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的本体论
33684400000003

第3章 哲学开端分第二(1)

时,长老①须菩提②,在大众中即从座起,偏袒右肩③,右膝着地④,合掌⑤恭敬而白佛言:“稀有⑥,世尊,如来⑦善⑧护念⑨诸⑩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①长老:是对高僧的尊称,指出家受戒时间较长、德高望重的僧人,也指有学问智慧或有福德的僧人。

②须菩提:梵文Subhuti的译音,舍卫国人,婆罗门种姓,释迦牟尼的十大弟子之一,以“解空第一”而著称。奘师把须菩提翻译为“善现”很有深意。“善”当指绝对存在之为善,绝对存在的显现就是善现。因为,“善”的显现使绝对存在成为“有”,所以,善现意味着须菩提是一“物”。僧了性在《金刚经全注全解》中便认为:“须菩提人人有之,若人顿悟空寂之性,故名解空。全空之性,真是菩提,故名须菩提。……空性随缘应现,利人利物,亦名善现”,即将须菩提理解为人人所具有的本性,而将善现理解为随缘应现。人人所具有的本性即“是”,而随缘应现便成为了是者。因此,善现暗示着须菩提以“物”为本体者。据此,推测须菩提应属于“物”的形而上学家。后面经文的解读更证实了这一点。陆锦川先生在《本如当来》中把须菩提解释为“还‘须’菩提”——还“须”悟证的意思,也很有启发性。因为暗示了《金刚经》是佛陀向还须悟证、还未证空的人所讲的经。而经中以须菩提当作为佛陀讲经的主要对象,他便不应是解空第一的人,而是未解空者的代表。再有,奘师还把世尊译为“善逝”,应是揭示了绝对存在的“逝去”而成为“无”,它已不能显现。据此看来,《金刚经》中善现和善逝应体现出两人的哲学观点不同。

③偏袒右肩:原为古代印度表示尊敬的礼法,佛教吸收并加以沿用。这一礼法应是印欧语系的人们通用的礼法,因为它也存在于西方传统礼法中。

④右膝着地:比丘实行的礼节。在佛教看来,右是正道,左为邪道;膝象征般若智,地象征实相。右膝着地表示般若与实相相互结合。

⑤合掌:为印度古礼法,佛教沿用了这一礼法。行此礼时,左右合拢的手掌置于胸前,表示虔诚恭敬。印度人认为右手是神圣之手,左手为不净之手,故有分别使用两手的习惯。当两手合而为一,则表示人类神圣面与不净面的合一,所以借合掌来表现人类最真实的面目。

⑥稀有:道出了须菩提的惊讶。

⑦如来:梵文tathagata的意译,佛的十大称号之一。众所周知,如来也可称为如去。乘真如道来成正觉,叫如来;乘真如道而去,入无余涅槃,叫如去。佛即如此来,如此去。在德国古典哲学中,Dasein主要指某种确定的存在物。Dasein由da和sein合成,其中,da表示某个确定的时间、地点或状态。它既可以是在这里,也可以是在那里,但它偏向于这里。在佛教哲学中,如来常指佛陀这一确定的存在物,同时也可称为如去。由于如来就是某种确定的存在物,而“来”是具有“切近”含义的地点副词,应具有偏向于“这里”之义,据此,如来的“来”意味着是近指,而如去则应意味着远指。再有,在《般若经》和《道行般若品》中,世尊论述了如来不是因为获得此身体而被称为如来,而是因为获得了一切智性才被称为如来。也即成为如来必须是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为是者的身体,二是作为“是”的一切智性,才能称为如来,也即如来不只是具体存在物的存在状态(不是因为获得是者的身体),还是获得了“是”的一切智性。由此,如来便不是一种“是什么”式的对象性存在,而是为了“是”本身的存在。换成海德格尔的哲学语言,如来便是佛教哲学的此是。本经通过如来论述了真如,正是因为佛经中的如来既是是者,又是“是”。

⑧善:善于。

⑨护念:护持眷念。

⑩诸:据《辞源》,指某一范围的全体,相当于“众”;或指全体的每一个体,相当于“各个”。由这两义我们可以认识到,它与英文定冠词的作用相同。因此,汉语“诸”字似起到定冠词的作用。特别是本经中的“诸”字更可以作为定冠词来理解。

菩萨:梵文bodhisattva的译音,菩提萨埵的略称,意译为觉有情、道众生,指修持大乘六度,求无上菩提(觉悟),利益众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与声闻、缘觉并称为三乘。根据其梵文,笔者认为,bodhisattva一词中,sat表示“存在”,它相当于英文being,我国古圣把它译为“有”,实应是“是”。tva是后缀,它相当于英文ness,表示其具抽象的性质,古圣译为“情”;如果按照佛经的翻译原则,tva似也可译为“性”,佛经中许多地方就译为“性”。那么,sattva应相当于英文beingness,也即“有性”或“是”性。“是”性是比“是(being)”的抽象程度更高的“是”,是“是”的一种本性、特性,“是”的本性是理性,所以,西方哲学便把beingness称为理性。据此,萨埵应指理性。从这里可以看出,佛教哲学追求的终极目标即是理性。而bodhi是“觉”的意思,它应是一种理智直观。那么,菩提萨埵似应重新翻译成“直观理性”。佛经中当菩提萨埵作主词使用时,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理性。由于菩萨是是者,但却可以直观到“是”,所以,它也应是佛教的此是。但另一方面,sattva也可以表示芸芸众生。《波你尼经》1·4·57用sattva兼指生物、无生物,即一般存在物。并且,由于弥勒在《辩中边论》中就用它专指“是”而不是指是者(芸芸众生是存在物,即是者)。本经也把它当成为“是”。而以前我们把sattva译为“有情”,有情很容易与芸芸众生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以前把“觉有情”当成芸芸众生。由于翻译的不同,佛教哲学便由对“是”的滑向了对是者的追问。这一点其实也与英文相同,英文being一词也可指生物。由英文being和梵文sattva都具有“是”和是者双重意义,反映出印欧语系中“是”的某些共性。

付嘱:吩咐嘱托,也即演讲。

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指出了作为是者的如来又善于演讲“是”。

善男子、善女人:这两个称呼,是千百年来讨论的一个问题。一般认为指皈依三宝、信奉佛法的善男信女。笔者认为,皈依三宝、信奉佛法的善男信女应是追问绝对存在的人,因此善男子、善女人应指哲学家,也即爱智者。

发:许下。发趣:有兴趣求证。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文Anuttarasamyaksambodhi,其中,Anuttara意为主要,samyaksambodhi是正等正觉,旧译为无上正遍觉、无上正遍知等,指能觉知佛教一切真理,能如实了知一切事物,从而达到无所不知的一种智慧。这是“五不翻”原则中不翻译的一个词,因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此方所无”,即为我国所没有的概念。但它究竟表述了什么,才是我国所没有的?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无上正等”表述了在所有事物中已经处于最高级的、没有其他能够超越它的、具最高最大普遍性的概念,应可相当于现代哲学“绝对的”或“最高的”等词汇;“正觉”指的是一种正确的认识,应可理解为“观念”;那么,无上正等正觉似可以重新翻译成:“绝对观念”。绝对观念是黑格尔哲学上的一个词汇,专指“纯思”,即“是”的思维。那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也许就是佛教的纯思——“是”的思维,或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是”。因为我国古代只有代词“是”,只是到了西汉末年或东汉初年,也许是佛教影响的结果,我国的代词“是”才逐渐转变为系词“是”。因此,“是”思维是我国所无,它才成为“五不翻”的一个词。再有,“无上”指在所有事物中处于最上的,也即“无上”就是“形而上”;“正觉”是“智慧”、“学问”;那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形而上的学问”、或“形而上的智慧”,也即“形而上学”。再有,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最高、理性和智慧等义结合在一起,就成为佛教的最高理性智慧。可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体现出佛教的最高理性智慧,佛教哲学正是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开始于了“是”的思考,并暗示出《金刚经》就是哲学!

发……心:藏有……兴趣,指求正道而立下誓愿。它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认知是以对事物感兴趣为前提,对事物感兴趣是为一切其他行动奠基的最根本、最为首要的行动。本经中的善男子、善女人正是在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感兴趣的行动中把握了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