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明月如霜
34175300000018

第18章 沈家明珠(1)

金忠作为六部重臣之一,跟朱能一样,也是原燕王藩邸的功勋。可在立储的议程中,就在众武将都极力推选二皇子朱高煦为储君的时候,唯有金忠站了出来,执不同态度——立储,当立长。他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文臣那边,成了大皇子朱高炽的拥护者。

是以,那日金忠上门来“劝亲”,必定就是代表大皇子。

朱明月相信,金忠对成国公府是一片好心——在宫中还没有明确颁布婚旨之前,自己挑一位“可心”的,不管是谁,起码不会太被动。于是着眼于当下情势,朱能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中。

但未等朱能领着女儿进宫去复旨,中宫的旨意就传到了城西府邸。老太监奉着花名册似的一张锦帛,喜滋滋地来请朱明月进宫。

古来婚事,一贯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此番进宫,是让徐皇后对她有个了解。

却不止是她一个。包括内阁宰辅黄淮之女黄锦亭、胡俨的次女胡釉棠、莒国公李远长女李摇情、淇国公丘福的幺女丘嫣、思恩侯房宽之女房楚琴、彭城伯张麟幺女张昭萏、荣昌伯陈贤之女陈弄玉、安远伯柳升之女柳绣娥……足足有十几位名门闺秀被一同召进宫,另外还有几个封疆大吏的千金。

眺望而去,满庭芳。

等朱明月由宫婢引领着,走进邀月亭时,众女的目光“唰”地一下都聚集在了她的身上。

不是因为她倾国倾城、艳压群芳,实在是在场的都是功臣之女,唯有她一人同时受到炽、煦两位皇子的青睐。此番奉旨进宫,供她们休憩的地方又偏偏唤作“邀月亭”,正映衬了她一人的名讳,也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

朱明月走进亭阁后,挑了个靠边的位置坐下。这时候走上前来与她打招呼的,都是幼年相交的闺中姐妹。多年未见,有的模样已出落得辨不出,目光扫视过去,却赫然瞧见了一张熟悉的面孔。

——花细如丝,香息绵长,那簪花的少女静静地坐着,一对柳叶似的眉黛,杏眼微眯,笑亦非笑,又似脉脉含情。而细看去,在她的右眼角还有一颗泪痣,是嫣然的绯色,宛若血珠儿,凄凄潋滟,鲜然欲滴。

是……她?

初见时还是一副丫鬟打扮,难掩丽质天成。现今一袭水色云锦花绣宫装,丽雪容颜,隐约媚态,堪堪坐在那儿,娇娇娆娆的,很难让人错过视线。

居然是那日城南胭脂铺外,被姚广孝身边官僧追捕的那个姑娘!

“瞧见了没。那小模样,可没逊色你多少。”安远伯柳升之女柳绣娥用目光示意了那边位置,笑着与朱明月私语。

难怪多日来她翻遍京城角落都寻不到,竟然是放在了宫中。

朱明月暗暗心惊。

“柳姐姐,知晓那是谁家千金吗?”朱明月压低声问道。

柳绣娥看了一下,抿唇摇头,“都说‘女大十八变’,就连你我尚且都认了半天。那一位却甚是面生,又不像是原北平将领的家眷。想是哪个京官的闺女也说不定。刚刚我听那些奴婢唤她,倒是跟你幼时闺名一样,也叫‘明珠’呢……”

明珠。

沈明珠……

这时候,李摇情笑嘻嘻地说道:“哪家的姑娘,去问问不就知道了。”

丘嫣凑过来,伸手点了一下李摇情的额头,“没礼貌!若是旧识还好,不认识的话,岂不唐突人家姑娘。”说完,朝着一侧的宫婢招了招手。

那宫婢即刻卑顺地走上前,询问有何吩咐,丘嫣低声问她:“那边坐着的小姐,姓什么?”

宫婢老老实实地答道:“回禀小姐,沈姓。”

沈姓,沈姓……

朱明月端着茶盏的手停滞在半空,好半晌,才凑到唇边抿了一口。绕来绕去,这沈家走失多年的女儿果真是在京城里。是否真像那沈姓男子所言、被姚广孝带走后一直养在了身边,还是其他情形,已经不重要了——能被安置在宫里,无论是那姓沐的莽夫还是沈家后人,抑或是她,都不可能再有接触这位沈姑娘的机会。

这时,丘嫣跟李摇情又说了句什么,而后就坐到朱明月身边,巧笑倩兮地与她道,“瞧你们,真是有缘,连闺名都跟你之前的一样。是不是叫了‘明珠’,就一定会生个好相貌呢!”

朱明月几分苦笑。

可不是有缘吗!

李摇情没注意到她的神色,抿着唇瓣,既有些别扭、又有些艳羡道:“我可听我爹说,之前两位皇子什么‘一见倾心’的,求亲都求到成国公府上去了!这回珠儿你可算是名动京城了呢!”

朱明月将目光收回来,面对着身边几位知己姐妹,露出无奈,“快要轻声些。这些话让胡釉棠和张昭萏听到,非吵上门不可。”

说罢,示意她们去看坐得很远的那两位千金。

内阁宰辅胡俨的次女胡釉棠是二皇子朱高煦早就定下的侧妃,却不知何原因,迟迟都未过门。那张昭萏更不得了,彭城伯张麟的幺女,她姐姐张昭菡正是皇长子朱高炽的正妃,亦是当年北平藩邸的燕世子嫔。很多人都说,倘若炽皇子继承大统,那张家昭菡便是母仪天下的皇后,这对姐妹花,迟早有一日会齐齐绽放在大明的皇宫里。

众女都知那两位不好惹,知趣地不再多言。

柳绣娥攥了攥朱明月的手,像是安慰又像是鼓励。朱明月则投以感激的一笑。

像这样将众女齐集,无疑是要细心挑剔,择优而选;然被求亲上门的却是她。只有她,多数人认为她巴望着被封皇子妃,也在情理之中。朱明月忽然回想起那日巧遇李景隆。其实他有一句话说得对,当初爹爹将招婿的消息放出去,有意求娶的人很多。而今婚旨未下,若有情投意合之人,早早定下来的话,就算是徐皇后也未必会棒打鸳鸯。

思绪飞转间,有两行穿戴华美的宫婢走进来,紧跟其后的是由老太监扶着的姿容端庄雅致的徐皇后。众女纷纷起身,面朝着那明黄锦缎、花绣繁复的宫装女子敛身行礼。

朱明月揖礼时,余光中瞥见那一侧的沈明珠,有些拘谨、紧张地低着头,也跟着行礼,然挽手交叠的姿势却错了。

“都起身吧。”

徐皇后说话间落座,诸位闺秀也坐回到原来的位置上。

品茶,谈天。

宫中女子聚到一起时永远都会做的两件事。有时还会聊到女红、诗书、茶艺……总之,闺房中女儿家的琴棋书画之趣,同样适用于宫闱。

朱明月耳畔听闻一一对答的语调,不禁想到现在正是永乐初年,后宫还很清寂,除了少年正妻徐皇后,仅有几位原藩邸的妃嫔,又都以徐皇后马首是瞻,彼此相处甚笃。否则像现在这种场面,少不得还要有诸多妃嫔出席,笑里刀、绵中针,好些个将门虎女要吃不消了。

等过了些许时辰,有佩戴着腰佩的女官进来请示。这便是查姿探容的部分结束了。稍后或许会留诸女在宫中用膳,以观举止、风度;往后几日再宣召进宫的,就是合心意的几位,要继续观察德行品格。朱明月看到亭子里面打扮得颇是花枝招展的那几个,觉得她们可能要失望——皇室选媳,门第为先,然后是才德;一个个地筛选、剔除……最是谨慎周全,并非靠描眉画目就能脱颖而出。

出乎意料的是,徐皇后与诸女又交谈了几句,便让掌事太监将众人送出宫,并未让她们多留。

闺秀们怅然若失地离开邀月亭,望着徐皇后施施然离去的背影——明灿灿的华盖牵引,后面则跟着华服丽容的众女官;旁边还有专侍打扇的侍婢。在最后面的,是呼啦啦的一帮宫女。众星拱月,端的是惹人艳羡。

朱明月跟着诸女一起,在太监的带领下走出侧殿,一双眼睛却始终不离走在前面不远、由侍女引领的沈明珠。

在邀月亭坐了大半个晌午,她都没把自己认出来,也不知是那日未曾对她留心,还是根本紧张拘束得不敢抬眼皮。正犹豫着要不要上前去叫住她,刚跟着拐了个弯,就被迎面过来的一个侍婢礼貌地拦下,说是她有随身之物落在了亭子里。

朱明月了然地看着那面生的宫婢。也对,半路回请这样的事,在宫里也是惯用的。

她跟着过去,也没询问为何不是将自己领回到邀月亭,而是径直穿过柔仪殿的侧殿,再往西侧殿的暖阁里面走。等跨进了那道红漆门槛,也没有见到在她料想中会被一同请回来的另几个千金。偌大的锦殿内,除却随侍宫婢,只有徐皇后一个。

“臣女拜见皇后殿下。”

她压下狐疑,叩拜行礼。

徐皇后正握着一个雕凤紫砂壶煮茶,闻声没抬头,只朝着她招了招手。

茶案上摆着各色瓷碗,纷繁釉色,衬托出里面盛着的琳琅茶品。徐皇后半跪坐在蒲团上,俯身夹了几根针状的茶梗,在鼻尖闻了闻,然后挑进半月形的琉璃盏中。

都道是雨前茶被京城中的某个富户搜购一空,岂料各色名贵茶品已然悉数进了皇宫内苑。原本从地方进贡的香茗已是极品,朱明月却在那茶案上瞧出了几样异常罕见的;这才明白,原来李景隆是摸准了徐皇后喜茶的嗜好,借花献佛。

这时,壶中水沸。

徐皇后铺了些水,将火熄灭,又取来煮好的茶,在几个琉璃盏上浇过一遍,拿起其中一盏,递给了朱明月,“来,闻闻看。”

朱明月依言嗅了一下,“云雾。”

其中,也调和了君山银针和信阳毛尖。

“南有嘉木,其树如芦,叶如栀子,花如白蔷。阿九送本宫这么多茶品,眼瞧着要到盛夏,若来不及喝却都要受潮了。”

徐皇后自顾自地说到此,闻香杯的气息有些散了;等到第三道茶,有宫婢将紫砂壶接过来,给两人倒了少许。香茗先过鼻息,而后入喉,熨帖出一抹最芳醇甘美的芳香。

“诚如殿下所言。江南盛夏多雨,茶叶如保管不善,吸水受潮,轻者失香,重者则会霉变。”

“若是已经受潮了呢?”

朱明月将茶盏握在手心里,盏中茶水清浅,壶中的却呈浓醇的青碧,凝绿茶叶在壶底打着卷儿——

“民间有土法,把受潮茶叶放在阳光下曝晒,却不知会影响茶叶的外形和色、香、味。正确的方法是,把受潮的茶叶放在干净的铁锅里用微火烤,边烤边翻动茶叶,直至干燥发出香味,便已妙手回春。”

宫里面的能人不知凡几,又有掌局妥善保存各类贡品,怎么会没有人懂得如何储藏茶叶。徐皇后有所一问,也不过是在考她。

徐皇后微微一笑,“刚刚本宫瞧着亭子里的那几个将门虎女,甚是可爱,举止言谈,比宫中金枝洒脱。倒是你,乃父英武,其女却端淑贞静,又博闻强识、才德兼修,委实难得。”

朱明月闻言,忙起身谢恩。

这时候,徐皇后放下手中的琉璃盏,“你的事,本宫多少知道一些。这么多年,难为你了。”

当徐皇后唤李景隆为“阿九”时,朱明月便知这位皇后殿下对当年建文宫中的人、事,该是知之甚详;同时倒是忘了,眼前的这位中宫之主亦是将门之后——太祖爷时期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嫡长女。靖难之役,她在功臣之列。

“都是臣女应该做的。”

“本宫也听说,之前皇上想要赐你郡主封号,亦想让你重回御前、掌席女官,却都被你拒绝了。皇上是个念旧情的人,你父亲又为皇上尽忠了大半辈子,理应对你有所眷顾。”

“臣女不敢居功。”

徐皇后抬起头,这才将目光投射在她的脸上,不禁赞叹道:“真是个美丽的姑娘。”

那笼罩在明媚春光下淡妆纯然的清丽容颜,皓齿红唇,明眸善睐,宛若一枝初绽未绽的白蔷薇,纵是洗尽铅华,也难掩一抹浑然天成的贵气风流,让已到中年的徐皇后情不自禁地看了又看。

“之前的事,想必你已经有所考虑。本宫的那三个皇儿,秉性迥异,唯有煦儿最肖乃父,天赋异禀,能征善战,在马背上闯出了些功绩。然而都说做娘亲的,最心疼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炽儿性格醇厚仁善,温文尔雅,与煦儿一文一武、一静一动,却是颇得本宫欢心。”

徐皇后说到此,又笑言道,“当然还有燧儿,年纪最小,也最是胡闹,性子难免骄横浮躁了些,还需要历练。”

徐皇后拉起朱明月的手,“本宫之前命人捎了话,让你父亲好好想想,再进宫来与本宫复旨不迟。而今你来了。如何?可是想明白了吗?”

不比深闺女子的柔弱娇嫩,徐皇后的这双手指腹上满是老茧,肌肤粗糙,更像是做惯活计的感觉。朱明月忽而想起来,这其实是一双拿过多年缨枪的手。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宣布兴兵靖难前往大宁借兵之际,建文大军兵临城下。正是这位巾帼不让须眉的燕王妃亲自登城督战,激励众将士之妻,代其夫君披铠甲作战,才成功守卫了北平城。

到了建文四年六月,历时整整三年的靖难之役结束,燕王妃再次踏进皇城的时候,已经是这里的女主人。

交叠在一起的两只柔荑,一个手心温暖,一个却微微泛凉。

这么快,就要跟她要一个最终的答复?

不能抗拒,不能答应,加不能做出任何选择。

此刻的朱明月非常明白,自己的态度,代表着整个刑部以及王朝半数将士的态度,同时直接决定着国公府未来的命运。她尚且不能替爹爹来拿这个主意,更加无法承担作出选择之后,即将掀起的一道道惊涛骇浪。可她有一千一万个不愿意,也绝对不能表现出丝毫;否则藐视皇室,国公府一样担待不起。

“皇后殿下容禀,臣女的爹爹是军人,军人的天职便是服从。”此刻她已将茶盏放下,双挽着的手,与额平齐扣在地上,朝着面前这身着明黄宫装女子深深俯首——

“臣女亦然。”

不过是两盏茶的功夫,朱明月由御前掌席女官亲自送出宫。

她身后还跟着怀抱着丰厚赏赐的两名宫婢。到底是开国功臣的将门之后,当了多年燕王妃,温和的秉性下,仍留有几分豪迈直爽——心里面着实看重了,便不吝夸赞,甚至是破格的封赏,倒像是生怕怠慢了她。

等那女官带着人走远,帷幔后面的人才堪堪走了出来。一成不变的纯黑色僧袍,宽大的袍裾随步履轻摆,勾勒出有些消瘦的身躯。

“贫僧还以为殿下这便要下旨了,岂料待她这般慈厚。”

徐皇后往紫砂壶中添了些水,笑道:“本宫瞧着那丫头,可是个人物。”

“看来殿下是真心喜欢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