土中,所有众生若干种心,如来悉知:这一句与第八品:“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具有较为接近的含义。因为本经超越了以前及以后的各种哲学学说,它成为所有哲学中的第一哲学。因此,认识了本经便也认识了一切哲学。

何以故:追问了如来认识一切哲学的原因。

非心:都不是真正在追问“是”。

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论述了所有众生对“是”的认识都不是真正在追问“是”。换句话说,所有对“是”的论述都是“是”的第二义。

过去心:过去“是”,或说“是”的过去时。

现在心:现在“是”,或说“是”的持续时。

未来心:将来“是”,或说“是”的将来时。

【译文】

“须菩提,你是什么看法,如来是否具感性认识能力?”

“是的,世尊,如来有感性认识能力。”

“须菩提,你是什么看法,如来是否具知性认识能力?”

“是的,世尊,如来有知性认识能力。”

“须菩提,你是什么看法,如来是否具有‘是’是什么的认识能力?”

“是的,世尊,如来具‘是’是什么的认识能力。”

“须菩提,你是什么看法,如来是否具有超越到彼岸的认识能力?”

“是的,世尊,如来有超越到彼岸的认识能力。”

“须菩提,你是什么看法,如来是否具有理性直观能力?”

“是的,世尊,如来有理性直观能力。”

“须菩提,你是什么看法,譬如恒河中所有的沙,佛说它们是沙吗?”

“是的,世尊,如来说它们是沙。”

“须菩提,你是什么看法,譬如有像恒河中所有沙粒数那么多的恒河,又像这些恒河中所有沙粒数一样多的佛国世界是不是很多?”

“太多了,世尊。”

佛告诉须菩提:“在如此众多的佛国世界中一切对‘是’的论述,如来都能洞知。”

“为什么?”

“因为,一切‘是’论,都不是真正在追问‘是’,它们只是‘是’的第二义。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哲学领域内劳作所得的成就乃是真理,而真理是永恒的,它不是过去‘是’,不是现在‘是’,也不是将来‘是’,它是永远也完成不了的‘是’,永远是其所是。”

【评析】

古印度哲学在奥义书时期便出现了两种知识的区分。在《羯陀奥义书》中,阎罗王说道:“超越于人的感官的,是感官中的世界;超越于感官世界的,是人的思想;超越于人的思想的,是人的智性;超越于人的智性的,是伟大的自我;超越于伟大的自我的,是一种非显示的存在;超越于非显示存在的,是原人;超越于原人的,是空灵,那是终极而至高无上的存在。”从这一论述中可以看出,它把人类的一切知识分为不同的等级。真俗两谛的提出便意味着把人类的知识划分成两个等级的知识。俗谛是是者层次上的真理,它描述了世界中的事实得以可能的条件和根据,是与现象世界的事物有某种联系的知识,它构成了命题真理(即符合论意义上的真理),因此,俗谛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知识。真谛是存在论上的真理,它是摆脱了一切感性事物的、仅仅与梵(“是”)有关的知识,因此,它是最原始的真理。同时,奥义书还对两种知识进行了选择,它们丢弃了认为不可靠和无价值的经验知识,并喜欢超验的领域,把可靠的、有价值的理性知识作为圣言量。因此,真俗两谛的提出反映了奥义书哲学是一种对普遍知识的探求,它是爱智慧层面上的东西,充满了理性精神。原始佛教时,奥义书真俗二谛理论,被发展成为四谛说。佛陀把真谛发展成为道谛,把俗谛展开为苦、集、灭三谛,以苦谛作为俗谛的基础,由集谛说明苦的原因,由灭谛提出灭苦得道的方法。由此,知识便分为四个等级。

本品从肉眼的看开始,通过天眼、慧眼、法眼逐级上升,逐步深入,最后到心灵(佛眼)的看,揭示了佛教哲学认为人类的一切认识都开始于感性直观,人们从看事物的影像逐步到“看”事物本身,不同的“眼”获得事物不同等级的影像,认识到事物的不同程度,便产生不同等级的知识。在经文中,从如来包含着各种眼又揭示了如来具有认识一切的能力,而把肉眼、天眼、慧眼、法眼当作是感性的灵魂,佛眼则不是事实之观,是心观,是自由想像的活动,它应是理性的灵魂。当人们通过佛眼来认识时,将获得真正的知识。

西方哲学中也认为知识存在着等级。巴门尼德残篇中将人类知识分为真理和意见,真理就相当于真谛,意见则相当于俗谛。柏拉图把世界分为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两大类,再把可见世界分为个别的存在物和个别物的影子两类,把可知世界分为数学、儿何学知识和理念知识两大类。他把人们对个别事物的认识称为信念,把对个别事物的影子的认识称为想像,这两部分知识是人们可以凭感觉经验得到的。而把人们的数学知识称为理智,认为这是“由假定出发进行研究,但不是由假定上升到原则,而是由假定下降到结论”柏拉图:《国家篇》.。把人们对理念的知识称为理性,认为这是通过人的灵魂的回忆来认识的。由此把人的认识分为四个等级。费希特在1804年第二轮知识学演讲中谈到,真理论的目的是纯粹显示作为真理的绝对,只让真理得到承认。或者说,是达到对于这样的绝对的洞见。但这种洞见不是立刻直接达到的,而是必须经历一个从现象到绝对,从杂多到太一的还原过程。也即是说,必须经过一个应用综合方法,逐步克服实在论与主观唯心论的片面性的上升过程。这种上升开始于杂多的现象。梁志学.费希特晚期知识学[M].云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6):26~34.揭示了对真理的认识从肉眼开始,最后终结于佛眼。

本品最后一句:“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暗示着在时间形式下的“心(是)”是不可得的,它意味着古梵文与古希腊语具有相同的“是”的系词语法现象,重体不重时。“是”不是过去“是”,也不是将来“是”,它是永远也完成不了的“是”。也即是说,“是”是没有时态变化的,是当下的本源性思考,是把过去、现在、未来统一起来思考的持续体形式(现在时-未完成体),而不是把过去、现在、未来分割开来的即时体或非持续体。亚里士多德对时间的看法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三心说:时间分过去、现时、未来,但“过去”已不存在,“未来”尚未存在,而“现时”又是一个倏忽即逝的点,“时间”的三个度都无“实在性”亚里士多德.物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17b~218a.。海德格尔将时间性看作“是”显现自身的第二重维度,而时间性以三种样式绽出自身,但每一种绽出样式中同时也有其他两种样式共同绽出。曾是在将来中显现自身,当前则始终包含在曾是和将来中,而将来则根本上是向曾是的返回。因此,三种绽出样式绝不是前后相继的序列,它们在相互达到、相互传达中获得其本已统一性,构成了此是之在世的结构整体性的是论意义。此是获得自身(曾是)、丧失自身(当前)和返回自身(将来)之所以可能的是论根据。这应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的西方哲学版。

再者,亚里士多德在“totieneinai”这一短语中,to是冠词“这”,ti是疑问代词“什么”,en是动词eimi的过去未完成时态,einia是eimi的不定式。其中,由于用了“en”,而成为后世争论的焦点。一般认为en指某种持续性——过去是现在仍是,它是永恒的“是”。也即揭示了某种情况的出现,或者静态的持续出现,或者继续保持一种状态,而不表示一种新情况或事件的定时出现。所以,苗力田先生将其译为“是其所是”苗力田.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笺注[J].哲学研究,1999(7):43.。说一切有部主张:“三世实有,法体恒有”即是说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是真实的存在,而法体(“是”)也是一直存在着的,同样也揭示了“是”是永恒的“是”。而这一认识应是对《石氏奥义书》4·5“(梵)超越三时(过去、现在、将来)”这一认识的继承。

而且,“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还揭示了哲学的原理是一直存在着的,但历史上不管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的各种哲学派别观点,都不可能永远被继承。因为,“是”是一个永远令人疑惑的问题,它自古就被追问,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任何人都不可能把这个问题彻底消解掉,将来还会永远地被追问下去。就如西方哲学中,把彻底解开“是”之谜的希望寄托在对“是”的探究上,这完全是误入歧途,因它只能产生一大堆凡人的意见。所以,“是”永远是其所是,但已不复有柏拉图派、亚里士多德派、斯多葛派、伊壁鸠鲁派等。同样,古印度一直讨论“是”,但讨论“是”的许多派别,如六派外道已不复存在。因此,过去心、现在心、将来心不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