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金刚经、心经“是”注——佛教哲学的本体论
33684400000043

第43章 一

观①自在②菩萨③,行④深⑤般若波罗密多时⑥,照⑦见五蕴⑧皆空⑨,度一切苦⑩厄。

①观:《心经》以观作为哲学研究的起点,说明《心经》是现象学的。

②自在:自然而然地“在”,表述了菩萨并不依赖于人们是否与之打交道而存在,而是超越了与人们的表象的关联的存在。因此,“自在”这一概念与康德“自在”较一致,它表述了菩萨也是一种“物自体”。

③观自在菩萨:就是让我们“看”“是”性,或“看”理性,也即对“是”直观。观自在菩萨揭示了佛教哲学从现象学的角度认识本体,而不是通过感性感觉活动认识本体,暗示了佛教哲学关于菩萨的学说属于存在主义或现象学的哲学。

④行:修行。

⑤深:指修行高深。

⑥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就是不断地、深入地对人们日常所拥有的各种常识、成见和理论的合理性进行质疑、批判和拷问,把人们已形成的认识与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即一般认识论问题悬搁或中止起来,把表象知识都括了出去,使人们从概念化的思维中解放出来。

⑦照:同观。照暗示着有光,通过光的“照亮过程”,使“是”得以显现,意味着“是”具有明见性的特征。佛教的宗教仪式上有菩萨“开光”一项,即暗含着括去遮蔽在菩萨之上的东西,使菩萨处于澄明无蔽状态。古印度讨论哲学问题的辩论大会称为无遮大会,其目的也是通过辩论使“是”处于无蔽状态。

⑧五蕴:即色、受、想、行、识等,应指认识过程的五个方面。五蕴也叫五阴,五阴就是五种阴覆之性,也即五种遮蔽。

⑨空:在奥义书中,空常被解释为由地、水、风、火等四种元素相结合的场所,梵文写作akasa,汉语意译为空间,有时也译为方。可见,空是一个容器。而地、水、火、风由于位于空中,就是空中的原有物。大乘佛教将空定义为原有物失去后留下来的空。如果换成现象学语言,空便是现象学残余。

五蕴皆空:五蕴皆不是,也即认为一切认识过程都不能认识“是”。

⑩苦:不是指感情上或肉体上的,而是对生命性事物在总体上的悲剧性概括,这一悲剧是一切生命不可避免的。它应相当于海德格尔的“烦”。

度一切苦厄:应指解决了哲学上的不安和痛苦。众所周知,在佛陀之前的古印度哲学,人们对已有的观念和理论当作圣言量,并认为是必须遵守的法则和经典。而当佛陀提出了新的哲学理论之后,由于人们不愿意放弃已有的观念和理论,便产生了哲学上的疑问和不安。但一旦放弃了圣言量,接受佛教的新理论,那么,哲学上的痛苦和不安也就随之消失。

【译文】

直观“是”性,就要通过不断地追问,把人们平时所有的想法、意见,或悬搁,或放进括号里,而直面“是”本身,那么,在追问“是”的过程中所有的不安和痛苦将消失。

【评析】

第一节是结论性的主题句,它提出了本经三个主要概念:菩萨(“是”性)、般若波罗密和五蕴皆空,而其核心内容是菩萨。下面二、三、四节是五蕴皆空的展开,五、六、七节是般若波罗密的展开。

众所周知,古印度哲学以吠陀哲学“satasat”为主流哲学,是“是”哲学,而佛教哲学为什么追问菩萨?或说,佛教哲学为什么将古印度哲学对sat的追问转变为对sattva的追问?笔者认为,这可能与佛教哲学反对名相有关。佛教哲学反对名相,也许便包含着反对“是”的名相sat,因为sat不能充分表达出动词“是”所具有的绝对的、终极的、真实的等义。由此,佛教哲学在sat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化,为其加上后缀tva而成为sattva,以此表示一种比“是”抽象程度更高的性质,即“是”性。佛教哲学正是通过tva这个最简单的规定,来否定由sat所建构起来的纯知识,而走向了sat的反面,确立了一门与事实无关的知识。而“是”性就是佛教哲学纯粹原理的逻辑开端。在佛经中也就从未见到关于sat的讨论。众所周知,古印度的传统哲学是关于sat是什么的哲学,它属于理性哲学。佛教哲学将sat转变为sattva,便是超越了理性的哲学特征,而成为非理性的哲学。由此可见,菩萨的提出使佛教哲学是印欧语系哲学中最早提出“无”的哲学,并最终导致佛教哲学摆脱了传统形而上学。并且,自佛陀提出“无”之后,不同时期虽然对它有不同的认识,而形成了不同的佛教哲学派别,但主体上还以“无”占主导地位。

本段从最初的一个前提“菩萨(‘是’性)”出发,但不去追问菩萨从何而来,也不去追问菩萨是什么(中止判断),而直接确定菩萨是什么(自在),使佛教哲学要追问的核心问题没有别的,即“是”性。“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则意味着哲学不是某种逻辑的思考,不是一步步地去想事物的为何与如何,去寻求一种解释,而是通过不断地追问,通过对人类固有知识的解构,使人们弄清楚了文字的意义,认识到语言所指涉的并非真实的存在,而消解人们对意义的形而上学追求,并将形而上学从事实和逻辑世界中拯救出来。而《心经》提倡用观、照去“看”“是”性,即直接面对着“是”性,对“是”性进行本质直观,意味着《心经》提倡“不要去想,而是要去看”维特根斯坦著,李步楼译.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47.,使“哲学只把一切都摆在我们面前,既不作说明也不作推论”维特根斯坦著,李步楼译.哲学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76.。

“度一切苦厄”则是告诉我们,世界有一个绝对真理,人类只要认识它,就可以免除一切苦难。可见,在这里佛教哲学提出了一种真理性的认识。

《心经》把本体论的起点放在“自在菩萨”——“是”性即“纯有”上,黑格尔也把逻辑学的起点放在一种无规定性的“有”或“纯有”上,这是黑格尔逻辑学与《心经》的第一个相同点。再有,黑格尔认为“纯有”通过“变易”过渡到“定在”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92.;定在指现象界中的一切,变易表现为从本体向现象界发展,由变出现了有、无两个范畴,由变体现了哲学的开端。《心经》中的“纯有”和“定在(五蕴)”也是通过“变易(般若波罗密)”来过渡。而行深般若波罗密使五蕴成为空,也就是说,由变(般若波罗密)出现了五蕴和空两个范畴,所以,变、纯有、五蕴共同构成了《心经》的开端,也是佛教哲学的开端。这是《心经》与黑格尔逻辑学的第二个相同点。第三,“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等于将菩萨归结为空,菩萨便成为一个空洞的存在或无内容的抽象,体现了“开始思维时,除了纯粹无规定性的思想外,没有别的……”;而黑格尔认为纯有“没有任何更进一步的规定”,“是纯粹的无规定性和空”,而“这个无规定性的直接的东西,实际上是无,比无恰恰不多也不少”,“有只是这种的空的直观本身”黑格尔著,杨之一译.逻辑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69~70.。这是《心经》和《逻辑学》的第三个相同点。《心经》提出了认识纯有的方法:观、照,这是从现象学的角度来认识本体,黑格尔逻辑学也是直截了当地对本质直观,并且同样不去追问对象从何而来,而直接确定对象是什么。这是《心经》与黑格尔逻辑学的第四个相同点。从这可见,《心经》是佛教哲学的逻辑学与形而上学相互联系的具体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