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看以下幼儿行为镜头:
镜头1:幼儿就餐时讲话、东张西望,或是餐前没有上卫生间的习惯,在餐厅就位后又急着上厕所,甚至经常拉尿裤子;
镜头2:有的小朋友一边在画画,一边把脚伸到旁边小朋友的椅子下面,结果旁边的小朋友站起来离开时,被画画的小朋友绊倒在地;
镜头3:活动结束后小朋友都跑去喝水,结果好多小朋友把水洒到自己或别人的衣服上;
镜头4:好多幼儿一同去上厕所,由于没有秩序,有的小朋友把尿尿在了别人身上;
镜头5:操作区投入了新的材料,活动开始了,小朋友们蜂拥而上,后到的小朋友由于没拿到材料,开始和先到的小朋友争执起来;
镜头6:户外活动站队时,幼儿都喜欢站在第一个,导致因争抢第一而互相拥挤;
镜头7:午睡时,只要有一个幼儿想上厕所,其他上过厕所的幼儿也会跟着要求上厕所;
镜头8:用餐前老师要求幼儿洗手,有的幼儿说洗过了,其实没有洗;
镜头9:课间时间幼儿坐在一起分享图书,有个别幼儿为引起老师的关注而去影响别人,故意捣乱;
镜头10:有的孩子喜欢在地上打滚,其他幼儿会跟着进行效仿;
镜头11:手工课上,老师刚讲解完制作的步骤,一旦有孩子说不会,其他孩子也会跟着说我也不会;
镜头12:户外玩游戏时,有的幼儿不遵守规则;
镜头13:在活动区,有的幼儿玩完玩具后不去把玩具归位,老师提醒他时,他还说,某某也没收玩具;
镜头14:幼儿在排队走路时,有的幼儿喜欢插队。
这些行为现象的核心问题是习惯。还是在孩提时代,我就记忆过“习惯培养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格言。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蓄的资本不断在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
学前教育并非学知识,重要的是养成孩子们一生受益的好习惯。家里的习惯是家规,由家规形成家风。家里有了好的家风,就会走出来绅士淑女。
这是一所在当地小有名气的幼儿园给孩子们留的作业:
小班(3岁),拼音b、p、m、f各写10遍;
中班(4岁),人、口、天各写20遍;
大班(5岁),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写10遍。拼音ao、ou、iu各写20遍。
孩子在幼儿园不适宜写这样很规范、很具体、很仔细的作业。儿童是大脑发育快,小脑发育滞后。小脑管平衡。在儿童小脑还没有发育到一定程度时,做这些“写作业”的事,对他们是摧残。
还是这所幼儿园,白天老师说:“什么是棒?”“老师说你棒你就棒。”“老师让你听,你就听就是棒。”“老师让你唱,你就唱就是棒。”据说,这是幼儿园的优秀老师。